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自耦合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90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形自耦合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自耦合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以及光纤传感的快速发展,各种光学器件层出不穷。器件与器件之间,或者器件与光纤之间往往需要通过光纤适配器来连接,否则将要通过光纤熔接的形式来连接,但是熔接这种方式对于某些情况是不合适的,因此光纤适配器的使用,极好地解决了光纤连接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光纤适配器要求是左右两端光纤的纤芯直径必须一致,例如单模光纤对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对多模光纤,那样耦合效率才会更大。但是针对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相连接的情况,由于纤芯不匹配导致光路耦合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形自耦合光纤适配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外界部件配合连接或分离的接口,所述内腔通过两端所述接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芯体,所述芯体的内部沿所述内腔的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锥形光路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光路通道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路通道的两端口的直径分别为9±1微米、50±1微米。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的材质为陶瓷。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口为fc型光纤接口。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界部件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接头分别为fc/pc型光纤接头。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通过胶接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由对称设置的具有第一腔体的第一圆柱形壳体和具有第二腔体的第二圆柱形壳体构成,所述第一圆柱形壳体的一端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的一端对接使得所述芯体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光路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形壳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接口。

优选地,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圆柱形壳体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相对固定的紧固件。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螺丝。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光纤通信或光纤传感领域中,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的耦合连接问题,且大大降低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传输损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结构简单,使用便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用于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光纤适配器;1a、外壳;1b、芯体;1c、接口;1d、光路通道;2、多模光纤;2a、多模光纤接头;3、单模光纤;3a、单模光纤接头;m、第一腔体;n、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光纤适配器1,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1a,外壳1a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外界部件配合连接或分离的接口1c,内腔通过两端接口1c与外界连通,该光纤适配器1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a内且将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m和第二腔体n的芯体1b,芯体1b的内部沿内腔的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锥形光路通道1d,第一腔体m和第二腔体n通过光路通道1d连通。

本例中,光路通道1d的两端口的直径分别为9±1微米、50±1微米,以分别对应匹配单模光纤的纤芯和多模光纤的纤芯。所以,外界部件通常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外壳1a上的接口1c设置成fc型光纤接口,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接头分别为fc/pc型光纤接头。

本例中,芯体1b通过胶接固定在外壳1a内部。

具体地,在制备该光纤适配器1时,步骤一:可通过设计两端为fc型接口的圆柱形壳体,将该圆柱形壳体分割成对称的两个圆柱形壳体,该两个对称的圆柱形壳体分别为具有第一腔体的第一圆柱形壳体和具有第二腔体的第二圆柱形壳体;步骤二、设计一个内部为锥形通道的陶瓷芯体,且满足锥形通道的两端口的直径分别为9±1微米、50±1微米;步骤三:将芯体插设在第一圆柱形壳体和第二圆柱形壳体内部并用胶粘结,使得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锥形通道连通。第一圆柱形壳体和第二圆柱形壳体之间还可以通过螺丝紧固。

该光纤适配器1能够将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进行对接,而不影响两光纤之间的耦合问题,主要通过将该光纤适配器里面的锥形陶瓷插芯内部的光路通道加工成锥形,以满足该光纤适配器每一端与插入的光纤纤芯是匹配的,从而达到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的连接效果。

该光纤适配器1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在光纤通信或光纤传感领域中,将单模光纤3与多模光纤2分别对应插入光纤适配器1两端,注意两个端口不要插错,单模光纤3对应9±1微米圆形端口,多模光纤2对应50±1微米圆形端口。由于单模光纤3对应的是9±1微米圆形端口,多模光纤2对应的是50±1微米端口,因此两端都满足芯径匹配的条件,从而解决了单模光纤3与多模光纤2之间传输损耗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外界部件配合连接或分离的接口,所述内腔通过两端所述接口与外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芯体,所述芯体的内部沿所述内腔的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锥形光路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光路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通道的两端口的直径分别为9±1微米、50±1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材质为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fc型光纤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部件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接头分别为fc/pc型光纤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通过胶接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对称设置的具有第一腔体的第一圆柱形壳体和具有第二腔体的第二圆柱形壳体构成,所述第一圆柱形壳体的一端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的一端对接使得所述芯体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光路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形壳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圆柱形壳体和第二圆柱形壳体相对固定的紧固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形自耦合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外界部件配合连接或分离的接口,内腔通过两端接口与外界连通,该光纤适配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且将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芯体,芯体的内部沿内腔的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锥形光路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光路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光纤通信或光纤传感领域中,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的耦合连接问题,且大大降低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之间传输损耗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红;冒烨颖;徐进龙;赵建;陈会;杨启明;耿玲;顾佳;方琪;梅文哲;吕培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德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