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动感图形物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0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d动感图形物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3D动感图形物件,尤指可于各种透光基材两相对面构成莫尔条纹,使物件呈现出3D动感图形的立体效果。
背景技术
凸透镜幻象效果(Lenticular effects)通常分为五种三维立体图(3D)、变图 (flip)、动画(animation)、变形(morph)以及变焦距(zoom) 0于制造具有凸透镜幻象效果影像的方法中,以变图为例,如图1所示,首先将A影像与B影像(例如电脑图形文件) 分割为多条纹状影像,然后互相交错成为一交错影像,将交错影像输出于纸张再与光栅片 Cdenticular lens sheet)对准层合,或者将交错影像直接对准输出印刷至光栅片C的背面,使眼睛经由光栅片C可从不同角度分别看到A影像与B影像。但是于上述变图方法中,由于图案先以印表机印在纸张或相纸上,再与光栅片C 粘合,因此无法利用反射片增加可视度,除了特殊设计的图案外,难以呈现清晰明亮的图形。因此目前坊间所看到的3D图像贴纸或风景画、装饰画就需进行多层式分条印刷,并利用棱镜反射层的内反射,以产生具有幻象效果的图像,但相对会增加工艺步骤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目前一般莫尔效应(Moire effect)或称为迭纹或波纹效应的制作方式只用于平面印刷,或者在电脑屏幕上模拟效果,或者在纺织品上进行水波纹加工,因此无法达到3D图案最佳的立体动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D图形物件难以呈现清晰明亮的图形,或者工艺步骤多与生产成本稿,或者无法达到3D图案最佳的立体动感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包含有一透光基材,具有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侧的对应的第二表面;一第一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一表面, 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一线条;一第二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二表面,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二线条;通过第一线条图案与第二线条图案两者的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相对交叉,且彼此构成莫尔条纹及其莫尔效应,利用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线条图案或第二线条图案穿透于透光基材产生折射,以呈现3D动感图形。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二线条各设有颜色。进一步,第二线条图案具有不透视底色。又,第一线条图案或第二线条图案上设有一透视性保护层。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条图案设计为一含有多个第一线条的透光片材。进一步, 第二线条图案设计为一含有多个第二线条的透光片材。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一线条各设计为透光状,多个第一线条各具有0. Imm以上的线宽,且与第一线条图案表面形成有0. 1至5mm的高低差距,利用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线条图案穿透于透光基材产生折射,以呈现3D动感图形。[0010]进一歩,第一线条图案表面的多个第一线条设计为相对凹入状或凸出状,且与第 一线条图案表面形成有O. 3mm以上的高低差距。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制作出美观又动感的3D图样物 件,从而提高产品价值,且能开发出独特设计与品味的新产品,可与市售产品差异化,提高 竞争力。

图1为公知变图方法制作3D图像的流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立体图;图3为如图2的3D动感图形物件显现3D动感图形的示意图;图4为如图3的3D动感图形物件增设保护层,且显现3D动感图形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3D动感图形物件的侧视放大图;图6为如图5的3D动感图形物件另ー种第一线条图案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如图7的3D动感图形物件显现3D动感图形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侧视放大图;图11为如图10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另ー种第一线条图案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透光基材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la、透光基材11a、第一表面 12a、第二表面2、第一线条图案 21、表面22、第一线条2ん保护层2a、第一线条图案 21a、表面22a、第一线条2b、第一线条图案 21b、表面22b、第一线条2c、第一线条图案 21c、表面22c、第一线条2d、第一线条图案 21d、表面22d、第一线条2e、第一线条图案 21e、表面22e、第一线条3、第二线条图案 31、表面32、第二线条3ん保护层3a、第二线条图案 31a、表面32a、第二线条4、3D动感图形4a、3D动感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出可行实施 例,并且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參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适合作为建材、广告在透光基材1两面结合第一线条图案2与第二线条图案3,而产生3D动感图形4的立体动感效果。于图2至图4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的透光基材1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图所示中,透光基材1本身厚度具有一侧的第一表面11及一相对侧的对应第二表面12。第一线条图案2可印刷设于透光基材1的第一表面11上,且其表面21可直接作为第一表面11,以印刷方式直接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一线条22,各第一线条22可设计为颜色透光状线条,或者设计为不可透视的颜色线条。而第二线条图案3则设于透光基材1的第二表面12,且其表面31可直接作为第二表面12,以印刷方式直接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二线条32,多个第二线条32具有颜色,而其以外的部位可设计为不透视底色,并且第一线条图案2的各第一线条22与第二线条图案3的各第二线条32彼此为相对交叉设计。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第一线条图案2及/或第二线条图案3上可粘贴有透视性保护层23、33,以避免第一线条22、第二线条32擦伤损坏。当3D动感图形物件制作完成后,由于第一线条图案2的多个第一线条22与第二线条图案3的多个第二线条32彼此相对交叉,并且彼此构成莫尔条纹及其莫尔效应,利用第一线条22与第二线条32可设计为各种不同形状、密度、粗细、斜度或曲度,再利用观测者的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或第二线条图案2、3穿透于透光基材1产生折射,以完美呈现出3D 动感图形4的立体动感效果。上述透光基材1可为玻璃、琉璃、压克力、PET、树脂等类具有透光性的各种软硬材料,且可为各种两侧对应平面、弧面或曲面等形状。第一线条图案2与第二线条图案3依据所需3D动感图形4作对应设计,以创作出无穷尽的图案。于此特举出其中的一种绘制方式,但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行实施例。例如先启动ADobe ILLustrator绘图程序,开启新文档,作文件设定200mmX 200mm,绘一横直线,长200mm,笔画0. 4mm,选取此直线作变形移动水平Omm垂直0.8mm,再拷贝至满页,以列印为第一线条图案2。另外,再选取上述刚画好的满页细线图层,使用弯曲工具调整笔刷尺寸宽度150mm,高度150mm,角度0,强度50%,弯曲选项细节10,简化无,取座标点(50,50),(150,50)向下拖曳弯曲笔画6mm, 取座标点(50,150),(150,150)向上拖曳弯曲笔画6mm,即可列印为第二线条图案3,而且第一线条图案2与第二线条图案3的第一线条22、第二线条32形状可互相调换。于图5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将透光状第一线条图案加设于透光基材Ia的第一表面Ila上,且其表面21a可直接作为第一表面11a, 以模塑、压制或切削方式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透光状第一线条22a,多个第一线条 22a各具有0. Imm以上的线宽,且与第一线条图案加的表面21a形成有0. 1至5mm(最佳为0. 3mm以上)的高低差距,而各第一线条2 可设计为无色或是颜色透光状线条,使观测者的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线条图案加穿透于透光基材Ia产生折射,以完美呈现出3D动感图形的立体动感效果。于图5所示中,第一线条图案加的多个第一线条2 各设计为凹入状。除此之外,亦可如图6所示,将第一线条图案2b的表面21b的多个第一线条22b各设计为凸出状。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能够显现3D动感图形4a,将第一线条图案2c设计为一透光片材,以粘贴结合于透光基材1的第一表面11上,在第一线条图案2c本身透光片材的其中的一侧表面21c则设置多个无色或设有颜色透光状的第一线条22c,而第二线条图案3a同样可设计为透光片材或胶片,以粘贴结合于透光基材1的第二表面12,在其中的一侧表面31a印刷出具有颜色的第二线条32a。 除此之外,如图10所示,第一线条图案2d的表面21d的多个第一线条22d同样可设计为朝内凹入状。另外,也可如图11所示,第一线条图案2e的表面21e的多个第一线条22e同样可设计为朝外凸出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3D动感图形物件利用透光基材1两面的第一线条图案2 与第二线条图案3设计,以彼此构成莫尔条纹及其莫尔效应,利用多个第一线条22与第二线条32彼此的交叉角度相对变化,造成观测者的视觉错觉,以呈现出3D动感图形4的立体效果,能够制作出美观又动感的3D图样物件,提高产品价值,且开发出独特设计与品味的
新产品,可与市售产品差异化,提高竞争力。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化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透光基材,其具有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侧的对应的第二表面;一第一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一表面,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一线条;一第二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二表面,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二线条;通过第一线条图案与第二线条图案两者的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相对交叉,且彼此构成莫尔条纹及其莫尔效应,利用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线条图案或第二线条图案穿透于透光基材产生折射,以呈现3D动感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二线条各设有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条图案具有不透视底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或第二线条图案上设有一透视性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设计为一含有多个第一线条的透光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条图案设计为一含有多个第二线条的透光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的多个第一线条各设计为透光状,多个第一线条各具有0. Imm以上的线宽,且与第一线条图案表面形成有0. 1至5mm的高低差距,利用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线条图案穿透于透光基材产生折射,以呈现3D动感图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表面的多个第一线条设计为相对凹入状,且与第一线条图案表面形成有0. 3mm以上的高低差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3D动感图形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条图案表面的多个第一线条设计为相对凸出状,且与第一线条图案表面形成有0. 3mm以上的高低差距。
专利摘要一种3D动感图形物件,包含有一透光基材,具有一侧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侧的对应的第二表面;一第一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一表面,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一线条;一第二线条图案设于透光基材的第二表面,其表面设置多个密集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二线条;通过第一线条图案与第二线条图案两者的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相对交叉,且彼此构成莫尔条纹及其莫尔效应,利用视线及光线经由第一或第二线条图案穿透于透光基材产生折射,以完美呈现出3D动感图形的立体效果。
文档编号G02B27/60GK202088794SQ20112019866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见福 申请人:张见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