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97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模具包括了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从上自下依次排列。可实现包层的一次涂层、二次涂层和着色层一次形成,并具有较高的涂覆质量,同时光纤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光纤引导模具内部空腔、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根据工序不同,产品性能的差异,其内部空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适应产品工艺要求,提高光纤品质。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分别多个涂料进料口导通,使得涂料能够及时充分的与光纤表面接触,涂覆外观更为出色。
【专利说明】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光纤涂覆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0003]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0004]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光导纤维是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玻璃组成。内层为光内芯,直径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外层的直径0.1?0.2_。
[0005]一般内芯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层玻璃大1%。根据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当光线射到内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全部反射。
[0006]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缆皮、芳纶丝、缓冲层和光纤。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0007]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 μ m和62.5 μ 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 μ πΓ?Ο μ m,常用的是9/125 μ 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俗称包层,包层使得光线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即涂覆层,用来保护包层。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0008]光缆内光纤为方便区分,通过在外涂层外上不同颜色油墨进行区分。目前,光纤着色技术分为两种,一种为已紫外固化过的无色光纤再次着色固化,另外一种为锁色技术(即二次涂料和着色层搅拌均和再次着色),这两种着色技术效率低,影响生产工效。


【发明内容】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包层的一次涂层、二次涂层和着色层一次形成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了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从上自下依次固定连接,模具外壁周向固定设置凹槽以固定圆环形密封圈,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中间位置开设若干个涂料进料口。光纤引导模具内腔、一次涂覆模具内腔、二次涂覆模具内腔和着色层模具内腔结构相同,均由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空腔与一个圆柱体空腔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依次连接而成,涂料进料口分别与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圆锥体空腔部分上表面任意位置导通。
[0010]进一步的,引导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80 μ m。
[0011]进一步的,一次涂覆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00-260 μ m。
[0012]进一步的,二次涂覆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00 μ m。
[0013]进一步的,着色层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300-350 μ m。
[0014]进一步的,一次涂覆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20_280mm3、二次涂覆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00-250mm3、着色层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160-200mm3。
[0015]进一步的,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分别与N ^ I个涂料进料口导通。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发明所述光纤模具包括了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可实现包层的一次涂层、二次涂层和着色层一次形成,并具有较高的涂覆质量,同时光纤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0017](2)本发明中的光纤引导模具内部空腔、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根据工序不同,产品性能的差异,其内部空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适应产品工艺要求,提高光纤品质。
[0018](3)本发明中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分别多个涂料进料口导通,使得涂料能够及时,充分的与光纤表面接触,涂料与光纤表面接触时间长,反应充分,进而使得涂覆外观更为出色,涂覆后的涂料不易剥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圆环形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如图1所示,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包括了光纤引导模具1、一次涂覆模具2、二次涂覆模具3和着色层模具4。可实现包层的一次涂层、二次涂层和着色层一次形成,并具有较高的涂覆质量,同时光纤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光纤引导模具1、一次涂覆模具2、二次涂覆模具3和着色层模具4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从上自下依次排列。光纤引导模具I内部空腔、一次涂覆模具2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3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4内部空腔均由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空腔与一个圆柱体空腔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依次排列而成,空腔外壁固定设置凹槽5以固定圆环形密封圈6,空腔中间位置开设若干个涂料进料口 7,涂料进料口 7分别与一次涂覆模具2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3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4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导通。
[0022]光纤引导模具I内部空腔、一次涂覆模具2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3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4内部空腔根据工序不同,产品性能的差异,其内部空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适应产品工艺要求,提高光纤品质。光纤引导模具I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80 μ m,一次涂覆模具2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00-260 μ m、二次涂覆模具3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00 μ m、着色层模具4圆柱体空腔直径为300-350 μ m。
[0023]一次涂覆模具2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20_280mm3、二次涂覆模具3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00-250mm3、着色层模具4圆锥体空腔体积为160-200mm3。
[002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涂覆模具2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3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4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涂料进料口 7导通,使得涂料能够及时,充分的与光纤表面接触,涂料与光纤表面接触时间长,反应充分,进而使得涂覆外观更为出色,涂覆后的涂料不易剥落。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了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所述光纤引导模具、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从上自下依次固定连接,模具外壁周向固定设置凹槽以固定圆环形密封圈;所述一次涂覆模具、二次涂覆模具和着色层模具中间位置开设若干个涂料进料口,所述涂料进料口分别与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圆锥体空腔部分上表面任意位置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引导模具内腔、一次涂覆模具内腔、二次涂覆模具内腔和着色层模具内腔结构相同,均由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空腔与一个圆柱体空腔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依次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80 μ m, 一次涂覆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00-260 μ m、二次涂覆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260-300 μ m、着色层模具圆柱体空腔直径为300-350 μ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涂覆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20-280m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涂覆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200-250m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模具圆锥体空腔体积为160-200m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在线着色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二次涂覆模具内部空腔和着色层模具内部空腔圆锥体部分上表面分别与NSlf涂料进料口导通。
【文档编号】G02B6/02GK104355553SQ20141072640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晔, 王震, 张海涛, 曹珊珊, 刘志忠 申请人: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