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501发布日期:2020-09-15 18: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属于光纤通信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数据量的增长,数据机房中传统光纤配线架已跟不上端口的爆发性增长需要,更密集化的新型mpo型光纤配线架越来越受到欢迎。新型mpo型光纤配线架具有密度高、体积小、mpo连接器传输能力强、模块化程度高等优势,更加适合数据中心机房的应用。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多和网络的大量使用,光纤线路的故障现象也日益增多,网络维护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线路和位置,才能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通信。因此,需要对网络的线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高密度的mpo光纤链路,如果使用单路的监控检测则线路繁多,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简化测试光路,降低系统监测成本的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包括光纤透镜、滤光片和多通道mpo插芯,滤光片设置在多通道mpo插芯内,多个光纤透镜的透镜端分别对称设置在滤光片两侧,单侧光纤透镜的数量与多通道mpo插芯的光路数量一致。

滤光片为1260~1650nm全波段的聚酯纤维滤光片。

滤波片位于入射的透镜光纤的束腰位置。

光纤透镜工作距离200um,在球形透镜头部镀1260~1650nm全带宽的增透膜。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多芯mpo连接器基础上,通过在多通道mpo插芯上开出切割槽,并将聚酯纤维滤光片插入该切割槽中,并把光纤透镜预埋在切割好的mpo插芯中,然后再组装mpo散件,就组成了带有多通道反射器的mpo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使用一片聚酯纤维滤光片,分别放入8芯或12芯的mpo插芯中,能实现8条或12条光路的监控。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mpo连接器兼容,由于产品集成度高,大大减少了使用的器件和监控成本;能够同时监控多通道光路,简化测试光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光线方向。本实用新型包括光纤透镜4、滤光片3和开有槽2的多通道mpo插芯1。滤光片3设置在多通道mpo插芯1内,多个光纤透镜4的透镜端分别对称设置在滤光片3的两侧,单侧光纤透镜4的数量与多通道mpo插芯1的光路数量一致。

制作时,先将多通道mpo插芯1切割一个长3mm,宽300um的槽2,选用工作距离为200um的光纤透镜4,其在球形透镜头部镀1260~1650nm全带宽的增透膜。从多通道mpo插芯1的头部把光纤透镜4一根一根穿入,使光纤透镜4的透镜端对准切割槽2的前部并用胶固定;然后再从多通道mpo插芯1的尾部一根一根穿入光纤透镜4,其透镜端对准槽2的后部,用胶把光纤透镜4固定,要保证从多通道mpo插芯1的头部和尾部穿入的光纤透镜4位置对应;再把1260~1650nm全波段的聚酯纤维滤光片3插入切割好的槽2中,通过调整滤光片3的角度位置来改变回损值,当滤光片3位于入射球形透镜光纤4的束腰位置时,可以达到1650nm监控端的回损最小值,可保证回损>35db的要求,加入光纤匹配胶固定好滤光片3,最后将光纤透镜4的光纤并带,形成ribbon带,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然后组装mpo散件,就可得到一个带多通道反射器功能的mpo连接器。

使用时,入射光线经光纤透镜4准直后变成平行光,再经滤光片3滤光后,平行光通过球形透镜后变成高斯光进入光纤,达到光路插入损耗<1db的要求,并实现多条光路的监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包括光纤透镜、滤光片和多通道mpo插芯,其特征在于滤光片设置在多通道mpo插芯内,多个光纤透镜的透镜端分别对称设置在滤光片两侧,单侧光纤透镜的数量与多通道mpo插芯的光路数量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滤光片为1260~1650nm全波段的聚酯纤维滤光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滤波片位于入射的光纤透镜的束腰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光纤透镜工作距离200um,在球形透镜头部镀1260~1650nm全带宽的增透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简化测试光路,降低系统监测成本的光纤透镜多通道MPO反射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光纤透镜、滤光片和多通道MPO插芯,滤光片设置在多通道MPO插芯内,多个光纤透镜的透镜端分别对称设置在滤光片两侧,单侧光纤透镜的数量与多通道MPO插芯的光路数量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潘素玉;康秀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朗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