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3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体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补给在图像形成处理中消耗的色调剂、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的、包含粉体容器的粉体补给装置,以及设有该粉体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上述各装置的复合机等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向显影装置补给色调剂的圆筒状的色调剂容器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着以下结构在色调剂容器(色调剂瓶),在排出色调剂的排出口设有闸门(shutter)。更详细地说,色调剂瓶(色调剂盒)包括闸门及导轨。当色调剂瓶插入粉体供给装置后,色调剂瓶回转时,通过将导轨挂入设在粉体供给装置的槽中,闸门开放。但是,在上述公开的结构中,色调剂容器的移动(回转)范围停止在对于开放、关闭闸门必要的范围。其问题在于,对于色调剂容器设置在粉体供给装置,移动该范围很困难。再有,对于用户来说,知道色调剂容器是否合适地设置在粉体供给装置,可能是很困难的。又,由于该导轨(闸门限制部件)设置在色调剂瓶,因此,色调剂瓶及粉体供给装置的尺寸增加,不合适。专利文献I特开2002-268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补给装置,以及设有该粉体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闸门部件开闭设在粉体容器本体的粉体排出口,能使得粉体容器本体移动到所述闸门部件的移动距离以上,可靠地通过闸门关闭粉体排出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I) 一种粉体补给装置,包括粉体容器收纳部;粉体容器,沿水平方向装卸自如地设置在粉体容器收纳部,该粉体容器设有粉体容器本体,在该粉体容器本体上形成用于将内部粉体朝外部排出的排出口;闸门部件,设在粉体容器上,通过沿粉体容器本体在粉体容器安装方向移动,打开及关闭所述排出口;
至少一个闸门限制部件,可动地设在上述粉体容器收纳部侧;通过与上述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动作,所述闸门限制部件打开及关闭闸门部件。(2)在上述(I)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限制部件构成为可回转,通过与上述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回转,打开及关闭闸门部件。(3)在上述(I)或(2)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具有以下形状安装上述粉体容器完成时夹入上述闸门部件局部,保持上述安装状态。
·
(4)在上述(1)-(3)任一个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由第一臂及第二臂构成,所述第一臂在中间部设有回转轴,且由弹簧朝一方向赋能,所述第二臂在装卸上述粉体容器时,与上述闸门部件滑接。(5)在上述(1)-(4)任一个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粉体容器本体设有限制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的关闭动作的突起部。(6)在上述(5)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设为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相同数量。(7)在上述(5)或(6)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的前端部相比,朝着上述粉体容器本体的安装方向前侧突出。(8)在上述(5)-(7)任一个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在上述粉体容器本体安装到上述粉体容器收纳部时位于该粉体容器收纳部侧的基准面的沿粉体容器安装方向前侧。(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色调剂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使其可视化,将色调剂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通过热及压力使得该记录介质上的上述色调剂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1)-(8)任一个所述的粉体补给装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按照本发明,将粉体容器相对粉体容器收纳部装卸时,与装卸操作连动,闸门开闭,能使得粉体容器移动闸门的移动距离以上。


图I是表示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的构成概略图。图2是表示用于生成色调剂像的处理卡盒的概略图。图3 (a)是打印机的色调剂瓶和色调剂运送装置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角度看的色调剂瓶、中间转印带和色调剂运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各色调剂瓶设置在色调剂瓶收纳部的状态的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5是闸门部件开放状态的色调剂瓶底部立体图。图6是表示色调剂瓶的被保持部附近和闸门限制部件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色调剂瓶局部与闸门限制部件接触状态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色调剂瓶沿安装方向移动过程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闸门限制部件及其周边部件构成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从图8状态进一步推入色调剂瓶、色调剂的排出口滑动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色调剂瓶安装在色调剂瓶收纳部状态的正面图。图12是表示使得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使得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使得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平面图。图15(a)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色调剂瓶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b)是表示安装在粉体补给装置的顺序的立体图。图16 (a)及(b)是表示使得处于安装在粉体补给装置状态的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底面略图。图17是表示使得处于安装在粉体补给装置状态的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底面略图。图18是表示粉体补给装置侧的基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及特征,根据参照附图的下文的实施形态的说明,将变得明确。下面参照

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以下,简记为“打印机”),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粉体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形态一例。关于成像部,说明处理卡盒作为一例。在以下所述实施形态中,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安装等作了各种限定,但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图I是表示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的构成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用于生成色调剂像的处理卡盒的概略图。先说明本打印机的基本构成。在图I及图2中,该打印机100设有四个用于生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以下,简记为“Y、M、C、K”)处理卡盒6Y、6M、6C、6K。上述处理卡盒使用互不相同色的Y、Μ、C、K色调剂,作为图像形成物质,其他构成相同,在色调剂用尽时进行更换。若以用于生成Y色调剂像的处理卡盒6Y为例,该处理卡盒6Y如图2所示,设有鼓状感光体1Y,鼓感光体清洁装置2Y,消电装置(没有图示),充电装置4Y,显影装置5Y等。该处理卡盒6Y能相对打印机100本体装卸,能一次性地更换消耗部件。充电装置4Y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能使得按图示顺时钟回转的感光体IY表面均一带电。通过激光L对均一带电的感光体IY表面曝光扫描,载置Y用静电潜像。该Y静电潜像由使用Y色调剂的显影装置5Y显影形成Y色调剂像。接着,该Y色调剂像中间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鼓感光体清洁装置Ti除去经过中间转印工序后残留在感光体IY表面的色调剂。又,消电装置对清洁后的感光体IY的残留电荷进行消电。通过该消电,感光体IY表面被初始化,备作下一图像形成。
其他处理卡盒6M、6C、6K也同样在感光体1M、1C、1K上形成M、C、K色调剂像,中间
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在图I中,在处理卡盒6Y、6M、6C、6K的下方,配设曝光装置7。作为潜像形成手段的曝光装置7将根据图像信息发出的激光L照射在处理卡盒6Y、6M、6C、6K的各感光体上,进行曝光。通过该曝光,在感光体1Y、1M、1C、1K上形成Y、M、C、K用的静电潜像。曝光装置7将发自光源的激光L,由通过电机驱动回转的多面镜一边扫描,一边通过多个光学透镜及反光镜,照射在感光体上。在曝光装置7的图示下侧,配设转印纸收纳盒26,其与组装在其上的供纸辊27以及一对定位辊28等构成供纸手段。转印纸收纳盒26多张叠合收纳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纸P,供纸辊27与最上面的转印纸P相接。若供纸辊27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按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则最上面的转印纸P朝着一对定位辊28的辊间供纸。驱动一对定位辊28的两个辊回转,使其夹入转印纸P,一夹入马上使得回转暂时停止。然后,在合适时间将转印纸P向着后述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在所述构成的供纸手段中,通过供纸辊27和作为一对同步辊的一对定位辊28的组合构成运送手段。该运送手段从作为转印纸P收纳手段的转印纸收纳盒26将转印纸P运送到后述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在处理卡盒6Y、6M、6C、6K的图示上方,配设中间转印单元15,该中间转印单元15一边架设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8 —边能环状移动。该中间转印单元15除了中间转印带8,还设有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清洁装置10等。又,还设有二次转印支撑辊12、清洁支撑辊13、张力辊14等。中间转印带8由该三个辊架设着,通过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辊的回转,使得该中间转印带8按图示逆时钟方向环形移动。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与感光体1Y、1M、1C、IK之间夹入如上所述作环形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分别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上述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系对中间转印带8的背面(环内周面)施加与色调剂逆极性(例如正)的转印偏压方式。除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的辊全部电气接地。伴随中间转印带8的环形移动,在顺序通过Y、M、C、K用的一次转印夹持部的过程中,感光体1Y、1M、1C、1K上的Y、M、C、K色调剂像叠合在中间转印带8上,进行一次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8上形成四色叠合色调剂像(以下称为“四色色调剂像”)。上述二次转印支撑辊12与二次转印辊19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8,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四色色调剂像在该二次转印夹持部转印在转印纸P上。在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后的中间转印带8上,附着有没有转印在转印纸P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其由清洁装置10进行清除。在二次转印夹持部, 转印纸P被夹持在互相朝着前方向表面移动的中间转印带8和二次转印辊19之间,将转印纸P朝与上述一对定位辊28侧相反方向运送。从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的转印纸P,通过定影装置20的辊之间时,通过施加热及压力,转印在表面的四色色调剂像得到定影。此后,转印纸P经一对排纸辊29的辊之间排出到机外。在打印机本体的上面形成码放部30,通过一对排纸辊29排出到打印机本体外的转印纸P顺序码放在该码放部30。在该码放部30的下侧,设有色调剂瓶收纳部(粉体容器收纳部)31,收纳各色的色调剂瓶(粉体容器)32Y、32M、32C、32K。下面,主要参照图2说明处理卡盒6Y内的显影装置5Y的构成。显影装置5Y设有显影辊51Y以及刮板52Y,所述显影辊51Y作为显影剂载置体,在内部设有磁场发生手段,表面载置包含磁性粒子及色调剂的双组分系显影剂,进行运送,所述刮板52Y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限制载置在所述显影辊51Y上运送的显影剂的层厚。在此,将收纳显影辊51Y的场所设为第一室53Y。将收纳显影剂的场所设为第二室54Y,在该第二室54Y中,设有用于搅拌运送色调剂的色调剂运送螺旋(运送体)55Y(第一 运送螺旋55Ya,第二运送螺旋55Yb),用于将色调剂取入第二室54Y的色调剂补给口 58Y,第一室53Y和第二室54Y的分隔壁59Y,第一室53Y和第二室54Y的连通口 60Y。在色调剂补给口 58Y的上部,形成用于堵塞色调剂补给口 58Y的闸门71Y,以及保持该闸门71Y、使其遮覆色调剂补给口 58Y的色调剂补给口壳体72Y。在此,符号56Y是用于检测显影剂的色调剂浓度的浓度检测传感器,若该浓度检测传感器56Y检测到在第二室54Y内色调剂浓度不足,则根据来自控制部57Y的补给信号,驱动电机41Y回转,通过色调剂瓶32Y(参照图I)回转,补给色调剂。又,显影装置5Υ整体由包含第一室53Υ内壁的第一部件75Υ (上壳体)以及包含第二室54Υ内壁的第二部件76Υ(下壳体)形成。图3 (a)是上述打印机的包含色调剂瓶32Y、32M、32C、32K和色调剂运送装置40Y、40M、40C、40K的粉体补给装置73的立体图,图3 (b)是从另一角度看的包含色调剂瓶32Y、32M、32C、32K、中间转印带15和色调剂运送装置40Y、40M、40C、40K的粉体补给装置73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各色调剂瓶设置在色调剂瓶收纳部的状态的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参照上述各图,说明色调剂运送手段。该色调剂运送装置40Y、40M、40C、40K位于中间转印单元15侧方,设在打印机100本体侧。因此,在处理卡盒6Y、6M、6C、6K或色调剂瓶32Y、32M、32C、32K可以不设置色调剂运送手段,因此,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实现处理卡盒6¥、611、6(、61(或色调剂瓶(粉体容器)32¥、321、32(、321(的小型化。又,在以往技术中,接近配置处理卡盒和色调剂瓶,因此,设计上受到限制,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可以使得处理卡盒和色调剂瓶分离配置。因此,能提高设计自由度,实现打印机的小型化。又,将色调剂瓶32Y、32M、32C、32K的排出口 B(参照图5)、色调剂运送手段40Y、40M、40C、40K、显影装置5Y、5M、5C、5K的色调剂补给口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15的一端侧的侧方。因此,能使得色调剂运送手段40Y、40M、40C、40K的色调剂运送路径为最短,能实现打印机的小型化,防止色调剂运送中堵塞。各色调剂运送装置40Y、40M、40C、40K构成相同,因此,说明Y色调剂运送用的色调剂运送装置40Y。在图3(a)中,该色调剂运送装置40Y主要由驱动电机41Y、驱动齿轮42Y、色调剂运送管43Y构成。在色调剂运送管43Y的内部设有没有图示的树脂制的螺旋件。驱动齿轮42Y与色调剂瓶32Y的齿轮37Y啮合,若使得驱动电机41Y回转,则与色调剂瓶32Y的齿轮37Y—体回转的瓶本体33Y回转。接着,若显影装置5Y的浓度检测传感器56Y检测到色调剂收纳部54Y内的色调剂浓度不足,则根据来自控制部57Y的补给信号,驱动电机41Y回转。在图3(a)中,在瓶本体33Y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的显影剂导向槽38Y,因此,通过回转,内部的色调剂从瓶本体33Y的里侧向前端的树脂壳体34Y侧运送。接着,瓶本体33Y内的色调剂从树脂壳体34Y的排出口(没有图示)落下到色调剂运送装置40Y的色调剂承接部(没有图示)。色调剂承接部与色调剂运送管43Y连接,若使得驱动电机41Y回转,则瓶本体33Y回转同时,色调剂运送管43Y内的螺旋件(没有图示)同时回转。通过该螺旋件回转,落下到色调剂承接部的色调剂在色调剂运送管43Y内被运送,向显影装置5Y的显影剂收纳部54Y的色调剂补给口(没有图示)补给。这样,调整显影装置5Y内的色调剂浓度。也可以在感光体IY上形成基准图像,设置用于检测该基准图像的像素数的光传感器或CCD照相机等,代替浓度检测传感器56Y,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色调剂补给。图5是闸门部件开放状态的色调剂瓶底部立体图,图6是表示色调剂瓶的被保持 部附近和闸门限制部件的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色调剂瓶局部与闸门限制部件接触状态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色调剂瓶沿安装方向移动过程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闸门限制部件及其周边部件构成的立体图。色调剂瓶32Y设有瓶本体(粉体容器本体)33Y以及闸门部件35,所述瓶本体33Y在前端底部(补给部)32c设有色调剂排出口 B,所述闸门部件35沿该瓶本体33Y朝着装卸方向进退。在色调剂瓶32Y的被保持部34Y的下侧,配置开闭色调剂排出口 B、包含海绵35a的闸门部件35,闸门部件35沿着色调剂瓶本体的长度方向进退。色调剂排出口 B在被保持部34Y的下面开口。闸门部件35设有闸门导轨36,通过闸门导轨,闸门部件沿着色调剂瓶的装卸方向与瓶本体(粉体容器本体)33Y独立、进退自如地被导向。S卩,在瓶本体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部,闸门部件35设有与上述导向槽部嵌合的闸门导轨36,闸门部件35相对瓶本体沿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在闸门导轨36的瓶插入方向前端部设有导轨关出部36a。如图4所示,色调剂瓶32沿箭头Q方向朝包含在粉体补给装置73中的色调剂瓶收纳部31中的架81 (后文详述)插入。导轨突出部36a是从闸门导轨36的前端部向外方延伸的突出部,如后所述,嵌合在闸门限制部件的限制部件凹部82c。S卩,闸门限制部件82设有限制部件凹部82c,当粉体容器安装完成时,该限制部件凹部82c夹入闸门部件局部36a,保持安装状态。说明用于本发明的色调剂瓶(粉体容器)32Y。如图5所示,构成为使得色调剂瓶32Υ相对色调剂瓶收纳部(粉体容器收纳部)的拔取插入方向为水平方向,色调剂从在色调剂瓶下面开口的色调剂排出口 B落下。如上所述,构成为在闸门部件35的内侧面(上面)粘接海绵35a,若闸门部件35关闭,海绵35a与位于色调剂排出口 B周围的凸缘32d接触,确保密封性。图6表示色调剂瓶32Y的被保持部34Y面对设在粉体容器收纳部(粉体补给装置)73侧的架81的状态。在架81贯通形成本体侧补给口 81a。架81轴支一对闸门限制部件82的各中间部82d,使其分别回转自如。即,在该架上配置由短臂(第一臂)82a和宽度宽的长臂(第二臂)82b两根臂形成的两个闸门限制部件82,所述短臂82a处于由拉伸弹簧83引起的赋能侧,所述闸门限制部件82能反抗拉伸弹簧83的作用而回转,以便夹持色调剂瓶32Y的被保持部34Y的外径。闸门限制部件82如上所述系由短臂82a和宽度宽的长臂82b形成的一体部件。换句话说,闸门限制部件82在中间部设有回转轴,且由短臂82a及长臂82b构成,所述短臂82a由弹簧83朝一方向赋能,所述长臂82b在色调剂瓶的装卸过程中与色调剂瓶本体33Y的两侧面滑接。在色调剂瓶安装完成时刻,长臂82b与色调剂瓶本体33Y的两侧面相接,维持该姿势。在本实施形态中,为方便起见,将受到弹簧赋能的臂设为短臂,另一臂设为长臂,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与此相反,也可以两臂的长度相同。各闸门限制部件82配置为沿着色调剂瓶的装卸路径,使得不妨害装卸,长臂82b朝箭头D方向受弹簧赋能,使得朝色调剂瓶(闸门部件)的进入路径突出(朝关闭方向),在色调剂瓶进入安装位置的过程中,通过闸门部件的前端角部以及两侧面被推压,使得一边反抗拉伸弹簧83朝外侧(箭头E方向)回转,一边允许色调剂瓶进入。安装色调剂瓶
本体完成后,长臂82b脱离闸门部件35,与色调剂瓶本体33Y的两侧面相接,维持该姿势。将一端固定在架81的合适处的拉伸弹簧83,当色调剂瓶32Y的被保持部34Y没有被插入(复位)状态时,如图7所示平面图那样,构成为闸门限制部件82的长臂82b朝色调剂瓶(闸门部件)的装卸路径内突出。在此,使用拉伸弹簧83,但也可以是其他赋能手段。下面,说明设置色调剂瓶32Y时闸门限制部件、闸门部件的一连串的动作。若用户将色调剂瓶32Y开始插入色调剂瓶收纳部内,则在初始,支承在色调剂瓶本体底部的闸门部件35的侧面与闸门限制部件82的长臂(第二臂)82b的前端接触,随着继续插入,闸门限制部件82反抗弹簧83回转,与此相伴随,短臂(第一臂)82a也一体回转(图7)。此时,长臂82b受色调剂瓶推压,朝外侧回转,与此相反,短臂82a朝内侧回转。若色调剂瓶本体进一步朝前方,即安装方向推入(参照图8),则闸门限制部件82的长臂的端部壁面按照色调剂瓶32Y的瓶补给部32c的侧面32b以及闸门部件的侧面,停止回转,将闸门部件35的导轨突出部36a夹入形成在短臂82a和宽度宽的长臂82b的两臂之间的凹部(限制部件凹部)82c内(具有若干间隙)。只要限制部件凹部82c具有能夹入闸门部件35的导轨突出部保持的形状,不管什么样形状都行。设计构成为当成为闸门限制部件82的回转停止,将闸门部件的导轨突出部36a夹入限制部件凹部82c内状态时,闸门部件35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架81局部相碰。又,此时,长臂82b与色调剂瓶本体的两侧面相接,限制其回转。在闸门部件35和架81局部相碰状态下,设在闸门部件的海绵35a和设在架的海绵制的密封部件81b相碰,再有,设定海绵、密封部件长度使得局部叠合。图10是表示从图8状态进一步推入色调剂瓶本体、色调剂的排出口滑动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色调剂瓶安装在色调剂瓶收纳部状态的正面图,图12至图14是表示使得色调剂瓶脱离过程的平面图。在图8状态下,若闸门部件35和架81局部相碰,则即使进一步推入色调剂瓶本体33Y,闸门部件也不能再进一步朝前方移动,闸门部件35停留在该位置,色调剂瓶本体(粉体容器本体)33Y的补给部32c与闸门部件35相对,朝前方滑动。因此,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开放。这样,在色调剂瓶的安装过程中,闸门部件的移动受架81限制后,色调剂瓶本体能进一步朝安装方向移动,能可靠地实现色调剂排出口和本体侧补给口 81a的连
通。 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由闸门部件的海绵(密封部件)35a以及本体侧的架81侧的密封部件81b密封,色调剂不会从排出口 B漏出。图11是表示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与架的本体侧补给口 81a成为叠合的连通状态的平面图。若成为该状态,色调剂从排出口向补给口排出。图12是说明拔出处于安装状态的色调剂瓶时的动作(开始滑动状态)的平面图。图13是表示闸门限制部件开始解除对闸门部件限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闸门部件的限制解除完成状态的平面图。在此说明的结构与图6,图7相同,因此,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符号,必要以外说明省略。参照图12至图14,说明拔出色调剂瓶时一连串的动作。若实行拔取色调剂瓶32Y,则由闸门限制部件82锁定的闸门部件35不移动,仅仅色调剂瓶32Y的瓶本体33Y朝脱离方向(箭头R方向)移动。又,此时,闸门限制部件的长臂与色调剂瓶的平面部32c的左右两侧面32b相接,因此,长臂向内侧的回转以及短臂向外侧的回转即朝开放导轨突出部的方向、即朝箭头F的方向的回转受到限制。若通过色调剂瓶本体朝脱离方向的移动,成为闸门部件35堵塞排出口 B,则限制闸门限制部件82姿势的色调剂瓶的平面部(左右两侧面)在长臂82b之间不存在,因此,通过拉伸弹簧83,闸门限制部件82回转欲回到图7的初始状态。因该欲回复的力,被夹入限制部件凹部82c的导轨突出部36a弹出。由于该动作,闸门部件成为闭锁排出口 B的状态,同时,导轨突出部36a脱离限制部件凹部82c时,操作者的手产生咯哒感。因此,操作者根据手传递到的感觉可以知道色调剂瓶脱离色调剂收纳部。闸门部件35在完全关闭排出口的状态下,从色调剂瓶收纳部拔取色调剂瓶32Y(图 14)。在图12的开始滑动状态下,由于设在闸门部件的海绵35a与色调剂瓶本体底面密接,没有间隙,因此,能防止色调剂瓶本体移动中色调剂泄漏。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闸门部件(色调剂瓶)侧不设置弹簧等弹性部件,作为使得闸门部件35朝关闭方向移动的手段,在色调剂瓶收纳部侧设置闸门限制部件82,当拔取色调剂瓶时,动作使得关闭闸门部件35,将该闸门限制部件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补给装置本体730侧。构成为当拔取色调剂瓶时闸门限制部件82连动、关闭闸门部件的机构。因此,在本发明中,在色调剂瓶上不使用弹簧,能设为小尺寸且廉价的色调剂瓶,能与装卸动作连动,开闭闸门部件,因此,能提供操作性优良的小型/廉价的粉体(色调剂)补给装置。进一步说,通过使得粉体容器能移动用于开闭设在粉体容器(色调剂瓶)的粉体排出口的闸门部件的移动距离以上,能可靠地通过闸门部件关闭粉体排出□。又,具有通过一对闸门限制部件82夹入闸门部件的一端的两侧部的结构,确保打开闸门部件的动作幅度大,因此,能可靠地开闭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在色调剂瓶侧不配置弹簧等弹性部件,能实现色调剂瓶的小型化,低成本化,能与装卸动作连动开闭闸门部件,能提供操作性优良的小型/廉价的粉体(色调剂)补给装置。再有,通过搭载本发明的设有色调剂瓶收纳部的粉体补给装置,能提供操作性优良的小型且廉价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5(a)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色调剂瓶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b)是表示安装在粉体补给装置的顺序的立体图,图16(a),(b)以及图17是表示使得处于安装在粉体补给装置730状态的色调剂瓶320Y脱离过程的底面略图,图18是表示粉体补给装置730侧的基准位置的说明图。在以下说明中,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部件标以相同符号进行说明。如图15(b)所示,在将色调剂瓶320Y安装到粉体补给装置本体730的过程中,闸门部件35停止在补给口 81a前之后,通过进一步插入色调剂瓶320Y,闸门部件35留在后方位置,使得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相对开放,因此,色调剂瓶的排出口 B和粉体补给装置730的补给口 81a —致,色调剂瓶320Y内的粉体能运送到粉体补给装置730。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色调剂瓶(粉体容器)320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在色调剂瓶本体的前端部,使得限制闸门限制部件82动作的突起部32P朝前方突出。突起部32P如图16(a)所示,构成为当色调剂瓶本体安装完成时,使得突起部32P的外侧面位于闸门限制部件82的长臂82b的端面相接的色调剂瓶的两侧面32b的延长线上。突起部32P是限制闸门限制部件82的关闭动作(长臂82b朝内侧回转的动作)的手段。安装色调剂瓶时,长臂82b受闸门部件前端推压开放,36a嵌合到凹处时锁定。没有突起部32P场合,卸下色调剂瓶本体时,在瓶本体前端部通过长臂前,限制部件保持闸门部件(在瓶本体前端部通过时刻,解除保持闸门部件),通过有突起部32P,由于该长度,限制部件保持闸门部件的时间变长(脱离时间延迟),闸门部件关闭排出口成为可靠。BP,从如图16 (a)所示,通过将色调剂瓶本体完全安装到色调剂瓶收纳部,闸门部件35完全开放排出口 B状态,移到如图16 (b)所示,通过色调剂瓶本体330Y朝脱离方向移动,闸门部件关闭排出口状态时,突起部32P处于从闸门部件35的前端部朝前方突出的状态。即,当不存在突起部32P场合,在拔取色调剂瓶过程中,通过受弹簧赋能的闸门限制部件的长臂82b在早期脱离色调剂瓶的两侧面32b,使得导轨突出部36a脱离限制部件凹部82c。若导轨突出部36a脱离限制部件凹部82c,则在该时刻,色调剂瓶本体相对处于停止状态的闸门部件的相对移动停止,闸门部件受色调剂瓶本体的拔取动作连动,一体地被拔取。因此,担心在闸门部件没有完全关闭排出口B的状态下,拔取色调剂瓶本体及闸门部件,会发生色调剂泄漏。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将超过色调剂瓶本体的前端部突出的突起部32P设在色调剂瓶本体侧,如图16(b),图17所示,在拔取色调剂瓶的过程中,能使得闸门限制部件的长臂82b脱离色调剂瓶的侧面32b的时间延迟(使得长臂与侧面32b的滑接时间长)。BP,能使得导轨突出部36a脱离限制部件凹部82c的时间延迟。其结果,在闸门部件完全关闭排出口前,长臂82b对闸门部件导向,使得拔取色调剂瓶本体时闸门部件相对色调剂瓶本体的朝关闭方向的相对移动距离长,能可靠地关闭排出口 B。换句话说,在闸门部件完全关闭排出口B前,若色调剂瓶本体脱离闸门限制部件,则成为排出口保持开放状态,按照本实施形态,能消除上述这种不合适状况。通过追加在色调剂瓶本体的前端部设置突起部32P这样的非常简单的结构,能实现这种闸门部件完全开闭排出口的动作(尤其关闭动作)的效果。具有拔取色调剂瓶时使得长臂82b与色调剂瓶侧面32b接触的时间延长的效果的突起部32P,设为与闸门限制部件82相同数量。在本实施形态中,闸门限制部件82设有一对,即二个,因此,突起部32P也设有二个。通过将二个闸门限制部件配置在沿着色调剂瓶的移动路径的相同位置,相对的闸门限制部件能同步地稳定动作。本实施形态的色调剂瓶被小型化,因此,粉体排出口 B配置在色调剂瓶的端部附近。因此,闸门部件35也配置在色调剂瓶的端部。在这种构成中,如上所述,若将突起部设在相对色调剂瓶本体可动的闸门部件的前端部,则由闸门部件打开排出口的动作成为不稳定,因此,如上述实施形态那样,突起部32P需要设在色调剂瓶本体侧。S卩,假如将突起部32P设在闸门部件侧场合,闸门部件35和闸门限制部件82因两部件的公差累积,恐怕相接状态不稳定。与此相反,若将突起部32P设在色调剂瓶本体侧,则没有这种不稳定。 又,通过设在色调剂瓶本体侧的限动部件32S,闸门部件35的可动范围被限制,使其不开放。即,可以设置限动部件,防止运送色调剂瓶时因振动等引起闸门部件开放。但是,当将突起部32P设在闸门部件前端部场合,当装卸色调剂瓶时,闸门部件前端部与其他物体相碰时,该冲击传递到限动部件,恐怕会使其破损。另一方面,若将突起部设在色调剂瓶本体侧,限动部件得到保护。这样,突起部32P从瓶本体的前端部朝着闸门部件的前端部的前侧突出,因此,突起部发挥闸门部件的保护功能。即,安装色调剂瓶时,或搬运时,当硬物体与色调剂瓶前端部碰撞场合,突起部32P最先碰撞,闸门部件不会与硬物体碰撞,得到保护。如图15所示,在色调剂瓶本体的圆形的前端面,上部设有基准孔32M,下部设有基准孔32N,在补给装置本体730侧(色调剂瓶收纳部)的内壁如图18所示,设有嵌合到基准孔32M内的基准突起90M,以及嵌合到基准孔32N的基准突起90N。安装色调剂瓶时,最初,进行粗定位,使得补给装置本体730侧的基准突起90M嵌合到色调剂瓶侧的基准孔32M内后,进行最终定位,通过以基准突起90M为中心,使得色调剂瓶回转,使得基准孔32N嵌合到基准突起90N,完成设置。S卩,基准突起90M嵌合到基准孔32M内,基准孔32N嵌合到基准突起90N时,色调剂瓶320Y的基准面36F和粉体补给装置730的基准面90F密接,完成色调剂瓶定位。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在色调剂瓶本体的圆形的前端面,上部设有基准孔,下部设有基准突起,在补给装置本体730侧(色调剂瓶收纳部)的内壁,分别对应设有与上述基准孔、基准突起相嵌合的基准突起、基准孔。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色调剂瓶及粉体补给装置730中,突出设置在色调剂瓶本体的前端部的突起部32P与色调剂瓶侧的基准突起32F相比,朝前方突出。因此,在将色调剂瓶设置到粉体补给装置730结束时刻,若突起部32P与补给装置本体的内壁相接,则成为设置障害。于是,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在粉体补给装置本体730的内壁,在与突起部32P对应位置,设有由孔或凹部构成的退避部91,使得各突起部32P嵌合。S卩,在色调剂瓶设置状态下,突起部32P可以位于比粉体补给装置730的基准突起90M、90N设置的基准面90F更朝前方的位置,不用担心因与粉体补给装置730的内壁的干涉使得色调剂瓶的定位性恶化。
又,通过设置退避部91,安装色调剂瓶完成时,使得突起部32P位于比粉体补给装置730侧的定位用的基准面更朝前方的位置,能使得排出口 B尽可能位于前方,其结果,不会在排出口和粉体补给装置730侧的基准面之间形成浪费的无用空间。因此,也能促进色调剂瓶的小型化(短尺寸化)。换句话说,在安装色调剂瓶完成时,排出口 B从粉体补给装置730侧的基准面90F离开程度、即两者之间的空间成为无用空间,但在本发明中,能解消这种不合适状况。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作为通过闸门部件关闭排出口的手段,通过设在补给装置本体730侧的回转的闸门限制部件,将闸门部件朝关闭方向赋能,代替弹性部件。这样,在色调剂瓶侧不使用用于直接对闸门部件赋能的弹性部件,因此,能缩小因搭载弹性部件而变大的色调剂瓶尺寸,色调剂瓶因减少弹性部件,成本也廉价,结构也变得简单,且制造及组装也容易。又,提高装卸操作性。上述各个实施形态仅仅是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的示例,而非据此来对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进行限定性的说明。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各样的其它形式来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闸门限制部件构成为可回转,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其他可动型式,通过与上述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动作,打开及关闭闸门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粉体容器,包括 粉体容器本体,沿水平方向装卸自如地设置在粉体容器收纳部,设有用于将内部粉体朝外部排出的排出口 ;以及 闸门部件,通过沿该粉体容器本体在上述装卸方向进退,打开及关闭所述排出口 ; 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闸门限制部件,通过与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动作,所述闸门限制部件打开及关闭上述闸门部件; 设有突起部,使得突起部的外侧面位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的端面相接的粉体容器的两侧面的延长线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限制部件构成为可回转,通过与上述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回转,打开及 关闭闸门部件。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闸门限制部件具有以下形状安装上述粉体容器完成时夹入上述闸门部件局部,保持上述安装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由第一臂及第二臂构成,所述第一臂在中间部设有回转轴,且由弹簧朝一方向赋能,所述第二臂在装卸上述粉体容器时,与上述闸门部件滑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粉体容器本体设有限制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的关闭动作的突起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部设为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相同数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部与上述闸门限制部件的前端部相比,朝着上述粉体容器本体的安装方向前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个所述的粉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部在上述粉体容器本体安装到上述粉体容器收纳部时位于该粉体容器收纳部侧的基准面的沿粉体容器安装方向前侧。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色调剂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使其可视化,将色调剂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通过热及压力使得该记录介质上的上述色调剂像定影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个所述的粉体容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粉体补给装置及设有该粉体补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粉体补给装置包括粉体容器(32),其设有粉体容器本体(33Y)以及闸门部件(35),粉体容器本体(33Y)沿水平方向装卸自如地设置在粉体容器收纳部,设有用于将内部粉体朝外部排出的排出口(B),闸门部件(35)通过沿该粉体容器本体朝着装卸方向进退,开闭该排出口;闸门限制部件(82),设在粉体容器收纳部侧,通过与粉体容器的装卸操作连动回转,使得闸门部件实行开闭动作。拔取粉体容器本体时,通过闸门限制部件连动回转,使得闸门部件实行关闭动作。闸门部件开闭设在粉体容器本体的粉体排出口,能使得粉体容器本体移动到所述闸门部件的移动距离以上,可靠地通过闸门关闭粉体排出口。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880030SQ2012103364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木村秀树, 堀英介, 高见伸雄, 铃木裕次, 菊地贤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