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91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的装置构成如下伴随印刷,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被消耗,在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量成为所定量以下的时刻,从显影剂收纳容器向显影装置补给显影剂,使得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量总是保持为一定。另外,也存在如下装置将显影剂收纳容器和显影装置作为显影単元构成为一体,在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量成为所定量以下的时刻,向用户报知,催促在显影剂用尽前更换新的 显影单元。不管在上述哪种结构中,都需要检测显影剂量的手段。因此,以往,提出过用于检测显影剂量的各种检测方法。作为检测方法之一,有使用光学元件的光透过式。光透过式的显影剂量检测方法是根据在收纳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内的光的透过量检测显影剂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构成光路,使得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设在显影剂收纳部的由棱镜或反光镜等组成的第一导光部件及第ニ导光部件,被导向受光元件。在显影剂收纳部内显影剂充分存在场合,第一导光部件和第二导光部件之间的光路被显影剂遮断,因此,光不到达受光元件。但是,若显影剂量減少,少于所定量,上述导光部件间的光路不被显影剂遮断,则光能到达受光元件。通过测定这时的受光元件的输出,能检测显影剂量成为所定量以下的时刻(參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一般,显影单元,或者将显影単元和感光体等构成一体的处理单元沿着显影辊或感光体鼓的轴向形成长状。在这种显影単元或处理单元中,在其长度方向端部存在显影剂收纳部内的显影剂量难以均一的倾向,因此,希望在显影剂量比较均一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检测显影剂量。但是,由于显影単元或感光体等配置原因,有时在长度方向中央部侧配设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很困难。例如,在显影单元配设在感光体上侧的构成中,各种装置配置后,将用于预先定位安装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部件另外配设在显影単元周围很困难,必须将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配设在位于显影単元的长度方向端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这种场合,若将用于导向来自发光兀件的光的导光部件从显影单兀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延伸到中央部配设,则可以在显影単元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检测显影剂量。但是,若这样构成,则导光部件变长,透过导光部件的光衰减,产生必须设置输出大的发光元件导致成本高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2192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5803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398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用于检测显影剂量的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配置的自由度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I)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置体;光写入头,包括向该像载置 体写入静电潜像的多个光写入元件,以及以排列状态保持各光写入元件的框架;显影手段,使用显影剂使得写入在上述像载置体的静电潜像显像化;显影剂收纳部,收纳供给该显影手段的显影剂;以及显影剂量检测手段,包括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根据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光的透过量,检测上述显影剂收纳部的显影剂量;其中,将上述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上述光写入头。通过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光写入头,能确保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的定位精度,同时,能提高其配置自由度。即,若按照技术方案(I)记载的构成,没有必要另外将用于预先定位安装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部件配设在显影剂收纳部周围,因此,不易受到装置配置上的制約。另外,光写入头沿着光写入元件的排列方向构成长状,因此,能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配设在该光写入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任意某处。因此,提高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配置自由度。(2)在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写入头的上述框架,设有ー对臂部,其一端形成悬臂端,且在使得上述光写入元件介于上述ー对臂部之间的状态下分离,用支架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通过将该支架嵌合在一对臂部的双方,限制支架和上述框架的沿上述臂部的分离方向的相对移动,上述一对臂部和上述支架之间的各嵌合部都设为间隙配合。通过将ー对臂部和支架之间的各嵌合部都设为间隙配合,能使得框架不变形地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光写入头。由此,不会因框架变形发生光写入头相对感光体的焦距偏移,因此,能高精度地保持光写入头的焦距,能防止画质降低。(3)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设有在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离开的ー对脚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上述框架的一对臂部的内侧,将两脚部的与臂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1,两臂部的与脚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2,设定为Dl ^ D2。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ー对臂部内侧的构成中,通过将上述Dl和D2设定为Dl ^ D2,能将ー对臂部和两脚部之间的各嵌合部都设为间隙配合。(4)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设有在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离开的ー对脚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上述框架的一对臂部的外侧,将两脚部的与臂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1’,两臂部的与脚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2’,设定为Dl’ ^ D2’。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ー对臂部外侧的构成中,通过将上述D1’和D2’设定为Dr ^ D2’,能将ー对臂部和两脚部之间的各嵌合部都设为间隙配合。(5)在上述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设为X轴方向,通过设在支架和框架之中一方的爪部和设在另一方的切ロ的嵌合,分别限制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的相对移动。通过爪部和切ロ的嵌合,分别限制支架 和框架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相对移动,能防止支架从框架脱落。又,由此,实现支架相对框架的安装位置的稳定化,因此,能精度良好地进行用支架保持的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的定位,能充分确保显影剂量的检测精度。(6)在上述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得至少ー个上述爪部以其弹性变形与上述切ロ嵌合。由此,易使得爪部与切ロ嵌合。(7)在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设有一端形成悬臂端的臂部,用支架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将该支架安装在上述臂部。这样,通过将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框架的臂部,框架不会因该安装而变形。因此,这种场合,不会伴随框架变形发生光写入头相对感光体的焦距偏移,因此,能高精度地保持光写入头的焦距,能防止画质降低。(8)在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设有互相离开的ー对脚部,通过将上述框架的臂部嵌合在两脚部之间,限制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在上述脚部的离开方向的相对移动。通过将框架的臂部嵌合在设在支架的两脚部之间,能不便得框架变形地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框架的臂部。(9)在上述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脚部的离开方向设为X轴方向,通过设在支架和框架之中一方的爪部和设在另一方的切ロ的嵌合,分别限制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的相对移动。通过爪部和切ロ的嵌合,分别限制支架和框架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相对移动,能防止支架从框架脱落。又,由此,实现支架相对框架的安装位置的稳定化,因此,能精度良好地进行用支架保持的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的定位,能充分确保显影剂量的检测精度。(10)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得至少ー个上述爪部以其弹性变形与上述切ロ嵌合。由此,易使得爪部与切ロ嵌合。(11)在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设有一端形成悬臂端的臂部,在电路基板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将上述电路基板安装在上述臂部。这样,通过将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框架的臂部,框架不会因该安装而变形。因此,这种场合,不会伴随框架变形发生光写入头相对感光体的焦距偏移,因此,能高精度地保持光写入头的焦距,能防止画质降低。(12)在上述技术方案(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上述臂部的框架设为金属制,使得绝缘材料介于该臂部和上述电路基板之间。通过使得绝缘材料介于金属制臂部和电路基板之间,能防止发生短路。(13)在上述技术方案⑴至(12)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显影剂收纳部配置在上述像载置体 的上方。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适用本发明构成,能提高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配置自由度,因此,能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14)在上述技术方案(I)至(13)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得上述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上述显影剂收纳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对应配置。通过使得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显影剂收纳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对应配置,能在显影剂量比较均一处检测显影剂量,提高检测精度。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按照本发明,能提高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配置自由度。由此,能将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配设在对于检测显影剂量合适的位置,提高检测精度。又,通过适用本发明,没有必要如以往那样为了在所希望的检测位置检测显影剂量配设长的导光部件,因此,能以低成本实现精度良好地检测显影剂量。


图I是表示本发明ー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表示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处理单元的构成的概略截面图。图3表示使得显影装置壳体上部开ロ的状态。图4是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以及各导光部件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将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安装在光写入头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框架被推压扩展变形的状态的横截面图。图7是表示框架狭窄变形状态的横截面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正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 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图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或相同形状的部件或构成部件等的构成要素,只要能判別,标以相同符号,初次说明后,以后说明省略。先參照图I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构成及动作。图I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是彩色激光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単元的四个处理単元1Y、1M、1C、IK可装卸地安装在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各处理单元1Y、1M、1C、1K收纳与彩色图像的色分解成份对应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黒色(K)的不同色的显影剂,除此以外构成相同。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齐 。具体地说,各处理单元1Υ、1Μ、1C、IK由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2,使得感光体2表面带电的充电装置3,向感光体2表面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装置4,用于清洁感光体2表面的清洁装置5等构成。在图I中,仅仅对黒色的处理单元IK设有的感光体2,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4,清洁装置5标以符号,在其它处理単元1Μ、1C、IK中符号省略。在图I中,在各处理单元1Υ、1Μ、1C、IK具有的各感光体2的上方,分别配设光写入头6,光写入头6沿着感光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将静电潜像写入感光体2表面。光写入头6包括沿感光体2长度方向配列的多个光写入元件,与各光写入元件对应配设的多个柱状透镜等。柱状透镜配设在光写入元件和感光体2表面之间,从光写入元件照射的光通过柱状透镜照射到感光体2表面。在此,使用LED作为光写入元件,但是也可以使用LED以外的元件,例如有机EL元件等。又,光写入头6相对感光体2表面的焦点距离需要设定为相对所定的焦点距离±60 μ m左右的高精度,因此,光写入头6通过感光体2的没有图示的框体,或者设在感光体2和光写入头6之间的没有图示的间隔块精度良好地进行定位。另外,在各感光体2的图示下方,配设转印装置7。转印装置7包括由作为转印体的环状带构成的中间转印带8。中间转印带8架设在作为支承部件的驱动辊9和从动辊10上,驱动棍9朝着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中间转印带8朝着图示Yl箭头方向周向移动(回转)。又,在中间转印带8的图示右端侧的外周面,配设清洁中间转印带8表面的带清洁装置13。在与四个感光体2对向的位置,配设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四个一次转印辊11。各一次转印辊11在各自位置推压中间转印带8的内周面,在中间转印带8的被推压部分和各感光体2接触处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各一次转印辊11与没有图示的电源连接,对一次转印辊11施加预先设定的直流电压DC和/或交流电压AC。也可以采用转印充电器或转印刷等,代替一次转印辊11。另外,在与驱动辊9对向的位置,配设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12。该二次转印棍12推压中间转印带8的外周面,在二次转印棍12和中间转印带8接触处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二次转印辊12与一次转印辊11相同,与没有图示的电源连接,对二次转印辊12施加预先设定的直流电压DC和/或交流电压AC。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下部,配设收纳纸或OHP片材 等的记录介质P的供纸盒14。在供纸盒14设有用于送出所收纳的记录介质P的供纸辊15。另ー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上部,配设用于将记录介质P排出到外部的ー对排纸辊16,以及用于码放所排出的记录介质P的排纸盘17。在上述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上方,配设定影装置18。定影装置18包括内含没有图示的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定影辊18a,以及与其相对以所定压カー边相接一边回转的加压辊18b等。又,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内,形成纸运送通道,用于将记录介质P从上述供纸盒14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向排纸盘17运送。该纸运送通道包括从供纸盒14到二次转印辊12的供纸后运送通道19,从二次转印辊12到定影装置18的转印后运送通道20,从定影装置18到排纸辊16的定影后运送通道21以及22。在供纸后运送通道19的末端附近,配设ー对定位辊23。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按以下方式动作。若开始成像动作,则各处理单元1Y、1M、1C、1K的感光体2被驱动朝着图示顺时钟方向回转,由充电装置3使得各感光体2表面按预先设定的极性均一带电。根据由没有图示的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从光写入头6对各感光体2的带电面照射激光,在各感光体2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这时,对各感光体2曝光的图像信息是将所希望的彩色图像分解为黄色、品红色、青色、黒色的色信息的单色图像信息。由各显影装置4向如上所述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使得静电潜像显像化(可视像化),成为调色剂图像。驱动架设中间转印带8的驱动棍9回转,使得中间转印带8按图示箭头Yl方向周向移动。对各一次转印辊11施加与调色剂带电极性逆极性的进行恒压控制或恒流控制的电压,在各一次转印辊11和各感光体2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部形成转印电场。并且,各感光体2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由形成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电场顺序叠合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这样,中间转印带8在其表面载置彩色的调色剂图像。没有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的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由清洁装置5除去。若开始成像动作,则供纸辊15回转,从供纸盒14向着供纸后运送通道19输送出记录介质P。输送出的记录介质P在定位棍19处对时间计数,在合适时刻将记录介质P送向二次转印辊12和中间转印带8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这时,对二次转印辊12施加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逆极性的转印电压,由此,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转印电场。并且,由于该形成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一下子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这时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由带清洁装置13除去。此后,记录介质P经由转印后运送通 道20被送入定影装置18。在定影装置18,记录介质P —边由定影棍18a和加压棍18b夹持ー边被运送。这时,通过对记录介质P给与热和压力,记录介质P上的调色剂软化而得到定影。接着,从定影装置18排出的记录介质P通过定影后运送通道21,排纸通道22,由排纸辊16排出到机外,码放在排纸盘17。上面说明了在记录介质P形成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是,也可以使用四个处理单元1Y、1M、1C、1K中某个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ニ个或三个处理单元形成二色或三色图像。图2是上述处理单元的概略截面图。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部24和显影剂收纳部25,所示显影部24通过显影剂使得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显像化,所述显影剂收纳部25收纳用于供给显影部24的显影剂。在显影部24,配设作为载置显影剂的显影剂载置体(或显影手段)的显影辊26,作为向显影辊26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部件的供给辊27,作为使得载置在显影辊26上的显影剂薄层化的层限制部件的薄层化刮板28,作为显影剂搅拌部件的搅拌叶片29。配设在显影部24上方的显影剂收纳部25配设作为显影剂搅拌部件的搅拌器30。显影装置4进行如下动作。若搅拌器30及搅拌叶片29回转,则显影剂收纳部25内的显影剂ー边被搅拌,一边因自重向供给辊27侧移动。供给辊27包括金属制的心部以及包覆心部表面的由泡沫树脂等构成的辊部,一边使得显影剂附着到辊部表面ー边回转。附着在供给辊27表面的显影剂在显影辊26和供给辊27的相接部供给到显影辊26的表面。载置在显影辊26表面的显影剂伴随显影辊26回转通过薄层化刮板28和显影辊26的相接位置时,在显影辊26上层厚被限制而薄层化。接着,薄层化的显影剂在作为显影辊26和感光体2的相接部的显影区域,附着到感光体2的静电潜像上。由此,形成静电潜像被显像化的调色剂图像。如图2所示,在光写入头6安装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使用光学元件检测显影剂收纳部25内的显影剂量,在显影剂收纳部25设有导光手段32,对发自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光学元件的光进行导向。下面,详细说明该导光手段32和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构成。图3表示使得显影装置壳体上部开ロ的状态。如图3所示,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包括发光元件33和受光元件34。设在显影剂收纳部25的导光手段32包括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ニ导光部件36使用光透过性材料形成。用树脂形成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场合,透明度高的丙烯树脂或聚碳酸脂等很合适。作为导光部件,也可以使用能得到更好的光学特性的強化玻璃等。或者也可以用光纤构成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这种场合,具有能提高光路的设计自由度的优点。如图4所不,第一导光部件35的一端部35a从显影壳体4的壳体37露出到外部,第二导光部件36的一端部36a从显影壳体4的壳体37露出到外部。第一导光部件35的露出的端部35a与发光兀件33对向配置,第二导光部件36的露出的端部36a与受光兀件34对向配置。在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的互相对向的另一端部35b、36b之间设有所定间隔。从发光兀件33发出的光入射到第一导光部件35的露出的端部35a,被反射后,从第一导光部件35的相反侧的端部35b射出,进入与其对向的第二导光部件36的端部36b。接着,进入第二导光部件36的光被反射,从第二导光部件36的相反侧的端部36a射出,到达受光元件34。在此,在显影剂收纳部25内充分存在显影剂的状态下,第一导光部件35的端部35b和第二导光部件36的端部36b之间(间隙),存在显影剂,光被 遮断,因此,光不到达受光元件34。但是,若因印刷等显影剂被消耗,则收纳在显影剂收纳部25内的显影剂的上面比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的位置低,在第一导光部件35的端部35b和第二导光部件36的端部36b之间(间隙),不存在显影剂,因此,光到达受光元件34。通过检测在这时的受光元件34的输出值,能检测显影剂收纳部25内的显影剂的上面低于第一导光部件35和第二导光部件36。图5是表示将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安装在光写入头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光写入头6包括电路基板部38以及围住该电路基板部38地保持的呈“コ”形状的框架39,所述电路基板部38将多个光写入元件及多个柱状透镜沿着感光体长度方向排列配设。即,框架39包括一端形成悬臂的一对臂部39a,保持相互离开的状态互相对向,电路基板部38介于上述臂部39a之间。本实施形态的框架39系将金属板压カ加エ成“コ”形状构成,但是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构成,例如铸铝等构成框架39。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安装在设有导电图案等的电路基板40,电路基板40由安装在框架39的支架41保持。如图6所示,当将保持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的支架41安装在光写入头6的框架39时,若框架39被支架41推压扩展变形,则光写入头6相对感光体2的焦距偏移,发生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的点紊乱、画质降低的问题。如图7所示,当框架39因支架41而朝狭窄变形吋,同样,光写入头6相对感光体2的焦距偏移,发生画质降低的问题。因此,为了精度良好地设定光写入头6的焦距,必须使得框架39不因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 (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向光写入头6的安装而变形。图8至图1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如图8所示,在支架41的下面,设有朝下方突出的ー对脚部41a,两脚部41a沿着与框架39的一对臂部39a的离开方向(图示横向X)相同方向互相离开。在图8所示状态下,两脚部41a嵌合在一对臂部39a的内側,由此,限制支架41和框架39的臂部39a的沿离开方向X的相对移动。在两脚部41a嵌合在一对臂部39a的内侧的状态下,各臂部39a和各脚部41a之间的各嵌合部都成为间隙配合。即,如图9所示,若将两脚部41a的与臂部39a嵌合的嵌合面(外侧面)410之间的距离设为Dl,一对臂部39a的与脚部41a嵌合的嵌合面(内侧面)390之间的距离设为D2,则设定为Dl ^ D2。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设定为Dl ^ D2,在各臂部39a和各脚部41a的嵌合面390,410之间设有间隙,即使将ー对脚部41a嵌合在一对臂部39a的内侧场合,一对臂部39a的间隔也不会因脚部41a推压扩展而导致框架39变形。
臂部39a的嵌合面390和脚部41a的嵌合面410之间的间隔D3优选O. Imm^ D3 ^ O. 5mm。若D3<0. 1mm,则嵌合面390和410之间的间隔过小,难以将支架41相对框架39安装。若D3 > O. 5mm,则嵌合面390和410之间松动,存在超过上述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检测精度的允许范围的危险。因此,通过如上所述,设定为O. Imm ^ D3 ^ O. 5mm,能确保支架41的安装容易性以及显影剂量检测精度双方。如图8所示,在支架41的各脚部41a的前端,分别设有朝 外侧突出的爪部41b。另一方面,在一对臂部39a,形成可插入各爪部41b的切ロ 39b。在本实施形态中,沿着框架39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上述切ロ 39b (參照图5),与此相对应,也设有多个爪部41b。如图10所示,切ロ 39b形成ニ种。具体地说,如图示右侧所示的形成L字状的切ロ 39bi,以及图示左侧所示的形成四方形的切ロ 3%2。下面,为方便区分起见,将L字状的切ロ 39bi称为“第一切ロ”,四方形的切ロ 39b2称为“第二切ロ”。为了将爪部41b插入上述第一切ロ 39bi和第二切ロ 3%2,首先,使得爪部41b对位在第一切ロ 39bi的上部开ロ部的位置,在该状态下,使得支架41相对框架39下降(图10的双点划线状态)。通过该动作,爪部41b插入到第一切ロ 39bi内。另ー方面,相对第二切ロ 39b2,爪部41b位于沿着框架39的长度方向偏移的位置,因此,爪部41b不插入到第二切ロ 39b2内。在该状态下,如图11(a)所示,爪部41b与框架39的内面相碰,爪部41b及脚部41a弹性变形。接着,使得支架41朝图10右侧移动,使得爪部41b朝第一切ロ 391^的里侧移动。由此,通过第一切ロ 39bi和爪部41b的嵌合,限制支架41相对框架39朝上方移动。通过这时的支架41的移动,爪部41b也插入第二切ロ 3%2。详细地说,如上所述,弹性变形的脚部41a及爪部41b到达第二切ロ 39b2位置时,如图11(b)所示,弾性回复,爪部41b插入第ニ切ロ 39b2内。由此,通过第二切ロ 39b2和爪部41b的嵌合,限制支架41朝框架39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这样,通过爪部41b嵌合在第一切ロ 39bi及第ニ切ロ 39b2,限制支架41相对框架39朝上方向及长度方向(ニ个方向)的移动。换句话说,在图5中,若将框架39的ー对臂部39a的分离方向设为X轴方向,则沿着与X轴方向正交方向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支架41和框架39的相对移动,因各爪部41b和第一切ロ 39bi、第二切ロ 39b2的嵌合而受限制。由此,能防止支架41从框架39脱落。也实现支架41相对框架39的安装位置的稳定化,因此,能精度良好地使得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定位,能充分确保上述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检测精度。也可以与图8至图11所示结构相反,将爪部41b设在框架39,将切ロ39b设在支架41构成。图12及图13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中,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不同,使得设在支架41-1的ー对脚部41a-l嵌合在一对臂部39a的外側。但是,该场合的各臂部39a和各脚部41a-l之间的各嵌合部也都成为间隙配合。即,在图13中,若将两脚部41a-l的与臂部39a嵌合的嵌合面(内侧面)411之间的距离设为D1’,一对臂部39a的与脚部41a_l嵌合的嵌合面(外侧面)391之间的距离设为D2’,则设定为D1’>D2’。由此,即使将ー对脚部41a-l嵌合在一对臂部39a的外侧场合,也不会因一对臂部39a间隔变狭而导致框架39变形。
与上述相同,从确保支架41-1的安装容易性以及显影剂量检测精度双方的角度看,较好的是,臂部39a的嵌合面391和脚部41a_l的嵌合面411之间的间隔D3’优选O. Imm < D3’ ^ O. 5mm。在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中,也在支架41-1的各脚部41a_l的前端,分别设有爪部41b-l,在一对臂部39a,形成切ロ 39b。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切ロ 39b有ニ种(上述第一切ロ 39bi和第二切ロ 39b2),通过使得爪部41b-l插入各种切ロ 39b嵌合,限制支架41_1和框架39的沿上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相对 移动。爪部41b-l相对各种切ロ 39b的插入方法以及其它构成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说明省略。图14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在图14所示第三实施形态中,在支架41-2,设有互相离开的ー对脚部41a_2,41a-2’,光写入头6-2的框架39_2的一臂部39a夹入上述ー对脚部41a_2,41a_2’之间嵌合。这种场合,支架41-2仅仅安装在一臂部39a上,因此,即使安装支架41_2,也不会发生框架39-2因受推压扩展或变狭而变形。如上所述,通过以ー对脚部41a-2,41a_2’夹持臂部39a,限制支架41_2和框架39-2的沿ー对脚部41a-2,41a_2’的离开方向的相对移动。若将该相对移动的限制方向设为X轴方向,与其正交的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相对移动因设在脚部41a-2的爪部41b-l和形成在臂部39a的切ロ 39b的嵌合而被限制。即,在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及在第二实施形态相同,切ロ 39b有ニ种(上述第一切ロ 39bi和第二切ロ 39b2),通过使得爪部41b-l插入各种切ロ 39b嵌合,限制支架41-2和框架39-2的沿上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相对移动。图15及图16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在第四实施形态中,使得光写入头6-3的框架39-3的一对臂部之中的一臂部39a-3往上方延伸,形成安装部39c,在该安装部39c安装保持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的电路基板40。在此,用双面粘接胶带等粘接部件42将电路基板40粘接在安装部39c (參照图16),但也可以用粘结剂等将电路基板40粘结在安装部39c。框架39-3金属制场合,若将电路基板40直接安装在框架39-3,存在短路危险。这种场合,通过使得绝缘材料43介于电路基板40和框架39-3(安装部39c)之间(參照图16),能防止发生短路。图17及图18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的安装结构。第五实施形态与上述第四实施形态大致构成相同,但是,用螺钉等紧固部件44将电路基板40向安装部39c进行安装,在这一点上不同。这样,图15及图16所示第四实施形态,图17及图18所示第五实施形态在一臂部上安装电路基板40,因此,不会因安装该电路基板40,对框架39施加推压扩展或变狭的力。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 (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安装在得到高精度定位的光写入头6,能确保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定位精度,且能提高其配置的自由度。即,根据本发明,没有必要另外将用于定位安装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部件配设在显影剂收纳部周围,因此,不易受到装置配置上的制約。另外,光写入头6沿着光写入元件的排列方向构成长状,因此,能将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配设在该光写入元件的排列方向的任意某处。因此,提高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配置自由度。例如,如图I所示,在显影装置4配设在感光体2上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迄今为止,受到制约,不得不将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安装在位于显影装置4的长度方向端部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壁,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配设在光写入头6上,即显影装置4的长度方向的任意某处。由此,能合适地选择与显影剂收纳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位置等、对于检测显影剂量理想的位置,配设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能提高检测精度。又,通过适用本发明,也没有必要如以往那样,为了在所希望的检测位置检测显影剂量,形成长的导光部件,因此,能以 低成本实现精度良好地检测显影剂量。再有,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上述各实施形态涉及的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的安装结构,向光写入头6安装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光写入头6的框架39不会变形,因此,能高精度地保持光写入头6相对感光体2的焦距,能防止画质降低。上面參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ー个光写入头6上安装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但是,也可以仅仅将其中一方安装在光写入头6,将另一方安装在其它处。也可以将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4安装在各自的光写入头6上。如图I所示,将本发明构成适用于将四个处理単元横向排列的四色串列型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构成适用于仅使用一色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或使用五色或五色以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复合机等。又,处理单元也可以配设为纵向排列,中间转印带或定影装置等其它装置的配置也可以合适地变更。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将具有显影剂收纳部的显影装置和感光体等构成为一体,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有显影单元,其可以单独地仅仅装卸一体地具有显影剂收纳部的显影装置,或者设有显影剂收纳容器,其可以单独地仅仅装卸显影剂收纳部。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使用由调色剂及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使用由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 光写入头,包括向该像载置体写入静电潜像的多个光写入元件,以及以排列状态保持各光写入元件的框架; 显影手段,使用显影剂使得写入在上述像载置体的静电潜像显像化; 显影剂收纳部,收纳供给该显影手段的显影剂;以及 显影剂量检测手段,包括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根据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光的透过量,检测上述显影剂收纳部的显影剂量; 其中,将上述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在上述光写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写入头的上述框架,设有一对臂部,其一端形成悬臂端,且在使得上述光写入元件介于上述一对臂部之间的状态下分离,用支架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通过将该支架嵌合在一对臂部的双方,限制支架和上述框架的沿上述臂部的分离方向的相对移动,上述一对臂部和上述支架之间的各嵌合部都设为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架,设有在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离开的一对脚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上述框架的一对臂部的内侧,将两脚部的与臂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1,两臂部的与脚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2,设定为Dl ( D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架,设有在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离开的一对脚部,使得两脚部嵌合在上述框架的一对臂部的外侧,将两脚部的与臂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1’,两臂部的与脚部嵌合的嵌合面间的距离设为D2’,设定为Dl’ ^ D2’。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臂部的离开方向设为X轴方向,通过设在支架和框架之中一方的爪部和设在另一方的切口的嵌合,分别限制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的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得至少一个上述爪部以其弹性变形与上述切口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架,设有一端形成悬臂端的臂部,用支架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将该支架安装在上述臂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架,设有互相离开的一对脚部,通过将上述框架的臂部嵌合在两脚部之间,限制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在上述脚部的离开方向的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脚部的离开方向设为X轴方向,通过设在支架和框架之中一方的爪部和设在另一方的切口的嵌合,分别限制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上述支架和上述框架的相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得至少一个上述爪部以其弹性变形与上述切口嵌合。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架,设有一端形成悬臂端的臂部,在电路基板保持上述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将上述电路基板安装在上述臀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上述臂部的框架设为金属制,使得绝缘材料介于该臂部和上述电路基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显影剂收纳部配置在上述像载置体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得上述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上述显影剂收纳部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对应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置体;光写入头(6),包括向该像载置体写入静电潜像的多个光写入元件,以及以排列状态保持各光写入元件的框架;显影手段,使用显影剂使得写入在上述像载置体的静电潜像显像化;显影剂收纳部(25),收纳供给该显影手段的显影剂;以及显影剂量检测手段(31),包括发光元件(33)及受光元件(34),根据发光元件(33)和受光元件(34)之间的光的透过量,检测显影剂收纳部(25)的显影剂量。将发光元件(33)及受光元件(34)的至少一方安装在光写入头(6)上。提供能提高用于检测显影剂量的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配置自由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681400SQ2012100406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中村贤二, 久保田智广, 清水义之, 藤田雅也, 辻真人, 钓谷翔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