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1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非自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系与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搭配使用,以提供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有关于背光模组的技术已揭露于多篇专利文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03216号与第201009451号以及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91356号等专利文件。图1是现有一种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液晶显不装置100包括一液晶显不面板110以及配置于液晶显不面板110下方的一背光模组120。背光模组120包括一光源121、一扩散板122及多片光学膜片123。光源121配置于一底盖124的一底部125,且底盖124具有凸起部126,此凸起部126连接底部125的边缘。扩散板122配置于凸起部126上,而光学膜片123配置于扩散板122上。此外,背光模组120更包括支撑框127,其具有延伸至光学膜片123之边缘处上方的支撑部128,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10。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0更包括用以与底盖124连接的一前框130。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用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10的支撑框127是由遮光材质制成,所以整个支撑部128无法透光,导致从光学膜片123边缘出射的光束无法被利用,所以液晶显示面板110相对于支撑部128的部分无法作为显示区。

由于前框130的顶部132会遮盖液晶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所以顶部132需遮盖整个支撑部128,导致前框130的顶部132的宽度Dl过大(即边框过宽),难以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使液晶显示装置能符合窄边框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符合窄边框的需求。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光源单兀、一支撑框及一扩散板。支撑框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光源单兀。支撑框的一内壁呈一阶梯状结构,此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以及位于第一阶状部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第一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一承载面,第二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二承载面,且第二承载面高于第一承载面。扩散板配置于第一承载面上,且位于光源单元上方。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上述之背光模组及一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配置于支撑框的第二承载面上。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扩散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阶梯状结构更包括一第三阶状部,设置于第一阶状部与第二阶状部之间。第三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三承载面,第三承载面高于第一承载面并低于第二承载面,且第三承载面承载光学膜片。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框的材质为聚碳酸脂树脂(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反射层,支撑框更包括一与内壁相对的外壁,反射层配置于外壁以及第二承载面上。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底板,以承载光源单元及支撑框。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一前框,与底板连接,其中前框具有延伸至第二承载面上方的一顶部,且显示面板固定于第二承载面与顶部之间。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中,至少具有下列其中的一个优点,由于支撑框的阶梯状结构可支撑扩散板及显示面板,且支撑框是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以光束可经由支撑框而传递至扩散板的边缘,进而传递至显示面板。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有效缩小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进而使液晶显示装置能符合窄边框的需求。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一种使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100:液晶显示装置110:液晶显示面板120:背光模组121:光源122:扩散板123:光学膜片124:底盖125:底部126:凸起部127:支撑框128:支撑部130:前框132:顶部 200、200’:显示装置
210:显示面板211:显示区212:非显示区220:前框222:顶部300:背光模组310:光源单元312:电路板314:点光源
·
315、316、317:光束320、320’:支撑框321:外壁322、322,:内壁323:第一阶状部324:第二阶状部325:顶面(第一承载面)326:顶面(第二承载面)327:第三阶状部328:顶面(第三承载面)330:扩散板340:底板350:光学膜片D1、D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包括一显不面板210及一背光模组300。背光模组300包括一光源单兀310、一支撑框320及一扩散板330。支撑框320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光源单元310。支撑框320的一内壁322呈一阶梯状结构,此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323以及位于第一阶状部323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324。第一阶状部323的一顶面325为一第一承载面,第二阶状部324的一顶面326为一第二承载面,且第二承载面326高于第一承载面325。扩散板330配置于第一承载面325上,且位于光源单元310上方,而显示面板210配置于第二承载面326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藉由第一阶状部323的第一承载面325来承载扩散板330,并藉由第二阶状部324的第二承载面326来承载显示面板210。上述的显示装置200中,显示面板21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穿透式显示面板。光源单元310例如包括电路板312以及配置于电路板312上的多个点光源314,其中电路板312的数量可为多个,而点光源314可为发光二极管或雷射二极管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上述的背光模组300例如更包括一底板340,以承载光源单元310及支撑框320。显示装置200例如更包括一前框220,其与底板340连接,以包覆显示装置200的光源单元310、支撑框320及扩散板330等元件。此前框220具有延伸至第二承载面326上方的一顶部222,而显示面板210固定于第二承载面326与此顶部222之间。另外,背光模组300可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350,配置于扩散板330与显不面板2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50的数量是以多个为例,且这些光学膜片350例如是配置于扩散板330上。这些光学膜片350包括扩散片、棱镜片或是其他可均匀化光束并增加亮度的薄片。上述的支撑框320的材质例如为聚碳酸脂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或其他透光材质。由于支撑框320是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以光源单元310所提供的光束315可进入支撑框320中。进入支撑框320中的部分光束(如光束316)可从支撑框320的第一阶状部323的第一承载面325出射,以使扩散板330及光学膜片350之与第一承载面325相对的部分有光束316通过。如此,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211可涵盖与第一承载面325相对的区域。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中,显示面板210的非显示区212可有效缩减成仅包括与第二承载面326相对的区域,所以能大幅缩减前框220的顶部222的宽度D2,以使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符合窄边框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光利用效率及避免显示区211的边缘漏光的情形,支撑框320相对于内壁322的外壁321以及第二承载面326上可配置一反射层360。此反射层360可为粘贴于支撑框320的反射片,或是涂布于支撑框320的反射涂层(reflectivecoating layer)。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使用冷阴极突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s, CCLFs)作为光源单元,本发明并不限定光源单元的种类。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与上述的显示装置200相似,主要差别处在于支撑框的结构,因此下文针对此主要差别处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中,支撑框320’的内壁322’呈阶梯状结构,且此阶梯状结构除了包括第一阶状部323及第二阶状部324外,更包括一第三阶状部327。此第三阶状部327设置于第一阶状部323与第二阶状部324之间。第三阶状部327的一顶面328为一第三承载面,此第三承载面328高于第一承载面325并低于第二承载面326,且第三承载面328用于承载光学膜片350。亦即,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350并非直接配置在扩散板330上,而是配置在第三承载面328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320’是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以光源单元310所提供的光束315可进入支撑框320’中。进入支撑框320’中的部分光束(如光束317)可从支撑框320’的第一阶状部323的第一承载面325或第三阶状部327的第三承载面328出射,以使扩散板330相对于第一承载面325的部分以及光学膜片350相对于第一承载面325及第三承载面328的部分有光束317通过。如此,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211可涵盖与第一承载面325及第三承载面328相对的区域。与上述的显示装置200相似,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中,显示面板210的非显示区212可有效缩减成与支撑框320’的第二承载面326相对的区域,所以能大幅缩减前框220的顶部222的宽度D2,以使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SP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书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背光模组,包括: 一光源单兀; 一支撑框,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该光源单元,该支撑框的一内壁呈一阶梯状结构,该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以及位于该第一阶状部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该第一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一承载面,该第二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二承载面,且该第二承载面高于该第一承载面;以及 一扩散板,配置于该第一承载面上,且位于该光源单元上方;以及 一显示面板,配置于该第二承载面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扩散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阶梯状结构还包括一第三阶状部,设置于该第一阶状部与该第二阶状部之间,该第三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三承载面,该第三承载面高于该第一承载面并低于该第二承载面,且该第三承载面承载该至少一光学膜片。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支撑框的材质为聚碳酸脂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层,该支撑框还包括与该内壁相对的一外壁,该反射层配置于该外壁以及该第二承载面上。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底板,以承载该光源单元及该支撑框。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前框,与该底板连接,其中该前框具有延伸至该第二承载面上方的一顶部,且该显示面板固定于该第二承载面与该顶部之间。
8.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一光源单兀; 一支撑框,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该光源单元,该支撑框的一内壁呈一阶梯状结构,该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以及位于该第一阶状部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该第一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一承载面,该第二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二承载面,且该第二承载面高于该第一承载面;以及 一扩散板,配置于该第一承载面上,且位于该光源单兀上方。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扩散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其中该阶梯状结构还包括一第三阶状部,设置于该第一阶状部与该第二阶状部之间,该第三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三承载面,该第三承载面高于该第一承载面并低于该第二承载面,且该第三承载面承载该至少一光学膜片。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支撑框的材质为聚碳酸脂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该支撑框还包括与该内壁相对的一外壁,该反射层配置于该外壁以及该第二承载面上。
12.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底板,以承载该光源单元及该支撑框。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单元、一支撑框及一扩散板。支撑框由透光材质制成,且围绕光源单元。支撑框的一内壁呈一阶梯状结构,此阶梯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阶状部以及位于第一阶状部外侧的一第二阶状部。第一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一承载面,第二阶状部的一顶面为一第二承载面,且第二承载面高于第一承载面。扩散板配置于第一承载面上,且位于光源单元上方。此外,本发明另提出一种使用此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二承载面上。使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能使显示装置符合窄边框的需求。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091899SQ2011103492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绍鳯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