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其具备:下侧平台,将顶面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加以吸引支持,且使之旋转;上侧平台,设于下侧平台的正上方,将液晶面板吸引支持于底面,且使之旋转及升降;门形框架,在上侧平台与下侧平台之间进行进退移动;基座,设在框架的水平棒材的两端间,并升降滑动;上侧刀具,设于各基座之上,随基座上升,对上侧平台底面的液晶面板底面划出切断线;下侧刀具,设于各基座之下,对下侧平台顶面的液晶面板顶面划出切断线;待机台,使液晶面板及层间纸待机;移动体,设于待机台,在待机台与下侧平台之间移动地由导引机构进行导引,且承载液晶面板;以及层间纸导入兼移出装置,将待机台的层间纸拉入至下侧平台,将下侧平台的层间纸拉出。
【专利说明】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不翻转薄(薄板)面板的情况下对其双面划出切断线的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不翻转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对其双面划出切断线的方式,已众所周知(参照专利文献I及2)。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 221672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 - 11904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不过,若根据专利文献I及2的方式,则对供给至下侧工作台或第I平台顶面的吸引保持面板的顶面由刀具划出切断线之后,将下侧工作台或第I平台上的面板吸引保持而承载于上侧工作台或第2平台的底面之后,由刀具对该承载面板的底面划出切断线。如此,可以在不翻转面板的情况下对面板的双面划出切断线。
[0009]然而,将已于双面划出切断线的面板移出至下一步加工(例如折割)时,采用吸引方式或人工搬出。
[0010]不过,当面板的板厚度较厚时,虽然能在不对面板造成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将其移出,但是随着近年来面板的薄板化若在移出时采用吸引方式,则随着面板浮升使面板大幅挠曲,从而所划出的切断线断裂,或随着断裂切断边缘产生缺陷。
[0011]因此,成为不良品的产生原因。
[0012]另,虽然考虑到增加吸盘的并列配置数来减少面板挠曲,但随着吸盘与面板接触而弄脏面板表面,从而污垢成为不良品的产生原因,此外,因清洗污垢费时间,且成本大幅上涨。
[0013]又,以免对面板施加过度的力,也可以考虑人工搬出。
[0014]然而,若以人工移出时面板在工作台上滑移,则会发生弄脏或划伤面板板表面的问题。
[0015]尤其是,在折割面板时,需要将面板移出并供给至下一步加工的折割位置,因此非常费时间,且决定下一步工程中的折割位置(使切断线与切断棒一致的调整等)费时间,导致效率大幅降低,且因断裂取出产品尺寸的面板甚为麻烦。
[001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
[0017]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具备:下侧平台,具有将承载于顶面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予以支持的吸引保持功能,且附有使上述液晶面板旋转的旋转机构;上侧平台,设于该下侧平台的正上方,具有将液晶面板支持于底面的吸引保持功能,且设有使上述液晶面板旋转的旋转机构,并由升降机构升降上述液晶面板;门形框架;通过移动机构在位于上升退避位置的上侧平台与上述下侧平台之间向前后方向进行进退移动;复数个基座,可位置变更地并列设置在该框架的水平棒材的两端间,进行升降滑动;上侧刀具,设于该各基座之上,随着上述基座利用升降机构上升对保持在上述上侧平台底面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底面划出切断线;下侧刀具,设于该各基座之下,以便基座随着升降机构下降时对保持在上述下侧平台顶面的上述液晶面板的顶面划出切断线;待机台,使供给至上述下侧平台前方的液晶面板及由人工供给至该液晶面板下侧的层间纸待机;移动体,设于该待机台,以通过导引机构在上述待机台与前方的下侧平台的上侧之间进行进退移动的进行导弓丨,同时承载上述所供给的液晶面板;以及层间纸导入兼移出装置,将供给至上述待机台的上述层间纸拉入至上述下侧平台上,且将下侧平台上的上述层间纸拉出。
[0019]又,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框架的水平棒材上设有折割装置,用于折割在下侧平台上的液晶面板顶面划出的切断线。
[0020]再者,采用如下结构,上述上侧刀具及下侧刀具安装于通过设于门形框架的水平棒材上的导件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轻量级基座的上下端的刀具支架上,同时在上述基座的一方的板面上设有通过导件沿上下方向滑动的平衡配重,并借助于联动机构进行联动,以使上述平衡配重随着升降机构的动作,向与上述基座的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
[0021]实用新型效果
[002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使仅上侧升降的上侧平台与下侧平台在上下对置,并于在该上下的上侧平台与下侧平台之间向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门形框架上,设置有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的上侧刀具及下侧刀具,因此使门形框架往复移动的同时,由下侧刀具对通过导引机构从待机台向下侧平台移动移动体而供给至下侧平台上的吸引保持液晶面板的顶面划出切断线,对上侧平台的吸引保持液晶面板的底面以上侧刀具划出切断线,且通过旋转机构使下侧平台及上侧平台旋转90°,因此可使上述切断线在两方向交叉,可进行效率极佳的划线。
[0023]又,随着导入兼移出装置前进,将层间纸从待机台引入至下侧平台之上,并使移动体前进让搭载于移动体上的液晶面板搬入到下侧平台的上方,因而可使上侧平台下降来将移动体上的液晶面板吸引承载于上侧平台的底面,而借着使上侧平台上升,且使导入兼移出装置后退,使框架移动,可对上侧平台的吸引保持液晶面板的底面以上侧刀具划出切断线。
[0024]再者,已于底面划线的液晶面板,卸载后吸引保持于下侧平台上,并使框架移动,可以以下侧刀具对液晶面板的顶面进行划线;又可使框架在保持于上侧平台底面的液晶面板的下面和保持于下侧平台顶面的液晶面板的上面往复(向前后方向)移动时,能够以上侧刀具和下侧刀具有效率地进行划线。
[0025]当然,在下侧平台上的液晶面板下侧存在层间纸,因此由导入兼移出装置移出层间纸的同时,将层间纸上的已于上下表面划线的液晶面板顺利移出。
[0026]尤其是,可通过移动体搬入所搭载的液晶面板,所以将已划线的液晶面板传递至下侧平台后,可在等待上升的空的上侧平台下将移动至下侧平台正上方的移动体上的液晶面板吸引保持在空的上侧平台下。
[0027]因此,由于下侧平台与载置液晶面板没有接触,所以不会对液晶面板造成污垢或损伤,并且将液晶面板与层间纸一起移出,因而即使液晶面板又薄又是大尺寸,也可以十分顺利地、即不会对液晶面板带来任何影响地移出。
[0028]又,于门形框架设有折割装置,所以可折割层间纸上的已于顶面底面划线的液晶面板的切断线,并且可通过下侧平台的90°旋转来折割两个方向的切断线,并将所折割的产品尺寸的小块液晶面板保留在层间纸上,所以可将产品尺寸的液晶面板保存在(留置)层间纸上而一次移出,可消除回收下侧平台上的产品尺寸的液晶面板费时间的问题,大幅提高效率。
[0029]再者,将平衡配重自由滑动地并排设置于上下具有上侧刀具及下侧刀具的滑动件的板面侧,并设置有随着升降机构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滑动件而使平衡配重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反方向滑动的联动机构,因此取得刀具加重平衡。
[0030]因此,升降机构的压力最佳,可进行良好的划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32]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3]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的后视图。
[0034]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0035]图5是示出移动体通过导引机构移动的纵剖主视图。
[0036]图6是示出移动体部分的液晶面板与层间纸的纵剖主视图。
[0037]图7是示出折割装置及刀具的纵剖放大侧视图。
[0038]图8是示出刀具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0039]图9是示出刀具部分动作的主视图。
[0040]图10是示出刀具的升降联动机构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0041]图11是示出引入层间纸的放大侧视图。
[0042]图12是示出引入层间纸的俯视图。
[0043]图13是示出以下侧刀具对下侧平台上的液晶面板划线的侧视图。
[0044]图14是示出以下侧刀具对下侧平台上的液晶面板划线的俯视图。
[0045]图15是示出上侧平台承载的侧视图。
[0046]图16是示出上侧平台承载后以上侧刀具划线的侧视图。
[0047]图17是示出由上侧平台向下侧平台交接的侧视图。
[0048]图18是示出液晶面板的顶面划线的侧视图。
[0049]图19是示出液晶面板的顶面划线的俯视图。
[0050]图20是示出折割的侧视图。
[0051]图21是示出折割的俯视图。
[0052]图22是示出移出已折割液晶面板的侧视图。
[0053]附图标记:
[0054]A液晶面板[0055]a切断线
[0056]b切断线
[0057]B层间纸
[0058]C下侧平台
[0059]D旋转机构
[0060]E上侧平台
[0061]F旋转机构
[0062]G待机台
[0063]H导入兼移出装置
[0064]J移动机构
[0065]K 框架
[0066]L移动机构
[0067]M升降机构
[0068]N折割装置
[0069]R导引机构
[0070]I 盒体
[0071]2 小孔
[0072]3 马达
[0073]4旋转轴
[0074]5 盒体
[0075]6 小孔
[0076]7 基座
[0077]8 马达
[0078]9旋转轴
[0079]10支持构件
[0080]11 导轨
[0081]12升降机构
[0082]13 插销
[0083]14 轨道
[0084]I5 侧架
[0085]16滑动件
[0086]17线性感应马达
[0087]18连结框架
[0088]19前侧夹持爪
[0089]20后侧夹持爪
[0090]21 缸筒
[0091]23水平棒材
[0092]24 基座
[0093]25上侧刀具[0094]26下侧刀具
[0095]27 轨道
[0096]28滑动件
[0097]29 板片
[0098]30 轨道
[0099]31 轨道
[0100]32 侧材
[0101]33滑动件
[0102]35滑动件
[0103]41折割棒
[0104]42升降导件
[0105]43升降机构
[0106]44 臂杆
[0107]45 马达
[0108]46 凸轮
[0109]47 缺口
[0110]51 导件
[0111]52 配重
[0112]53联动机构
[0113]54 支轴
[0114]55摇动板
[0115]56、58 缺口
[0116]57、59 转子
[0117]60 支轴
[0118]61移动体
[0119]62第I轨道
[0120]63第2轨道
[0121]64 框架
[0122]65 车轮
[0123]67 棒材
[0124]68 插销
[0125]69 缸筒
[0126]71 支架
[0127]101小齿轮
[0128]102 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129]依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130]在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1至图7中所示的C是下侧平台,该下侧平台用于支持承载于顶面的大尺寸薄液晶面板A,并附有吸引保持功能。
[0131]如图2及图5所示,该下侧平台C是中空的盒体1,在顶壁上形成无数个小孔2,通过吸引盒体I内部,将液晶面板A吸引保持于盒体I的顶面。
[0132]而下侧平台C,可在作为旋转机构D的可逆马达3的旋转轴4上端安装盒体I的底面中心,并通过马达3的运转使下侧平台C向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
[0133]在下侧平台C的正上方配置有上侧平台E,该上侧平台E将下侧平台C上的液晶面板A吸引承载于底面,并附有吸引保持功能。
[0134]如图5所示,该上侧平台E是中空的盒体5,在底壁上形成无数个小孔6,通过吸引盒体5内部,将液晶面板A吸引保持于盒体5的底面。
[0135]然后,将安装于基座7底面的作为旋转机构F的可逆马达8的旋转轴9的下端安装于盒体5的顶面中心,并通过马达8的运转使上侧平台E向顺时计、逆时针方向旋转,又如图1所示,通过设于支持构件10的至少二条导轨11在上下方向导引盒体5的同时,将安置在支持构件10上的作为升降机构12的缸筒与支持构件10连接,以使上侧平台E升降。
[0136]在上述下侧平台C上,供给层间纸B、其次供给液晶面板A。
[0137]上述供给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例如通过人工将层间纸B供给至设于下侧平台C前方的待机台G的下游,其次例如通过人工将液晶面板A供给至待机台G的上游移动体61上。
[0138]如图1、2所示,上述移动体61可通过导引机构R在待机台G与前方的下侧平台C之间进行进退移动。
[0139]如图1、2所示,上述导引机构R由并排设置于待机台G两侧的槽型的第I轨道62、62及并排设置于下侧平台C两侧边缘上的槽型的第2轨道63、63所构成,而设在构成移动体61的方形框架64两侧两端之间的分散的车轮65嵌入于第I轨道62内,而车轮65随着移动体61的前进移动从第I轨道62转移到第2轨道63而移动。
[0140]如此,将供给到移动体61上的液晶面板A (该液晶面板A承载于横架于框架64内前后方的作为并列支承构件的棒材67上)送入下侧平台C的正上方。
[0141]当然,所送入的液晶面板A,吸引保持并承载于其后下降的上侧平台E的底面。
[0142]另,送入液晶面板A之后使移动体61后退,准备进行下一个液晶面板A的供给。
[0143]上述移动体61的进退移动方式,通过人工或以具备自走式功能来进行。
[0144]图中68,是第I轨道62及第2轨道63的支持构件。
[0145]上述层间纸B,由导入兼移出装置H所拉出而供给至下侧平台C上,并将已供给在下侧平台C上的层间纸B向前方移出。
[0146]另,如图1所示,若使待机台G以其下侧平台C侧的高处端由插销68所枢支而可自由倾斜,并令前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与待机台G的底面连结(末端也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结)的缸筒69进行伸长、収缩动作,使得待机台G在水平位置与向下倾斜位置自由起伏转动,则对于待机台G安装层间纸B及液晶面板A的作业变得容易,虽采用此方式,但并没有限定。
[0147]上述层间纸B的导入兼移出装置H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以铺设于下侧平台C两侧的轨道14、沿该轨道14正上方配置的侧架15、设于该侧架15并可自由移动地与轨道14卡合的滑动件16、以及设于轨道14与滑动件16两者的线性感应马达17所进行,并且导入兼移出装置H具备:使两侧架15的前端(图1的导入兼移出装置H的相反侧端)彼此连结的连结框架18 ;设于两侧架15两端的前侧夹持爪19及后侧夹持爪20 ;使缸筒21动作而让前侧夹持爪19及后侧夹持爪20开闭,并且以侧架15的顶面和前侧夹持爪19、后侧夹持爪20来夹持层间纸B的前边缘两端角隅、后边缘两端角隅。
[0148]S卩,导入兼移出装置H位于后退停止位置时,处于能以后侧夹持爪20夹持待机台G的层间纸B的前边缘两角隅,且以前侧夹持爪19夹持下侧平台C上的层间纸B的前边缘两角隅的关系位置。如此,以后侧夹持爪20将下侧平台C上的层间纸B移出,以前侧夹持爪19将待机台G的层间纸B拉出。
[0149]又,设置通过移动机构J在上升退避的上侧平台E与下侧平台C之间向前后方向进行进退移动的门形框架K,在该框架K的水平棒材23的两端间并列设置可改变位置的复数个板片29,并设置有让滑动件35自由滑动地与该板片29纵方向的轨道30卡合的基座24,在该各基座24的上下设有上侧刀具25及下侧刀具26,该上侧刀具25,随着升降机构M而上升,对吸引保持在上侧平台E底面的液晶面板A的底面划出切断线a、b ;下侧刀具26,随着升降机构M而下降,对吸引保持在下侧平台C顶面的液晶面板A的顶面划出切断线a、b0
[0150]基座24相对于上述水平棒材23的位置调整(用以变更划出的切断线a、b的位置),例如如图1、2、3、5所示,让设于基座24的滑动件28可自由滑动地与设于水平棒材23的背面上下的轨道27卡合,同时通过设于水平棒材23的整个背面两端间和滑动件28的线性感应马达17使滑动件28在规定位置移动调整。
[0151]上述门形框架K的移动机构J,例如在两轨道14的外侧铺设轨道31,并让门形框架K中设于两侧材32下端的滑动件33可自由移动地与该轨道31卡合,同时通过设于轨道31的整个顶面和滑动件33底面的线性感应马达17使门形框架K向前后方向移动。
[0152]另,导入兼移出装置H、各基座24及门形框架K的移动,虽是使用线性感应马达17所进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其它方式使之移动。
[0153]其次依据上述构成来说明划线方法。
[0154]将液晶面板A供给至待机台G的移动体61上。
[0155]又,将层间纸B也供给至待机台G的移动体61的下游。
[0156]首先,使移动体61如图11所示的前进移动至下侧平台C的正上方。
[0157]其后通过升降机构12使上侧平台E下降,并将移动体61上的液晶面板A吸引保持在上侧平台E的底面。
[0158]而且,继续吸引保持液晶面板A的同时,通过升降机构12使上侧平台E上升后,使框架K向图1左方向移动,且通过使上侧刀具25先上升,对保持在上侧平台E的液晶面板A的底面划出切断线a。
[0159]又,由后侧夹持爪20夹持待机台G的层间纸B的前端边缘两角隅之后,使导入兼移出装置H向图1右方向前进的同时,在前方拉出层间纸B,层间纸B拉出至下侧平台C上之后(如图12所示),解除后侧夹持爪20的夹持,且通过使导入兼移出装置H返回到后方,能够导入层间纸B。
[0160]其后通过升降机构12使上侧平台E下降,将已划线的液晶面板A载置于层间纸B上的同时,解除上侧平台E对液晶面板A的吸引,同时通过升降机构12使上侧平台E上升。[0161]此时,上升返回的上侧平台E的底面没有液晶面板A,处于空的状态,所以使已供给液晶面板的移动体61向上侧平台E的正下方(下侧平台C的正上方)前进之后,下降上侧平台E,以使移动体61上的液晶面板A被吸引保持于上侧平台E的底面。
[0162]接着,如图13所示,随着下侧平台C的吸引,将层间纸B与液晶面板A—起吸引保持于下侧平台C上,且持续保持的同时使框架K向图1左方向移动,通过使上侧刀具25上升,使下侧刀具26下降,如图18所示,上侧刀具25对吸引保持在上侧平台E下的液晶面板A的底面或与层间纸B —起吸引保持在下侧平台C上的液晶面板A的顶面划出如图13所示的切断线a。
[0163]已于顶面底面划线的下侧平台C上的液晶面板A,由前侧夹持爪19夹持下侧平台C上的层间纸B的前端边缘两角隅,接着使导入兼移出装置H向前方移动,将下侧平台C上的层间纸B与已于顶面底面划线的液晶面板A,一起移出至前方的运出台车Y(图1、图22所示)上,搬送至下一步加工(折割等)。
[0164]通过重复以上的划线,可不翻转液晶面板A的情况下,对双面(顶面底面)划线的同时,将已划线的液晶面板A载置于层间纸B上,并与层间纸B —起移出已划线的液晶面板A0
[0165]划出(由上侧刀具25及下侧刀具26)相对于先在上述液晶面板A的底面及顶面划出的一方向的切断线a呈交叉的另一方向的切断线b时,由旋转机构F使上侧平台E旋转90°,由旋转机构D使下侧平台C旋转90°。
[0166]其次依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
[0167]如图1、2、4、7所示,在框架K的水平棒材23设有折割装置N,该折割装置N在下侦台C的层间纸B上折割上述所划出的切断线a及b。
[0168]如图1、2、4、7所示,在上述折割装置N配置有在水平棒材23的前面通过升降导件42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折割棒41。
[0169]上述升降导件42,在与水平棒材23和折割棒41对置面一方上并排设置有复数个轨道,在另一方上并排设置有复数个通过轨道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滑动件。
[0170]又,折割棒41,通过升降机构43来进行升降。
[0171]在图示中,上述升降机构43具备:在水平棒材23的两端借助于臂杆44支持的伺服马达45 ;通过该马达45的运转而旋转的凸轮46 ;以及供凸轮46自折割棒41的两端面向内方嵌入的缺口 47 ;折割棒41虽随着凸轮46的旋转而升降,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其它方式使之升降。
[0172]若如上所述构成,则通过马达45的运转使凸轮46在缺口 47内旋转而升高折割棒41,从而推压而折割液晶面板A的切断线a,折割每一个切断线a,可间歇地移动框架K的移动机构J来进行。
[0173]折割切断线b,由旋转机构D使下侧平台C旋转90°,其后经上述顺序进行。
[0174]另,折割各切断线a、b时,由摄像机S读取切断线a、b,基于该读取来移动框架K,以使折割棒41的加压线相对于各切断线a、b 一致,又,预先令液晶面板A底面的切断线a的切入深度比切断线b的切入深度更深,从而可顺利且不产生不良品的进行折割。
[0175]当然,根据摄像机S的读取,以让另一方向的切断线b相对于一方向的切断线a呈直角交叉的,或以使切断线a、b相对于液晶面板A的边缘平行的,由旋转机构D旋转下侧平台c、由旋转机构F旋转上侧平台E而进行修正。
[0176]其次,依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
[0177]如图1、3、8、9、10所示,设置通过导件51沿基座24的板面上下方向滑动的平衡用配重52。
[0178]上述基座24由比配重52更轻的材质所形成,在基座24的升降机构M中借助于联动机构53使配重52向基座24滑动的相反方向滑动。
[0179]如图7、8、9所示,上述联动机构53具备:中途具有支轴54的摇动板55 ;自该摇动板55的一端面向内方设置的缺口 56 ;以配重52为轴支承而嵌入于缺口 56的转子57 ;自摇动板55的另一端面向内方设置的缺口 58 ;以及以基座24为轴支承而嵌入缺口 58的转子59 ;若基座24滑动则配重52向基座24滑动的相反方向滑动,但并不限于此方式,也可以例如如图8所示通过支轴60以小齿轮101为轴承,使设于基座24及配重52的齿条102与该小齿轮101相咬合。总之,配重52向基座24的相反方向滑动即可。
[0180]这样,上侧刀具25和下侧刀具26的平衡归零,使升降机构M的加压力最佳化,可进行良好的划线。
[0181]另,将液晶面板A重迭于层间纸B上时,层间纸B的周缘(各边缘)自液晶面板A的周缘(各边缘)超出。
[0182]图中71,是上侧刀具25及下侧刀具26的支架。
【权利要求】
1.一种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具备: 下侧平台,具有将承载于顶面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予以支持的吸引保持功能,且附有使上述液晶面板旋转的旋转机构; 上侧平台,设于该下侧平台的正上方,具有将液晶面板支持于底面的吸引保持功能,且设有使上述液晶面板旋转的旋转机构,并由升降机构升降上述液晶面板; 门形框架,通过移动机构在位于上升退避位置的上侧平台与上述下侧平台之间向前后方向进行进退移动; 复数个基座,可变更位置地并列设置在该框架的水平棒材的两端间,以进行升降滑动; 上侧刀具,设于该各基座的上方,随着上述基座通过升降机构上升,对保持在上述上侧平台底面的上述液晶面板的底面划出切断线; 下侧刀具,设于该各基座的下方,随着基座通过升降机构下降,对保持在上述下侧平台顶面的上述液晶面板的顶面划出切断线; 待机台,使供给至上述下侧平台前方的液晶面板及由人工供给至该液晶面板下侧的层间纸待机; 移动体,设于该待机台,以通过导引机构在上述待机台与前方的下侧平台的上侧之间进行进退移动的方式进行导引,且承载上述所供给的液晶面板;以及 层间纸导入兼移出装置,将供给至上述待机台的上述层间纸拉入至上述下侧平台上,且将下侧平台上的上述层间纸拉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框架的水平棒材上设有折割装置,用以对下侧平台上的液晶面板顶面划出的切断线进行折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面板的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侧刀具及下侧刀具安装于通过设于门形框架的水平棒材上的导件沿上下方向滑动的轻量级基座上下端的刀具支架上,同时在上述基座的一方的板面上,设有通过导件沿上下方向滑动的平衡配重,并借助于联动机构进行联动,以使上述平衡配重随着升降机构的动作,向与上述基座的滑动方向相反方向滑动。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3551907SQ201320538052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白井明 申请人:白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