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2259发布日期:2022-07-01 21:5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护目镜,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采用光生物调节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退炎症等;为避免激光对眼睛产生伤害,光生物调节疗法一般需要佩戴激光护目镜,现有技术的激光护目镜由于不能与眼镜同时佩戴,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感觉到不适。
3.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820797763.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医学眼科用防护眼罩,包括眼罩本体、连接带、松紧带和微型加湿器,所述左、右眼罩本体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且互相呈对称结构,所述眼罩本体由镜框和镜片层组成,所述镜框上侧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镜框的底部设有硅胶软垫,所述眼罩本体的侧边设有微型加湿器,所述微型加湿器的下侧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眼罩本体的镜框外侧上,所述连接带和松紧带上均设有固定扣,所述镜片层由固定镜片和可拆卸镜片组成,所述可拆卸镜片侧边上设有卡扣,固定镜片侧边上设有卡槽。
4.现有技术的激光护目镜存在无法在佩戴眼镜时穿戴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护目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激光护目镜存在的无法在佩戴眼镜时穿戴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激光护目镜,本实用新型可以与眼镜同时佩戴,避免了患者出现不适。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激光护目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镜片和橡胶鼻托,所述镜框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气垫圈,所述镜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相靠近的一侧均开有凹槽,所述支脚远离连接耳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所述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远离支脚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连接。
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背面,所述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背面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相靠近的一侧。
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二固定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头带远离支脚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头带远离支脚的一端绕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后与第一横板固定连接。
10.所述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均为弹性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脚和凹槽的设置,凹槽可以用于容纳传统眼镜的镜腿,且镜腿的弯折处还可伸出凹槽挂在耳朵上,避免了患者不适的同时也避免了眼镜的掉落;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鼻托和气垫圈的设置,使得镜框内部与外界的连通的,避免
了镜片因内外温度差导致的起雾现象;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使镜框更好的固定在头部,避免镜框掉落;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设置成弹性带,可进一步的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同时也避免了头带过紧造成的患者不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附图标记为:10、镜框;11、镜片;12、橡胶鼻托;13、气垫圈;14、连接耳;15、支脚;151、凹槽;20、第一头带;21、第二头带;30、调节组件;31、魔术贴钩面;32、魔术贴背面;33、第一固定框;331、第一横板;34、第二固定框;341、第二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实施例1:
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激光护目镜,包括镜框10,镜框直径大于常用的近视镜或老花镜尺寸,可以将近视镜或老花镜套在护目镜镜框10里头,镜框10上设置有镜片11和橡胶鼻托12,镜片11镀上针对激光生物治疗仪所用800-950nm波长的高反激光反射膜,避免激光意外伤害眼睛,镜框10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气垫圈13,镜框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4,连接耳14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脚15,支脚15相靠近的一侧均开有凹槽151,凹槽151贯通支脚15两端,支脚15长度小于眼镜的镜腿,以使镜腿弯折处开有放置在耳朵上,支脚15远离连接耳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30连接。
23.进一步的,调节组件30包括魔术贴钩面31和魔术贴背面32,魔术贴钩面31和魔术贴背面3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一端相靠近的一侧,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均为弹性带。
24.实施例2:
25.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激光护目镜,包括镜框10,镜框10上设置有镜片11和橡胶鼻托12,镜框10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气垫圈13,镜框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4,连接耳14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脚15,支脚15相靠近的一侧均开有凹槽151,支脚15远离连接耳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30连接。
26.进一步的,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框33和第二固定框34,第一固定框3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331,第二固定框3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341,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框34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头带20远离支脚15的一端绕过第一横板331和第二横板341后与第一横板331固定连接,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均为弹性带。
27.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10),所述镜框(10)上设置有镜片(11)和橡胶鼻托(12),所述镜框(10)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气垫圈(13),所述镜框(10)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4),所述连接耳(14)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脚(15),所述支脚(15)相靠近的一侧均开有凹槽(151),所述支脚(15)远离连接耳(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所述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3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魔术贴钩面(31)和魔术贴背面(32),所述魔术贴钩面(31)和魔术贴背面(3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相靠近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框(33)和第二固定框(34),所述第一固定框(3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331),所述第二固定框(3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341),所述第二头带(21)远离支脚(1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框(3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头带(20)远离支脚(15)的一端绕过第一横板(331)和第二横板(341)后与第一横板(33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激光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带(20)和第二头带(21)均为弹性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护目镜,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镜框,所述镜框上设置有镜片和橡胶鼻托,所述镜框内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气垫圈,所述镜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相靠近的一侧均开有凹槽,所述支脚远离连接耳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所述第一头带和第二头带远离支脚的一端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激光护目镜存在的无法在佩戴眼镜时穿戴等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 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上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