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9324发布日期:2018-12-22 10:5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主要由背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膜、塑胶框等组成,因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所以常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可靠光源。

目前,主流的背光源为led光源,大致分为侧入射背光源和直下式背光源。其中,采用侧入射背光源的优点在于轻薄,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优点在于实现窄边框。

然而,市面上并没有出现同时兼顾侧入式背光源的轻薄和直下式背光源的窄边框特点的背光模组,因此需要进行单独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能实现背光源的轻薄化特点,又能实现窄边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本体;其中,

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定为入射面,其上形成有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开口向下的凹槽,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均用以容纳相应预设的一行和/或一列led灯所形成的led灯条;

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定为出光面,其上形成有对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的雾化散射区,且所述雾化散射区用以增强光由所述入射面进入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的散射效果。

其中,所述凹槽中用以容纳led灯的腔体为柱体、椎体或半球体。

其中,所述雾化散射区直接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雾化处理成型。

其中,所述雾化散射区通过涂布光扩散材料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而形成。

其中,所述光扩散材料为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钽、氮化硅或氧化铝。

其中,所述光扩散材料为石墨。

其中,所述光扩散材料为金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led灯条、反射片、前述的导光板、扩散片和增光膜;其中,

所述led灯条固定于金属背板上并穿过所述反射片,且容纳于所述导光板上入射面的凹槽中。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导光板的入射面上形成有容纳led灯条的凹槽,出光面上对应凹槽形成有增强光散射效果的雾化散射区,从而使得传统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led灯条可以直接嵌入导光板的凹槽中,不仅具备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轻薄化特点,还实现了窄边框的特点,同时通过凹槽增加了led灯的散热面积,延长了背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光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光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导光板,包括:本体1;其中,

本体1的下表面设定为入射面,其上形成有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开口向下的凹槽2,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2均用以容纳相应预设的一行和/或一列led灯所形成的led灯条;其中,凹槽2中用以容纳led灯的腔体包括但不限于柱体、椎体和半球体;

本体1的上表面设定为出光面,其上形成有对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2的雾化散射区3,且雾化散射区3用以增强光由入射面进入并从出光面射出的散射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导光板侧面设置背光源(led灯条),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导光板的入射面可以直接嵌入背光源(led灯条),不仅具有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轻薄化特点,还减少了背光源原有设置空间,实现了窄边框的特点,同时通过凹槽2增加了led灯的散热面积,延长了背光源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导光板的出光面在对应凹槽3的位置上形成有的雾化散射区3,增强了光线的散射效果,提高了光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雾化散射区3可以直接在本体1的上表面上雾化处理成型,如导光板成型时,雾化散射区3同时成型;或者导光板成型后,经过后续雾化加工导光板上表面对应的区域形成雾化散射区3。应当说明的是,雾化散射区3可以是图案化的规则图形,也可以是图案化的不规则图形。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雾化散射区3还可以通过涂布光扩散材料在本体1的上表面而形成。其中,光扩散材料为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钽、氮化硅或氧化铝;或光扩散材料为石墨;或光扩散材料为金属。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led灯条10、反射片20、导光板30、扩散片40和增光膜50;其中,led灯条10固定于金属背板60上并穿过反射片20,且容纳于导光板30上入射面的凹槽2中。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导光板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导光板具有相同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具体请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导光板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导光板的入射面上形成有容纳led灯条的凹槽,出光面上对应凹槽形成有增强光散射效果的雾化散射区,从而使得传统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led灯条可以直接嵌入导光板的凹槽中,不仅具备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轻薄化特点,还实现了窄边框的特点,同时通过凹槽增加了led灯的散热面积,延长了背光源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本体;本体的下表面设定为入射面,其上形成有至少一行和/或至少一列开口向下的凹槽,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均用以容纳相应预设的一行和/或一列LED灯所形成的LED灯条;本体的上表面设定为出光面,其上形成有对应每一行和/或每一列凹槽的雾化散射区,且雾化散射区用以增强光由入射面进入并从出光面射出的散射效果。实施本发明,能实现背光源的轻薄化特点,又能实现窄边框。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8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