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96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
背景技术
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它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个方面。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有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间光照明的微弱目标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红外夜视技术又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而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则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束来实现观察的夜视技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不受被观察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光谱的制约,相对地提高了对目标物体捕获的信噪比,并可根据主动照射光源的光谱特性,配置一套较完善的图像捕获处理系统,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主动红外夜视最初常采用卤素灯、能斯特灯等红外光源,这些光源体积大、功耗大、隐蔽性差,因此实用性差,难以推广,目前已经被逐步淘汰。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主动夜视探照设备,突破了体积大、功耗大的缺点,在技术上是个进步。但是,这种主动夜视探照设备由于发光管的光能量较小,其作用的距离较短,通常只有几十米,因此,不能实现远程(如二千米至三千米)目标的观察监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探照功率较大、可实现在夜间对二千米至三千米的远程目标物体的观察监视的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包括以激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由红外激光二极管、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光束扩束透镜组及准直透镜组组成的光学透镜组件和安装上述这些透镜组的安装载体,散热装置连接在安装载体的一端,所述的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光束扩束透镜组和准直透镜组后形成光源。所述的安装载体包括激光二极管座、接头、支座、套筒和准直镜筒;其中,所述的接头的一端与散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支座连接;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座连接在接头内靠近散热装置的一端,红外激光二极管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靠近散热装置的一端内,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的另一端内;所述的光束扩束透镜组安装在接头靠近支座的一端内,且光束扩束透镜组的一端位于套筒内;所述的套筒的一端与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准直镜筒可调式连接,所述的准直透镜组安装在准直镜筒内。所述的套筒与准直镜筒可调式连接是指,套筒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准直镜筒的外表面具有与套筒的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准直镜筒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筒内。[000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采用了激光二极管为光源,因此其探照功率大;由于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光束为非轴对称型,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光的发散度相差4 6倍,因此经过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的校正将输出光束校正为轴对称型;光束扩束透镜组的作用是防止激光光束在传递过程中由于聚焦而出现电离和产生弥散尘粒的烧蚀现象;准直透镜组则是使激光光束形成一束准平行的探照光束;因此,经过上述这些透镜组的作用之后,由激光二极管射出的激光光束获得较好的准直光束,最大限度地减少光能的损失,可实现在夜间对二千米至三千米的远程目标物体的观察监视;2)另外,由于套筒和准直镜筒之间为可调式连接,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探照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激光二极管;2、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3、光束扩束透镜组;4、准直透镜组;5、散热装置;6、激光二极管座;7、接头;8、支座;9、套筒;10、准直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5,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由激光二极管1、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
2、光束扩束透镜组3及准直透镜组4组成的光学透镜组件和安装上述这些透镜组的安装载体。散热装置5连接在安装载体的一端,所述的激光二极管I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光束扩束透镜组3和准直透镜组4后形成光源。本实施例中,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由光纤和非球面透镜组组合而成,光束扩束透镜组由负透镜组(即几个不同镜片组成新镜头后,最终透镜结果属于负透镜效果的叫负透镜组)组成,准直透镜组由镀膜的透镜组组成。所述的安装载体包括激光二极管座6、接头7、支座8、套筒9和准直镜筒10。其中,所述的接头7的一端与散热装置5连接,另一端与支座8连接。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座6连接在接头7内靠近散热装置5的一端,激光二极管I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6靠近散热装置5的一端内,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6的另一端内。所述的光束扩束透镜组3安装在接头7靠近支座8的一端内,且光束扩束透镜组3的一端位于套筒9内。所述的套筒9的一端与接头7连接,另一端与准直镜筒10可调式连接,所述的准直透镜组4安装在准直镜筒10内。所述的套筒9与准直镜筒10可调式连接是指,套筒9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准直镜筒10的外表面具有与套筒9的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准直镜筒10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筒9内。所述的激光二极管I选择工作的波长范围为800纳米 980纳米。
权利要求1.一种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包括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由激光二极管(I)、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光束扩束透镜组(3)及准直透镜组(4)组成的光学透镜组件和安装上述这些透镜组的安装载体,散热装置(5)连接在安装载体的一端,所述的激光二极管(I)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光束扩束透镜组(3)和准直透镜组(4)后形成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载体包括激光二极管座(6)、接头(7)、支座(8)、套筒(9)和准直镜筒(10);其中,所述的接头(7)的一端与散热装置(5)连接,另一端与支座(8)连接;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座(6)连接在接头(7 )内靠近散热装置(5 )的一端,激光二极管(I)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6 )靠近散热装置(5)的一端内,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安装在激光二极管座(6)的另一端内;所述的光束扩束透镜组(3 )安装在接头(7 )靠近支座(8 )的一端内,且光束扩束透镜组(3 )的一端位于套筒(9)内;所述的套筒(9)的一端与接头(7)连接,另一端与准直镜筒(10)可调式连接,所述的准直透镜组(4)安装在准直镜筒(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9)与准直镜筒(10)可调式连接是指,套筒(9)的端部具有内螺纹,准直镜筒(10)的外表面具有与套筒(9)的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准直镜筒(10)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筒(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极管(I)选择工作的波长范围为800纳米 980纳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控设备专用的红外夜视光源,包括光学系统和散热装置(5),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由激光二极管(1)、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光束扩束透镜组(3)及准直透镜组(4)组成的光学透镜组件和安装上述这些透镜组的安装载体,散热装置(5)连接在安装载体的一端,所述的激光二极管(1)发射的光束依次通过光束压缩与整形透镜组(2)、光束扩束透镜组(3)和准直透镜组(4)后形成光源。采用这种结构后,探照功率较大、可实现在夜间对二千米至三千米的远程目标物体的观察监视。
文档编号G02B27/30GK203068336SQ2013200989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杨期定, 胡天培 申请人:宁波宏健康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