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152发布日期:2020-12-25 08:1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编织光缆。



背景技术:

因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需求,适用各种重要数据中心、物流中心、机场航站楼布线,要求光缆需防火阻燃,耐磨,并且具有柔软度及伸缩性,使用以此专门针对光缆阻燃要求而开发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包括第一编织层、护套层、第二编织层、防水层和光纤,所述护套层设置于第一编织层内,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护套层内,所述光纤设置于防水层内,所述护套层与防水层之间形成隔热层,所述第二编织层置于所述隔热层内,所述隔热层内注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液体,所述第二编织层吸收所述隔热层内的液体。通过在光缆的外表面设置第一编织层,可以防止光缆在拖拉过程中损伤光缆的各保护层,并且增加光缆的肉柔软度,通过在护套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热层,在隔热层中注入液体,液体的比热容比较大,能够抑制光缆内部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光缆内的光纤形成保护,通过第二编织层吸收液体能够降低液体浸入光纤内的几率,并且通过光缆外侧的第一编织层和光缆内侧的第二编织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光缆的柔软度。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互相隔断的环形隔热腔,相邻的所述隔热腔之间通过挡板分隔。通过挡板将隔热层分割成独立的隔热腔,即使截断光缆后,也不会造成所有隔热层内的液体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所述弹性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护套层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撑层与防水层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第二编织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分别包括若干条横向连接条和若干个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交错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弹性支撑构建,进一步增强光缆的柔软度,光缆弯曲时在弹性支撑构件的作用下很容易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增强光缆的抗弯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与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的连接点位于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交错点处,所述支撑件、横向连接条以及纵向连接条在空间上互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横向连接条和纵向连接条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层的内侧与防水层的外侧分别涂布有防火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编织层为pet编织网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编织层为棉质编织网管。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缆的外表面设置第一编织层,可以防止光缆在拖拉过程中损伤光缆的各保护层,并且增加光缆的肉柔软度,通过在护套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热层,在隔热层中注入液体,液体的比热容比较大,能够抑制光缆内部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光缆内的光纤形成保护,通过第二编织层吸收液体能够降低液体浸入光纤内的几率,并且通过光缆外侧的第一编织层和光缆内侧的第二编织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光缆的柔软度。

2.本实用新型在隔热层内设置弹性支撑构件,能够进一步增强光缆的柔软度,光缆弯曲时在弹性支撑构件的作用下很容易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增强光缆的抗弯强度;

3.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撑构件的支撑件穿过第二编织层对第二编织层进行定位,使得第二编织层均匀的包裹于防水层的外侧,从而对光纤均匀的传递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缆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撑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编织层;2-护套层;3-第二编织层;4-防水层;5-光纤;6-弹性支撑构件;61-第一支撑层;62-第二支撑层;63-支撑件;64-横向连接条;65-纵向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包括第一编织层1、护套层2、第二编织层3、防水层4和光纤5,所述护套层2设置于第一编织层1内,所述防水层4设置于护套层2内,所述光纤5设置于防水层4内,所述护套层2与防水层4之间形成隔热层,所述第二编织层3置于所述隔热层内,所述隔热层内注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液体,所述第二编织层3吸收所述隔热层内的液体。通过光缆外侧的第一编织层1以及光缆内侧的第二编织层3,提高了光缆的柔软度以及光缆的耐摩擦程度,光缆内的隔热层内注入液体可以吸收热量抑制环境温度对光纤5温度的影响,具体来说,所注入的液体为水,并且在隔热层内布置第二编织层3对液体进行吸收可以避免液体浸入光纤5内以及液体在隔热层内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于光缆的实际应用,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互相隔断的环形隔热腔,相邻的所述隔热腔之间通过挡板分隔。通过挡板将隔热层分割成独立的隔热腔,即使截断光缆后,也不会造成所有隔热层内的液体溢出。

为了进一步增加光缆的柔软度以及对隔热层内的第二编织层3进行定位,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6,所述弹性支撑构件6包括第一支撑层61、第二支撑层62和支撑件63,所述第一支撑层61与护套层2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撑层62与防水层4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支撑层61与第二支撑层62之间通过支撑件63连接,所述支撑件63穿过所述第二编织层3。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撑层61和第二支撑层62分别包括若干条横向连接条64和若干个纵向连接条65,所述横向连接条64与纵向连接条65交错连接;所述支撑件63与第一支撑层61/第二支撑层62的连接点位于横向连接条64与纵向连接条65的交错点处,所述支撑件63、横向连接条64以及纵向连接条65在空间上互相垂直;所述支撑件63、横向连接条64和纵向连接条65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为了防止隔热层内的液体浸入其他层内,所述护套层2的内侧与防水层4的外侧分别涂布有防水涂层。具体来说,所述防水涂层为具有疏水性的纳米防水涂层,所述第一编织层1为pet编织网管,所述第二编织层3为棉质编织网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织层(1)、护套层(2)、第二编织层(3)、防水层(4)和光纤(5),所述护套层(2)设置于第一编织层(1)内,所述防水层(4)设置于护套层(2)内,所述光纤(5)设置于防水层(4)内,所述护套层(2)与防水层(4)之间形成隔热层,所述第二编织层(3)置于所述隔热层内,所述隔热层内注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液体,所述第二编织层(3)吸收所述隔热层内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互相隔断的环形隔热腔,相邻的所述隔热腔之间通过挡板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弹性支撑构件(6),所述弹性支撑构件(6)包括第一支撑层(61)、第二支撑层(62)和支撑件(63),所述第一支撑层(61)与护套层(2)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支撑层(62)与防水层(4)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支撑层(61)与第二支撑层(62)之间通过支撑件(63)连接,所述支撑件(63)穿过所述第二编织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层(61)和第二支撑层(62)分别包括若干条横向连接条(64)和若干个纵向连接条(65),所述横向连接条(64)与纵向连接条(65)交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3)与第一支撑层(61)/第二支撑层(62)的连接点位于横向连接条(64)与纵向连接条(65)的交错点处,所述支撑件(63)、横向连接条(64)以及纵向连接条(65)在空间上互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3)、横向连接条(64)和纵向连接条(65)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2)的内侧与防水层(4)的外侧分别涂布有防火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为pet编织网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层(3)为棉质编织网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火编织光缆,包括第一编织层、护套层、第二编织层、防水层和光纤,所述护套层设置于第一编织层内,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护套层内,所述光纤设置于防水层内,所述护套层与防水层之间形成隔热层,所述第二编织层置于所述隔热层内,所述隔热层内注有用于吸收热量的液体,所述第二编织层吸收所述隔热层内的液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光缆的柔软度以及抗弯强度,并且能够抑制环境温度对光纤温度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雅信通光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