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具有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泳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具有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泳显示器通过两块绝缘基板夹持 电泳分散液,两基板的内表面设有电极,由于电气布线层与电极之间需要绝缘隔离,所以需将电极与电气布线层分设于基板的两表面,并在基板上开一贯穿孔,通过一连接体电性连接电极与电气布线层。该基板一般为具有挠性、透光性的基板,也可为硬质基板,两基板不但起到夹持电泳分散液、附带电极的作用;同时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保护两基板内部部件、物件不受损害。但是由于电气布线层设置于两基板的外侧,导致电气布线层不能得到两基板的支撑和保护,容易遭到损害。此外,在基板上开一贯穿孔,其密封性较差。因此,目前业界迫切需求一种改良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能够较好地保护电气布线层及电泳媒介层。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较好地保护电气布线层及电泳媒介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是将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都设置于基板的内表面侧,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间再设置绝缘层。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一个表面上的透明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位于第二基板一个表面上的电气布线层;与电气布线层另一面接触的绝缘层,其具备导电通孔;与绝缘层另一面接触的第二电极层;在第二电极层与相邻电气布线层之间需要电性连接的位置,在绝缘层上对应的位置预留导电通孔,第二电极层通过绝缘层的导电通孔与电气布线层进行电性连接;电泳媒介层,介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基板上布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电气布线层和绝缘层。绝缘层夹在相邻的电气布线层之间。在相邻电气布线层之间需要电性连接的位置,在绝缘层上对应的位置预留导电通孔,使相邻的电气布线层在导电通孔处电气导通。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基板可由树脂、玻璃、纸质等材料制成。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基板上的电气布线层、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每一层的厚度不大于50微米,可以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气布线层和第二电极层采用碳浆或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制成的电气布线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在其制作时通过绝缘层上的导电通孔直接与电气布线层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层为采用感光树脂或热固化树脂通过丝网印刷及固化制成的绝缘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还包括具有透光性且覆盖第一基板外表面的第一防湿薄膜,还可进一步包括覆盖第二基板外表面的第二防湿薄膜。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该电子设备包括具备利用电泳材料显示的所有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电视装置、电子纸、手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移动终端等;还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纸状/薄膜状的物体等等。本实用新型电泳显示装置及具有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将电气布线层与第 二电极层都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一侧,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再设置绝缘层,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基板、不打贯穿孔的第二基板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保护电气布线层和电泳媒介层;而且这样,基板不需穿孔,密封性更好,能更好的保护电泳媒介层不受潮气湿气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具有2组绝缘层和电气布线层实施例中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具有防湿保护膜的实施例中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电泳媒介层表面具有独立的胶粘剂层的实施例中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断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泳显不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基板11、第一电极层12、第二基板18、第二电极层15、电气布线层17、绝缘层16、电泳媒介层14、连接电极13。第一基板11,为采用透明的绝缘性合成树脂等具有透光性和可挠性的基板,包括透明PET薄膜,优选厚度在75微米与150微米之间的透明PET薄膜。另外也可以采用玻璃基板或比较厚的塑料基板等硬质基板。第一电极层12,其位于第一基板11内表面与电泳媒介层14之间。该第一电极层12可以为ITO (铟锡氧化物)或其他材料等透明导电膜构成,包括纳米银透明导电薄膜、碳纳米管透明薄膜等,其它纳米透明导电材料薄膜,优选IT0。第二基板18,与第一基板11板相对配置。其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基板11相同的材料构成,热塑造性树脂、热硬性树脂等,例如PET,FR4等;也可采用玻璃基材或纸质材料。电气布线层17,位于第二基板的内表面,可以由铜箔、碳浆或银浆等材料制成,可根据实际需求依一定规则设计成相应的布线图。绝缘层16,位于电气布线层的另一面,绝缘层可以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例如UV树脂,感光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等,该绝缘层16具备导电通孔21,其电性连 接在制作第二电极层15或第二电气布线层171时通过绝缘层上的导电通孔21或211直接与已经形成的电气布线层接触形成。第二电极层15,位于绝缘层16的另一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层15可分割为多个形状体,并排列成矩阵状或其他,具有作为像素电极的作用。其中,电气布线层17、绝缘层16、第二电极层15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溅镀、或化学沉积等工艺制成于第二基板18上。如使用PET作为第二基板18的板材,表面用碳浆或银浆通过丝印工艺生成电气布线层,然后于电气布线层上使用绝缘油通过丝印工艺生成绝缘层,其中在电气布线层需要导通的位置,预留导电通孔,最后再于绝缘层上使用碳浆或银浆材料通过丝印工艺生成第二电极层;也可以使用玻璃作为第二基板18的板材,表面使用ITO (铟锡氧化物)通过蚀刻的工艺生成电气布线层,然后于电气布线层上用绝缘油通过丝印工艺生成绝缘层,最后于绝缘层上用碳浆或银浆通过丝印工艺生成第二电极层,或者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生成电气绝缘层,最后通过磁控溅射工艺生成第二电极层。电泳媒介层14,介于第一电极层12及第二电极层15之间。该电泳媒介层14包括由粘合剂固定的若干微胶囊,在微胶囊内含有电泳分散剂、电泳粒子。电泳粒子可根据外加电压在电泳分散剂中移动,可使用一种(一色)以上的电泳粒子;可以使用带有正或负电荷的不同粒子,或使用带有正或中性电荷的不同粒子,或使用带有负电荷或中性电荷的不同粒子。电泳媒介层14可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形成所述微胶囊与粘合剂以及添加剂一同混合形成电泳显不材料,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透明电极层一侧上涂敷上述混合的电泳显不材料,最后干燥形成电泳媒介层,该电泳媒介层厚度为20微米至80微米,其表面具有粘性。连接电极13,用于电连接第一基板11的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基板18的一个面侧的电气布线层等(未图示),形成在第二基板18的外周部(显示区域的外周)。参考图2,在图I的基础上,于第二基板18上制成两层的电气布线层及绝缘层,分别为电气布线层17及电气布线层171,绝缘层16及绝缘层161,其中绝缘层16及绝缘层161都有导电通孔,分别为导电通孔21及导电通孔211,以满足第二电极层15与电气布线层171进行电性连接,以及电气布线层171与电气布线层17进行电性连接,达到更为复杂的或密度更高的电极的需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于第二基板18上还可以制成3层或3层以上的电气布线层及绝缘层。参考图3,在图I的基础上,于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8的外表面分别覆有防湿薄膜,其中第一防湿薄膜10位于第一基板11的外表面,第二防湿薄膜19位于第二基板18的外表面。第一防湿薄膜10,被贴装在第一基板11的外表面上并覆盖该第一基板11,起到密封保护电泳媒介层的作用。该第一防湿薄膜10采用PET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该第一防湿薄膜10包括覆盖第一基板11的部分和配置在该部分周边的延伸部。第二防湿薄膜19,被贴装在第二基板18的外表面上并覆盖该第二基板18,起到密封保护电泳媒介层14的作用。该第二防湿薄膜19既可以采用PET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铝膜等材料制成。该第二防湿薄膜19包括覆盖第二基板18的部分和配置在该部分周边的延伸部。参考图4,在图I、图2、或图3结构的基础上,在电泳媒介层的朝向第二电极层的表面可以具有粘性,也可以不具有粘性,在其表面上增加一层胶粘剂层141,起到电泳媒介层与第二电极层的粘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该电子设备包括具备利用电泳材料进行显示的显示部的所有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电视装置、电子纸、手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移动终端等;还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纸状/薄膜状的物体等等。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泳显示装置及具有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将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都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一侧,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再设置绝缘层,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保护电气布线层。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其包括 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11); 位于第一基板(11) 一个表面的透明第一电极层(12); 第二基板(18),与第一基板(11)相对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第二基板(18) —个表面上的电气布线层(17); 与电气布线层(17)另一面接触的绝缘层(16),其具备导电通孔(21); 与绝缘层(16) 一面接触的第二电极层(15); 第二电极层(15 )通过绝缘层(16 )的导电通孔(21)与电气布线层(17 )进行电性连接; 电泳媒介层(14),介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2)与第二电极层(15)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泳媒介层的朝向第二电极层的表面上具有一层胶粘剂层(141)。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18)上布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所述电气布线层与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为由树脂材料或玻璃材料或纸质材料制成的第二基板。
5.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布线层、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厚度均不大于50微米。
6.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布线层和第二电极层采用碳浆或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制成的电气布线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在其制作时通过绝缘层上的导电通孔直接与电气布线层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层。
7.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采用感光树脂或热固化树脂通过丝网印刷及固化制成的绝缘层。
8.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具有透光性且覆盖第一基板外表面的第一防湿薄膜(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覆盖第二基板外表面的第二防湿薄膜(19)。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具有该电泳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电泳显示装置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一个表面的透明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其具备以下特点位于第二基板一个表面的电气布线层;与电气布线层另一面接触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保留导电通孔;与绝缘层另一面接触的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通过绝缘层的导电通孔与电气布线层进行电性连接;位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泳媒介层;本实用新型将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都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一侧,电气布线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再设置绝缘层,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基板、不打贯穿孔的第二基板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保护电气布线层及电泳媒介层。
文档编号G02F1/167GK202494844SQ20122004607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刘祖良, 唐雄兵, 林永强, 陈灼 申请人: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