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元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97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感光元件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光元件盒,该感光元件盒用于电子照相式的图象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图象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过程,在图象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象的设备。在充电过程,通过充电装置,利用如电晕放电方式对感光元件如感光鼓的表面充上均勻预定的电荷;在暴光过程,对已充上均勻预定电荷的感光元件表面进行选择性的暴光,被暴光的地方,由于感光元件的光敏特性,电阻下降,于是被暴光的地方上的电荷接地消去,即暴光后,感光元件表面形成一对应于所欲形成图象的由电荷的分布所表征的静电潜像;在显影过程,通过显影部件,把用于形成可视图象的显影剂如碳粉,配合作用力如电场力的作用送到感光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使得上述的静电潜像获得可视化;在转印过程,通过转印组件,如转印辊把感光元件表面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转移到图象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在定影过程,通过定影组件把转移到图象形成介质上的显影剂牢固于图象形成介质上。感光元件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其内容纳有感光元件,以及用于清洁感光元件表面的清洁刷。感光元件盒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有对感光元件进行充电的电晕丝等充电装置。在图像形成过程中,需将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传递至转印组件中,用于使感光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如碳粉转移到纸张上。现有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传递纸张的方法,如图1、图2、图3所示,有一对压纸辊, 其中第一压纸辊1 通过支撑件安装设置在感光元件盒1盒体的底面,两个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压纸辊两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盒体活动连接,第一压纸辊1 是一根圆柱形钢轴,第二压纸辊12b安装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未示出)中。如图2所示,当感光元件盒 1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内时,感光元件盒1底面上的第一压纸辊1 正对着图像形成设备内的第二压纸辊12b。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内设置有扭簧45,用于挤压第一压纸辊1 的两端部,在扭簧45的挤压力作用下,第一压纸辊1 和第二压纸辊12b两根辊接触并形成正压力,其中第二压纸辊12b在图像形成设备内的电机(未示出)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压纸辊1 同步旋转,以此将纸张P传送至转印组件处,即感光元件10和转印辊11处, 如此使感光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的碳粉转移到纸张上。在该纸张传递机构中,为了保证感光元件盒1安装入图像形成设备内时,第一压纸辊1 和第二压纸辊12b准确接触,将第一压纸辊1 设置成宽松地安装在感光元件盒 1的底面,如图4所示,由于两个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压纸辊两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盒体活动连接,如此第一压纸辊1 可相对于感光元件盒1自由地在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上下移动。然而在运输或使用时,第一压纸辊1 在自由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断与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敲打,发出咔嗒咔嗒的噪音,给运输和使用等带来极大的不和谐,而且长期敲打后影响产品的使用精度和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元件盒,以解决现有感光元件盒在运输或使用时第一压纸辊在自由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断与感光元件盒的盒体敲打而给运输和使用等带来极大的不和谐和影响产品的使用精度和产品外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光元件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包括盒体、当所述感光元件盒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时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的第一压纸辊,两个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连接的支撑件,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纸辊为钢轴,所述钢轴直接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所述第一压纸辊包括钢轴和弹性层,所述当所述感光元件盒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时所述第一压纸辊的弹性层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孔,所述开口略小于第一压纸辊的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所述两支撑件中一个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另一个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个支撑件包括卡柱,所述盒体包括安装导引沟槽,所述卡柱通过所述安装导引沟槽安装到所述盒体上。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不小于第一压纸辊的钢轴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支撑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孔的内侧端部设置有限位卡扣以固定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于所述支撑孔内。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通孔,所述通孔不小于第一压纸辊的钢轴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通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所述通孔的外侧端部设置有限位胶塞或平底螺钉以固定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于所述通孔内。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两支撑件与盒体固定连接,第一压纸辊可旋转的固定在盒体上,不能上下自由移动,第一压纸辊不能敲打盒体,不会产生任何噪音,利于运输和使用。解决了现有感光元件盒在运输或使用时第一压纸辊在自由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断与感光元件盒的盒体敲打而给运输和使用等带来极大的不和谐和影响产品的使用精度和产品外观的技术问题。

图1是现有技术感光元件盒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压纸辊传递纸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压纸辊之间形成正压力的扭簧示意图;[0021]图4是现有技术压纸辊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纸辊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纸张传递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纸辊的支撑件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纸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压纸辊安装到位后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压纸辊的安装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固定式支撑件端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可拆卸式支撑件端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可拆卸式支撑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的安装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与支撑件的尺寸比较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一端的安装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一端安装到位后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另一端的安装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另一端安装到位后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的限位卡扣的安装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一个限位卡扣时的安装状态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压纸辊两个限位卡扣时的安装状态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压纸辊的限位胶塞的安装示意图;图M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压纸辊的限位胶塞安装到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光元件盒1的结构示意图,感光元件盒1包括一盒体,盒体底面设置了一个可旋转地固定在盒体上的第一压纸辊12a,如图6所示为图5中B 处的剖面视图,第一压纸辊1 与图像形成设备内的第二压纸辊(未示出)接触挤压,其中第二压纸辊在图像形成设备内的电机(未示出)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感光元件盒1上的第一压纸辊1 同步旋转,以此将纸张P传送至转印组件处,即感光元件10和转印辊11处, 如此使得感光元件10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的碳粉转移到纸张上。本实用新型的感光元件盒 1上的第一压纸辊1 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当然也可用钢轴代替,如此既保证了第一压纸辊1 能够精确地与图像形成设备内的第二压纸辊接触并形成正压力,而且固定不动的第一压纸辊1 不会产生任何噪音。接下来对感光元件盒1上的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过程和固定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7所示为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7所示该状态为第一压纸辊12a尚未安装固定到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底面,其中第一压纸辊1 包括旋转钢轴12a2和包裹在旋转钢轴12a2外面的弹性材料层12al,弹性材料层12al可以由橡胶或PU等弹性材料制成,当然第一压纸辊1 也可以用钢轴制成而不包裹外面的弹性材料层12al。感光元件盒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同的一对支撑件13,用以支撑第一压纸辊12a的旋转钢轴12a2的两个末端,支撑件13 —端与感光元件盒1 一体成型,另一端为带开口的孔,所述开口略小于第一压纸辊的两个末端的直径,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开口压入孔中与两支撑件转轴连接,如图7 所示当第一压纸辊12a尚未安装时,支撑件13的开口大小为D1,而第一压纸辊12a的旋转钢轴12a2末端外径大小为D,设置为该状态时支撑件13的开口 Dl略小于第一压纸辊1 的旋转钢轴12a2的末端外径D,即Dl < D。如图8所示为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过程示意图,用工装或手将第一压纸辊1 的旋转钢轴12a2的两个末端分别压入支撑件13的开口,支撑件13的开口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后变大,此时支撑件13的开口大小为D2,而旋转钢轴12a2的末端外径D则大小不变,设置为该状态时支撑件13的开口大小D2大于或等于旋转钢轴12a2的末端外径D,即D2 ^ D, 如此第一压纸辊12a的旋转钢轴12a2末端得以安装进入支撑件13内。如图9所示为第一压纸辊1 安装固定到感光元件盒1后的最终状态图,此时支撑件13的开口弹性变形恢复到初始状态大小,即支撑件13的开口大小由D2恢复到Dl的初始状态大小,如此,由于此时支撑件13的开口大小Dl小于第一压纸辊1 的旋转钢轴12a2 的末端外径D,即Dl < D,因此第一压纸辊1 不会从支撑件13中脱落。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纸辊12a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描述,而着重说明其安装过程和固定方式。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压纸辊1 的旋转钢轴12a2 两端仍然由两个支撑件支撑固定,区别于实施例一中的一体成型式支撑件13,本实施例的两个支撑件分别为一个是固定式的支撑件,另一个是可拆卸式的支撑件,下面对这种支撑方式的结构和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1所示为图10中的C处固定式第一支撑件20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支撑件20 与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一体成型并且开设有圆形孔20a,第一压纸辊12a的旋转钢轴12a2 的其中一末端沿图示箭头I方向安装到圆形孔20a内,圆形孔20a的直径稍大于旋转钢轴 12a2的末端的外径,如此旋转钢轴12a2得以可旋转地固定在圆形孔20a中。如图12所示为图10中的H处可拆卸式的第二支撑件21的局部放大图,此时旋转钢轴12a2的一个末端已经安装固定到第一支撑件20的圆形孔20a中,接下来描述第二支撑件21的结构和旋转钢轴12a2另一末端的固定安装方式。如图12所示第二支撑件21包括旋转钢轴12a2的支撑通孔21a以及锁紧第二支撑件21用的卡柱21b,第二支撑件21沿图12所示箭头J方向安装到感光元件盒1上,感光元件盒1上对应于卡柱21b安装位置之处,设置有相应的安装导引沟槽22,用于导引第二支撑件21安装到感光元件盒1上。如图13所示为第二支撑件21的安装过程示意图。Kl所示为安装初始状态,其中两个安装导引沟槽22之间的最大距离M2小于两个卡柱21b之间的最大距离M1,即M2 < M1, 因此当沿图13中K2所示箭头K方向安装第二支撑件21到感光元件盒1上时,卡柱21b发生弹性变形,此时Ml < M2因此卡柱21b得以安装进入安装导引沟槽22内,当第二支撑件 21安装进入最终状态如K3所示,卡柱21b又弹性变形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M2 < M1,如此第二支撑件21通过卡柱21b卡紧固定于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上而不会脱落出来,当需要拆卸第二支撑件21时,通过手动或工装使卡柱21b发生弹性变形然后即可取出第二支撑件 21,在此不进行详述。实施例三[0053]同样,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纸辊12a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描述,而着重说明其安装过程和固定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纸辊1 旋转钢轴的X 端和Y端固定支撑件皆为与感光元件盒1 一体成型的,下面对这种支撑件的支撑方式和结构以及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5所示支撑件X端与Y端都设置有支撑孔31用于支撑固定第一压纸辊1 的旋转钢轴1加2,支撑件的两个支撑孔3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2,其长度小于第一压纸辊 12a的旋转钢轴12a2的长度Si,即S2 < Si,第一压纸辊12a的压纸工作区域长度是S3,其长度小于两个通孔31之间的最小距离S2,即S3 < S2,因此三者的长度比较关系是S3 < S2 < Si。第一压纸辊1 的安装过程和步骤如下,安装第一步如图16所示先将第一压纸辊 1 的旋转钢轴12a2的一个末端沿图中箭头R所示方向插入X端支撑件的支撑孔31内,此时旋转钢轴12a2的另一个末端尚未安装到Y端支撑件内,第一步骤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 安装第二步如图18所示将第一压纸辊1 朝图18中箭头P所示方向(即安装第一步的相反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第一压纸辊12a的旋转钢轴12a2的另一末端插入Y端支撑件的支撑孔31内,此时旋转钢轴12a2的两个末端都已经分别支撑于支撑件X端和支撑件Y 端上,其状态示意图如图19所示;安装第三步如图20所示,为了避免第一、二步骤中安装好的第一压纸辊1 从感光元件盒1上脱落,需要限制住第一压纸辊1 在支撑件的两个支撑孔31内的左右窜动,图20中提供了一个限位卡扣30,限位卡扣30上设置有卡钩30a,将限位卡扣30朝图20中箭头T所示方向卡进支撑件的支撑孔31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压纸辊 1 端部之间的空隙处,限位卡扣30上的卡钩30a与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卡紧固定连接,如此由于限位卡扣30填补了支撑件的支撑孔31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压纸辊1 端部之间的空隙,有效地限制了第一压纸辊1 的左右横向窜动,使得第一压纸辊1 在感光元件盒1上可旋转地固定住,其状态图如图21所示。当然为了限制住第一压纸辊1 在支撑件的两个支撑孔31内的左右窜动,此处也可以在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限位卡扣31,如图22所示,分别填补了左右两端中支撑件的支撑孔31的内侧端部与第一压纸辊1 端部之间的空隙,同样有效地限制了第一压纸辊12a的左右横向窜动。实施例四同样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纸辊12a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描述, 而着重说明其安装过程和固定方式。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纸辊1 旋转钢轴的 X端和Y端固定支撑件皆为与感光元件盒1 一体成型的,下面对这种支撑件的支撑方式和结构以及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第一压纸辊12a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步骤与实施例三几乎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限制第一压纸辊1 在支撑件的两个通孔31b内的左右窜动的方法,本实施例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和安装方式对第一压纸辊1 进行左右限位,将支撑件X和Y的两个通孔31b的外侧端部分别用限位胶塞32塞紧,限位胶塞32包括一个延伸件32a,如图M所示,延伸件3 的长度决定了第一压纸辊1 在通孔31b内的左右窜动量,因此限位胶塞32 也有效地限制了第一压纸辊12a的左右横向窜动,保证了第一压纸辊12a能够固定在感光元件盒1的盒体上并作旋转运动,当然此处的限位胶塞32也可以用平底螺钉或其他具备类似功能的部件代替,在此不再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感光元件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包括盒体、当所述感光元件盒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时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的第一压纸辊,两个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连接的支撑件,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与盒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压纸辊为钢轴,所述钢轴直接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压纸辊包括钢轴和弹性层,所述当所述感光元件盒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时所述第一压纸辊的弹性层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孔,所述开口略小于第一压纸辊的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中一个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另一个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另一个支撑件包括卡柱,所述盒体包括安装导引沟槽,所述卡柱通过所述安装导引沟槽安装到所述盒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不小于第一压纸辊的钢轴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支撑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孔的内侧端部设置有限位卡扣以固定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于所述支撑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压纸辊连接的一端为带开口的通孔,所述通孔不小于第一压纸辊的钢轴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压纸辊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口压入所述通孔中与所述两支撑件转轴连接,所述通孔的外侧端部设置有限位胶塞或平底螺钉以固定所述第一压纸辊两端于所述通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光元件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包括盒体、当感光元件盒安装于图象形成设备时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压纸辊压接的第一压纸辊,两个一端分别与第一压纸辊两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盒体固定连接的支撑件。由于两支撑件与盒体固定连接,第一压纸辊可旋转的固定在盒体上,不能上下自由移动,第一压纸辊不能敲打盒体,不会产生任何噪音,利于运输和使用。解决了现有感光元件盒在运输或使用时第一压纸辊在自由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断与感光元件盒的盒体敲打而给运输和使用等带来极大的不和谐和影响产品的使用精度和产品外观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G03G21/18GK201965418SQ2011200280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刘金莲, 李志勇, 蔡意洪, 黄万红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