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扩散膜。
背景技术:
光扩散膜,通常是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
光扩散膜用于扩散点光源或线状光源的光,或者调整出射光的角度,以便得到均一且正面亮度高的面照明。这种光扩散膜被广泛使用于例如装备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等中。
不论是现在应用较多的led背光源还是传统的ccfl背光源,其所发出的光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而不是面光源。但经过背光模组用扩散膜,能够将其分布成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光线经过扩散层时,通过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中不断发生的折射、反射等光学现象,从而得到光学扩散的结果。
但是,现有的光扩散膜,基材层与扩散层不可分离,在扩散层需要拆开时不方便,并且,现有的光扩散膜不能防蓝光,而短波蓝光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极大,现有的光扩散膜抗静电效果也欠佳。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分离,且防蓝光、抗静电、扩散效果好的光扩散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扩散膜,包括:
基材层;
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压敏胶涂层与离型膜,所述压敏胶涂层与离型膜可剥离的依次设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
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粘结层的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光扩散层由粘合剂、交联剂、抗静电剂、防蓝光树脂及光扩散粒子固化而成,所述抗静电剂为纳米级氧化铟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扩散粒子包括有机光扩散粒子与无机光扩散粒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机光扩散粒子为亚克力颗粒、硅氧烷颗粒或二氧化硅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机光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1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层、粘结层及光扩散层,粘结层包括压敏胶涂层与离型膜,压敏胶涂层与离型膜可剥离,光扩散层由粘合剂、交联剂、抗静电剂、防蓝光树脂及光扩散粒子固化而成,光扩散膜中的粘结层与基材层可分离,且光扩散膜防蓝光、扩散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光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扩散膜,包括:
基材层1;
粘结层2,粘结层2包括压敏胶涂层21与离型膜22,压敏胶涂层21与离型膜22可剥离的依次设于基材层1的一侧表面上;压敏胶涂层21与离型膜22具有可剥离性,因而当光扩散膜需要返工,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拆开的时候,通过剥离便可轻松分离基材层、粘结层与扩散层。
光扩散层3,设置于粘结层2的远离基材层1的一侧表面上,光扩散层3由粘合剂、交联剂、抗静电剂、防蓝光树脂及光扩散粒子固化而成。由此形成的光扩散层,光扩散效果好,同时,可以防蓝光,避免了短波蓝光带来的危害。
其中,形成光扩散层3的原料,抗静电剂为纳米级氧化铟锡,可有效抗静电。
光扩散粒子包括有机光扩散粒子与无机光扩散粒子,无机光扩散粒子优选为亚克力颗粒、硅氧烷颗粒或二氧化硅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无机光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10μm,该粒径适宜,可提供较好的光扩散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层1、粘结层2及光扩散层3,粘结层2包括压敏胶涂层21与离型膜22,压敏胶涂层21与离型膜22可剥离,光扩散层3由粘合剂、交联剂、抗静电剂、防蓝光树脂及光扩散粒子固化而成,且抗静电剂为纳米级氧化铟锡,由此,本发明中光扩散膜中的粘结层与基材层可分离,且光扩散膜防蓝光、扩散效果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