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87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变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包括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的屈光度分别为负、正。第一透镜群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第二透镜群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像侧之间,并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变焦镜头符合-2.4<f1/fw<-1.0,其中f1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且fw为变焦镜头切换至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专利说明】变焦镜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镜头,且特别关于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变焦镜头多属大光圈广角变焦镜头,然而由于广角镜头无法清晰分辨较远的影像,因此在长廊、卖场长型货架等场所的较长距离的安全监控应用上,大光圈广角变焦镜头就无法符合须清晰分辨较远影像的需求。
[0003]另一方面,在变焦镜头中,为了消除像差(image aberrat1n)与色差(chromaticaberrat1n),会使用非球面透镜来实现广角的目的。尽管非球面透镜对矫正像差的效果良好,但使用过多的非球面透镜会导致成本提高。
[0004]因此如何兼顾变焦镜头的影像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已成为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5]美国专利第7405885号、第7061687号、第7489452号及第4348082号以及美国公开第2010182677号及第2006034000号皆提出了一种变焦镜头。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其具有长景深、高解析与大光圈的优点。
[0007]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8]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焦镜头,其包括第一透镜群以及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度,且第一透镜群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并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像侧之间。第二透镜群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且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正、负、正。变焦镜头符合-2.4〈fl/fW〈-1.0,fl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变焦镜头切换至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还包括孔径光阑,配置于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之间,并相对于变焦镜头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适于相对孔径光阑移动,以使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切换,其中第二透镜群适于移动以进行变焦,且第一透镜群适于移动以进行对焦。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负。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凹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凸面朝向像侧的凸凹透镜。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凹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双凹透镜。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2.4〈fl/fW〈-1.9,其中fl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变焦镜头切换至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1.3〈|fl/f2|〈1.7,其中fl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D/TTLW > 0.65以及D/TTLT>0.75,其中D为孔径光阑至位于像侧的成像面的距离;TTLW为变焦镜头切换至广角端时,第一透镜面向物侧的表面与变焦镜头的光轴相交的交点至成像面的距离;TTLT为变焦镜头切换至望远端时,第一透镜面向物侧的表面与变焦镜头的光轴相交的交点至成像面的距离。
[00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群还包括第九透镜,配置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且第九透镜的屈光度为正。
[00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九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负、负、正。
[00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分别为双凹透镜、双凹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
[00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还包括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配置于物侧与第一透镜群之间,第三透镜群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十透镜以及第十一透镜,且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
[00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十透镜以及第十一透镜各为一球面透镜。
[002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十透镜以及第十一透镜分别为双凸透镜及凸面朝向像侧的凸凹透镜。
[002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透镜群相对于变焦镜头固定不动。
[002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1.4〈fl/fW〈-1.0,其中fl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变焦镜头切换至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002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0.8〈 I fl/f2 I〈1.2,其中fl为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
[002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变焦镜头符合D/TTL > 0.45,其中D为孔径光阑至位于像侧的成像面的距离,TTL为第十透镜面向物侧的表面与变焦镜头的光轴相交的交点至成像面的距离。
[002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各为一球面透镜,且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至少其一为一非球面透镜。
[002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002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分别为双凸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
[003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
[003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
[003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
[003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镜群中的至少两个相邻透镜形成一双胶合透镜,且至少两个相邻透镜中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
[0034]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搭配屈光度分别为负与正的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且通过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的搭配,来降低像差与色差。因此,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成像品质。
[0035]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A至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的焦距为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0037]图2A至图2D是图1A的变焦镜头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38]图2E至图2H是图1B的变焦镜头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39]图3A至图3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的焦距为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0040]图4A至图4D是图3A的变焦镜头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41]图4E至图4H是图3B的变焦镜头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42]图5A至图5B分别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的焦距为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0043]图6A至图6D是图5A的变焦镜头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44]图6E至图6H是图5B的变焦镜头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45]图7A至图7B分别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的焦距为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0046]图8A至图8D是图7A的变焦镜头于广角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0047]图SE至图8H是图7B的变焦镜头于望远端时的光学模拟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49]图1A至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的焦距为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至图1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包括第一透镜群110以及第二透镜群120,其中第一透镜群110具有负屈光度,而与第二透镜群120具有正屈光度。第一透镜群110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以及第三透镜113。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以及第三透镜113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负。第二透镜群120配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像侧之间。第二透镜群120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四透镜121、第五透镜122、第六透镜123、第七透镜124及第八透镜125,且第四透镜121、第五透镜122、第六透镜123、第七透镜124以及第八透镜125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正、负、正。
[0050]此外,请参照图1A至图1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还包括滤光片130,且滤光片130的其中一表面(表面S108)为孔径光阑131(Aperture stop)。孔径光阑131配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之间,并相对于变焦镜头100固定不动,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适于相对于孔径光阑131移动,以使变焦镜头100在广角端(wide-end)与望远端(tele-end)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120具有变焦(zoom)功能,并适于移动以进行变焦,且第一透镜群110具有调焦(focus)功能,并适于移动以进行对焦。
[0051]更详细而言,当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朝接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变焦镜头100由广角端往望远端切换,此时变焦镜头100的可变间距dl、d2会变小,可变间距d3会变大,而变焦镜头100的焦距将可从广角端(如图1A所示)变成望远端(如图1B所示)。反之,当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朝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变焦镜头100由望远端往广角端切换,此时变焦镜头100的可变间距dl、d2会变大,可变间距d3会变小,而变焦镜头100的焦距也会从望远端(如图1B所示)变成广角端(如图1A所示)。在变焦的过程中,孔径光阑131 —直是固定不动的。
[005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符合-2.4〈fl/fw〈-l.0,其中fl为第一透镜群110的有效焦距,fw为变焦镜头100切换至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进一步而言,当变焦镜头100不符合-2.4<fl/fw<-l.0时,将可能导致下列缺点。当变焦镜头的时fl/fw〈-2.4时,将会使得第一透镜群110的整体尺寸变大,而无法小型化,而当时,将会使得第一透镜群110的屈光度变大,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并降低变焦镜头的功能性。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更符合-2.4〈f l/fw〈-l.9以及1.3〈|fl/f2|〈1.7,其中f2为第二透镜群120的有效焦距。
[0053]另一方面,请参照图1A,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切换至广角端时,变焦镜头100符合D/TTLW > 0.65,其中D为孔径光阑131至位于像侧的成像面SI的距离,TTLW为此时的第一透镜111面向物侧的表面SlOl与变焦镜头100的光轴L相交的交点Pl至成像面SI的距离。此外,请参照图1B,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切换至望远端时,变焦镜头100符合D/TTLT > 0.75,其中TTLT为此时的第一透镜111面向物侧的表面SlOl与变焦镜头100的光轴L相交的交点P2至成像面SI的距离。如此一来,可限制变焦镜头100的厚度,而可缩小变焦镜头100的体积。
[0054]以下将针对变焦镜头100的各透镜结构及材质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55]在上述的变焦镜头100中,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及第三透镜113例如各为一球面透镜。第四透镜121、第五透镜122、第六透镜123、第七透镜124及第八透镜125至少其中之一是一非球面透镜。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121为非球面透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例如是凹面(表面S101)朝向物侧的凹凸透镜、第二透镜112例如是双凹透镜,第三透镜113例如是凸面(表面S106)朝向像侧的凸凹透镜。此外,第四透镜121例如是双凸透镜、第五透镜122例如是凸面(表面S111)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第六透镜123例如是双凸透镜、第七透镜124例如是凸面(表面S114)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及第八透镜125例如是凹面(表面S117)朝向像侧的凹凸透镜。
[00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至第八透镜125的材质例如是玻璃或塑胶。然而,由于一般透镜会对不同波长产生色散作用,因此可见光与红外光无法聚焦于相同距离的平面上,进而会造成色差现象。为了克服上述色差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1、第二透镜112以及第三透镜113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13的阿贝数大于7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113透镜所使用的材质例如是低色散镜片的材质。
[005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120中的至少两个相邻透镜形成第一双胶合透镜D121,且此至少两个相邻透镜中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122与第六透镜123形成第一双胶合透镜D121,其中第五透镜122朝向像侧的表面与第六透镜123朝向物侧的表面具有相同曲率半径(即表面SI 12),而第五透镜122与第六透镜123至少其中之一的阿贝数大于70。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123的阿贝数大于7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123透镜所使用的材质例如也是低色散镜片的材质。
[0058]如此一来,当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第三透镜113与第六透镜123时,其色散程度会较小,以使变焦镜头100在可见光与红外光成像时,不同波长的成像位置将会较佳地聚焦于相同的平面上,进而可有效消除色差。因此,当变焦镜头100可具有良好的红外光矫正效果,而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如此,无论白天或夜晚使用,都可以发挥其良好的红外光矫正效果与成像品质。
[0059]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是使用七片球面透镜加上一片非球面透镜的组合,并搭配屈光度分别为负与正的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且通过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的搭配,来减低像差与色差。此外,在变焦的过程中,由于孔径光阑131固定不动,因此变焦镜头100的连动机构较为简单,如此不仅能降低成本,也使变焦镜头100具有小体积的优点。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中使用的非球面透镜与低色散镜片的数量较少且没有使用超低色散镜片,而可节省透镜的成本,进而可提高生产良率。此外,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100可具有二百万像素级的高解析度,而具有良好的影像品质。
[0060]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1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改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0061]〈表一〉
[0062]
ill率舉|f
衣雨 'M距(mm) 折射半阿W数备注
(mm)__ [I __
物侧M限大_
5101-82.492MP—^L8sT—^218
5102-23.77079 _
5103-26.49080f LSlT—^641 第 +:透镜
510423.841.85 _
510540.86OJOslT 笫…:透镜


Wf lM fill *3Fi
PJ 雙 _ Hg \\
5106403,87\ \
(dl)X X
5107无限大 0J5 I L52| 642滤光片..........................................................................................................................................z:..........................ur......Kv..............................................Kr..............................................可变IbJ距? xV\
5108无R大XxJ \\孔径光_
51099.223.98' 13859.0 第四透镜
5110-47.82— 0.94 _
511137.110.80| 1.69 31.Γ 笫Il透镜
51127.024.09[ 1.50 81.5—访六透镜
5113-12.620.10 _
511428.213.77| 1.67| 32.1 笫七透镜
51157.36— 2.13 _
51168.401,97| 1.921 20.9 第Λ透镜

77Γ /ftc r\;1 PFi IN.1ij 5ε IHJ it?.\ \
511711.64\ \
____X X_
5118无限大 0.45 I 1.521 64.2玻璃盖
5119无限大—1.00_
,影+像感测
5120无 Il 大 0.00\ \ ,,
___I XJ Xl T1:件_
[0063]在表一中,曲率半径是指每一表面的曲率半径,间距是指两相邻表面间的距离。举例来说,表面SlOl的间距,即表面SlOl至表面S102在光轴L上的距离。备注栏中各透镜所对应的厚度、折射率与阿贝数请参照同列中各间距、折射率与阿贝数对应的数值。此外,表面SlOl、S102是第一透镜111的两表面,表面S103、S104是第二透镜112的两表面,而表面S105、S106是第三透镜113的两表面。表面S107、S108是滤光片130的两表面,且表面S108为孔径光阑131,此滤光片130可为红外线截止滤镜(IR Cut Filter)。表面S109、SllO是第四透镜121的两表面,表面Slll是第五透镜122朝向物侧的表面,表面SI 12是第五透镜122与第六透镜123接触的表面,表面S113是第六透镜123的朝向像侧的表面,表面S114、S115是第七透镜124的两表面,表面S116、S117是第八透镜125的两表面。表面S118与S119为玻璃盖150 (cover glass)的两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用于成像时,像侧可设置影像感测元件160,其中玻璃盖150用以保护影像感测元件160,且表面S120即为影像感测元件160的成像表面SI。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感测元件160例如为电荷稱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O))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影像感测兀件。
[0064]承上述,表面S109、SllO为非球面,而非球面的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焦镜头,包括: 一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度,该第一透镜群包括从一物侧至一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以及一第三透镜;以及 一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并配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与该像侧之间,该第二透镜群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以及一第八透镜,且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以及该第八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正、负、正,其中该变焦镜头符合-2.4〈fl/fW〈-1.0,fl为该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该变焦镜头切换至一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孔径光阑,配置于该第一透镜群与该第二透镜群之间,并相对于该变焦镜头固定不动,该第一透镜群与该第二透镜群适于相对该孔径光阑移动,以使该变焦镜头在该广角端与一望远端之间切换,其中该第二透镜群适于移动以进行变焦,且该第一透镜群适于移动以进行对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该物侧的凹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凸面朝向该像侧的凸凹透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该物侧的凹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双凹透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2.4<fl/fw<-l.9,其中Π为该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该变焦镜头切换至该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1.3〈|n/f2|〈1.7,其中Π为该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D/TTLW> 0.65以及D/TTLT > 0.75,其中D为该孔径光阑至位于该像侧的一成像面的距离,而TTLW为该变焦镜头切换至该广角端时,该第一透镜面向该物侧的一表面与该变焦镜头的一光轴相交的交点至该成像面的距离,且TTLT为该变焦镜头切换至该望远端时,该第一透镜面向该物侧的该表面与该变焦镜头的该光轴相交的交点至该成像面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群还包括一第九透镜,配置于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且该第九透镜的屈光度为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九透镜为双凸透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负、负、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分别为双凹透镜、双凹透镜及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还包括一第三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配置于该物侧与该第一透镜群之间,该第三透镜群包括从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十透镜以及第十一透镜,且该第十透镜、该第十一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十透镜以及该第十一透镜各为一球面透镜。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十透镜以及该第十一透镜分别为双凸透镜以及凸面朝向该像侧的凸凹透镜。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群相对于该变焦镜头固定不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1.4<fl/fw<-l.0,其中Π为该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w为该变焦镜头切换至该广角端时的有效焦距。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0.8〈 I fl/f2 <1.2,其中Π为该第一透镜群的有效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群的有效焦距。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变焦镜头符合D/TTL> 0.45,其中D为该孔径光阑至位于该像侧的一成像面的距离,TTL为该第十透镜面向该物侧的一表面与该变焦镜头的一光轴相交的交点至该成像面的距离。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以及该第三透镜各为一球面透镜,且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以及该第八透镜至少其一为一非球面透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为该非球面透镜。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及该第八透镜分别为双凸透镜、凸面朝向该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凸面朝向该物侧的凸凹透镜及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及该第八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凸面朝向该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双凹透镜及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该第七透镜及该第八透镜分别为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凸面朝向该物侧的凸凹透镜、双凸透镜、凸面朝向该物侧的凸凹透镜及凹面朝向该像侧的凹凸透镜。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以及该第三透镜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群中的至少两个相邻透镜形成一双胶合透镜,且该至少两个相邻透镜中至少其一的阿贝数大于70。
【文档编号】G02B15/177GK104133286SQ20141007680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0日
【发明者】周昱宏, 刘佩青 申请人: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