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7717发布日期:2020-11-27 10:1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单纤双向组件是一种集发射和接受于一体的光点转换器件,发射器和接收器采用一根光纤实现数据双向传输的功能,是现代光通信中的核心器件,其能够节省大量的光纤资源,上下行等距的特性可有效保证高精度时间同步的优势。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兼容以前的应用场景和波长分配,最新的标准也要求收发波长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传统结构的单纤双向光器件难以分离出波长比较接近的收发光,当收发波长接近时,发射和接受的光不能得到很好的区分,从而导致串扰,影响收发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分离出波长比较接近的收发光的单纤双向光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光纤适配器和光路单元,所述光路单元包括安装壳体、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和第三滤波片,所述发射单元和光纤适配器分别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相对的两端,所述接收单元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和第三滤波片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内侧,其中发射单元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且透过第一滤波片进入光纤适配器的入射口,从光纤适配器出射口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反射后进入第二滤波片并再经过第二滤波片反射后进入第三滤波片,透过第三滤波片后进入接收单元的入射端。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波片和第二滤波片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发射单元发出的光与第一滤波片的法向量夹角为13度。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进入接收单元的入射端的光与第三滤波片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光器件固定架,所述光器件固定架安装在安装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和第三滤波片均安装在光器件固定架上,所述光器件固定架中设有对应的通孔结构,从而为双向光纤提供传播光路。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在光纤适配器的入射口位置设有第一光隔离器,在接收单元的入射端位置设有第二光隔离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在发射单元、接收单元以及光纤适配器与安装壳体连接位置处均设有调节环。

本实用新型的单纤双向光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单纤双向光器件采用互成45度角的第一滤波片和第二滤波片进行组合,降低了插损,同时相比单片45度滤波片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分离波长更加接近的收发光波,从而适应新的光电通信需求;

(2)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经过模拟计算,筛选出了较佳的第一滤波片和第二滤波片的角度,从而更加适应于新的光电通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纤双向光器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纤双向光器件的轴测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单纤双向光器件的爆炸图。

图中:1-发射单元、2-接受单元、3-光纤适配器、4-光路单元、41-安装壳体、42-第一滤波片、43-第二滤波片、44-第三滤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包括发射单元1、接收单元2、光纤适配器3和光路单元4,其中,光路单元4还包括安装壳体41、第一滤波片42、第二滤波片43和第三滤波片44,发射单元1和光纤适配器3分别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41相对的两端,接收单元2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41的一侧,且接收单元2位于发射单元1和光纤适配器3连接线的一侧,第一滤波片42、第二滤波片43和第三滤波片44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41的内侧,发射单元1发出的光束警告第一滤波片42且透过第一滤波片42进入到光纤适配器3的入射口,光纤适配器3的出射口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42并反射至第二滤波片43,再经过第二滤波片43反射后进入第三滤波片44,最后透过第三滤波片44入射到接收单元2的入射端。

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单元1可以是但不限于光学xmd结构也可以是t0结构,其内部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发出的光波长与接受光波长可以很接近,波长差可以达到40nm,所述接收单元2可以采用常用的t0结构,其内部包括跨阻放大器和光探测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片42与第二滤波片43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以上实施方式中,采用包含两个互成45度夹角的滤波片组代替常规的一个45度滤波片的结构,从而实现了将收发波长缩短至40nm,且不会引起插损升高和串扰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射单元1发出的光与第一滤波片42的法向量夹角为13度。

以上实施方式中,经过模拟计算,将第一滤波片42的法向量与发射单元1发出的光形成13度夹角的方式可以让插损降低至最低。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入接收单元2的入射端的光与第三滤波片44相互垂直。

以上实施方式中,垂直入射可以降低光传播的损耗。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光器件固定架,所述光器件固定架安装在安装壳体41的内部,光器件固定架用于固定第一滤波片42、第二滤波片43和第三滤波片44,光器件固定架为中空结构,从而可以为三个滤波片以及对应的光纤适配器3提供传播光束的光路。

以上实施方式中,光器件固定架可以保证三个滤波片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光隔离器和第二光隔离器,第一光隔离器设置在光纤适配器3的入射口位置,第二光隔离器设置在接收单元2的入射端位置。

以上实施方式中,在光纤适配器3和接收单元2的位置设置光隔离器,可以使进入和发出的光束传播效率更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环,所述发射单元1、接收单元2以及光纤适配器3与安装壳体41连接的位置处均设有调节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包括发射单元(1)、接收单元(2)、光纤适配器(3)和光路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单元(4)包括安装壳体(41)、第一滤波片(42)、第二滤波片(43)和第三滤波片(44),所述发射单元(1)和光纤适配器(3)分别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41)相对的两端,所述接收单元(2)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41)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滤波片(42)、第二滤波片(43)和第三滤波片(44)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41)内侧,其中发射单元(1)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42)且透过第一滤波片(42)进入光纤适配器(3)的入射口,从光纤适配器(3)出射口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42)反射后进入第二滤波片(43)并再经过第二滤波片(43)反射后进入第三滤波片(44),透过第三滤波片(44)后进入接收单元(2)的入射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片(42)和第二滤波片(43)之间的夹角为45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发射单元(1)发出的光与第一滤波片(42)的法向量夹角为13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纤双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接收单元(2)的入射端的光与第三滤波片(44)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纤双向光器件,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光纤适配器和光路单元,光路单元包括安装壳体、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和第三滤波片,发射单元和光纤适配器分别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相对的两端,接收单元贯穿安装在安装壳体的一侧面,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和第三滤波片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内侧,其中发射单元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且透过第一滤波片进入光纤适配器的入射口,从光纤适配器出射口发出的光经过第一滤波片反射后进入第二滤波片并再经过第二滤波片反射后进入第三滤波片,透过第三滤波片后进入接收单元的入射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片滤波片组合的设计,克服了收发光波长相近容易串扰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普泰尼(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