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2358发布日期:2021-12-12 21:5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天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夹胶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天窗。


背景技术:

2.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也称为全固态ec玻璃,其工作原理是锂离子进入氧化钨的晶格以后形成钨酸锂,钨酸锂对于红外光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在电致变色玻璃的着色状态下,太阳光谱中99%以上的红外光和97%以上的可见光能量被阻隔,其中被阻隔的能量大部分都被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热能,导致电致变色玻璃本身温度升高严重。
3.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夏季正午,电致变色玻璃着色状态下实测可以超过90摄氏度。为了避免人体与高温物体直接接触,电致变色玻璃一般会采用中空玻璃的组合方式,即电致变色玻璃放在室外测,中空腔体阻隔高温的传导并避免人体接触。
4.但一些存在厚度限制的应用场景中,如汽车玻璃,多会采用夹胶玻璃结构,这样必须有新的方式来避免电致变色玻璃由于吸热产生高温,而且不能影响电致变色玻璃的节能效果。
5.现有技术中对此有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方案:电致变色玻璃远离夹胶背板玻璃的一面设置有低辐射层;第二种方案如图2所示:夹胶背板玻璃远离电致变色玻璃的一面设置有低辐射层。
6.第一种方案不具备量产可能性,电致变色功能膜和低辐射膜在加工运输过程中都非常容易被划伤,一片玻璃分别镀电致变色功能膜和低辐射膜时,总有一面要接触机械、设备平台,导致划伤等外观与功能不良;第二种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结构上低辐射层外露容易产生划伤、腐蚀,寿命短功能容易失效;节能原理上,低辐射层的工作原理是反射红外光,室外光线先经过电致变色功能膜,太阳光的能量已经被吸收,后续能被低辐射膜反射的红外线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太阳光能量几乎都被吸收,而非反射,导致玻璃本身温度急剧升高,夏季最高可以高达90摄氏度,容易导致使用者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天窗。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包括叠置的电致变色玻璃和夹胶背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靠近电致变色玻璃一侧的低辐射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位于靠内的一侧,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位于靠外的一侧。
10.进一步地,包括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与低辐射层之间的粘结层。
11.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层的材质为pvb、eva、sgp或者poe。
12.进一步地,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以及电致变色玻璃为平板玻璃或者曲面玻璃。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外侧的增透层、防指纹层或者疏水疏油层。
14.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变色玻璃基板,以及叠置在变色玻璃基板靠近夹胶背板玻璃一侧的电致变色功能层。
15.一种中空玻璃,包括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
16.一种汽车天窗,包括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8.将低辐射层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和夹胶背板玻璃之间,能够避免低辐射层被划伤;且低辐射层位于电致变色玻璃的外侧,低辐射层能够反射太阳光中相当一部分的红外光,剩余的太阳光能量才会被电致变色功能层吸收,能够缓解电致变色夹胶玻璃的升温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现有技术中低辐射层的位置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23.如图1所示,电致变色玻璃位于内侧,夹胶背板玻璃40位于外侧,低辐射层30通过镀膜、涂布等方式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的内侧。
24.其中,“内”是指远离光源的一侧,“外”是指靠近光源的一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对于内侧和外侧应做不同理解。例如,将该夹胶玻璃应用建筑的中空玻璃时,内侧是指室内,外侧是指室外;又例如,将该夹胶玻璃应用在汽车天窗时,内侧是指车内,外侧是指车外。
25.电致变色玻璃由变色玻璃基板11和电致变色功能层12叠加组成,电致变色功能层位于变色玻璃基板靠近夹胶背板玻璃一侧。
26.如图3所示,入射的阳光先经过低辐射层,相当一部分红外光被反射走,剩下的太阳光能量被电致变色功能层吸收;这样被吸收能量的总量得以减少,升温问题可以减轻;另外,电致变色功能层、低辐射层均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和变色玻璃基板之间,能够避免被划伤。
27.电致变色功能层优先选用溅射方式加工且含有三氧化钨的无机全固态连续电致变色功能薄膜。
28.电致变色功能层与低辐射层之间通过粘结层20连接。粘结层采用透明粘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vb、eva、sgp或者poe。
29.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以及电致变色玻璃可以采用平板玻璃或者曲面玻璃。
30.在上述玻璃组合的外表面做增透、防指纹、疏水疏油涂层,或者张贴市售的节能膜、装饰膜等不对本专利核心创新点更新修改的情况下,均应该视为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置的电致变色玻璃和夹胶背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靠近电致变色玻璃一侧的低辐射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位于靠内的一侧,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位于靠外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与低辐射层之间的粘结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材质为pvb、eva、sgp或者po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以及电致变色玻璃为平板玻璃或者曲面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外侧的增透层、防指纹层或者疏水疏油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变色玻璃基板,以及叠置在变色玻璃基板靠近夹胶背板玻璃一侧的电致变色功能层。7.一种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8.一种汽车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夹胶玻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吸热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天窗,包括叠置的电致变色玻璃和夹胶背板玻璃,以及设置在夹胶背板玻璃靠近电致变色玻璃一侧的低辐射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位于靠内的一侧,所述夹胶背板玻璃位于靠外的一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变色夹胶玻璃的升温问题,并能够防止低辐射层被划伤。并能够防止低辐射层被划伤。并能够防止低辐射层被划伤。


技术研发人员:米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