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片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4857发布日期:2021-08-10 14:2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光片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器,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偏光片,液晶盒和下偏光片,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吸收轴呈垂直排列,一般为上0°下90°。其显示原理为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

对于超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现有的偏光片产线幅宽仅可满足0°角的尺寸要求,而对于另一个90°角的偏光片,偏光片产线幅宽小于偏光片的长度,无法满足其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为超大尺寸偏光片领域现有的产线宽幅无法90°裁切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偏光片组件,其包括设置于液晶盒上表面的第一qwp(quarter-waveplate,四分之一波片)和上偏光片、以及位于液晶盒下表面的第二qwp和下偏光片,所述第一qwp位于液晶盒与上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qwp位于液晶盒与下偏光片之间;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偏光角度相同;所述第一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45°或135°,所述第二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135°或45°。其中的上、下只是相对而言。

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在现有偏光片产线幅宽条件下可实现0°角裁切,并搭配qwp膜实现超大尺寸显示屏用的偏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偏光角度为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qwp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上偏光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qwp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下偏光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均包括上保护层、偏光层和下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与偏光层之间、偏光层与下保护层之间通过uv胶粘剂层或聚乙烯醇胶粘剂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环烯烃膜(cop);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膜(pva);所述下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环烯烃膜(cop)。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液晶盒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光片组件,所述上偏光片、第一qwp从上往下依次层叠于液晶盒的上表面,所述下偏光片、第二qwp从下往上依次层叠于液晶盒的下表面。其中的上、下只是相对而言。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和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造方式简单,选用四分之一波片与上下偏光片配合,使上下偏光片在同一角度下实现了黑态的效果,为超大尺寸偏光片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产线宽幅无法90°裁切的问题,在超大尺寸偏光片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偏光片组件安装到液晶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上偏光片,2-第一qwp膜,3-液晶盒,4-第二qwp膜,5-下偏光片;10-液晶显示面板,20-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偏光片组件,其包括设置于液晶盒3上表面的第一qwp膜2和上偏光片1、以及位于液晶盒3下表面的第二qwp膜4和下偏光片5,所述第一qwp膜2位于液晶盒3与上偏光片1之间,所述第二qwp膜4位于液晶盒3与下偏光片5之间;所述上偏光片1和下偏光片5的偏光角度为0°;所述第二qwp膜4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qwp膜4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135°。

所述第一qwp膜2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上偏光片1连接。所述第二qwp膜4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下偏光片5连接。所述上偏光片1和下偏光片5均包括上保护层、偏光层和下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与偏光层之间、偏光层与下保护层之间通过uv胶粘剂层或聚乙烯醇胶粘剂层连接。所述上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环烯烃膜(cop);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膜(pva);所述下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或聚环烯烃膜(cop)。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tac)。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背光源产生的光束经过下偏光片5时,在下偏光片5的作用下,平行于下偏光片5吸收轴的光线被吸收,垂直于吸收轴方向的光透过,此时光线转变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经过第二qwp膜4时,由于线偏光振动方向与该第二qwp膜4的光轴方向呈135°夹角,相位差改变了π/2,线偏振光转变为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经过液晶后再经过第一qwp膜2,此时由于第一qwp膜2的光轴与初始线偏振光的夹角为45°,在将圆偏振光转变为线偏振光的同时,还会使线偏振光旋转90°角,使之与上偏光片1的吸收轴方向平行,此时的线偏振光经过上偏光片1后被吸收轴吸收,达到黑态的效果。这样,在现有偏光片产线幅宽条件下采用0°角偏光片的裁切,并搭配qwp膜就可以实现超大尺寸显示屏用的偏光片,该偏光片制造方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其包括液晶盒3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偏光片组件,所述上偏光片1、第一qwp膜2从上往下依次层叠于液晶盒3的上表面,所述下偏光片5、第二qwp膜4从下往上依次层叠于液晶盒3的下表面。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20和如实施例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20的上方。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液晶盒上表面的第一qwp和上偏光片、以及位于液晶盒下表面的第二qwp和下偏光片,所述第一qwp位于液晶盒与上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qwp位于液晶盒与下偏光片之间;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偏光角度相同;

所述第一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45°或135°,所述第二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135°或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偏光角度为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wp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上偏光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qwp通过压敏胶层或光学胶层与下偏光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均包括上保护层、偏光层和下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与偏光层之间、偏光层与下保护层之间通过uv胶粘剂层或聚乙烯醇胶粘剂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或聚环烯烃膜;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膜;所述下保护层为三醋酸纤维素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或聚环烯烃膜。

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晶盒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光片组件,所述上偏光片、第一qwp从上往下依次层叠于液晶盒的上表面,所述下偏光片、第二qwp从下往上依次层叠于液晶盒的下表面。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光片组件、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偏光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液晶盒上表面的第一QWP和上偏光片、以及位于液晶盒下表面的第二QWP和下偏光片,所述第一QWP位于液晶盒与上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QWP位于液晶盒与下偏光片之间;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的偏光角度相同;所述第一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45°或135°,所述第二QWP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玻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135°或4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造方式简单,选用四分之一波片与上下偏光片配合,使上下偏光片在同一角度下实现了黑态的效果,为超大尺寸偏光片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翟荣杰;陈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