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及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5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及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刷子清扫空气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及具备该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备清扫空气过滤器的刷子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在这样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中,公知有具备沿着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的齿条和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并且通过小齿轮与齿条啮合而进行旋转来使刷子移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具有具备了刷子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装置,公开有作为投射并显示影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_拟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56186号公报另外,公知有设计成不仅能够设置在桌子的水平面上还能够设置在顶棚或壁等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因此,当设置在顶棚或壁上时,重力作用的方向即重力方向变化。 此时,在适用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结构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可靠地支承设置有刷子的壳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重力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支承与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及具备该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以下,对用于达成上述目的机构及其作用效果进行描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清扫空气过滤器的刷子;设置有所述刷子且与该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为了使所述刷子及所述壳体往复移动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推进机构;沿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且支承所述推进机构的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壳体对置的侧面,在该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沿着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支承部的侧面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而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滑动,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限制所述壳体向与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根据上述结构,在与壳体对置的支承部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沿着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在设置有刷子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与设置在支承部的侧面上的第一卡合部卡合而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滑动。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限制壳体向与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沿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卡合部,能够在与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支承与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的第二卡合部。因此,通过支承部和壳体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的往复移动进行可靠地引导的引导形状,即使在重力作用的方向即重力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支承与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为齿条,所述推进机构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根据上述结构,沿着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的支承部为齿条,推进机构为与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因此,容易确保推进机构与支承部的摩擦力。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相对于所述侧面凹陷的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插入所述槽而相对于该槽滑动的突起。根据上述结构,在支承部的侧面设置的第一卡合部为相对于该侧面凹陷的槽,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卡合部为插入在支承部上设置的槽的突起。因此,仅通过在支承部设置槽且在壳体上设置突起这种简易的结构,就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的往复移动进行可靠地引导的引导形状。在第三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槽通过所述突起能够滑动的三个面构成。根据上述结构,设置在支承部的侧面上的槽由设置在壳体上的突起滑动的三个面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槽从三个方向来支承突起。在第四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是通过旋转而将所述壳体推进的旋转体,所述三个面由垂直于成为所述推进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的第一面、垂直于第一面的第二面及第三面构成,所述第二面及第三面互相平行地对置。根据上述结构,构成槽的第一面为垂直于成为推进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的面。因此,通过第一面能够限制壳体在平行于推进机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上的移动。另外,构成槽的第二面及第三面为垂直于第一面且互相平行地对置的面。因此,通过第二面及第三面,能够限制壳体在其往复移动的方向以外的、垂直于推进机构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一 第三面能够从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来支承突起。在第五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及所述第三面在垂直于由所述刷子清扫的空气过滤器的面的方向上对置,在所述突起插入所述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或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短。根据上述结构,在突起插入槽的状态下,在垂直于由刷子清扫的空气过滤器的面的方向上对置的第二面或第三面与突起的间隔比第一面与突起的间隔短。因此,通过第二面及第三面容易限制壳体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的面的方向上的移动,能够使设置在壳体上的刷子稳定地压抵空气过滤器的面。在第一 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所述支承部的夹着空气过滤器而设置的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具有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合部,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分别卡合。 根据上述结构,在夹着空气过滤器而设置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所具有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卡合部,在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二卡合部与设置在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一卡合部分别卡合。因此,利用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壳体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的往复移动进行可靠地引导的引导形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支承壳体。在第一 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支承部由比形成所述壳体的树脂材料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根据上述结构,在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合部的支承部由比形成壳体的树脂材料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例如通过使壳体由ABS树脂形成,使支承部由聚苯硫醚形成, 与壳体和支承部由ABS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二卡合部相对于第一卡合部的滑动性。在第一 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使用聚缩醛、聚酰胺、氟系树脂、聚苯硫醚、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一种树脂形成所述支承部。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聚缩醛、聚酰胺、氟系树脂、聚苯硫醚、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一种树脂形成支承部。因此,能够形成耐磨性优良的第一卡合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具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重力作用的方向即重力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支承与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


图1 (a)、(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从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所具备的基材拆下作为支承部的齿条和清扫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 (a)、(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所具备的齿条的剖视立体图。图8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所具备的清扫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9(a)、(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所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清扫单元所具备的集尘箱展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尺寸与齿条的尺寸的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设置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设置形态下的壳体的支承形态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设置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设置形态下的壳体的支承形态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设置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设置形态下的壳体的支承形态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设置形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设置形态下的壳体的支承形态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投影仪(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2光学系统3空气过滤器装置(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4清扫单元5集尘箱5A内侧壳体5B外侧壳体6除尘体10 框体IOe 底面21a、21b、21c、21d'灯29投射透镜31 基材31a 开口31b 突起32静电过滤器34空气过滤器34A框构件35第一齿条(第一支承部)35A插入部
35B被固定部35D槽(第一卡合部)35G 齿35a贯通孔35b 侧面35c 第一面35d 第二面35e第三面36第二齿条(第二支承部)36A插入部36B被固定部36D 槽(第一"^合部)36G 齿36a贯通孔36b 侧面36c 第一面36d 第二面36e第三面37连接器38 面板41 壳体41A、41B突起(第二卡合部)41a电动机收容部41b旋转轴收容部41c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2电动机42A电动机罩42B印制配线板42a输出轴42b锥齿轮43旋转轴43A第一小齿轮43B第二小齿轮43a锥齿轮43b正齿轮44动力传递机构45 刷子45a轴构件45b 纤 维
46,47 罩
48、49树脂构件
51内侧壁部
51a分隔壁
51b移动限制片
51c突部
51d突出部
52右侧壁部
53前侧壁部
54后侧壁部
55轴部
56外侧壁部
57刷子罩部
57a分隔壁
57b卡止片
58轴支承部
59安装部
61贯通孔
R1、R2旋转中心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a)及(b)所示,投影仪1具备内置有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的框体10。投影仪1是向屏幕或壁等平面上投射、显示影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以下,将投影仪1投射影像的光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并且,在将投影仪1设置在水平面(省略图示) 上时,将平行于水平面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如图2及图3所示,投影仪1在框体10中内具备用于显示影像的光学系统2。在框体10的内部设置有作为构成光学系统2的光学部件的影像显示用的光源即灯21a、21b、 21c、21d、将白色光分离成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的分色镜^r J6b、与三原色的光对应的液晶光阀 27r、27g、27b。由超高压水银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灯构成的灯21a、21b、21c、21d分别将白色光形成为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平行光而将其发出。在图2中,单点划线Ll是灯21a、21b 的光轴Li,单点划线L2是灯21c、21d的光轴L2。两个灯21a、21b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对置,并且,两个灯21c、21d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对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为灯 21a、21b、21c、21d的光轴方向(平行于光轴Li、L2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以从前方或后方观察时光轴Ll和光轴L2不重叠的方式设置灯 21a、21b、21c、21d。S卩,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与灯21c、21d相比,灯21a、21b设置在框体 10的底面IOe侧。框体10所具有的底面IOe是投影仪设置在水平面上时与该水平面对置的面。
灯21a、21b、21c、21d分别发出的光通过全反射镜22被向液晶光阀27r、27g、27b 引导。此时,在光入射到液晶光阀27r、27g、27b之前,通过由一对蝇眼透镜(fly eye lens) 构成的积分透镜(integrator lens) 23实现照度分布的均勻化,并且通过偏振变换元件24 使偏振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另外,通过聚光透镜25使光束会聚,从而使光向液晶光阀 27r.27g.27b 入射。灯21a、21b、21c、21d发出的白色光通过红色的波长的光所透过的分色镜26r、蓝色的波长的光所透过的分色镜26b而被分离成红色的波长的光(以下称“红色光”)、绿色的波长的光(以下称 “绿色光”)和蓝色的波长的光(以下称“蓝色光”)。从白色光分离出的红色光向液晶光阀27r入射。液晶光阀27r是能够对构成图像的各象素改变光的透射率的光阀,其包括液晶面板和偏振板(都省略图示)。入射到液晶光阀27r的红色光通过透过液晶光阀27r而生成红色的影像。从白色光分离出的绿色光向液晶光阀27g入射。液晶光阀27g与液晶光阀27r同样,也是能够对各象素改变光的透射率的光阀。入射到液晶光阀27g的绿色光通过透过液晶光阀27g而生成绿色的影像。从白色光分离出的蓝色光向液晶光阀27b入射。液晶光阀27b与液晶光阀27r、 27g同样,也是能够对各象素改变光的透射率的光阀。入射到液晶光阀27b的蓝色光通过透过液晶光阀27b而生成蓝色的影像。并且,在框体10内设置有作为构成光学系统2的光学部件的将三原色的影像的光合成的分色棱镜28和具备投射影像的光的透镜组的投射透镜29。在液晶光阀27r、27g、27b中生成的红、绿、蓝的影像的光向分色棱镜28入射,在分色棱镜28中被合成,由此生成三色以上的全色的影像。生成的全色的影像的光从分色棱镜 28射出而向投射透镜29入射。投射透镜29朝向设置在投影仪1的前方的屏幕或壁等平面投射三色以上的全色的影像的光。这样,投影仪1在平面上显示影像。在图2中,单点划线L3为投射透镜29的光轴L3,投射透镜29以光轴L3为中心地投射影像的光。如图2所示,当从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投射透镜29的光轴L3相对于光轴L1、L2垂直。S卩,光轴L1、L2 与光轴L3平行于互不相同的方向。为了使伴随发光而发热的灯21a、21b、21c、21d的使用寿命延长,需要使灯21a、 21b、21c、21d的光轴方向不朝向铅垂方向。即,需要将光轴L1、L2设置成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于投射透镜29的光轴L3的方向与平行于灯21a、21b、21c、21d的光轴L1、L2的方向不同。因此,将光轴L1、L2设置成平行于水平方向,以使其不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且同时改变为平行于光轴L3的方向(投射透镜29的光轴方向),从而能够在各种平面上显示影像。具体而言,例如,通过以使底面IOe与水平面或顶棚对置的方式设置投影仪 1,能够在屏幕或壁上显示影像,通过以使底面IOe与壁对置的方式设置投影仪1,能够在地板或顶棚上显示影像。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为三板式液晶投影仪,是通过四个光源映出一个图像的四灯式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1除了上述光学部件以外,在框体10内还具备用于驱动构成液晶光阀27r、27g、27b的液晶面板的电子部件(未图示)、用于冷却光学部件及电子部件的风扇即吸气风扇(省略图示)。
投影仪1具备空气过滤器装置3 (参照图1),该空气过滤器装置3用于使冷却光学部件等用的空气从框体10的外部向内部流入,并且捕捉要向框体10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中的尘埃。以下,将朝向框体10的内部的方向作为内方,并且将该内方的相反侧的方向即朝向框体10的外部的方向作为外方来说明空气过滤器装置3。如图1(b)所示,在框体10的底面IOe侧设置的空气过滤器装置3构成为通过从框体10的前方抽出而能够从投影仪1拆下。即,空气过滤器装置3通过沿前后方向滑动而能够相对于投影仪拆装。空气过滤器装置3具备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基材31。在基材31上形成有作为吸气口的四方形状的开口 31a,并且静电过滤器32以覆盖该开口 31a的方式设置在基材31上。 并且,在基材31上设置有与静电过滤器32同样地覆盖开口 31a的聚氨酯过滤器(省略图示)。聚氨酯过滤器是通过聚氨酯形成的空气过滤器。截面为波形形状的静电过滤器32是由带有静电的纤维构成的空气过滤器。能够弹性变形的静电过滤器32及上述聚氨酯过滤器以埋入基材31的方式设置,并通过与基材 31 一体形成的突起31b限制移动,以免从基材31脱落。图4是图示出图1 (b)所示的空气过滤器装置3的相反侧即朝向框体10的外部设置的一侧的空气过滤器装置3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从外方观察到的空气过滤器装置3 的俯视图。如图4及图5所示,空气过滤器装置3具备比静电过滤器32及上述聚氨酯过滤器靠外方设置的空气过滤器34。捕捉尘埃的空气过滤器34设置成粘接或熔接于形成为格子状的框构件34A。通过将框部件34A螺纹紧固于基材31,从而将空气过滤器34以覆盖开口 31a的方式设置于基材31。另外,作为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齿条35和第二齿条36被设置成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在基材31上,该齿轮传动机构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具有朝向外方的齿。第一齿条35设置成在空气过滤器34的前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第二齿条36设置成在空气过滤器34的后方沿左右方向延伸。这样,一对齿条35、36被设置成夹着空气过滤器而互相平行。图6是表示从基材31拆下齿条35、36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7(a)是表示第一齿条35的截面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第二齿条36的截面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 图7 (a)及图7(b)所示的截面是图4的A-A向视截面。如图7(a)所示,在第一齿条35上形成有插入基材31的插入部35A、形成有贯通孔 35a的被固定部35B、设置在外方侧端部的齿35G。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插入部35A被设置成向内方突出,并且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将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状。另外,被固定部35B被设置成向前方突出,并且形成有多个。在将插入部35A插入基材31的状态下,将螺钉穿过被固定部35B的贯通孔35a,从而第一齿条35相对于基材31被螺纹紧固。另外,第一齿条35具有设置在后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面3 。并且,在第一齿条35上设置有相对于侧面35b向前方凹陷的槽35D。槽35D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截面形状不变化,槽35D由在槽35D内设置在前侧的第一面35c、连接侧面3 和第一面35c的互相平行的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 构成。如图7 (b)所示,与第一齿条35同样,在第二齿条36上形成有插入基材31的插入
10部36A、形成有贯通孔的被固定部36B、设置在外方侧端部的齿36G。
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插入部36A与插入部35A同样被设置成向内方突出,并且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将其内部形成为中空形状。另外,被固定部36B被设置成向后方突出,并且形成有多个。第二齿条36也与第一齿条35同样被相对于基材31螺纹紧固。另外,第二齿条36具有设置在前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面36b。并且,在第二齿条36上设置有相对于侧面36b向后方凹陷的槽36D。槽36D也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截面形状不变化,槽36D由在槽36D内设置在前侧的第一面36c、连接侧面36b和第一面36c的互相平行的第二面36d及第三面36e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槽35D设置成相对于向前方突出而形成的被固定部35B向外方错开位置。因此,在具有槽35D的第一齿条35的树脂成形时,能够确保第一齿条35的机械强度。并且,能够容易以所期望的尺寸形成第一齿条35。另外,槽36D也设置成相对于向前方突出而形成的被固定部36B向外方错开位置。 因此,在具有槽36D的第二齿条36的树脂成形时,能够确保第二齿条36的机械强度。并且, 能够容易以所期望的尺寸形成第二齿条36。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基材31的前侧端部设置有连接器37,在将空气过滤器装置3安装于投影仪1时,连接器37与投影仪1所具备的连接器(省略图示)连接。通过该连接器37与投影仪1的连接器连接,能够从投影仪1向空气过滤器装置3所具备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并且,在基材31的前侧端部安装有以空气过滤装置3安装于投影仪1时与框体10 的表面没有高低差的状态(即,同一面)设置的面板38。通过将具备空气过滤器34等的空气过滤装置3安装在投影仪1上,从而在框体10 上设置由空气过滤器34等构成的三层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装置3具备对空气过滤器34进行自动进行清扫的清扫单元4。S卩,空气过滤装置3为具备空气过滤器34和清扫单元4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大致长方体状的清扫单元4配置于在不清扫过滤器34的状态下从外方及内方观察时与空气过滤器34不重
叠的位置。如图6所示,在从基材31拆下齿条35、36的状态下,能够从齿条35、36拆下设置成由齿条35、36支承的清扫单元4。图8是从图6所示的清扫单元4所具备的壳体41拆下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在壳体41上的集尘箱5及罩46、47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9是表示壳体41的前后方向的两端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展开集尘箱5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图6所示的清扫单元4具备清扫空气过滤器34的刷子45、积存附着在刷子45上的灰尘的集尘箱5、设置有刷子45及集尘箱5的壳体41、从刷子45除去灰尘的除尘体6 (参照图10)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壳体4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ABS树脂形成。在沿前后方向延伸而形成的壳体41的前侧端部设置有收容小型的电动机42的电动机收容部41a。另外,在壳体41的左侧端部,从壳体41的前侧端部横跨到后侧端部地设置有旋转轴收容部41b,该旋转轴收容部41b收容通过电动机42而旋转的旋转轴43。另外,在壳体41的后侧端部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1c,该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1c收容用于将旋转轴43的旋转向刷子45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44。在前侧端部设置的电动机收容部41a和在后侧端部设置的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1c在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因此,在壳体41内,在电动机收容部41a与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1c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为比设置在左侧端部的旋转轴收容部41b靠右方设置的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有刷子45和集尘箱5。另外,在与刷子45 —起移动的壳体41上设置有突起41A、41B。如图9(a)所示,向前方突出的平板状的突起41A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壳体41的前侧端部。另外,如图9(b) 所示,向后方突出的平板状的突起41B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壳体41的后侧端部。突起41A、41B在壳体41的内方侧端部形成在与齿条35、36的侧面35b、36b对置的位置,突起41A插入槽35D,而突起41B插入槽36D。突起41A、41B通过单一的材料与壳体41 一体地形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倒角而形成。如图8所示,收容于电动机收容部41a中的电动机42为清扫单元4所具备的动力源。电动机42由螺纹紧固于壳体41上的电动机罩42A覆盖。电动机42具有在前端设置有锥齿轮42b的输出轴42a。作为电气部件的电动机42通过经由连接器37而由投影仪1供给的电力使锥齿轮42b旋转。电动机42所具有的输出轴42a向左方延伸设置,锥齿轮42b 设置在旋转轴收容部41b内。另外,在电动机收容部41a中收容形成有配线的印制配线板42B,该配线用于向电动机42供给电力。在与壳体41 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的电动机42中,优选在印制配线板 42B上连接膜状的柔性线缆(未图示)。即,优选设置在壳体41内的电动机42经由柔性线缆与在基材31上设置的连接器37连接。收容于旋转轴收容部41b的旋转轴43为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轴构件。在旋转轴43上设置有与锥齿轮42b啮合的锥齿轮43a和与动力传递机构44连接的正齿轮43b。因此,电动机42经由锥齿轮42b、43a使旋转43旋转,并且经由旋转轴43 的正齿轮43b向动力传递机构44传递旋转力。并且,在旋转轴43的前侧端部设置有作为在旋转体的外周具有齿的齿轮的、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小齿轮43A,并且在旋转轴43的后侧端部同样地设置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小齿轮43B。第一小齿轮43A设置成朝向壳体41的前方突出,而第二小齿轮4 设置成朝向壳体41的后方突出。第一小齿轮43A与第一齿条35的齿35G啮合。另外,第二小齿轮4 与第二齿条36的齿36G啮合。因此,电动机42使设置在旋转轴43上且与齿条 35,36啮合的小齿轮43A、4!3B旋转,从而使包括刷子45及壳体41的清扫单元4沿左右方向移动。锥齿轮43a和第一小齿轮43A通过耐磨性优良的一个树脂构件48形成。另外,正齿轮4 和第二小齿轮43B也通过耐磨性优良的一个树脂构件49形成。在锥齿轮43a与第一小齿轮43A之间设置在树脂构件48上的圆筒状的中间部由壳体41的前侧端部支承, 并且,在正齿轮4 与第二小齿轮4 之间设置在树脂构件49上的圆筒状的中间部由壳体 41的后侧端部支承。这样,旋转轴43由壳体41支承成能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 41的前侧端部及后侧端部以外的部位,旋转轴43也由壳体41支承成能够旋转。如以上所示,小齿轮43A、4!3B是为了使刷子45及壳体41往复移动而设置在壳体 41的外部的推进机构。并且,沿着刷子45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且与小齿轮43A、4!3B啮合的齿条35、36是支承作为推进机构的小齿轮43A、43B的支承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部的齿条35、36是通过与形成框体1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支承构件, 但与小齿轮43A、43B啮合的齿条可以与框体10 —体地形成。收容于动力传递机构收容部41c中的动力传递机构44通过与正齿轮43b啮合的机械要素构成。构成刷子45的轴构件45a与动力传递机构44连接,从而将旋转轴43的旋转力向刷子45传递。因此,通过电动机42使旋转轴43旋转,从而刷子45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动力传递机构44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构成,以使刷子45仅向在集尘箱5积存尘埃的方向旋转。刷子45包括由金属或树脂材料构成的轴构件45a ;在轴构件45a的外周朝向旋转的轴构件45a的离心方向设置的纤维45b。在刷子45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轴构件45a 由壳体41支承,由此刷子45由壳体41支承成能够旋转。圆筒状的纤维45b设置成其一部分从壳体41内向内方突出。因此,在清扫单元4与空气过滤器34对置地移动的同时使刷子45进行旋转,由此清扫空气过滤器34,从而尘埃附着到刷子45的纤维45b上。罩46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在壳体41的前侧端部。通过将罩46设置在壳体41 上,从而通过罩46覆盖设置在壳体41内的前侧端部的电动机42、印制配线板42B及锥齿轮 42b、43a。通过将罩46螺纹紧固在壳体41上,从而旋转轴43及刷子45的轴构件45a构成为不仅通过壳体41而且也通过罩46支承为能够旋转。罩47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于壳体41的后侧端部。通过将罩47设置在壳体41上, 从而通过罩47覆盖设置在壳体41内的后侧端部的正齿轮43b及动力传递机构44。通过将罩47螺纹紧固在壳体41上,从而旋转轴43及刷子45的轴构件45a构成为不仅通过壳体41而且也通过罩体47支承为能够旋转。即,壳体41及罩46、47作为旋转轴43及轴构件45a的轴承而发挥功能。如图10所示,安装在壳体41内的集尘箱5由内侧壳体5A和外侧壳体5B构成。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壳体5A、5B连结成能够转动,以可展开集尘箱5。内侧壳体5A具有作为形成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壁的内侧壁部51、右侧壁部52、前侧壁部53、后侧壁部54。另外,内侧壳体5A具有轴部55,该轴部55用于将壳体5A、5B连结成能够转动。在将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时,内侧壁部51在集尘箱5中设置在内侧。在内侧壁部51设置有在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长度方向上分隔该空间的分隔壁51a。通过该分隔壁 51a,即使在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长度方向成为铅垂方向时,也能够抑制集尘箱5内的尘埃积存于一个部位的量。另外,在内侧壁部51设置有除尘体6,该除尘体6将附着在刷子45的纤维45b上的尘埃除去。在内侧壁部51设置有移动限制片51b和突部51c,以将除尘体6安装于内侧壁部51。移动限制片51b通过使内侧壁部51变形而形成,而突部51c通过使内侧壁部51 的表面鼓起而形成。在突部51c穿过设置在除尘体6上的贯通孔61的状态下,除尘体6的移动被移动限制片51b限制。 右侧壁部52在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的状态下与内侧壁51的右侧端部连接,并且从内侧壁部51的右侧端部朝向外方延伸。这样,右侧壁部52在集尘箱5中设置在右侧。前侧壁部53在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的状态下与内侧壁部51的前侧端部连接,并且从内侧壁部51的前侧端部朝向外方延伸。这样,前侧壁部53在集尘箱5中设置在前侧,并与右侧端部52连接。后侧壁部M在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的状态下与内侧壁部51的后侧端部连接, 并且从内侧壁部51的后侧端部朝向外方延伸。这样,后侧壁部M在集尘箱5中设置在后侧,并且与右侧壁部52连接。圆柱状的轴部55在右侧壁部52设置在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长度方向(即,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1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外侧壳体5B具有作为形成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壁的外侧壁部56。另外,外侧壳体5B具有用于覆盖刷子45的刷子罩部57 ;用于将壳体5A、5B连结成能够转动的轴支承部58 ;用于将集尘箱5相对于壳体41安装成能够转动的安装部59。在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时,外侧壁部56在集尘箱5中设置在外侧。在外侧壁部56设置有分隔壁57a,该分隔壁57a沿左右方向分隔集尘箱5内的空间。利用该分隔壁 57a,能够抑制尘埃从集尘箱5内的空间流出。另外,在外侧壁部56设置有卡止片57b,以维持内侧壳体5A与外侧壳体57B关闭的状态。卡止片57b设置成为了在集尘箱5内形成空间而关闭内侧壳体5A与外侧壳体5B 时而与在内侧壳体5A的分隔壁51a的前端设置的突出部51d卡合。通过卡止片57b与突出部51d卡合,外侧壳体5B相对于内侧壳体5A的转动被卡止。刷子罩部57通过使外侧壁部56沿设置有刷子45的方向延伸而形成。通过将集尘箱5安装在壳体41上,设置在壳体41内的旋转轴43及刷子45由刷子罩部57覆盖。在将集尘箱5安装到壳体41上时,集尘箱5的刷子罩部57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在壳体41上。轴支承部58与轴部55对应地设置在集尘箱5内的空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外侧壳体5B的轴支承部58支承内侧壳体5A的轴部55的外周,由此将壳体5A、5B连结成能够转动。安装部59设置在外侧壳体5B的后侧端部和前侧端部。安装部59通过椭圆形的突起和在前后方向上从该突起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形成。这样的安装部59由壳体41支承, 由此将集尘箱5安装在壳体41上。以上那样构成的集尘箱5由内侧壁部51、右侧壁部52、前侧壁部53、后侧壁部M 形成,并且具有朝向左方开口的空间。因此,积存尘埃的集尘箱5具有在安装于壳体41时朝向刷子45打开的开口。集尘箱5的开口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并积存附着在刷子45 的纤维4 上的尘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集尘箱5开口的方向与灯21a、21b、21c、21d的光轴Li、L2延伸的方向相同,因此在将光轴Li、L2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平行时,集尘箱5朝向水平方向开口。此时,尘埃从集尘箱5流出的可能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集尘箱5上安装有除尘体6。具体而言,除尘体6设置在内侧壳体5A的左侧端部。除尘体6设置成集尘箱5安装于壳体41时进入刷子45的纤维 45b。因此,通过刷子45旋转,能够从刷子45的纤维45b除去灰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除尘体6的左侧端部形成为锯状,因此能够有效地除去附着在刷子45上的尘埃。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与壳体41对置的侧面35b、36b上设置有槽 35D、36D,在壳体41上设置有相对于槽35D、36D滑动的突起41A、41B,其中,槽35D、36D沿着刷子45往复移动的方向(S卩,左右方向)设置。S卩,通过将壳体41的突起41A插入槽35D,形成设置在第一齿条35上的作为第一卡合部的槽35D与设置在壳体41上的作为第二卡合部的突起41A卡合的结构。因此,在壳体41移动时,突起41A相对于槽35D滑动。具体而言,突起41A能够在槽35D的三个面 35c、35d、35e上滑动。此时,通过槽35D与突起41A卡合,限制壳体41向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即,通过突 起41A由第一齿条35支承,限制壳体41的前侧端部的移动。另外,通过将壳体41的突起41B插入槽36D,形成设置在第二齿条36上的作为第一卡合部的槽36D与设置在壳体41上的作为第二卡合部的突起41B卡合的结构。因此,在壳体41移动时,突起41B相对于槽36D滑动。具体而言,突起41B能够在槽36D的三个面 36c、36d、36e上滑动。此时,通过槽36D与突起41B卡合,限制壳体41向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即,通过突起41B由第二齿条36支承,限制壳体41的后侧端部的移动。参照图11及图12,详细地说明齿条35、36形成的支承结构。图11是表示第一齿条35形成的突起41A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图12是表示第二齿条36形成的突起41B 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及图12所示的截面是图4的A-A向视截面。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小齿轮43A、43B与螺纹紧固于基材31的齿条35、36啮合的状态下,突起41A插入槽35D,并且突起41B插入槽36D。第一面35c、36c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即,第一面35c垂直于成为第一小齿轮43A 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Rl (参照图11)。另外,第一面36c垂直于成为第二小齿轮43B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R2(参照图1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旋转中心线Rl和旋转中心线 R2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不偏心,因此为同一直线。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e垂直地连接于以上那样的第一面35c,而第二面36d及第三面36e垂直地连接于第一面36c。S卩,旋转中心线R1、R2与由刷子45清扫的空气过滤器34的面所延伸的方向平行, 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e在垂直于由刷子45清扫的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第二面36d及第三面36e与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同样也在垂直于由刷子45清扫的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向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槽35D插入的突起41A在插入到槽35D中时,突起41A与第二面35d或第三面35e的间隔形成得比突起41A与第一面35c的间隔短。并且,向槽36D 插入的突起41B也是同样,在插入到槽36D时,突起41B与第二面36d或第三面36e的间隔形成得比突起41B与第一面36c的间隔短。即,突起41A、41B与槽35D、36D的间隔设计成图13所示那样。图13是用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构成突起41A、41B和槽35D、36D的面35c、35d、 35e、36C、36d、36e的间隔的示意图。在图13中,表示外方及内方的箭头示出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如图13所示,构成第一齿条35的槽35D的第二面35d和第三面35e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设置。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的突起41A的尺寸D3比从第二面35d到第三面35e的距离Dl小。另外,构成第二齿条36的槽36D的第二面36d和第三面36e也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设置。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的突起41B的尺寸D3 比从第二面36d到第三面36e的距离Dl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41A的尺寸D3与突起41B的尺寸D3相同,从第二面35d到第三面35e的距离Dl也与从第二面36d 到第三面36e的距离Dl相同。构成第一齿条35的槽35D的第一面35c和构成第二齿条36的槽36D的第一面 36c在规定的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对置设置。包括突起41A和突起41B的壳体41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D4比从第一面35c到第二面36c的距离D2小。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距离Dl为dl、尺寸D3为d3、距离D2为d2、尺寸D4为 d4时,形成为满足以下的数学式。(dl-d3) /2 < (d2-d4) /2若以满足上述的数学式的方式来设置包括突起41A、41B的壳体41,即使在壳体41 的树脂成形时在作为壳体41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尺寸D4产生误差的情况下,也容易确保从突起41A到第一面35c的间隔、从突起41B到第一面36c的间隔。因此,插入到槽35D的突起41A和插入到槽36D的突起41B根据投影仪1的设置形态而由第一面35c、36c及第二面35d、36d以及第三面35e、36e中的至少一个面支承为能够滑动。例如如图14所示,在投影仪1设置在桌子等水平面上时,如图15所示,突起41A 由构成槽35D的第三面3 支承,并且突起41B由构成槽36D的第三面36e支承。另外,例如如图16所示,在投影仪1设置在顶棚上时,如图17所示,突起41A由构成槽35D的第二面35d支承,并且突起41B由构成槽36D的第二面36d支承。另外,例如如图18所示,在为了在顶棚上显示影像而将投影仪1设置在壁上时,如图19所示,突起41B由构成槽36D的第一面36c支承。另外,例如如图20所示,在为了在地板上显示影像而将投影仪1设置在壁上时,如图21所示,突起41A由构成槽35D的第一面35c支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发热的降低、动力消耗的降低、摩擦声的降低、摩擦振动的降低,利用作为与ABS树脂不同的树脂材料的聚缩醛形成齿条35、36。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1)空气过滤器装置3具备刷子45、作为支承部的齿条35、36、作为推进机构的小齿轮43A、43B、壳体41,齿条35、36具有与壳体41对置的侧面35b、36b。在侧面35b、36b上设置有作为第一卡合部的槽35D、36D,其中,槽35D、36D沿着刷子45往复移动的方向(即, 左右方向)设置,在壳体41上设置有作为第二卡合部的突起41A、41B,其中,突起41A、41B 与设置在齿条35、36的侧面35b、36b上的槽35D、36D卡合而相对于槽35D、36D滑动。通过槽35D、36D与突起41A、41B卡合,限制壳体41向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槽35D、36D,能够在相对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支承与刷子45 —起往复移动的壳体41的突起41A、41B。因此,通过齿条35、36和壳体41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 41的往复移动进行可靠地引导的引导形状,在小齿轮43A、43B与齿条35、36啮合的部位以外也支承壳体41,即使在重力作用的方向即重力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支承与刷子45 —起往复移动的壳体41。(2)沿着刷子45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的支承部为齿条35、36,用于使刷子45及壳体41往复移动的推进机构为与齿条35、36啮合的小齿轮43A、43B。因此,容易确保推进机构与支承部的摩擦力。
(3)设置在齿条35、36的侧面35b、36b上的第一卡合部是相对于侧面35b、36b凹陷的槽35D、36D,设置在壳体41上的第二卡合部是插入槽35D、36D而相对于槽35D、36D滑动的突起41A、41B。因此,仅通过在齿条35、36上设置槽35D、36D且在壳体41上设置突起 41A、41B这种简易的结构(模具),就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41的往复运动进行可靠地引导的引导形状。(4)槽3 5D由突起41A所滑动的三个面35c、35d、35e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槽 35D从三个方向支承突起41A。另外,槽36D由突起41B所滑动的三个面36c、36d、36e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槽36D从三个方向支承突起41B。(5)小齿轮43A是通过旋转而将壳体41推进的旋转体,三个面35c、35d、35e由垂直于成为小齿轮43A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Rl的第一面35c、垂直于第一面35c且互相平行地对置的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e构成。因此,通过第一面35c,能够限制壳体41在平行于小齿轮43A的旋转中心线Rl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e,能够限制壳体41在除了往复移动方向以外的、垂直于小齿轮43A的旋转中心线Rl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一 第三面35c、35d、35e能够从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支承突起41A。另外,小齿轮43B也是通过旋转而将壳体41推进的旋转体,三个面36c、36d、36e 由垂直于成为小齿轮43B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R2的第一面36c、垂直于第一面36c且互相平行地对置的第二面36d及第三面36e构成。因此,与第一 第三面35c、35d、35e同样,通过第一 第三面36c、36d、36e,能够从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支承突起41B。(6)第二面35d及第三面35e在垂直于由刷子45清扫的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第二面36d及第三面36也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对置。在突起 41A插入槽35D且突起41B插入槽36D的状态下,第二面35d或第三面35e与突起41A的间隔比第一面35c与突起41A的间隔短,第二面36d或第三面36e与突起41B的间隔比第一面36c与突起41B的间隔短。因此,通过第二面35d、36d及第三面35e、36e,容易限制壳体41在垂直于空气过滤器34的面的方向上的移动,能够使设置在壳体41上的刷子45稳定地压抵空气过滤器34的面。(7)空气过滤器装置3具备夹着空气过滤器34而设置的第一齿条35及第二齿条 36。并且,在第一齿条35及第二齿条36具有的侧面35b、36b上分别设置有槽35D、36D,在壳体41上设置有多个突起41A、41B,以与设置在第一齿条35及第二齿条36上的槽35D、36D 分别卡合。因此,通过第一齿条35、第二齿条36和壳体41,能够形成用于对壳体41的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引导形状,能够更加可靠地支承壳体41。(8)壳体41由作为树脂材料的ABS树脂形成,齿条35、36由与ABS树脂相比滑动性高的聚缩醛形成。因此,与壳体41和齿条35、36由ABS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突起41A、41B相对于槽35D、36D的滑动性。通过提高滑动性,能够实现耐磨性的提高、伴随滑动的发热的降低、滑动所需要的动力消耗的降低、伴随滑动的摩擦声的降低、伴随滑动的摩擦振动的降低中的至少一方面。(9)作为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使用聚缩醛形成齿条35、36。因此,能够形成耐磨性优良的槽35D、36D。并且,能够使用廉价的树脂材料(聚缩醛)形成齿条35、36。(10)投影仪1具备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空气过滤器装置3。因此,通过具备空气过滤器装置3的投影仪1,能够得到上述(1) (8)中记载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本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设计变更,这些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如下这样进行变更,也可以组合以下的变更。可以使用聚酰胺、氟系树脂、聚苯硫醚、聚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来形成齿条35、36。即,作为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若使用聚缩醛、聚酰胺、氟系树脂、聚苯硫醚、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中的任一种树脂来形成齿条35、36,则能够形成耐磨性优良的槽35D、36D。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滑动性高的氟系树脂,能够适合使用聚四氟乙烯。另夕卜,作为滑动性高的聚乙烯,能够适合使用超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形成壳体41的树脂材料不局限于ABS树脂。另外,也可以适当变更其它的结构部件的材料,例如,可以通过金属材料形成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结构部件。推进机构只要能够使刷子45及壳体41往复移动即可,不局限于小齿轮43A、43B, 另外,支承推进机构的支承部不局限于齿条35、36。例如,推进机构可以是在外周没有形成齿的旋转体,支承部可以是具有沿着刷子45往复移动的方向而设置的平面的轨道。可以通过突起构成设置在齿条35、36的侧面35b、36b上的第一卡合部,并且通过槽构成设置在壳体41上的第二卡合部。即,齿条35、36形成的壳体41的支承结构不局限于由突起41A、41B及槽35D、36D构成的结构。壳体41的前侧端部的支承结构与壳体41的后侧端部的支承结构可以不同。艮口, 例如可以为如下结构,即,在壳体41的前侧端部,设置在壳体41上的突起41A由设置在齿条35上的槽35D支承,在壳体41的后侧端部,设置在壳体41上的槽(未图示)由设置在齿条35上的突起(未图示)支承。投影仪1及空气过滤器装置3的结构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翻转的结构。并且,投影仪1及空气过滤器装置3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上翻转的结构。另外,刷子45及壳体41往复移动的方向不局限于左右方向。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也可以具备不与刷子45 —起移动的集尘箱(未图示)。艮口, 移动的清扫单元4可以不具备集尘箱5。例如,可以在从外方及内方观察时与空气过滤器单元34不重叠的位置即待机位置设置集尘箱。在该情况下,通过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刷子45 旋转,从刷子45的纤维45b除去灰尘,从而附着在刷子45上的灰尘积存到集尘箱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优选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具备作为动力源的使包括刷子45及壳体41的清扫单元4移动的电动机、不使清扫单元4移动而使刷子45旋转的其它的电动机。本发明不局限于具备四个光源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具备一个光源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或具备两个以上的光源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另外,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不局限于液晶投影仪,例如也可以是使用DMD (数字微镜元件)来显示影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清扫空气过滤器的刷子;设置有所述刷子且与该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 为了使所述刷子及所述壳体往复移动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推进机构; 沿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且支承所述推进机构的支承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壳体对置的侧面,在该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沿着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支承部的侧面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且相对于该第一卡合部滑动,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限制所述壳体向与所述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为齿条,所述推进机构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小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相对于所述侧面凹陷的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插入所述槽而相对于该槽滑动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由所述突起能够进行滑动的三个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是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壳体推进的旋转体,所述三个面由与成为所述推进机构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垂直的第一面、垂直于第一面的第二面及第三面构成,所述第二面及第三面互相平行地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及所述第三面在与由所述刷子清扫的空气过滤器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对置, 在所述突起插入所述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或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突起的间隔短。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为所述支承部的夹着空气过滤器而设置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所具有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合部,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分别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支承部由比形成所述壳体的树脂材料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滑动性高的树脂材料,使用聚缩醛、聚酰胺、氟系树脂、聚苯硫醚、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一种树脂形成所述支承部。
10.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重力方向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支承与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及具备其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空气过滤器装置(3)具备清扫空气过滤器的刷子、沿着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设置的齿条(35、36)、与齿条(35、36)啮合的小齿轮、设置有刷子且与该刷子一起往复移动的壳体(41),齿条(35、36)具有壳体(41)对置的侧面(35b、36b)。在侧面(35b、36b)上设置有作为第一卡合部的槽(35D、36D),在壳体(41)上设置作为第二卡合部的突起(41A、41B),该突起(41A、41B)相对于槽(35D、36D)滑动。通过槽(35D、36D)与突起(41A、41B)卡合来限制壳体(41)向与刷子往复移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G03B21/14GK102284217SQ2011101522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冈庭秀明, 宫永明, 有冈庆治, 西畑阳介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