显示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54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壳体,且尤其涉及一种无螺丝锁固的显示器壳体。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以及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传统在组装显示器的前框与后框时,多是利用螺丝锁合的方式锁固前框与后框, 但是此种组装方式需花费较多的工时以及组装成本。此外,以螺丝锁固组合前后框的方式容易产生螺丝滑牙的风险。因此,如何降低显示器组装的时间以及成本,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无螺丝锁固的显示器壳体,用以降低组装成本与工时。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器壳体,包含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其上具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一端具有卡合平台,定位槽的另一端则具有开口。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相互组配,且第二框体上具有卡勾,其中卡勾与开口对应设置,并由开口伸入定位槽内而与卡合平台卡合。其中,卡合平台与开口间形成有行程通道,卡勾包含弹臂与卡勾部,其中弹臂与第二框体连接,并伸入行程通道内,卡勾部位于弹臂的末端并与卡合平台卡合。其中,显示器壳体更包含多个加强肋,加强肋连接一部份的弹臂与第二框体。其中,定位槽外露于第一框体,并形成一组合口,一部分的弹臂及卡勾部外露于组合口。其中,显示器壳体更包含一外观件,外观件组配于组合口上,并与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卡合。其中,第一框体面对第二框体的一端包含一舌片,外观件具有凸缘以与舌片卡合。或者,第二框体可更包含凸块,凸块设置于邻近弹臂,外观件的凸缘可与凸块卡
I=I O其中,外观件具有一按压凹槽,按压凹槽设置于外观件的外表面,弹臂与卡合平台间具有一间隙。其中,弹臂连接于第二框体的底面,弹臂与第二框体的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其中,卡勾部可朝向显示器壳体的内侧或是外侧。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在组装时,可以透过卡勾与定位槽的卡合平台相互卡合而定位,节省螺丝组装所需的成本以及工时。除此之外,欲分离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时,仅需要扳动或是推动外露于组合口的卡勾部,即可使卡勾部脱离卡合平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A与图IB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中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一实施例组装前后的示意图。图3A及图:3B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二实施例于不同组装阶段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三实施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显示器壳体134 侧面
110第一框体136 凸块
112舌片140卡勾
120定位槽142弹臂
122卡合平台144卡勾部
124开口146加强肋
125组合口150外观件
126行程通道152凸缘
128内壁154按压凹槽
130第二框体d:间距
132底面g 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同时参照图IA与图1B,其系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中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显示器壳体包含有一第一框体Iio以及一第二框体130,第一框体110可以与第二框体130以卡合固定的方式达成无螺丝锁固组配。第一框体110包含有定位槽120,定位槽120的一端具有一卡合平台122,定位槽 120的另一端具有一开口 124,开口 IM与卡合平台122之间形成行程通道126。开口 IM 为面对第二框体130。卡合平台122为设置在定位槽120的内壁1 上。第一框体110面对第二框体130的一端具有一舌片112。第二框体130上设置有一卡勾140,卡勾140延伸向第一框体110且设置于对应定位槽120的开口 124。卡勾140包含有相连的一弹臂142以及一卡勾部144,其中弹臂142 与第二框体I30的底面132连接,弹臂142与第二框体130的侧面134保持有一间距d。卡勾部144位于弹臂142的末端,卡勾部144的方向为朝向显示器壳体内侧。此外,第二框体130更可设置有加强肋146,加强肋146连接一部份的弹臂142以及第二框体130,以强化卡勾140与第二框体130之间的结构强度。然而,依照不同设计的结构强度,一个弹臂142可以配置有一或多个加强肋146,本实施利仅以一个加强肋146为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其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一实施例组装前后的示意图。图2A中,第二框体130与第一框体110组配,第二框体130上的卡勾140为伸入第一框体110的定位槽120的开口 124,并沿着行程通道1 前进。具有弹性的弹臂142与第二框体130的侧面134之间具有间距d,使得弹臂142可以变形使卡勾部144越过卡合平台122而与卡合平台122卡合,而定位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如图2B所示。当卡勾 140与卡合平台122卡合时,弹臂142与卡合平台12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具有一间隙g。组装完成后的显示器壳体100如图2B所示,图2A中的定位槽120会外露于第一框体110,并形成一组合口 125。一部分的弹臂142及卡勾部144会外露于组合口 125。当欲分离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时,可以扳动外露于组合口 125的卡勾部144,此时弹臂142可以向第二框体130的侧面134弯折变形,使卡勾部144与卡合平台122分离。接着,卡勾140可以退出行程通道126,以分离第一框体110及第二框体130。参照图3A及图3B,其分别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二实施例于不同组装阶段的示意图。显示器壳体100除第一框体110以及一第二框体130之外,更包含有一外观件 150。第一框体110包含有定位槽120,定位槽120具有卡合平台122,第二框体130的卡勾 140可以伸入定位槽120中与卡合平台122卡合,以定位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第一框体110在面对第二框体130的一端具有舌片112,外观件150具有凸缘152。 外观件150可以由组合口 125进入定位槽120中。由于弹臂142与卡合平台122之间具有间隙g,当外观件150进入定位槽120后与弹臂142接触,使弹臂142产生些许变形而被推向卡合平台122。接着,外观件150被推至定位,使外观件150的凸缘152与第一框体110 之舌片112卡合,此时弹臂142因自身的弹力而复归回原位,以有效定位外观件150。外观件150可以覆盖住组合口 125,使得第一框体110的外观近似于平坦而美化显示器壳体100的外观。外观件150的内表面可以与卡勾部144相互匹配。外观件150上更具有按压凹槽154,按压凹槽巧4设置于外观件150的外表面。当欲取出外观件150时,可以施力于按压凹槽154,下压外观件150及其所接触的卡勾140,使得卡勾140被推向卡合平台122,让出卡勾140与卡合平台122之间预留的间隙g,并使外观件150之凸缘152脱离第一框体110的舌片112。接着,使用者可以向上推动外观件150, 以取出外观件150。参照图4,其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三实施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框体 130的侧面134上设置有凸块136,凸块136邻近于弹臂142。外观件150的凸缘152可以与第二框体130上的凸块136卡合,而定位外观件150于定位槽120之中。参照图5,其绘示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以组装前的架构来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二框体130的卡勾140的卡勾部144为朝向显示器壳体100的外侧。 弹臂142与第二框体130的底面132连接,弹臂142与第二框体130的侧面134具有间距 d。此外,一部份的弹臂142更可与加强肋146连接,以强化弹臂142与底面13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以加强肋146连接部分的弹臂142与内侧墙的结构来说明,但不以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强肋146可以连接底面132与部分弹臂142或是连接部分的弹臂142与侧壁。然而,依照不同设计的结构强度,一个弹臂142可以配置有一或多个加强肋 146,本实施例仅以一个加强肋146为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当组装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时,卡勾部144沿着第一框体110的内侧滑动,使弹臂142产生变形。接着,卡勾140的卡勾部144由开口 IM进入定位槽120,并与卡合平台122卡合,以定位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组装完成时,卡勾部144会与卡合平台122卡合,且外露于定位槽120的组合口 125。当欲分离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时,可以推动外露于定位槽120的组合口 125的卡勾部144, 施力使卡勾部144脱离卡合平台122,借以分离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在本实施例的图5所示,将卡勾140与定位槽120分别设置于第一框体110与第二框体130之角落来说明,但卡勾140与定位槽120位置不以此为限。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显示器壳体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在组装时,可以透过卡勾与定位槽的卡合平台相互卡合而定位,节省螺丝组装所需的成本以及工时。除此之外,欲分离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时,仅需要扳动或是推动外露于组合口的卡勾部,即可使卡勾部脱离卡合平台。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框体,其上具有一定位槽,且该定位槽的一端具有一卡合平台,另一端则具有一开口 ;以及一第二框体,与该第一框体相互组配,且该第二框体上具有一卡勾,其中该卡勾与该开口对应设置,并由该开口伸入该定位槽内而与该卡合平台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平台与该开口间形成有一行程通道,该卡勾包含一弹臂与一卡勾部,其中该弹臂设置于该第二框体上,并伸入该行程通道内,该卡勾部位于该弹臂的末端并与该卡合平台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加强肋,该些加强肋连接一部份的该弹臂与该第二框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槽外露于该第一框体,并形成一组合口,一部分的该弹臂及该卡勾部外露于该组合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外观件,该外观件组配于该组合口上,并与该第一框体或该第二框体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面对该第二框体的一端包含一舌片,该外观件具有一凸缘与该舌片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更包含一凸块,设置于邻近该弹臂,该外观件具有一凸缘与该凸块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外观件具有一按压凹槽,设置于该外观件的外表面,该弹臂与该卡合平台间具有一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弹臂连接于该第二框体的一底面,该弹臂与该第二框体的一侧面之间具有一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勾部朝向该显示器壳体的内侧或是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壳体,包含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其上具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一端具有卡合平台,定位槽的另一端则具有开口。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相互组配,且第二框体上具有卡勾,其中卡勾与开口对应设置,并由开口伸入定位槽内而与卡合平台卡合。本发明的显示器壳体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在组装时,可以透过卡勾与定位槽的卡合平台相互卡合而定位,节省螺丝组装所需的成本以及工时。除此之外,欲分离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时,仅需要扳动或是推动外露于组合口的卡勾部,即可使卡勾部脱离卡合平台。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256457SQ2011101517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徐志朋, 王炳富, 钟承諴 申请人:景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