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38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镜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摄像装置,已知有数码照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或数码摄影机(digital video camera)等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数码相机具有 CCD(ChargeCoupled Device :电荷 f禹合兀件)图像传感器或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摄像元件将由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像转换成图像信号。这样,能够取得被拍摄体的图像数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60890号公报近年来,拍摄立体图像的摄像装置的开发得到发展。立体图像是指三维显示用的图像,包括具有视差的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通过将两台相机并列来拍摄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难以简单地进行三维摄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三维摄影的透镜单元。这里公开的透镜单元用于将具有视差的第一光学像及第二光学像经由单轴光学系统形成在摄像元件上,并且具有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二光学系统。第一光学系统为用于形成从第一视点观察到的第一光学像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向单轴光学系统引导。第二光学系统为用于形成从与第一视点不同的第二视点观察到的第二光学像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向单轴光学系统引导。在该透镜单元中,由于通过由第一光学系统及第二光学系统构成的双轴光学系统向单轴光学系统引导光,因此能够将通常的二维摄影用的光学系统转换成三维摄影用的光学系统。发明效果根据在此公开的透镜单元,能够容易地进行三维摄影。


图1是摄影机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摄影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摄影机单元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图。图4是摄影机的简要结构图。图5是摄影机的框图。
图6是有效图像范围的说明图。图7是收敛角及立体基线宽度的说明图。图8是3D转接器的立体图。图9是3D转接器的立体图。图10是3D转接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11是上壳体及螺纹环单元17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3D转接器及盖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第一及第二棱镜组的偏振角的说明图。图19是3D转接器的立体图(取下外装部的状态)。图20是3D转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取下外装部的状态)。图21是3D转接器的立体图(取下外装部及前面板的状态)。图22是3D转接器的主视图(取下外装部及前面板的状态)。图23是主体框的立体图。图24是主体框的分解立体图。图25是主体框的分解立体图。图26是中间透镜框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27是棱镜支承框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28是第一调整框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29是第一调整框的立体图。图30是第一前侧支承孔及第一后侧支承孔的结构图。图31是第一限制机构的主视图。图32是第二调整框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33是第二调整框的立体图。图34是主体框的仰视图。图35是第二前侧支承孔及第二后侧支承孔的结构图。图36是第二限制机构的主视图。图37是第三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8是第三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9是第三调整机构的立体图(从下面观察到的情况)。图40是第二调整机构的仰视图。图41是操作机构及其周边的分解立体图。图42是有效图像区域的说明图。图43是有效图像区域的说明图。图44是有效图像区域的说明图。
图45是左眼用光学像的结构图。图46是右眼用光学像的结构图。图47是左眼用光学像及右眼用光学像的结构图。图48是垂直相对偏差调整时的左眼用及右眼用光学像的说明图。图49是流程图。图50是流程图。图51是遮光板的俯视图(其它实施方式)。图52是垂直相对偏差调整时的左眼用及右眼用光学像的说明图(其它实施方式)。图53是通常摄影时的与图52对应的图(其它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摄影机单元的概要)如图1所示,摄影机单元I具备摄影机200 (摄像装置的一例)、安装在摄影机200上的3D转接器100 (透镜单元的一例)。如图2所示,3D转接器10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摄影机200装拆。摄影机200具备具有光轴AO的单轴光学系统V。另一方面,3D转接器100具备具有左眼光轴AL (第一光轴或第二光轴的一例)及右眼光轴AR (第一光轴或第二光轴的一例)的双轴光学系统。在进行二维摄影时,仅通过摄影机200进行摄影,在进行三维摄影时,在摄影机200上安装3D转接器100来进行摄影。即,摄影机200能够进行二维摄影也能够进行三维摄影。3D转接器100是用于通过摄影机200进行三维摄影的转换透镜,可装拆地安装在摄影机200的前框299上。前框299为了安装广角转换透镜或远距转换透镜等光学部件而设置。3D转接器100采用了利用左右一对光学系统在一个摄像元件上形成两个光学像的并行摄影方式(也称作sideby side方式并排方式)。通过将3D转接器100安装在摄影机200上,由此能够将单轴光学系统V切换为能够进行三维摄影的双轴光学系统。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将摄影机单元I的被拍摄体侧称为前,将摄影机单元I的与被拍摄体相反的一侧称为后,将摄影机单元I的通常姿态(以下,也称为横置拍摄姿态)下的铅垂上侧称为上,将铅垂下侧称为下。在摄影机单元I的通常姿态下,朝向被拍摄体而将右侧称为右,将左侧称为左。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3D转接器100及摄影机200设定三维正交坐标系。在以下的说明中,X轴方向是指与X轴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是指与Y轴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是指与Z轴平行的方向。如图2所示,由于Y轴与光轴AO平行地设定,因此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与Y轴大致平行。另外,在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交叉的状态下将与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平行的假想面设为基准平面时,Z轴方向与基准平面正交。进而,如图3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包含摄影机200的光轴AO及Z轴的假想面称为中间基准面B。中间基准面B配置在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之间,被定义为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与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中央。中间基准面B与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大致平行地配置。中间基准面B与X轴方向正交。换言之,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配置在相对于中间基准面B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另外,中间基准面B与前述的基准平面正交。基准平面也可以称为与图3的纸面平行的假想面。(摄影机的结构)如图4所示,摄影机200具有视频透镜单元201、摄影机主体202。在本实施方式中,视频透镜单元201及摄影机主体202 —体地构成摄影机200。〈1:视频透镜单元201的结构>如图4所示,视频透镜单元201为了形成被拍摄体的光学像而设置,具有光学系统V及驱动单元271。(I)光学系统V如图3所不,光学系统V为具有光轴AO的单轴光学系统,具有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及第四透镜组G4。第一透镜组Gl配置在光学系统V中最接近被拍摄体的位置。第二透镜组G2(变焦调整透镜组的一例)为变焦调整用的透镜组,设置成能够沿着光轴AO移动。第三透镜组G3为手抖修正用的透镜组。第四透镜组G4(对焦透镜组的一例)为对焦调整用的透镜组,设置成能够沿着光轴AO移动。(2)驱动单元271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271为了调整光学系统V的状态而设置,具有变焦电动机214、OIS电动机221、修正透镜位置检测传感器222、变焦位置检测传感器223、对焦位置检测传感器224及对焦电动机233。变焦电动机214 (变焦驱动部的一例)将第二透镜组G2向与光轴AO平行的方向驱动。通过使第二透镜组G2向与光轴AO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调整光学系统V的焦点距离。变焦电动机214由相机控制器140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变焦电动机214为步进电动机,但也可以为DC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及超声波电动机等其它致动器。OIS电动机221驱动第三透镜组G3。修正透镜位置检测传感器222对第三透镜组G3所包括的修正透镜的位置进行检测。对焦电动机233(对焦驱动部的一例)将第四透镜组G4向与光轴AO平行的方向驱动。通过使第四透镜组G4向与光轴AO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调整摄影距离(从摄影机200到焦点对准的被拍摄体的距离)。对焦电动机233由透镜控制器240来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焦电动机233为步进电动机,但例如也可以为DC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及超声波电动机等其它致动器。〈2 :摄影机主体202的结构>如图4所示,摄影机主体202具备CMOS图像传感器110、相机监视器120、显示控制部125、操作部130、卡槽170、DRAM241、图像处理部210、温度传感器118、抖动量检测传感器275及相机控制器140。如图5所示,上述各部与母线20连接,经由母线20能够相互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I)CMOS 图像传感器 110如图4所示,CMOS图像传感器110 (摄像元件的一例)将通过视频透镜单元201形成的被拍摄体的光学像(以下,也称为被拍摄体像)转换成图像信号。CMOS图像传感器110根据由时标产生器212生成的时标信号来输出图像信号。由CMOS图像传感器110生成的图像信号被图像处理部210进行数字化而转换成图像数据。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110能够取得静态图像数据及动态图像数据。取得的动态图像数据也用于全程图像的显示。这里,全程图像是指动态图像数据中没有被存储卡171记录的图像。全程图像主要为动态图像,为了确定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构图而由相机监视器120显示。如图5所示,CMOS图像传感器110具有接受透过了视频透镜单元201的光的受光面110a。在受光面IlOa上形成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如图6所示,从摄影机主体202的背面侧观察时,第一受光面IlOL占据受光面IlOa的左半部分,第二受光面IlOR占据受光面IlOa的右半部分。第一受光面IlOL及第二受光面IlOR的面积相同。在将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来进行摄影时,在第一受光面IIOL上形成左眼用光学像QLl,在第二受光面IlOR上形成右眼用光学像QRl。需要说明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110是将被拍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图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一例。摄像元件是指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110或(XD图像传感器等光电转换元件的概念。(2)相机监视器120图5所示的相机监视器120例如为液晶显示器,将显示用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来显示。显示用图像数据为用于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或摄影机单元I的摄影条件、操作菜单等作为图像来显示的数据,由相机控制器140生成。相机监视器120能够选择性地显示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机监视器120配置在摄影机主体202的侧面上,但相机监视器120也可以配置在摄影机主体202的任意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相机监视器120为设置在摄影机主体202上的显示部的一例。作为显示部,此外还可以使用有机EL、无机EL、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等能够显示图像的装置。(3)操作部 130如图4所示,操作部130具有录像按钮131、变焦杆132、调整模式按钮133。录像按钮131接受使用者进行的录像操作。变焦杆132是设置在摄影机主体202的上表面的杆开关,用于变焦调整。设置调整模式按钮133是为了将摄影机200切换成进行三维摄影时的左右图像的各种位置调整的调整模式。操作部130只要能够接受使用者进行的操作即可,可以包括按钮、杆、刻度盘、触控面板等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4)卡槽 170如图4所示,卡槽170中能够安装存储卡171。卡槽170根据来自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来控制存储卡171。具体而言,卡槽170在存储卡171中存储图像数据,从存储卡171输出图像数据。例如,卡槽170在存储卡171中存储动态图像数据,并从存储卡171输出动态图像数据。存储卡171能够存储通过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例如,存储卡171能够存储非压缩的RAW图像数据或压缩后的JPEG图像数据。进而,存储卡171还能够存储多重画面(MPF)形式的立体图像数据。另外,能够经由卡槽170而将预先存储在内部的静态图像数据从存储卡171输出。从存储卡171输出的静态图像数据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相机控制器140对从存储卡171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实施拉伸处理而生成显示用静态图像数据。存储卡171还能够存储通过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例如,存储卡171能够存储按照动态图像压缩规格即H. 264/AVC压缩后的动态图像数据。能够经由卡槽170而将预先存储在内部的动态图像数据从存储卡171输出。从存储卡171输出的动态图像数据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相机控制器140对从存储卡171取得的动态图像数据实施拉伸处理而显示用动态图像数据。(5)相机控制器140图4所示的相机控制器140对摄影机200整体进行控制。相机控制器140与操作部130电连接。从操作部130向相机控制器140输入操作信号。相机控制器140在控制动作或后述的图像处理动作时将DRAM241作为工作存储器来使用。如图5 所不,相机控制器 140 具有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40a、R0M(ReadOnly Memory) 140b (指标存储部的一例)及 RAM(RandomAccess Memory) 140c,通过将存储在R0M140b中的程序读入CPU140a而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具体而言,通过将存储在R0M140b中的程序读入CPU140a,由此相机控制器140实现驱动控制部140d、元数据成部147、图像文件生成部148及透镜检测部149的功能。另外,相机控制器140具有再生模式、二维摄影模式、三维摄影模式及调整模式。如前所述,根据透镜检测部149的检测结果,机控制器140能够自动地将动作模式切换成二维摄影模式和三维摄影模式。在二维摄影模式下,能够拍摄通常的二维图像。另一方面,在三维摄影模式中,能够使用3D转接器100来拍摄立体图像。另外,相机控制器140能够通过调整模式按钮133将动作模式切换成调整模式。在调整模式下,能够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相对偏差、上下位置及左右位置。可以使用调整模式按钮133来进行向调整模式的切换。如图5所示,驱动控制部140d(驱动控制部的一例)在二维摄影模式及三维摄影模式下,根据表示产品的个体差异的指标数据来控制变焦电动机214,直到将第二透镜组G2驱动到所期望的位置。由此,即使产品存在个体差异,也能够将第二透镜组G2配置在设计基准位置上,从而能够修正摄影机单元I的基准面距离的偏差。指标数据是表示例如光学系统V的个体差异的数据,在制造时或出厂时按产品来进行指标数据的算出。指标数据是例如能够换算成焦点距离的数据,更具体而言,作为指标数据,考虑有表示焦点距离的设计值与实际的焦点距离的差量的数据。指标数据例如存储在R0M140b中。元数据成部147生成包含立体基线宽度及收敛角的元数据。这里,图7所示,立体基线宽度是指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之间的距离。另外,收敛角是指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所成的角度。立体基线宽度及收敛角在表示立体图像时使用。收敛点是指左眼光轴AL与右眼光轴AR的交点。进而,将从收敛点至3D转接器100的前表面为止的最短距离称为基准面距离。图5所示的图像文件生成部148将被图像压缩部217 (后述)压缩后的左眼用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和元数据组合起来,从而生成MPF(MultiPicture Format)形式的立体图像数据。生成的图像数据例如向卡槽170发送而保存在存储卡171中。如图5所示,相机控制器140还具有透镜检测部149。透镜检测部149对在摄影机200上安装有3D转接器100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当由透镜检测部1493D检测出转接器100向摄影机200的安装时,相机控制器140将动作模式从二维摄影模式切换成三维摄影模式。当由透镜检测部149检测出转接器100从摄影机200取下时,相机控制器140将动作模式从三维摄影模式切换成二维摄影模式。即,相机控制器140还能够根据3D转接器100向摄影机200的安装及取下而自动地将动作模式切换成二维及三维摄影模式。(6)图像处理部2IO如图5所示,图像处理部210具有信号处理部215、图像抽出部216、修正处理部218及图像压缩部217。信号处理部215将由CMOS图像传感器110生成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而生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成像的光学像的基本图像数据。具体而言,信号处理部215将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该数字信号实施去噪或轮廓强调等数字信号处理。由信号处理部215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RAW数据而暂时存储在DRAM241中。这里,将由信号处理部215生成的图像数据称为基本图像数据。图像抽出部216从由信号处理部215生成的基本图像数据抽出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左眼用图像数据与由左眼用光学系统OL形成的左眼用光学像QLl (参照图6)的一部分对应。右眼用图像数据与由右眼用光学系统0R(参照图6)形成的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一部分对应。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第一抽出区域AL2及第二抽出区域AR2,图像抽出部216从存储在DRAM241中的基本图像数据抽出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参照图6)。由图像抽出部216抽出的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DRAM241中。修正处理部218对抽出的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歪曲像差修正及斑点修正等修正处理。修正处理后、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DRAM241 中。图像压缩部217根据相机控制器140的命令对存储在DRAM241中的修正后的左眼用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实施压缩处理。通过该压缩处理,图像数据的数据尺寸变得比原始的数据尺寸小。作为图像数据的压缩方法,例如考虑有对每帧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的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Group)方式。压缩后的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DRAM241中。(7)温度传感器118图5所示的温度传感器118 (温度检测部的一例)对摄影机200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118配置在能够检测出光学系统V周边的温度的位置。温度传感器118为热电偶,但也可以是能够检测出摄影机200的环境温度的其它传感器。由温度传感器118检测出的温度用于通过相机控制器140的驱动控制部140d进行基准面距离的偏差修正。(3D转接器的结构)如图8所示,3D转接器100具有外装部101 (框体的一例)。在外装部101中收容有图3所示的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0R。进而,如图14所示,在外装部101中收容有主体框2、第一调整机构3、第二调整机构4、第三调整机构5及操作机构6。这里,左眼用光学系统是指与左侧的视点对应的光学系统,具体而言,是指配置在最靠被拍摄体侧(前侧)的光学元件朝向被拍摄体而配置在左侧的光学系统。同样,右眼用光学系统是指与右侧的视点对应的光学系统,具体而言,是指配置在最靠被拍摄体侧(前侧)的光学元件朝向被拍摄体而配置在右侧的光学系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光学元件是指具有正或负的光焦度的光学元件,并不仅包括玻璃(例如,后述的玻璃16)。
(I)外装部 101如图8所不,外装部101 (框体的一例)具有上壳体11、下壳体12、前壳体13、罩15及螺纹环单元17。下壳体12通过螺钉固定到上壳体11。前壳体13通过螺钉固定到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上。罩15可开闭地安装于上壳体11。上壳体11具有凹部11a。罩15在关闭状态下嵌入凹部Ila中。如图9所示,上壳体11构成为在罩15打开的状态下使操作机构6的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露出。在凹部Ila内配置有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罩15可开闭地安装于上壳体11。当打开罩15时,能够对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进行操作。如图10所示,上壳体11安装在主体框2的上侧。上壳体11将主体框2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如图11所示,螺纹环单元17具有安装于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的后壳体17a、用于将3D转接器100安装于前框299 (参照图2)的螺纹环17b。后壳体17a将螺纹环17b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将螺纹环17b与摄影机200的前框299连接,由此能够将3D转接器100安装到摄影机200上。如图12所示,前壳体13安装在主体框2的前侧(接近被拍摄体这一侧)。前壳体13具有开口 13a、安装在开口 13a上的玻璃16。如图17所示,可以在前壳体13上安装盖9。盖9用于进行玻璃16的保护或相对偏差调整而安装。如图13所示,下壳体12覆盖主体框2的下侧且安装于上壳体11。在下壳体12与主体框2之间确保有间隙,以使主体框2能够在外装部101的内部向Z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外装部101覆盖主体框2。(2)左眼用光学系统OL如图3所示,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为用于形成从左侧视点(第一视点或第二视点的一例)观察到的左眼用光学像(第一光学像或第二光学像的一例)的光学系统,具有左眼负透镜组G1L、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左眼棱镜组G3L。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例如,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焦点距离优选为IOOOmm以上或-1OOOmm以下。左眼负透镜组GlL(第一调整光学系统的一例、第一负透镜组或第二负透镜组的一例)整体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也称为负的光焦度),具有第一透镜L1L、第二透镜L2L、第三透镜L3L及第四透镜L4L。左眼负透镜组GlL在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中配置在最靠被拍摄体侧(最接近被拍摄体的位置)。第一透镜LlL具有负的焦点距离。第二透镜L2L具有负的焦点距离。第三透镜L3L具有正的焦点距离(也称为正的光焦度)。第四透镜L4L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与第三透镜L3L接合。左眼负透镜组GlL的合成焦点距离为负。左眼负透镜组GlL的有效直径(effective aperture)比左眼正透镜组G2L的有效直径小。左眼正透镜组G2L (第一正透镜组或第二正透镜组的一例)为接受左眼负透镜组GlL的透射光的透镜组,配置在左眼负透镜组GlL的与被拍摄体相反的一侧。左眼正透镜组G2L配置在左眼负透镜组GlL与左眼棱镜组G3L之间。左眼正透镜组G2L具有第五透镜L5L、第六透镜L6L及第七透镜L7L。第五透镜L5L具有正的焦点距离。第六透镜L6L具有正的焦点距离。第七透镜L7L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与第六透镜L6L接合。由于左眼负透镜组GlL的透射光发散,因此左眼正透镜组G2L的入射面的光学的有效区域比左眼负透镜组GlL的出射面的光学的有效区域大。因此,左眼正透镜组G2L的有效直径比左眼负透镜组GlL的有效直径大。另外,为了使左眼光轴AL与右眼光轴AR接近,左眼正透镜组G2L具有大致半圆形状。具体而言,左眼正透镜组G2L的内侧(右眼光轴AIH则、中间基准面B侧)通过笔直切割而成(参照图14)。由此,能够将左眼正透镜组G2L与右眼正透镜组G2R接近配置,能够缩小立体基线宽度。另外,与此相伴,容易将由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形成的收敛角设定为适当值。左眼光轴AL通过左眼负透镜组GlL及左眼正透镜组G2L来定义。具体而言,左眼光轴AL使用通过左眼负透镜组GlL的主点和左眼正透镜组G2L的主点的线来定义。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配置成随着从被拍摄体侧朝向CMOS图像传感器110侧而相互离开。左眼棱镜组G3L (第一棱镜组或第二棱镜组的一例)为接受左眼正透镜组G2L的 透射光的透镜组,具有第一前侧棱镜PlL及第一后侧棱镜P2L。第一前侧棱镜PlL及第一后侧棱镜P2L为折射方式的楔形棱镜。左眼棱镜组G3L以向摄影机200的光学系统V (单轴光学系统的一例)导入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的方式使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折射。具体而言,通过左眼棱镜组G3L将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向内侧(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前侧棱镜PlL使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向内侧(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后侧棱镜P2L使第一前侧棱镜PlL的透射光向外侧(以远离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前侧棱镜PlL主要具有使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向内侧折射的功能,第一后侧棱镜P2L主要具有对折射所引起的色散进行修正的功能。左眼棱镜组G3L的合成偏振角例如约为1. 7度。如图14所示,左眼负透镜组GlL固定在第一调整机构3的第一调整框30 (后述)上,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左眼正透镜组G2L、左眼棱镜组G3L及主体框2大致向Z轴方向移动。如图16所示,左眼正透镜组G2L固定在中间透镜框28(后述)上。左眼棱镜组G3L固定在棱镜支承框29 (后述)上。如图18所示,将左眼棱镜组G3L的偏向角设为0L(0 11或Θ22的一例),将左眼棱镜组G3L的透射光的出射角设为Θ I,将从左眼棱镜组G3L的入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左眼光轴AL为止的垂直长度设为XI,将从左眼棱镜组G3L的出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左眼光轴AL为止的垂直长度设为X12,将从被定义为左眼棱镜组G3L的入射侧的光学基准面到入射面为止的距离(更详细而言,从图7所示的收敛点到左眼棱镜组G3L的入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I,将从光学基准面到出射面为止的距离(更详细而言,从图7所示的收敛点到左眼棱镜组G3L的出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12时,以下的式⑴成立。Θ {( Θ 1+arctan (X1/L1) )2+( Θ 1+arctan (X12/L12))2}0.5 彡 4 X Θ L ... (I)如图18所示,左眼光轴AL以随着朝向出射侧而远离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相对于中间基准面B倾斜。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被左眼棱镜组G3L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折射。(3)右眼用光学系统OR如图3所示,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为用于形成从右侧视点(第二视点或第二视点的一例)观察的右眼用光学像(第二光学像或第二光学像的一例)的光学系统,具有右眼负透镜组G1R、右眼正透镜组G2R及右眼棱镜组G3R。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例如,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焦点距离优选为IOOOmm以上或-1OOOmm以下。右眼负透镜组G1R(第二调整光学系统的一例、第一负透镜组或第二负透镜组的一例)整体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也称为负的光焦度),具有第一透镜L1R、第二透镜L2R、第三透镜L3R及第四透镜L4R。右眼负透镜组GlR在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中配置在最靠被拍摄体侧(接近被拍摄体的位置)。第一透镜LlR具有负的焦点距离。第二透镜L2R具有负的焦点距离。第三透镜L3R具有正的焦点距离(也称为正的光焦度)。第四透镜L4R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与第三透镜L3R接合。右眼负透镜组GlR的合成焦点距离为负。右眼负透镜组GlR的有效直径比右眼正透镜组G2R的有效直径小。如图3所示,右眼正透镜组G2R(第一正透镜组或第二正透镜组的一例)为接受右眼负透镜组GlR的透射光的透镜组,配置在右眼负透镜组GlR的与被拍摄体相反的一侧。右眼正透镜组G2R配置在右眼负透镜组GlR与右眼棱镜组G3R之间。右眼正透镜组G2R具有第五透镜L5R、第六透镜L6R及第七透镜L7R。第五透镜L5R具有正的焦点距离。第六透镜L6R具有正的焦点距离。第七透镜L7R具有负的焦点距离,与第六透镜L6R接合。如图3所示,由于右眼负透镜组GlR的透射光发散,因此右眼正透镜组G2R的入射面的光学的有效区域比右眼负透镜组GlR的出射面的光学的有效区域大。因此,右眼正透镜组G2R的有效直径比右眼负透镜组GlR的有效直径大。另外,为了使右眼光轴AR与右眼光轴AR接近,右眼正透镜组G2R具有大致半圆形状。具体而言,右眼正透镜组G2R的内侧(右眼光轴AR侧、中间基准面B侧)通过笔直地切割而成(参照图14)。由此,能够缩小立体基线宽度,能够减小由右眼光轴AR及右眼光轴AR形成的收敛角。另外,相伴于此,容易将由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形成的收敛角设定为适当值。如图3所示,右眼光轴AR通过右眼负透镜组GlR及右眼正透镜组G2R来定义。具体而言,右眼光轴AR使用通过右眼负透镜组GlR的主点和右眼正透镜组G2R的主点的线来定义。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配置成随着从被拍摄体侧朝向CMOS图像传感器110侧而相互离开。右眼棱镜组G3R(第一棱镜组或第二棱镜组的一例)为接受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的透镜组,具有第二前侧棱镜PlR及第二后侧棱镜P2R。第二前侧棱镜PlR及第二后侧棱镜P2R为折射方式的楔形棱镜。右眼棱镜组G3R以向摄影机200的光学系统V (单轴光学系统的一例)导入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的方式使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折射。具体而言,通过右眼棱镜组G3R将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向内侧(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前侧棱镜PlR使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向内侧(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后侧棱镜P2R使第二前侧棱镜PlR的透射光向外侧(以远离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前侧棱镜PlR主要具有使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向内侧折射的功能,第二后侧棱镜P2R主要具有对折射所引起的色散进行修正的功能。右眼棱镜组G3R的合成偏振角例如约为1. 7度。如图14所示,右眼负透镜组GlR固定在第二调整机构4的第二调整框40 (后述)上,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右眼正透镜组G2R、右眼棱镜组G3R及主体框2大致向Z轴方向移动。如图16所示,右眼正透镜组G2R固定在中间透镜框28(后述)上。右眼棱镜组G3R固定在棱镜支承框29 (后述)上。如图18所示,将右眼棱镜组G3R的偏向角设为0R(0 11或Θ22的一例),将右眼棱镜组G3R的透射光的出射角设为Θ 2,将从右眼棱镜组G3R的入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右眼光轴AR为止的垂直长度设为X2,将从右眼棱镜组G3R的出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右眼光轴AR为止的垂直长度设为X22,将从被定义为右眼棱镜组G3R的入射侧的光学基准面到入射面为止的距离(更详细而言,从图7所示的收敛点到右眼棱镜组G3R的入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2,将从光学基准面到出射面为止的距离(更详细而言,从图7所示的收敛点到右眼棱镜组G3R的出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22时,以下的式(2)成立。Θ R ≤ {( Θ 2+arctan (X2/L2) )2+( Θ 2+arctan (X22/L22))2} .5 ≤ 4 X Θ R ... (2)如图18所示,右眼光轴AR以随着朝向出射侧而远离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相对于中间基准面B倾斜。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被右眼棱镜组G3R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4)主体框 2如图19所示,主体框2对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整体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整体进行支承,以能够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第一方向)及X轴方向(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外装部101内。当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移动时,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整体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整体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移动。另夕卜,当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向X轴方向移动时,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整体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整体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移动。这里,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移动”可以包括平行移动、旋转移动及旋转。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主体框2具有筒状框21、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22R、左眼筒状部23L、右眼筒状部23R、基座部21c、遮光面板27 (参照图15)、中间透镜框28、棱镜支承框29、前面板71及后面板73。筒状框21、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22R、左眼筒状部23L、右眼筒状部23R及基座部21c通过树脂一体成形。筒状框21配置在外装部101内,通过第三调整机构5与外装部101连结。在筒状框21内配置有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右眼正透镜组G2R。在筒状框21的前侧(被拍摄体侧)配置有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22R、左眼筒状部23L及右眼筒状部23R。在筒状框21的上侧配置有基座部21c。如图20所示,在第一固定部22L及第二固定部22R固定有前面板71。左眼筒状部23L配置在与左眼负透镜组GlL对应的位置。左眼负透镜组GlL的透射光通过左眼筒状部23L而进入到筒状框21内。右眼筒状部23R配置在与右眼负透镜组GlR对应的位置处。右眼负透镜组GlR的透射光通过右眼筒状部23R而进入到筒状框21内。在基座部21c固定有第三调整机构5的第二连结板52 (后述)。
如图26所示,在中间透镜框28上固定有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右眼正透镜组G2R。具体而言,中间透镜框28具有凸缘部28a、第一中间框28L及第二中间框28R。第一中间框28L为从凸缘部28a突出的筒状的部分。第二中间框28R为从凸缘部28a突出的筒状的部分。左眼正透镜组G2L的第五透镜L5L及第六透镜L6L固定在第一中间框28L上。右眼正透镜组G2R的第五透镜L5R及第六透镜L6R固定在第二中间框28R上。如图27所示,在棱镜支承框29上固定有左眼棱镜组G3L及右眼棱镜组G3R。具体而言,棱镜支承框29具有环状的支承框主体29a、分隔板29b。第一前侧棱镜PlL及第一后侧棱镜P2L固定在支承框主体29a及分隔板29b上。第二前侧棱镜PlR及第二后侧棱镜P2R嵌入到支承框主体29a内,且固定在支承框主体29a及分隔板29b上。在棱镜支承框29的后方固定有后面板73。后面板73具有第一开口 73L及第二开口 73R。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透射光通过第一开口 73L。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透射光通过第二开口 73R。如图24及图25所示,中间透镜框28及棱镜支承框29通过螺钉固定在筒状框21的后方。中间透镜框28的一部分插入到筒状框21内。如图25所示,在筒状框21的内部安装有遮光面板27。通过遮光面板27将筒状框21的内部的空间分隔开。在筒状框21上固定有中间透镜框28及棱镜支承框29时,成为如图23所示的状态。(5)第一调整机构3图22所示的第一调整机构3为用于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相对偏差的机构,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而使左眼负透镜组GlL相对于主体框2大致向Z轴方向(第一方向、第二调整方向)移动。第一调整机构3具有第一调整框30、第一旋转轴31、调整弹簧38及第一限制机构37。如图28所示,第一调整框30由主体框2支承为能够大致向Z轴方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调整框30具有第一调整框主体36、第一筒状部35、第一限制部33及第一引导部32。第一调整框主体36为板状的部分。第一筒状部35从第一调整框主体36向Y轴方向突出。在第一筒状部35固定有左眼负透镜组G1L。第一限制部33为从第一调整框主体36向Z轴方向突出的板状的部分,构成第一限制机构37的一部分。第一限制部33具有第一孔33a。第一引导部32沿Y轴方向细长地延伸,从第一调整框主体36向Y轴方向突出。第一引导部32具有第一引导部主体32a、第一前侧支承部32b及第一后侧支承部32c。第一弓I导部主体32a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截面。第一前侧支承部32b及第一后侧支承部32c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主体32a内。第一前侧支承部32b具有第一前侧支承孔32d。第一后侧支承部32c具有第一后侧支承孔32e。第一旋转轴31 (旋转支承轴的一例)将第一调整框30可旋转地与主体框2连结。具体而言,第一旋转轴3插入到第一调整框30的第一引导部32的第一前侧支承孔32d及第一后侧支承孔32e中。如图22所示,当将第一旋转轴31的中心线设为第一旋转轴线Rl时,第一调整框30由第一旋转轴31支承为能够以第一旋转轴线Rl为中心地进行旋转。由此,左眼负透镜组GlL能够相对于主体框2以第一旋转轴线Rl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如图29所示,第一调整框主体36具有第一钩挂部36a。在第一钩挂部36a上钩挂设置调整弹簧38的第一端部38a。如图23所示,第一旋转轴31的端部固定在筒状框21上。在筒状框21上形成有第一凹部21b。第一凹部21b为沿Y轴方向延伸的槽。在第一凹部21b中插入有第一调整框30的第一引导部32。第一垫片34(参照图28)夹入于第一引导部32与筒状框21之间。如图21所示,第一调整框30被压板75向Y轴方向按压。具体而言,压板75具有固定在主体框2上的固定部75b、从固定部75b突出的第一板簧部75c、从固定部75b突出的第二板簧部75a。第一板簧部75c具有贯通孔75d,在该贯通孔75d中插入有第一旋转轴31的前端。第一板簧部75c向Y轴方向稍微挠曲,而将第一引导部32向Y轴方向负侧压抵。由此,能够抑制第一调整框30相对于主体框2向Y轴方向移动的情况。第二板簧部75a从固定部75b向Y轴方向负侧延伸,进入到主体框2的下侧。在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负侧(下侧)移动时,第二板簧部75a限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向下侧的移动,以防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的螺纹部57c从刻度盘支承部51c的螺纹孔脱落。由此,能够防止因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的过度转动所引起的不良操作。进而,如图23所示,第一凹部21b具有形成为钵状的调心部21g。另外,虽然未图示,第一引导部32的端部具有与调心部21g互补的形状。通过第一引导部32的端部嵌入到调心部21g中,由此第一引导部32的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的位置得以稳定。由于通过压板75 (参照图21)将第一引导部32压抵到调心部21g,由此第一调整框30相对于主体框2的位置更加稳定。如图22所示,第一旋转轴31与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在X轴方向上并列配置。更具体而言,左眼用光学系统OL配置在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与第一旋转轴31之间。第一旋转轴线Rl与左眼光轴AL及右眼光轴AR在X轴方向上大致沿一直线排列配置。由于第一旋转轴31这样配置,因此左眼负透镜组GlL大致向Z轴方向移动,能够将左眼负透镜组GlL的X轴方向的移动量限制在可以忽视的范围内。调整弹簧38 (调整弹性构件的一例)为拉伸弹簧,对第一调整框30赋予绕第一旋转轴31的旋转力。具体而言,从被拍摄体侧观察时,调整弹簧38对第一调整框30赋予向Z轴方向负侧(下侧)的弹性力F11。其结果是,调整弹簧38对第一调整框30赋予逆时针的旋转力。调整弹簧38将第一调整框30与第二调整框40 (后述)弹性连结。调整弹簧38的第一端部38a钩挂设置在第一调整框30的第一钩挂部36a上。调整弹簧38的第二端部38b钩挂设置在第二调整框40的第二钩挂部46a(后述)上。这里,如图30所示,第一前侧支承孔32d及第一后侧支承孔32e不为圆形而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前侧支承孔32d具有三个直线缘32f、32g及32h。直线缘32f、32g及32h分别形成例如三角形的边的一部分。虽然直线缘32f及32g与第一旋转轴31接触,但直线缘32h不与第一旋转轴31接触。另一方面,第一后侧支承孔32e具有三个直线缘321、32j及32k。直线缘321、32j及32k分别形成例如三角形的边的一部分。虽然直线缘32i及32j与第一旋转轴31接触,但直线缘32k不与第一旋转轴31接触。如图22所示,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Fll和第一限制机构37上的反力F12的合力F13施加到第一调整框30上。因而,在该合力F13的作用下,第一前侧支承孔32d的直线缘32f及32g被压抵到第一旋转轴31上。相伴于此,第一后侧支承孔32e的直线缘32i及32 j被压抵到第一旋转轴31上。这样,第一旋转轴31通过第一前侧支承孔32d及第一后侧支承孔32e而在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得以定位。因而,能够抑制第二调整框40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及Z轴方向晃动的情况。如图31所示,第一限制机构37(旋转限制机构的一例)为限制第一调整框30的旋转的机构,通过改变第一调整框30的限制位置来调整左眼负透镜组GlL相对于主体框2的位置。具体而言,具有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第一支承板66、第二支承板21e、第一回位弹簧37a及第一止动环37b。第一支承板66具有螺纹孔66a,且固定在筒状框21上。第二支承板21e具有贯通孔21k且与筒状框21 —体成形。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具有接头部39a及轴部39b。接头部39a的外径比轴部39b的外径大。在轴部39b的端部安装有接头部39a。接头部39a与操作机构6的第二接头轴65连结。通过接头部39a及第二接头轴65来构成万向接头。轴部39b具有螺纹部39c。螺纹部39c拧入到第一支承板66的螺纹孔66a中。当使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旋转时,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轴部39b插入到第一限制部33的第一孔33a及第二支承板21e的贯通孔中。在轴部39b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止动环37b。第一回位弹簧37a插入到轴部39b上,并被压缩在第二支承板21e与第一止动环37b之间。第一调整框30的第一限制部33与接头部39a抵接。具体而言,在第一限制部33形成有一对滑动突起33b。一对滑动突起33b与接头部39a抵接。由于在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将第一限制部33压抵到接头部39a,因此通过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来限制第一调整框30的旋转。通过利用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来改变第一调整框30的旋转方向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左眼负透镜组GlL的Z轴方向的位置。另外,由于一对滑动突起33b与接头部39a抵接,因此能够减少使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旋转时的滑动阻力。另外,由于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37a,因此在使用者过度转动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时,能够防止第一支承板66从螺纹部39c完全脱落的情况。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在第一支承板66到达了螺纹部39c的第一侧39X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回位弹簧37a的弹性力来维持螺纹部39c与第一支承板66的螺纹孔66a接触的状态。反之,在第一支承板66到达了螺纹部39c的第二侧39Y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来维持螺纹部39c与第一支承板66的螺纹孔66a接触的状态。由此,即使使用者过度转动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也能够防止第一支承板66从螺纹部39c完全脱落的情况。进而,由于螺纹部39c与接头部39a分开配置,因此还能够防止因过度转动引起的破损。(6)第二调整机构4图22所示的第二调整机构4为用于调整收敛角的机构,使右眼负透镜组GlR相对于主体框2大致向X轴方向(第二方向、第一调整方向)移动。第二调整机构4具有第二调整框40、第二旋转轴41、对焦调整螺钉48(参照图34)、对焦调整弹簧44(参照图34)及第二限制机构47。如图32所示,第二调整框40由主体框2支承为能够大致向X轴方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调整框40具有第二调整框主体46、第二筒状部45、第二限制部43及第二引导部42。第二调整框主体46为板状的部分,具有第二钩挂部46a及突出部46b。调整弹簧38钩挂设置在第二钩挂部46a上。突出部46b向Y轴方向正侧(前侧、被拍摄体侧)突出,与对焦调整螺钉48抵接。由于突出部46b的直径比对焦调整螺钉48的直径大,因此即使第二调整框40相对于主体框2旋转,对焦调整螺钉48也始终与突出部46b抵接。另外,由于对焦调整螺钉48的前端形成为半球状,因此能够减少在突出部46b与对焦调整螺钉48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第二筒状部45从第二调整框主体46向Y轴方向突出。在第二筒状部45固定有右眼负透镜组G1R。第二限制部43为从第二调整框主体46向Z轴方向突出的板状的部分,构成第二限制机构47的一部分。第二限制部43具有第二孔43a。如图33所示,第二引导部42沿Y轴方向细长地延伸,从第二调整框主体46向Y轴方向突出。第二引导部42具有第二引导部主体42a、第二前侧支承部42b及第二后侧支承部42c。第二引导部主体42a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截面。第二前侧支承部42b及第二后侧支承部42c配置在第二引导部主体42a内。第二前侧支承部42b具有第二前侧支承孔42d。第二后侧支承部42c具有第二后侧支承孔42e。如图22所示,调整 弹簧38 (调整弹性构件的一例)的第二端部38b钩挂设置在第二调整框主体46的第二钩挂部46a上,对第二调整框40赋予绕第二旋转轴41的旋转力。具体而言,从被拍摄体侧观察时,调整弹簧38对第二调整框40赋予向Z轴方向正侧(上侦 的弹性力F21。其结果是,调整弹簧38对第二调整框40赋予逆时针的旋转力。由于第一端部38a钩挂设置在第一调整框30上且第二端部38b钩挂设置在第二调整框40上,因此可以说调整弹簧38将第一调整框30与第二调整框40弹性连结。如图35所示,第二旋转轴41 (调整旋转轴的一例)将第二调整框40可旋转地与主体框2连结。具体而言,第二旋转轴41插入到第二调整框40的第二引导部42的第二前侧支承孔42d及第二后侧支承孔42e中。如图34所示,在筒状框21上形成有第二凹部21d。第二凹部21d为沿Y轴方向延伸的槽。在第二凹部21d中插入有第二调整框40的第二引导部42及第二旋转轴41。第二旋转轴41的支承方法为双支承。第二旋转轴41的第一端部41a固定在筒状框21上。另一方面,第二旋转轴41的第二端部41b由前支承板25支承。具体而言,第二端部41b具有尖头的锥形形状(参照图32)。在前支承板25上形成有支承孔(未图示)。该支承孔的内径比第二旋转轴41的外径大。在支承孔中插入有第二端部41b的锥形形状的部分。这样,第二旋转轴41的第二端部41b由前支承板25支承。如图22所示,将第二旋转轴41的中心线设为第二旋转轴线R2时,第二调整框40由第二旋转轴41支承为能够以第二旋转轴线R2为中心地进行旋转。由此,右眼负透镜组GlR能够相对于主体框2以第二旋转轴线R2为中心地进行旋转。第二调整机构4还具有调整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后焦距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34所示,在对焦调整弹簧44插入有第二旋转轴41。对焦调整弹簧44在第二引导部42与筒状框21之间被压缩,将第二调整框40压抵到在前支承板25上安装的对焦调整螺钉48。前支承板25固定在筒状框21的前侧。对焦调整螺钉48拧入到前面板71中。对焦调整螺钉48限制第二调整框40的Y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改变第二调整框40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右眼负透镜组GlR相对于主体框2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因而,即使例如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存在偏差,通过转动对焦调整螺钉48,也能够在产品出厂时使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与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一致。由于使用者不需要调整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因此在出厂时的调整后,将对焦调整螺钉48例如粘接固定在前面板71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用者能够进行对焦调整。如图22所示,第二旋转轴41与右眼用光学系统OR在Z轴方向上并列配置。更具体而言,从被拍摄体侧观察时,连结左眼光轴AL与右眼光轴AR的线和连结右眼光轴AR与第二旋转轴线R2的线正交。由于第二旋转轴41这样配置,因此右眼负透镜组GlR大致向X轴方向移动,能够将右眼负透镜组GlR的Z轴方向上的移动量被限制在可以忽视的范围内。例如,在右眼负透镜组GlR的X轴方向上的调整范围为±0. 2mm左右时,右眼负透镜组GlR几乎不向Z轴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收敛角调整。这里,如图35所示,第二前侧支承孔42d及第二后侧支承孔42e不为圆形而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具体而言,第二前侧支承孔42d具有三个直线缘42f、42g及42h。直线缘42f、42g及42h分别形成例如三角形的边的一部分。虽然直线缘42f及42g与第二旋转轴41接触,但直线缘42h不与第二旋转轴41接触。另一方面,第二后侧支承孔42e具有三个直线缘421、42j及42k。直线缘421、42j及42k分别形成例如三角形的边的一部分。虽然直线缘42i及42j与第二旋转轴41接触,但直线缘42k不与第二旋转轴41接触。如图22所示,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F21和第二限制机构47上的反力F22的合力F23被施加到第二调整框40上。因而,在该合力F23的作用下,将第二前侧支承孔42d的直线缘42f及42g压抵到第二旋转轴41上。相伴于此,第二后侧支承孔42e的直线缘42i及42 j被压抵到第二旋转轴41上。这样,第二调整框40以相对于第二旋转轴41的晃动少的状态由第二旋转轴41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36所示,第二限制机构47 (定位机构的一例)为限制第二调整框40的旋转的机构,通过改变第二调整框40的限制位置来调整右眼负透镜组GlR相对于主体框2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限制机构47具有收敛角调整螺钉49及支承部21f。支承部21f形成为筒状框21。在支承部21f上形成有螺纹孔21h。收敛角调整螺钉49具有螺纹部49a及头部49b。螺纹部49插入到第二限制部43的第二孔43a中,并拧入支承部21f的螺纹孔21h中。螺纹部49a插入到第二限制部43的第二孔43a中。当使收敛角调整螺钉49旋转时,收敛角调整螺钉4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第二调整框40的第二限制部43与头部49b抵接。具体而言,在第二限制部43上形成有一对滑动突起43b。由于通过调整弹簧38对第二调整框40赋予逆时针的旋转力,因此第二限制部43被压抵到头部4%,一对滑动突起43b与头部49b抵接。通过收敛角调整螺钉49来限制第二调整框40的旋转。通过利用收敛角调整螺钉49来改变第二调整框40的旋转方向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右眼负透镜组GlR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另外,由于一对滑动突起43b与头部49b抵接,因此能够减少使收敛角调整螺钉49旋转时的滑动阻力。(7)第三调整机构5图19所示的第三调整机构5为用于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相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受光面IlOa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俯仰方向)及左右方向(水平方向、横摆方向)的位置的机构。通过使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相对于外装部101移动,由此第三调整机构5能够对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位置及左右位置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如图37所示,第三调整机构5具有弹性连结机构59A、第一移动限制机构59B及第二移动限制机构59C。
弹性连结机构59A为对主体框2向Z轴方向(第二调整方向)赋予力的机构,将主体框2以能够以旋转轴线R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外装部10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连结机构59A对主体框2向Z轴方向负侧(下侧)赋予力。另外,弹性连结机构59A对主体框2向X轴方向(第一调整方向)赋予力,将主体框2以能够以旋转轴线R3(光学系统旋转轴的一例)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外装部10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连结机构59A对主体框2向X轴方向负侧赋予力。这里,旋转轴线R3与Z轴平行地配置。旋转轴线R4与X轴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可以被定义为第一连结板51的第一弹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弹性支承部51R附近。弹性连结机构59A具有第一连结板51、第二连结板52、第一连结弹簧56及第二连结弹簧58。第一连结板51将主体框2与外装部101弹性连结且固定在外装部101上。具体而言,第一连结板51具有第一主体部5la、第一弹性支承部51L、第二弹性支承部5IR、第一支承臂51b、第一抵接部51d及刻度盘支承部51c。第一弹性支承部51L从第一主体部51a向Y轴方向负侧突出且固定在外装部101上。第二弹性支承部51R从第一主体部51a向Y轴方向负侧突出且固定在外装部10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支承部51L具有与第二弹性支承部51R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一弹性支承部51L具有第一固定部51Lb、第一弹性部51La。第一固定部51Lb固定在外装部101上。更详细而言,第一固定部51Lb经由中间板11L(参照图10)固定到上壳体11上。第一弹性部51La将第一固定部51Lb与第一主体部51a弹性连结。第一弹性部51La例如通过冲压加工而在Z轴方向上被压缩,第一弹性部51La的厚度比第一固定部51Lb及第一主体部51a的厚度薄。因而,第一弹性部51La的刚性(更详细而言,Z轴方向的刚性)与第一主体部51a相比大幅降低。第二弹性支承部5IR具有第二固定部5IRb、第二弹性部51Ra。第二固定部5IRb固定在外装部101上。更详细而言,第二固定部51Rb经由中间板11R(参照图10)固定到上壳体11上。第二弹性部51Ra将第二固定部51R与第二主体部52a弹性连结。如图39所示,第二弹性部51Ra例如通过冲压加工而在Z轴方向上被压缩,第二弹性部51Ra的厚度比第二固定部51Rb及第二主体部52a的厚度薄。因而,第二弹性部51Ra的刚性(更详细而言,Z轴方向的刚性)与第二主体部52a相比大幅减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弹性部51La的厚度设定为与第二弹性部51Ra的厚度大致相同,因此第一弹性部51La的刚性与第二弹性部51Ra的刚性大致相同。如图40所示,第一支承臂5Ib从第一主体部5Ia延伸。第一连结弹簧56的端部钩挂设置在第一支承臂51b上。第一抵接部51d与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在X轴方向上抵接。在第一抵接部51d上形有孔51f,在该孔51f中插入有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的轴部53b。如图38所示,刻度盘支承部51c具有螺纹孔51e,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的螺纹部57c拧入到该螺纹孔51e中。第二连结板52可旋转地与第一连结板51连结且固定在主体框2的基座部21c上(例如参照图20)。第二连结板52通过铆钉59c以能够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一连结板51连结。如图37所示,第二连结板52具有第二主体部52a、第二支承臂52d、第二抵接部52b及支承部52c。第二主体部52a通过铆钉59c以能够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一连结板51连结。另外,第二主体部52a固定在主体框2的基座部21c上。由此,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能够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第二主体部52a具有一对长孔52L及52R。第一连结板51与第二连结板52通过两个铆钉59a及59b在Z轴方向上连结。在长孔52L中插入有铆钉59b,在长孔52R中插入有铆钉59a。通过长孔52L及52R能够防止铆钉59a及59b与第二连结板52发生干涉的情况。如图40所示,第一连结弹簧56的端部钩挂到第二支承臂52d上。通过第一连结弹簧56将第一支承臂51b及第二支承臂52d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拉拽。由此,对主体框2赋予绕旋转轴线R3的旋转力。第二抵接部52b与第二回位弹簧54抵接。第二回位弹簧54夹入到在轴部53b的前端安装的第二止动环54a与第二抵接部52b之间。通过第二回位弹簧54将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相对于第二连结板52向X轴方向正侧拉拽。如图37所示,第一移动限制机构59B为限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Z轴方向(第一方向)的移动的机构,通过改变主体框2的限制位置来调整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一移动限制机构59B具有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及止动环58a。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具有刻度盘部57a及轴部57b。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安装在上壳体11上。具体而言,轴部57b插入到上壳体11的孔lld(参照图11)中,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能够相对于上壳体11旋转。另外,在轴部57b的根部安装有止动环58a,第二连结弹簧58以被压缩的状态夹入到止动环58a与上壳体11之间。因而,刻度盘部57a成为始终被压抵到上壳体11的状态,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相对于上壳体11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稳定。另外,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不会从上壳体11脱落。轴部57b的螺纹部57c拧入到刻度盘支承部51c的螺纹孔51e中。当转动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时,刻度盘支承部51c向Z轴方向移动。这样,通过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来限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Z轴方向的移动(更详细而言,以旋转轴线R4为中心的旋转)。转动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限制位置改变,因此能够调整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上下的角度。如图37所示,第二移动限制机构59C为限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X轴方向(第一调整方向)的移动的机构,通过改变主体框2的限制位置来调整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移动限制机构59C具有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第二回位弹簧54及第二止动环54a。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具有接头部53a及轴部53b。接头部53a的外径比轴部53b的外径大。在轴部53b的端部安装有接头部53a。接头部53a与操作机构6的第二接头轴65连结。通过接头部53a及第二接头轴65来构成万向接头。如图40所示,接头部53a与第一连结板51的第一抵接部51d抵接。通过第一连结弹簧56的弹性力将接头部53a压抵到第一抵接部51d。轴部53b具有螺纹部53c。螺纹部53c拧入到支承部52c的螺纹孔52f中。当转动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时,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由于通过第一连结弹簧56的弹性力将第一抵接部51d压抵到轴部53b,因此在转动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时,第二连结板52相对于第一连结板51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当第二连结板52相对于第一连结板51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地进行旋转时,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参照图19)。这样,通过利用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来改变第二连结板52的旋转方向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够调整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X轴方向的位置。更详细而言,能够调整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的旋转位置(姿态)。另外,由于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54,因此在使用者过度转动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时,能够防止支承部52c从螺纹部53c完全脱落的情况。具体而言,在支承部52c移动到螺纹部53c的第一侧53X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回位弹簧54的弹性力超过第一连结弹簧56的弹性力而维持螺纹部53c与支承部52c的螺纹孔接触的状态。反之,在支承部52c移动到螺纹部53c的第二侧53Y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连结弹簧56的弹性力超过第二回位弹簧54的弹性力而维持螺纹部53c与支承部52c的螺纹孔接触的状态。这样,通过预先调整第一连结弹簧56及第二回位弹簧54的弹性力,即使使用者过度转动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也能够防止支承部52c从螺纹部53c完全脱落的情况。进而,由于螺纹部53c与接头部53a分开配置,因此还能够防止过度转动所引起的破损。(8)操作机构6如图41所示,操作机构6具有支承框架63、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第一接头轴64及第二接头轴65。支承框架63固定在主体框2的上表面。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由支承框架63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打开罩15的状态下,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的一部分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的一部分从上壳体11的第一开口 Ilb及第二开口llc(参照图9及图11)向外部露出。打开罩15时,使用者能够对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及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进行操作。如图41所示,在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插入有第一接头轴64。在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中插入有第二接头轴65。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的旋转经由第一接头轴64向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传递。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的旋转经由第二接头轴65向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传递。当转动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时,能够调整左眼用及右眼用图像的垂直相对偏差。转动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时,能够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相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水平方向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转动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 (图38)时,能够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相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铅垂方向的位置。(关于立体图像)这里,对将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时形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进行说明。在摄影机200的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形成图6所示那样的两个光学像。具体而言,通过左眼用光学系统OL形成左眼用光学像QL1,通过右眼用光学系统OR形成右眼用光学像QR1。图6表示从背面侧(像侧)观察的情况下的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光学像。通过光学系统V来切换左眼用光学像QLl和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并使它们分别上下翻转。如图42所示,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像高设定在0. 3 0. 7的范围内,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像高设定在0. 3 0. 7的范围内。更详细而言,在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O的情况下,通过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0.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另外,在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的情况下,通过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这里所说的有效像高以通常摄影时(二维摄影时)的有效像高为基准来进行设定。具体而言,三维摄影时的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像高是指从二维图像的有效像圆的中心CO到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像圆的中心CL为止的距离DL除以距二维图像的中心CO的对角长度DO而得到的值。通过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中心CL。同样,三维摄影时的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像高是指从二维图像的有效像圆的中心CO至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像圆的中心CR为止的距离DR除以距二维图像的中心CO的对角长度DO而得到的值。通过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中心CR。通过在上述的范围内设定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像高,由此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容易收在有效图像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有效像高均为O. 3的情况下,为图43所示的状态,在有效像高均为O. 7的情况下,为图44所示的状态。在有效像高均为O. 435的情况下,为图42所示的状态。通常,由于左眼用光学像QLl的周边部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周边部与中央部相比光量降低,因此在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中能够作为图像抽出的区域是有限的。进而,需要以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周边部不与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区域重叠且左眼用光学像QLl的周边部不与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重叠的方式分离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因而,为了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收纳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区域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即使对有效像高进行了如前所述的设定,也需要使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以某种程度缩小。然而,若缩小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1,则三维摄影的分辨率会降低。为了获得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将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有效图像区域中有效地排列。因此,在该3D转接器100中,对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特意地设置了虚光区域。具体而言,如图45所示,左眼用光学像QLl具有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光量被中间遮光部72a降低的左眼虚光区域QLlb。图45仅示出左眼用光学像QLl。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由通过第一开口 72La的光来形成,与左眼虚光区域QLlb邻接。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更详细而言,如图6及图42所示,从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的图像数据取出第一抽出区域AL2的图像数据来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另一方面,如图45所示,左眼虚光区域QLlb为光量被中间遮光部72a降低的区域,不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另外,如图46所示,右眼用光学像QRl具有右眼有效图像区域QRla、光量被中间遮光部72a降低的右眼虚光区域QRlb。图46仅示出右眼用光学像QRl。右眼有效图像区域QRla由通过第二开口 72Ra的光来形成,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邻接。右眼有效图像区域QRla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更详细而言,如图6及图42所示,从右眼有效图像区域QRla的图像数据取出第二抽出区域AR2的图像数据来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另一方面,如图46所示,右眼虚光区域QRlb为光量被中间遮光部72a降低的区域,不用于立体图像的生成。图47仅示出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如图47所示,在通常的摄影时,左眼虚光区域QLlb的一部分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重叠。例如图45及图47所示,左眼虚光区域QLlb具有形成在第一受光面IlOL上的左眼内侧区域QLlc、形成在第二受光面IlOR上的左眼外侧区域QLld。左眼外侧区域QLld的面积比左眼内侧区域QLlc的面积小。更详细而言,左眼外侧区域QLld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比左眼内侧区域QLlc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左眼外侧区域QLld的水平方向的尺寸为左眼内侧区域QLlc的水平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一半。同样,如图46及图47所示,右眼虚光区域QRlb的一部分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重叠。右眼虚光区域QRlb具有形成在第二受光面IlOR上的右眼内侧区域QRlc、形成在第一受光面IlOL上的右眼外侧区域QRld。右眼外侧区域QRld的面积比右眼内侧区域QRlc的面积小。更详细而言,右眼外侧区域QRld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比右眼内侧区域QRlc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右眼外侧区域QRld的水平方向的尺寸为右眼内侧区域QRlc的水平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一半。这样,通过中间遮光部72a来形成左眼虚光区域QLlb及右眼虚光区域QRlb,在摄影时左眼虚光区域QLlb的一部分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重叠,右眼虚光区域QRlb的一部分与左眼虚光区域QLlb重叠。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左眼用光学像QLl的周边部与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重叠的情况,并且能够防止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周边部与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区域重叠的情况。由此,能够使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区域与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彼此接近,能够将左眼用光学像QLl的有效区域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有效区域设定得比较大。即,能够有效地使用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有效图像区域。左眼虚光区域QLlb及右眼虚光区域QRlb的重叠程度主要由中间遮光部72a的宽度(X轴方向的尺寸)来调整。如图15所示,中间遮光部72a具有第一缘部72L及第二缘部72R。第一缘部72L形成左眼虚光区域QLlb的端部,与Z轴方向平行(与基准平面垂直)地配置。第二缘部72R形成右眼虚光区域QRlb的端部,与Z轴方向平行(与基准平面垂直)地配置。更详细而言,遮光板72 (遮光构件的一例、遮光单元的一例)具有供向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入射光通过的矩形的第一开口 72La、供向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入射光通过的矩形的第二开口 72Ra。中间遮光部72a由第一开口 72La及第二开口 72Ra形成。第一开口72La的缘部的一部分由第一缘部72L形成,第二开口 72Ra的缘部的一部分由第二缘部72R形成。由于第一缘部72L呈直线地形成,因此如图45及图47所示,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与左眼虚光区域QLlb的第一交界BL大致成为直线。由于第二缘部72R呈直线地形成,因此如图46及图47所示,右眼有效图像区域QRla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的第二交界BR大致成为直线。因而,容易确保第一抽出区域AL2及第二抽出区域AR2更大。另一方面,在通常的摄影时,摄影机200与中间遮光部72a无法对焦,但在调整模式下,摄影机200能够与中间遮光部72a对焦。具体而言,当按压调整模式按钮133时,第二透镜组G2及第四透镜组G4被变焦电动机214及对焦电动机233驱动直到规定的位置。焦距的微调整可以通过对比检测方式的自动对焦来进行,也可以由使用者使用对焦调整杆(未图示)来进行。这样,能够与遮光板72的中间遮光部72a对焦。当与中间遮光部72a对焦时,焦点距离变长,受光面IlOa上的像高度整体变高。其结果是,如图48所示,左眼用光学像QLl与右眼用光学像QRl在水平方向上分开,相伴于此,左眼虚光区域QLlb与右眼虚光区域QRlb在水平方向上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在相机监视器120上,在左眼用光学像QLl与右眼用光学像QRl之间显示黑带E。若为该状态,则使用者容易辨识左眼用光学像QLl与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相对偏差,能够利用第一调整机构3来进行调整。(调整作业)由于3D转接器100及摄影机200存在产品的个体差异,因此优选在出厂时及使用时利用第一调整机构3、第二调整机构4及第三调整机构5来调整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状态。以下,对使用了前述的结构的各种调整作业的概要进行说明。<相对偏差调整>相对偏差调整是指对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进行调整。为了生成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使形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以比较高的精度对合。然而,还假设了如下情况即使在出厂时进行了调整,也由于安装的摄影机200的个体差异而导致相对偏差大。因此,在该3D转接器100中,使用时使用者在观看察相机监视器120中显示的图像的同时利用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对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相对偏差的调整通过在调整模式下操作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来进行。当在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的状态下按压调整模式按钮133时,执行调整模式。在调整模式下,在相机监视器120中不仅显示左眼用及右眼用图像中的一方,还显示与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有效图像区域对应的图像整体,与遮光板72的中间遮光部72a对焦。在与中间遮光部72a对焦的状态下,如图48所示,在相机监视器120的显示画面中,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分别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左右分开。由于在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之间显现出黑带E,因此使用者容易在相机监视器120上掌握左眼用光学像QLl与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相对偏差。如图22所示,转动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时,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经由第一接头轴64进行旋转。由于螺纹部39c拧入到第一支承板66的螺纹孔中,因此当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旋转时,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由于通过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将第一限制部33压抵到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因此相对偏差调整螺钉3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时,随之第一调整框30以第一旋转轴线Rl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当第一调整框30旋转时,左眼负透镜组GlL以第一旋转轴线Rl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左眼负透镜组GlL大致向Z轴方向移动。当左眼负透镜组GlL大致向Z轴方向移动时,形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的垂直位置发生变化。其结果是,显示在相机监视器120中的左眼用图像上下移动。这样,通过在观看相机监视器120的同时转动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在相机监视器120上使左眼用图像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右眼用图像一致,由此能够减少左眼用图像与右眼用图像的垂直相对偏差。<收敛角调整>
收敛角是指左眼光轴AL与右眼光轴AR所成的角度。为了生成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将收敛角设定为适当的角度。然而,考虑到因产品的个体差异而对各产品来说收敛角存在偏差。为了生成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抑制收敛角的偏差。因此,在该3D转接器100中,在制造时或出厂时作业员使用第二调整机构4来调整收敛角。如图22所示,在取下外装部101的状态下,作业员转动收敛角调整螺钉49。由于收敛角调整螺钉49拧入到支承部21f的螺纹孔21h中,因此当转动收敛角调整螺钉49时,收敛角调整螺钉4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由于通过调整弹簧38的弹性力将第二限制部43压抵到头部4%,因此当收敛角调整螺钉49相对于主体框2向X轴方向移动时,随之第二调整框40以第二旋转轴线R2为中心进行旋转。当第二调整框40旋转时,右眼负透镜组GlR以第二旋转轴线R2为中心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右眼负透镜组GlR大致向X轴方向移动。当右眼负透镜组GlR大致向X轴方向移动时,形成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这样,能够将收敛角调整为适当的角度。收敛角一旦调整完成,就无需使用者再次调整,因此在调整后将收敛角调整螺钉49例如粘接固定在第二限制部43。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用者能够调整收敛角。<对焦调整>为了生成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不存在偏差。然而,存在因产品的个体差异而导致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产生偏差的情况。因此,在该3D转接器100中,在制造时或出厂时,作业员使用第二调整机构4来使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右眼负透镜组GlR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对焦调整。如图34所示,当作业员转动对焦调整螺钉48时,对焦调整螺钉48相对于主体框2向Y轴方向移动。由于通过对焦调整弹簧44的弹性力将第二调整框40压抵到对焦调整螺钉48,因此当对焦调整螺钉48移动时,伴随于此,第二调整框40也相对于主体框2向Y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右眼负透镜组GlR相对于右眼正透镜组G2R向Y轴方向移动,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发生变化。这样,通过转动对焦调整螺钉48,由此能够调整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对焦的偏差。对焦一旦调整完成,就无需使用者再次调整。因此,在调整后将对焦调整螺钉48例如粘接固定在前支承板25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用者能够调整对焦。<图像位置调整>为了生成适当的立体图像,优选将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处。然而,可能存在因产品的个体差异而导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位置大幅偏离设计位置的情况。另外,还可能存在因前述的相对偏差调整及收敛角调整而导致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位置整体偏离的情况。因此,在该3D转接器100中,在使用时(或者像调整模式那样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有效图像区域显示在相机监视器120中的状态下),使用者使用第三调整机构5来进行图像位置的调整。如图38所示,当转动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时,由于垂直位置调整刻度盘57的螺纹部57c拧入到刻度盘支承部51c的螺纹孔中,因此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第一弹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弹性支承部51R为支点而上下移动。更详细而言,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旋转轴线R4为中心地进行旋转。此时,由于第一弹性部51La及第二弹性部5IRa的厚度薄,因此不会在第一弹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弹性支承部51R上作用大的负载。当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旋转轴线R4为中心地进行旋转时,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相对于外装部101向Z轴方向移动。更详细而言,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姿态相对于外装部101向上或向下发生变化。由此,能够调整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位置。另外,如图41所示,在调整水平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在转动水平位置调整刻度盘62时,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经由第二接头轴65进行旋转。如图40所示,由于通过第一连结弹簧56的拉伸力将第一抵接部51d压抵到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的接头部53a,因此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不会相对于第一连结板51向X轴方向移动。取而代之,由于螺纹部53c拧入到支承部52c的螺纹孔52f中,因此当水平位置调整螺钉53旋转时,支承部52c相对于第一连结板51 (即外装部101)向X轴方向移动。即,第二连结板52及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地进行旋转。当主体框2相对于外装部101以旋转轴线R3为中心地进行旋转时,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相对于外装部101向X轴方向移动。更详细而言,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姿态相对于外装部101向右或向左发生变化。由此,能够调整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水平位置。(摄影机的动作)对使用3D转接器100而由摄影机200进行三维摄影的情况下的摄影机20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49所示,当摄影机200的电源接通时,向各部供给电力,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再生模式、二维摄影模式及三维摄影模式等动作模式的确认(步骤SI)。需要说明的是,若在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的状态下接通电源,则透镜检测部149检测出安装了 3D转接器100这一情况,由相机控制器140将摄影机200的摄影模式自动地切换成三维摄影模式。另外,即使在摄影机200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将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透镜检测部149也会检测出安装了 3D转接器100这一情况,并由相机控制器140将摄影机200的摄影模式自动地切换成三维摄影模式。这里,存在如下情况由于产品的个体差异(更详细而言,摄影机200的个体差异),而会导致3D转接器100的基准面距离(参照图7)偏离设计值,收敛角也偏离设计值,其结果是,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另外,还存在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光学系统V的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以设计位置为基准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也可能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对三维图像的立体视造成影响,因此不优选。因此,摄影机200具有通过对基准面距离的偏差进行修正而修正以设计位置为基准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的功能。基准面距离的调整通过变焦电动机214使作为变焦调整透镜组的第二透镜组G2向Y轴方向移动来进行。具体而言,当摄影机200的动作模式切换成三维摄影模式时,各参数被驱动控制部140d读入(步骤S2)。表示光学系统V的个体差异的指标数据从R0M140b读入到驱动控制部140d中。这些指标数据在产品出厂时进行测定并预先存储在R0M140b中。接着,由于光学系统V的特性根据环境温度而变化,因此为了掌握环境温度,利用温度传感器118(图4)来检测温度(步骤S3)。检测出的温度作为温度信息而暂时存储在RAMHOc中,根据需要由驱动控制部140d读入。进而,根据指标数据及检测温度而由驱动控制部140d来控制变焦电动机214。具体而言,根据指标数据及检测温度而由驱动控制部140d算出第二透镜组G2 (变焦调整透镜组)的目标位置(步骤S4)。用于根据指标数据及检测温度来算出第二透镜组G2的目标位置的信息(例如,算出式或数据表)预先存储在R0M140b中。利用变焦电动机214将第二透镜组G2驱动直到算出的目标位置(步骤S5)。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根据指标数据来算出第二透镜组G2的目标位置。进而,为了进行对焦的微调整,根据算出的第二透镜组G2的目标位置而由驱动控制部140d算出第四透镜组G4的目标位置(步骤S6)。用于算出第四透镜组G4的目标位置的信息(例如,算出式或数据表)预先存储在R0M140b中。利用对焦电动机233将第四透镜组G4驱动直到算出的目标位置(步骤S7)。这样,由于考虑了因产品的个体差异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这一情况而进行上述那样的控制,因此在将3D转接器100安装于摄影机200来进行三维摄影时,能够取得更适当的立体图像。在进行三维摄影的情况下,例如在使用者按压录像按钮131时执行立体图像的摄影。具体而言,如图50所示,在使用者按压录像按钮131时,通过摆动等执行自动对焦(步骤S21),曝光CMOS图像传感器110 (步骤S22),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向信号处理部215依次取入图像信号(所有像素的数据)(步骤S23)。三维摄影时的对焦调整使用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中的任一方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左眼用光学像QLl来进行对焦调整。例如,在摆动的情况下,算出AF评价值的区域被设定为左眼用光学像QLl的左眼有效图像区域QLla的一部分。在设定好的区域中按规定的周期算出AF评价值,并根据算出的AF评价值来执行抖动。在信号处理部215对取入的图像信号实施AD转换等信号处理(步骤S24)。由信号处理部215生成的基本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DRAM241中。接着,由图像抽出部216从基本图像数据抽出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步骤S25)。此时的第一及第二抽出区域AL2及AR2的尺寸以及位置预先存储在R0M140b中。进而,由修正处理部218对抽出的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实施修正处理,由图像压缩部217对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进行JPEG压缩等压缩处理(步骤S26及S27)。直到再次按压录像按钮131之前,执行步骤S23至步骤S27的处理(步骤S27A)。当再次按压录像按钮131时,由相机控制器140的元数据成部147生成包含立体基线宽度及收敛角的元数据(步骤S28)。在元数据生成后,将压缩后的左眼用及右眼用图像数据与元数据组合起来,由图像文件生成部148生成MPF形式的图像文件(步骤S29)。生成的图像文件例如向卡槽170发送并依次保存在存储卡171中(步骤S30)。在动态图像摄影的情况下,反复进行上述动作。使用立体基线宽度及收敛角等信息将这样得到的立体影像文件三维显示时,使用专用的眼镜等就能够立体地看到所显示的图像。(特征)对以上所说明书的3D转接器100的特征总结如下。(I)在3D转接器100中,通过由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构成的双轴光学系统向单轴光学系统V引导光,因此能够将通常的二维摄影用的光学系统V转换成三维摄影用的光学系统。因而,若为该3D转接器100,则能够容易地进行三维摄影。(2)左眼用光学系统OL在被拍摄体侧具有左眼负透镜组G1L,右眼用光学系统OR在被拍摄体侧具有右眼负透镜组G1R。因此,能够将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形成得较大,能够有效地利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的有效图像区域。(3)左眼棱镜组G3L使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透射光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右眼棱镜组G3R使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透射光以接近中间基准面B的方式折射。(4)左眼正透镜组G2L具有大致半圆形状,右眼正透镜组G2R具有大致半圆形状,因此在将左眼正透镜组G2L与右眼正透镜组G2R左右并列配置时,能够将左眼正透镜组G2L的中心与右眼正透镜组G2R的中心接近配置。因而,能够缩小3D转接器100的立体基线宽度,能够减小由右眼光轴AR及右眼光轴AR形成的收敛角。(5)左眼负透镜组GlL的有效直径比左眼正透镜组G2L的有效直径小,右眼负透镜组GlR的有效直径比右眼正透镜组G2R的有效直径小。因而,左眼负透镜组GlL及右眼负透镜组GlR的发散的透射光分别可靠地向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右眼正透镜组G2R入射。因而,能够防止产生虚光。(6)在将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时,通过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在将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时,通过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由此,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形成在容易取得立体图像的位置处。(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修正。(A)虽然摄影机200能够进行动态图像及静态图像摄影,但安装3D转接器100的摄像装置可以为仅能够进行动态图像的摄影或仅能够进行静态图像的摄影的装置。
(B)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3D转接器100为例对透镜单元进行了说明,但透镜单元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例如,3D转接器100虽然具备能够调整收敛角、垂直相对偏差等的机构,但也可以不具备上述调整机构中的一部分或全部。(C)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为例对第一及第二光学系统进行了说明,但第一及第二光学系统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及第二光学系统可以具有与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分别不同的结构。(D)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从被拍摄体侧按左眼负透镜组G1L、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左眼棱镜组G3L的顺序进行配置,但也可以按左眼负透镜组G1L、左眼棱镜组G3L及左眼正透镜组G2L的顺序进行配置。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从被拍摄体侧按右眼负透镜组G1R、右眼正透镜组G2R及右眼棱镜组G3R的顺序进行配置,但也可以按右眼负透镜组G1R、右眼棱镜组G3R及右眼正透镜组G2R的顺序进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各透镜组及各棱镜组可以由单一的光学元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光学兀件构成。(E)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眼正透镜组G2L及右眼正透镜组G2R为大致半圆形状,但也可以为圆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大致半圆形状”可以包括圆形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被切去而成的形状。(F)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眼负透镜组GlL的有效直径比左眼正透镜组G2L的有效直径小,右眼负透镜组GlR的有效直径比右眼正透镜组G2R的有效直径小。然而,透镜的有效直径的关系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G)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但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不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也可。(H)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将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时,通过左眼用光学系统OL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另外,在将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时,通过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然而,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I)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分别满足式
(I)及式(2),但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及右眼用光学系统OR也可以不满足式(I)及式(2)。(J)如图51所不,可以在中间遮光部72a设置垂直相对偏差调整用的量规。图51是从被拍摄体侧观察到的遮光板72的主视图。如图51所示,在中间遮光部72a设置有一对量规72e及72f,在与中间遮光部72a对焦的状态下,左眼虚光区域QLlb及右眼虚光区域QRlb相互左右分开,因此量规72e及72f作为量规像72g及72h而在相机监视器120中放映出来(参照图52)。在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相对偏差时,通过参考量规72e及72f的像,能够掌握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相对偏差。因而,通过使量规像72g及72h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由此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调整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相对偏差,能够提高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的精度。另外,量规像72g及72h还可以利用于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垂直位置调整。在调整模式下与中间遮光部72a对焦后,以显示在相机监视器120中的量规像72g及72h的垂直位置相同的方式由使用者操作相对偏差调整刻度盘61来调整左眼负透镜组GlL的位置。这样,能够修正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垂直相对偏差。如图53所示,在通常摄影时,左眼虚光区域QLlb及右眼虚光区域QRlb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量规像72g及72h分别配置在第一交界BL及第二交界BR附近。另外,根据情况不同,有时量规像72g比第一交界BL靠右眼用光学像QRl侧配置,且量规像72h比第二交界BR靠左眼用光学像QLl侧配置。因而,量规72e及72f几乎对左眼用图像数据及右眼用图像数据的抽出不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就一对量规72e及72f来说,只要容易掌握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相对位置即可,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同样,只要容易掌握左眼用光学像QLl及右眼用光学像QRl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即可,一对量规72e及72f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例如,量规72e及72f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中间遮光部72a或量规72e及72f设置在盖9(图17)上。(K)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中间遮光部72a由一个部分构成,但也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多个构件)来构成中间遮光部72a。工业实用性上述的技术能够适用于透镜单元及摄像装置。符号说明I摄影机单元2 主体框(主体框的一例)3第一调整机构(相对偏差调整机构的一例)30第一调整框(相对偏差调整框的一例)31第一旋转轴(旋转支承轴的一例)37第一限制机构(旋转限制机构的一例)38 调整弹簧(调整弹性构件的一例、第一弹性构件的一例、第二弹性构件的一例)4第二调整机构(收敛角调整机构的一例)40第二调整框(收敛角调整框的一例)41第二旋转轴(调整旋转轴的一例)47第二限制机构(定位机构的一例)5第三调整机构(主体框调整机构的一例)59A弹性连结机构(弹性连结机构的一例)59B第一移动限制机构(第一移动限制机构的一例)59C第二移动限制机构(第二移动限制机构的一例)6操作机构72遮光板(遮光构件的一例、遮光单元的一例)72a中间遮光部(中间遮光部的一例)72e量规(第一调整基准部或第二调整基准部的一例)
72f量规(第一调整基准部或第二调整基准部的一例)9盖(遮光构件的一例、遮光单元的一例)100 3D转接器(透镜单元的一例)101外装部(框体的一例)118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部的一例)140相机控制器140b ROM (指标存储部的一例)140d驱动控制部(驱动控制部的一例)200摄影机(摄像装置的一例)214变焦电动机(变焦驱动部的一例)233对焦电动机(对焦驱动部的一例)OL左眼用光学系统(第一光学系统或第二光学系统的一例)OR右眼用光学系统(第一光学系统或第二光学系统的一例)AL左眼光轴(第一光轴或第二光轴的一例)AR右眼光轴(第一光轴或第二光轴的一例)QLl左眼用光学像(第一光学像或第二光学像的一例)QLla左眼有效图像区域(第一使用区域或第二使用区域的一例)QLlb左眼虚光区域(第一虚光区域或第二虚光区域的一例)QLlc左眼内侧区域(第一内侧区域或第二内侧区域的一例)QLld左眼外侧区域(第一外侧区域或第二外侧区域的一例)QRl右眼用光学像(第一光学像或第二光学像的一例)QRla右眼有效图像区域(第一使用区域或第二使用区域的一例)QRlb右眼虚光区域(第一虚光区域或第二虚光区域的一例)QRlc右眼内侧区域(第一内侧区域或第二内侧区域的一例)QRld右眼外侧区域(第一外侧区域或第二外侧区域的一例)GlL 左眼负透镜组(相对偏差调整光学系统的一例、第一负透镜组或第二负透镜组的一例)G2L左眼正透镜组(第一正透镜组或第二正透镜组的一例)G3L左眼棱镜组(第一棱镜组或第二棱镜组的一例)GlR 右眼负透镜组(收敛角调整光学系统的一例、第一负透镜组或第二负透镜组的一例)G2R右眼正透镜组(第一正透镜组或第二正透镜组的一例)G3R右眼棱镜组(第一棱镜组或第二棱镜组的一例)Rl第一旋转轴线R2第二旋转轴线R3旋转轴线(光学系统旋转轴的一例)R4旋转轴线(主体旋转轴的一例)V光学系统(单轴光学系统的一例)Gl第一透镜组
G2第二透镜组(变焦调整透镜组的一例)G3第三透镜组G4第四透镜组(对焦透镜组的一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透镜单元,其用于将具有视差的第一光学像及第二光学像经由单轴光学系统形成在摄像元件上,所述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光学系统,其用于形成从第一视点观察到的所述第一光学像,并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向所述单轴光学系统引导;第二光学系统,其用于形成从与所述第一视点不同的第二视点观察到的所述第二光学像,并将来自所述被拍摄体的光向所述单轴光学系统弓I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负透镜组,其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一正透镜组,其具有正的光焦度且配置在所述第一负透镜组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相反侧;第一棱镜组,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负透镜组的与所述被拍摄体侧相反的相反侧,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具有第二负透镜组,其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二正透镜组,其具有正的光焦度且配置在所述第二负透镜组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相反侧;第二棱镜组,其配置在所述第二负透镜组的与所述被拍摄体侧相反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透镜组配置在所述第一负透镜组与所述第一棱镜组之间,所述第二正透镜组配置在所述第二负透镜组与所述第二棱镜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及第二光学系统配置在相对于中间基准面大致对称的位置,所述中间基准面被定义为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及第二光学系统的中央,所述第一棱镜组使所述第一正透镜组的透射光以接近所述中间基准面的方式折射,所述第二棱镜组使所述第二正透镜组的透射光以接近所述中间基准面的方式折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组以向配置在所述透镜单元的后方的单轴光学系统导入所述第一正透镜组的透射光的方式使所述第一正透镜组的透射光折射,所述第二棱镜组以向配置在所述透镜单元的后方的单轴光学系统导入所述第二正透镜组的透射光的方式使所述第二正透镜组的透射光折射。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透镜组具有大致半圆形状,所述第二正透镜组具有大致半圆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透镜组的有效直径比所述第一正透镜组的有效直径小,所述第二负透镜组的有效直径比所述第二正透镜组的有效直径小。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系统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所述第二光学系统为大致无焦光学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轴及所述第二光轴形成收敛角。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当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0时,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所述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当所述主体最大像高度设为1. O时,通过所述第二光学系统的光轴中心的光线到达与所述主体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范围对应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棱镜组的偏向角设为Θ 11,所述第一棱镜组的透射光的出射角设为Θ1,从所述第一棱镜组的入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所述第一光轴的垂直长度设为XI,从所述第一棱镜组的出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所述第一光轴的垂直长度设为X12,从被定义为所述第一棱镜组的入射侧的光学基准面到所述入射面的距离设为LI,从所述光学基准面到所述出射面的距离设为L12时,满足Θ 11 彡{( Θ 1+arctan(Xl/Ll))2+( Θ 1+arctan(X12/L12))2}°.5 彡 4Χ θ 11。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棱镜组的偏向角设为Θ 22,所述第二棱镜组的透射光的出射角设为Θ2,从所述第二棱镜组的入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所述第二光轴的垂直长度设为Χ2,从所述第二棱镜组的出射面与最外光线的交点到所述第二光轴的垂直长度设为Χ22,从被定义为所述第二棱镜组的入射侧的光学基准面到所述入射面的距离设为L2,从所述光学基准面到所述出射面的距离设为L22时,满足Θ 22 彡{( Θ 2+arctan(X2/L2))2+( Θ 2+arctan(X22/L22))2}°.5 彡 4Χ θ 22。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框体,该框体是将所述第一光学系统及第二光学系统收容在内部的构件,并且相对于具有所述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能够装拆。
全文摘要
3D转接器(100)具备左眼用光学系统(OL)、右眼用光学系统(OR)。左眼用光学系统(OL)为用于形成从第一视点观察到的第一光学像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向单轴光学系统(V)引导。右眼用光学系统(OR)为用于形成从与第一视点不同的第二视点观察到的第二光学像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向单轴光学系统(V)引导。
文档编号G03B35/08GK103003751SQ2011800345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
发明者向井俊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