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89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不器。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后面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的视觉效果。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发光,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按照光源的设置位置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由于侧光式背光模组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符合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得到广泛的使用。侧光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源、导光板、底反射片、光学膜材、结构件(背板、框架、灯条板等等)。其中,导光板设置在LCD接收入射光的一侧,光学膜材设置在导光板和LCD之间,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底反射片围设在导光板的后侧,用于反射光线。背光模组中最核心技术为导光板的光学技术,导光板用于基于光散射原理将入射光转换成平面光,从导光板出射的光线再经过光学膜材的扩散、偏振,以及经过光学膜材中聚光棱镜片使光线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度,形成所需要的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扫描背光技术是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动态拖影、提高显示对比度的一项重要技术。 扫描背光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按照水平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在任意区域内,选择在液晶响应曲线适当的位置打开或关闭背光源。当液晶响应曲线处于缓慢上升或下降的阶段(拖尾阶段),就关闭背光源,在液晶响应曲线平稳阶段打开背光源。每个区域内的光学分布是均勻的,在一个区域照亮的时候,该区域的光线不会影响相邻区域。侧光式背光源的光学分布很难保证垂直方向的线性,所以扫描背光技术较少应用在侧光式背光源的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用以满足扫描背光技术对光学分区的要求,使得扫描背光技术能够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源的系统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方案如下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优选地,上述的导光板中,所述反射片为镶嵌在所述沟槽内的反射片或通过电镀沉积在所述沟槽内形成的反射片。优选地,上述的导光板中,[0014]每个分区中布设有多个网点,并且,在每个分区中,所述网点的布设密度随着布设位置与最为接近的沟槽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扫描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用于产生水平扫描背光的多组背光源灯;其中,所述导光板具体包括导光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其中,每个分区对应于至少一组背光源灯,且所述背光源灯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分区的侧边。优选地,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中,所述反射片为镶嵌在所述沟槽内的反射片或通过电镀沉积在所述沟槽内形成的反射片。优选地,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中,每个分区中布设有多个网点,并且,在每个分区中,所述网点的布设密度随着布设位置与最为接近的沟槽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优选地,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上框架;其中,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置有底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上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膜材;所述沟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面向所述背板一侧的表面上。优选地,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灯条板,所述背光源灯安装在所述灯条板上。优选地,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中,所述背光源灯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灯组,该两个发光二极管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灯所对应的分区的两个侧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通过在导光板本体上开设沟槽,在沟槽内设置反射片,能够实现背光源具有明显的水平光学分区,从而满足了侧光式背光源系统中应用扫描背光技术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前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背光模块的前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背光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通过在导光板中设计明显的光学分区,使得扫描背光技术能够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源的系统中。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1 2,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10,包括导光板本体11;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11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12,所述多个沟槽12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这里,所述沟槽12从导光板本体11的表面向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内部深入至一预定的深度,且在所述沟槽12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具体可以是各种反射膜材。各个分区的宽度可以相等或不等。具体的,沟槽12的深度通常是在满足导光板本体11整体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 其深度值D越大越好。所述反射片是镶嵌在所述沟槽12内,或者是填充在所述沟槽12内, 或者是通过电镀沉积在所述沟槽12内形成的。本实施例中,沟槽12将一整块的导光板本体11划分成多个分区,在有N个沟槽时,导光板本体11将被划分成N+1个分区,例如,相邻两个沟槽12之间的区域为一个分区; 从导光板本体11的顶端开始,到距顶端最接近的一个沟槽12之间的区域也是一个分区; 同样的,导光板本体11的底端开始,到距底端最接近的一个沟槽12之间的区域也是一个分区。可以看出,图1、图2中沟槽12将导光板本体11划分成了 7个分区。各个分区的宽度 W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通过沟槽12内的反射片,能够反射光,从而能够减少光线从一个分区进入相邻分区,使得该导光板10在应用于背光源时,各个分区能够形成明显的光学分区。这里,所谓的光学分区,是指与背光源灯区域对应的特定区域,当某一背光源灯开启时, 该背光源灯对应的该特定区域被照亮,而与该特定区域相邻的其他区域则不会被照亮。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10上同样需要布设具有预定图案的网点。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11的每个分区中布设有多个网点,分区中的第一区域的网点布设密度,大于该光学分区中的第二区域的网点布设密度,这里,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最接近的沟槽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和与该第二区域其最近的沟槽1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网点的布设密度,随着布设位置(或布设区域)与最为接近的最接近的沟槽12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以上说明了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光板10的结构。可以看出,该导光板10的沟槽12 处的特殊设计,能够减少光线从一个分区进入相邻分区,使得该导光板10在应用于背光源时,各个分区能够形成明显的光学分区,能够满足扫描背光技术对光学分区的要求,使得扫描背光技术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源的系统中成为可能。以下请参照图3 4,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了上述导光板10的一种扫描背光模块。该扫描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10 ;用于产生水平扫描背光的多组背光源灯25。其中,所述导光板10具体包括[0052]导光板本体11;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11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12,所述多个沟槽12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12从所述表面向所述导光板本体 11的内部深入至一预定深度,且在所述沟槽内12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这里,每个分区对应于至少一组背光源灯25,且所述背光源灯25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分区的侧边。所述导光板10上的沟槽12和网点的设计请参照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图3 4中,每个分区仅对应于一组背光源灯25,每组背光源灯25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LED),该两个LED分别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灯25所对应的分区的两个侧边。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左侧或右侧的一个侧边设置所述背光源灯25。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描背光模块,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背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上框架M ;其中,在所述背板21和所述导光板10之间还设置有底反射片22,在所述导光板 10和所述上框架M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膜材23。光学膜材23的功能是将光线混合均勻,具体可以是扩散膜、棱镜膜等膜材,或者是各种膜材的组合。可以看出,所述沟槽12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11面向所述背板21 —侧的表面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上述的扫描背光模块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灯条板 (图中未示出),所述背光源灯安装在所述灯条板上。基于以上的扫描背光模块,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上文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整块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开设多个沟槽,在沟槽内嵌入反射片,使背光源具有明显的光学分区,通过将背光源侧面的LED灯组按照与光学分区对应的区域分别照亮的方法,能够实现具有明显的光学分区和整体混光均勻的技术效果,从而能够在超薄背光源(侧光式背光源)上应用扫描背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镶嵌在所述沟槽内的反射片或通过电镀沉积在所述沟槽内形成的反射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中布设有多个网点,并且,在每个分区中,所述网点的布设密度随着布设位置与最为接近的沟槽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一种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和用于产生水平扫描背光的多组背光源灯;其中,所述导光板具体包括导光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其中,每个分区对应于至少一组背光源灯,且所述背光源灯设置在其所对应的分区的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镶嵌在所述沟槽内的反射片或通过电镀沉积在所述沟槽内形成的反射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中布设有多个网点,并且,在每个分区中,所述网点的布设密度随着布设位置与最为接近的沟槽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上框架;其中,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置有底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上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膜材;所述沟槽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面向所述背板一侧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灯条板,所述背光源灯安装在所述灯条板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灯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灯组,该两个发光二极管灯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背光源灯所对应的分区的两个侧边。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4 9任一项所述的扫描背光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扫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将所述导光板本体划分成多个分区;其中,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相邻分区的光的反射片。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扫描背光技术对光学分区的要求,使得扫描背光技术能够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源的系统中。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141827SQ20112026445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丽蕾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