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功能的lcd模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集成功能的lcd模组。
背景技术:2.在常规手机中,其液晶模组所负责的功能主要为显示画面的控制,根据需求指令,由相应ic来进行控制实现。现阶段,因手机需求薄化以及轻化需求的提高,从而需要减轻手机的整机厚度以及重量,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现有的lcd模组却满足不了前述需求。
3.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lcd模组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lcd模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功能的lcd模组,该集成功能的lcd模组解决了现有的lcd模组所存在的:部件较多、厚度及重量较大等缺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包括主体、软排线,软排线的线路连接到一个集成ic,软排线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均具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包括前引脚、后引脚。
6.所述的前引脚、后引脚相互交错排列。
7.所述的前引脚的侧面向内凹进。
8.所述的后引脚的侧面向外凸出,后引脚的凸出部位于前引脚的凹进部。
9.所述的软排线呈l型,竖直部的顶端横向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端。
10.所述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右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端。
11.所述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左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个集成ic,并在软排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线路,可以使整体的部件更少,减少体积以及厚度,同时减轻重量,满足轻、薄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端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包括:主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第三连接端4、前引脚5、后引脚6。
18.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主体1、软排线,软排线的线路连接到一个集成ic。
19.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具有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第三连接端4。
20.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呈l型,竖直部的顶端横向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端2。
21.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右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端3。
22.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左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端4。
23.本实用新型的软排线的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第三连接端4均具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包括前引脚5、后引脚6。
24.本实用新型的前引脚5、后引脚6相互交错排列。
25.本实用新型的前引脚5的侧面向内凹进。
26.本实用新型的后引脚6的侧面向外凸出,后引脚6的凸出部位于前引脚5的凹进部。
2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端2包括39个引脚,从左向右1-39号引脚分别为led+、nc、gipo2、gipo1、avdd2v8、led-、nc、nc、nc、vdd2v8、vdd1v8、fmark、reset、lcm、vib+、gnd、mic-、mic+、gnd、spk-、spk-、spk+、spk+、gnd、gnd、clkn、clkp、gnd、datan3、datan3、gnd、datan2、datan2、gnd、datan1、datan1、gnd、datan0、datan0线路,各线路连接到集成ic。其中,3、4、5号引脚对应手机天线电路,15—24号引脚对应手机的喇叭mic电路,spk引脚连接的线宽为0.5mm。
2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端3包括6个引脚,从左向右1-6号引脚分别为pmu、gpio1、gpio2、gnd、gnd、gnd线路,各线路连接到集成ic。
2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端4包括13个引脚,从左向右1-13号引脚分别为gnd、vib、gnd、mic-、mic+、gnd、spk-、spk-、spk+、spk+、gnd、nc、nc线路,各线路连接到集成ic。
30.本实用新型从市场需求出发,研发出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点为,使用带集成功能的ic来控制整个模组显示,同时集成控制手机天线功能、麦克风功能、话筒功能、马达功能等多种零部件的电路控制,相关线路集成在lcd模组fpc(软排线)上,当通电运行后,ic根据相应指令需求,分别将除显示需求之外的其它各项集成功能分别控制执行,达到各项功能完整体现。
31.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1.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软排线,软排线的线路连接到一个集成ic,软排线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均具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包括前引脚、后引脚;前引脚、后引脚相互交错排列;前引脚的侧面向内凹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引脚的侧面向外凸出,后引脚的凸出部位于前引脚的凹进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排线呈l型,竖直部的顶端横向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右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左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端。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集成功能的LCD模组;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软排线,软排线的线路连接到一个集成IC,软排线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均具有连接引脚,连接引脚包括前引脚、后引脚;所述的软排线的水平部左侧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集成IC,并在软排线上设置相应的连接线路,可以使整体的部件更少,减少体积以及厚度,同时减轻重量,满足轻、薄化的需求。薄化的需求。薄化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刚 张仕强 李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