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定焦led红外照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远距离照明且功耗低的红外照明装置,尤指一种夜间用于摄像机夜视补光使用的定焦LED红外照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红外夜视补光照明装置是由单个或多个红外LED发光管经过特定的排列而组成,并根据用户要求的照明距离来设计采用LED发光管的多少。此外 ,这样的红外照明装置中一般由多个镜片通过光学联接组合,形成光学系统来进行照明,收光能力弱,功耗大,并且体积大,不利于安装调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焦LED红外照明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收光能力弱,功耗大,体积大,不利于安装调试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远距离照明,且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即采用单个LED发光芯片,利用两片透镜组成二次收光系统,增强收光能力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光波长、光功率、发散角、供电方式、工作条件、外形等)定制,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获得最佳的夜视补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定焦LED红外照明器,包括大透镜I、大压圈2、灯罩3、小压圈4、小透镜5、光源板压圈6、光源铝基板7、电路板8、后盖9及外壳10,其中,所述大透镜I套接在大压圈2内,大透镜I和大压圈2均设置在灯罩3内;小透镜5套接在小压圈4内,小压圈4和小透镜5均设置在灯罩3内;光源板压圈6—侧与灯罩3接触,光源板压圈6的另一侧与光源铝基板7接触,电路板8设置在后盖9的内侧,后盖9与外壳10连接,外壳10与灯罩3连接。在灯罩3中,大透镜I和小透镜5组成二次收光系统,电路板8的一端与LED发光芯片电连接,电路板8的另一端与一个外接电源电连接。当接通外接电源后,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板8,电路板8控制LED发光芯片发光,红外光束依次经过小透镜5和大透镜2,使收光能力增强,照明距离更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夜视补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单个LED发光芯片和由两片透镜组成的二次收光系统,工作距离长,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透镜;2、大压圈;3、灯罩;4、小压圈;5、小透镜;6、光源板压圈;[0011]7、光源招基板;8、电路板;9、后盖;1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焦LED红外照明器包括大透镜I、大压圈2、灯罩3、小压圈4、小透镜5、光源板压圈6、光源铝基板7、电路板8、后盖9及外壳10,其中,所述大透镜I套接在大压圈2内,大透镜I和大压圈2均设置在灯罩3内;小透镜5套接在小压圈4内,小压圈4和小透镜5均设置在灯罩3内;光源板压圈6 —侧与灯罩3接触,光源板压圈6的另一侧与光源铝基板7接触,电路板8设置在后盖9的内侧,后盖9与外壳10连接,外壳10与灯罩3连接。在灯罩3中,大透镜I和小透镜5组成二次收光系统,电路板8的一端与LED发光芯片电连接,电路板8的另一端与一个外接电源电连接。当接通外接电源后,控制信号输入 电路板8,电路板8控制LED发光芯片发光,红外光束依次经过小透镜5和大透镜2,使收光能力增强,照明距离更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夜视补光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定焦LED红外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大透镜(I)套接在大压圈(2)内,大透镜(I)和大压圈(2 )均设置在灯罩(3 )内;小透镜(5 )套接在小压圈(4 )内,小压圈(4 )和小透镜(5)均设置在灯罩(3)内;光源板压圈(6)—侧与灯罩(3)接触,光源板压圈(6)的另一侧与光源铝基板(7)接触,电路板(8)设置在后盖(9)的内侧,后盖(9)与外壳(10)连接,外壳(10)与灯罩(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焦LED红外照明器,属于红外照明领域。其结构是大透镜套接在大压圈内,大透镜和大压圈均设置在灯罩内;小透镜套接在小压圈内,小压圈和小透镜均设置在灯罩内;光源板压圈一侧与灯罩接触,光源板压圈的另一侧与光源铝基板接触,电路板设置在后盖的内侧,后盖与外壳连接,外壳与灯罩连接。优点在于采用单个LED发光芯片和由两片透镜组成的二次收光系统,工作距离长,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G03B15/05GK202563224SQ2012201662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韩雪冰, 朴景利, 张文静 申请人:长春长光奥立红外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