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1603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阵列基板,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彩膜基板,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多个副间隔子,其中,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所述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区域内填充液晶,并通过框胶进行密封。本发明通过设计不等高度的主副间隔子段差,防止曲面面板在不同区域的盒厚不均而导致的光学品味下降。
【专利说明】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 Display,TFT-1XD)的制程中,通常在阵列(Array)基板10与彩膜(Color Filter, CF)基板20之间制作一层间隔子(Photo Spacer, PS),用于支撑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的具有空隙(Cell Gap)。在制程中应保证空隙在各个地方都均匀等高。
[0003]如图1A中,间隔子有主(Main)间隔子21和副(Sub)间隔子22之分。主间隔子21连接于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11上,而副间隔子一端悬空。这种情况下,主间隔子21和副间隔子22之间就有一个高度差即间隔子段差30。且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主间隔子21工作。如图1B中,在面板受挤压时,副间隔子22才会起作用。
[0004]在制备曲面电视时,其原理同图1B,由于曲面电视具有一定的弧度,向内凹或向外凸,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的力,面板左右两边会以面板中心为基点分别产生左右滑动的应力,同时在面板中间上下基板10与20相互挤压的应力会大于左右两边,由于主副间隔子采取等段差30设计(即面板各处的主间隔子21与副间隔子22的高度差都相同),故中间部分受应力挤压更严重,造成曲面面板中间的空隙会小于两边,导致中间和两边的穿透率和响应时间不同,因而造成曲面液晶面板会出现光学品味下降。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合曲面显示面板的间隔子,使其厚度均匀、品质稳定,成为液晶显示设备的一大研发方向。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通过设计不同区域的不等高间隔子差,使曲面液晶面板内厚度一致,不易出现由面板内盒厚不均导致的显示不均(mura)。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曲面液晶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彩膜基板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多个副间隔子,其中,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位置相对应,所述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区域内填充液晶,并通过框胶进行密封。
[0009]优选地,所述副间隔子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
[0010]优选地,所述多个主间隔子的长度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副间隔子的截面呈梯形,且成对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相对应,为接触但不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副间隔子为球形,所述段差是指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副间隔子的直径之差。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曲面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6]制备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
[0017]制备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
[0018]注入液晶;
[0019]贴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使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位置相对应;及
[0020]将所述液晶盒弯折至预装弧度,形成曲面液晶面板。
[0021]优选地,所述副间隔子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
[0022]优选地,所述多个主间隔子的与副间隔子成对设置,且各主间隔子的长度相同。
[0023]优选地,在所述贴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的步骤中,使所述液晶填满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的空隙。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渐变段差的设计,使曲面液晶面板内厚度一致,不易出现由面板内盒厚不均而导致的光斑,提高其所最终形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成像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26]图1A是【背景技术】中平面显示器正常情况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1B是【背景技术】中平面显示器在受挤压情况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曲面液晶面板在未挤压前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进行内凹挤压后的曲面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进行外凸挤压后的曲面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曲面液晶面板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阅图2,所示为曲面液晶面板未挤压前的剖面示意图。
[0035]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由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对盒而成,其中,所述阵列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11。彩膜基板20上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23与多个副间隔子24。所述阵列基板10与所述彩膜基板20之间的显示区域内填充液晶(未标示),并通过框胶(未标示)进行密封。
[0036]具体而言,所述主间隔子23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1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相对应通常是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即,主间隔子23与薄膜晶体管11之间可以互相支撑,但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如挤压,可能存在轻微的相对位移。
[0037]副间隔子24与主间隔子23成对设置,且相邻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增。
[003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段差产生的方式包括:
[0039]一、所述副间隔子24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但主间隔子23长度相冋;
[0040]二、所述副间隔子24与主间隔子23的长度变化皆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但副间隔子24比主间隔子23的变化幅度更大。
[0041]上述段差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及各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在曲面液晶面板所对应的具体位置。
[0042]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的形状通常包括柱状与球状。本发明以柱状为例进行阐述。比如,在一种设计中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的截面呈梯形,即所述主副间隔子23,24的形状为圆锥型或梯型。在其他设计中,亦不排除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呈球状,可以理解的是,高度差是指其直径差,且变化规律与本设计中的段差的构思相同。
[0043]实施例二
[0044]请参阅图2所示为曲面液晶面板未挤压前的剖面示意图。
[0045]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由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对盒而成,其中,所述阵列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11。彩膜基板20上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23与多个副间隔子24。所述阵列基板10与所述彩膜基板20之间的显示区域内填充液晶,并通过框胶进行密封。
[0046]具体而言,所述主间隔子23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1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相对应通常是指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即,主间隔子23与薄膜晶体管11之间可以互相支撑,但在收到外力的情况下,如挤压,可能存在轻微的相对位移。
[0047]副间隔子24与主间隔子23成对设置,且所述副间隔子24的长度随在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位置而变化,如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
[0048]此外,与所述副间隔子24所对应的主间隔子23的长度即可以是相同的,亦可以随副间隔子23变化,但变化幅度略小,即:所述主副间隔子23、24的长度会使其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
[0049]上述变化主要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及所述各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在曲面液晶面板所对应的具体位置。
[0050]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的形状通常包括柱状与球状。本发明以柱状状为例进行阐述。比如,在一种设计中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的截面呈梯形,即所述主、副间隔子23、24的形状为圆锥型或梯型。
[0051]在其他设计中,亦不排除主间隔子23与副间隔子24呈球状,可以理解的是,高度差是指其直径差,且变化规律与本设计中的段差的构思相同。
[0052]实施例三
[0053]请参阅图3所示的内凹型曲面与图4所示的外凸型曲面。所示为图2的液晶面板经挤压后形成。
[0054]如图3所示,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向阵列基板10 —侧弯曲凹陷,使主间隔子23与薄膜晶体管11相对应,副间隔子24与阵列基板10的板面相对应。
[0055]如图4所示,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向彩膜基板20 —侧弯曲凹陷,使主间隔子23与薄膜晶体管11相对应,副间隔子24与阵列基板10的板面相对应。
[0056]S卩,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保持一致,不会因厚度不均而引起光学品质的下降。
[0057]实施例四
[0058]请参阅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制备曲面液晶面板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59]在步骤S501中,制备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
[0060]在步骤S502中,制备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所述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
[006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主间隔子的与副间隔子成对设置。所述副间隔子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各主间隔子的长度相同或变化幅度略小于所述副间隔子。
[0062]此外,所述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既可以是柱状、也可以是球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段差是主副隔离子的高度差,即当主副隔离子为柱状时,为高度差;当主副间隔子为球形时,为直径差。
[0063]在步骤S503中,注入液晶。
[0064]在步骤S504中,贴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使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位置相对应。
[006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相对应是指不固定连接。即,主间隔子23与薄膜晶体管11之间可以互相支撑,但在收到外力的情况下,如挤压,可能存在轻微的相对位移。
[0066]此外,在贴合过程中,应注意使所述液晶刚好填满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的空隙。
[0067]在步骤S505中,将所述液晶盒弯折至预装弧度,形成曲面液晶面板。
[0068]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弯折,包括图3所示的内凹型曲面及图4所示的外凸型曲面。
[0069]本发明是根据曲面显示器的特点(在曲面显示器的中间部分,上下基板相互挤压的应力大于左右两边),采取设计不等段差的主副间隔子,内凹曲面显示器时,让所述段差在中间区域大于两边,这样,在中间区域由于段差较大,在变成曲面显示器时,其耐压性较好,而边缘地区由于段差较小使得耐压性稍差,而加之中间受压力较大,故可以使得显示器的整个区域(cell gap)盒厚保持一致(具体段差值由显示器预装弧度确定)。同理对于外凸型曲面显示器也可以通过相同方法保持盒厚一致。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测试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 彩膜基板,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多个副间隔子,其中,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所述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及 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显示区域内填充液晶,并通过框胶进行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间隔子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间隔子的长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的截面呈梯形,且成对设置。
5.如专利要求I所述的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的方式为接触但不固定连接。
6.如专利要求I所述的曲面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副间隔子为球形。
7.一种曲面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备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 制备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多个主间隔子与副间隔子,所述副间隔子与主间隔子的段差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递减; 注入液晶; 贴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使所述主间隔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位置相对应;及 将所述液晶盒弯折至预装弧度,形成曲面液晶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间隔子的长度变化为从液晶面板中间向边界变短,并取决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预装弧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间隔子的与副间隔子成对设置,且各主间隔子的长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贴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的步骤中,使所述液晶填满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的空隙。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4298015SQ201410562737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川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