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片以及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32275发布日期:2023-07-20 13:3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调光片以及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光率可变的调光片以及调光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调光片具备包含液晶组合物的调光层以及夹着调光层的一对透明电极层。一对透明电极层间被施加驱动电压。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根据透明电极层间的电位差而改变,由此调光片的透光率改变。例如,在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沿着调光层的厚度方向的状态时,调光片为无色透明,调光片的透光率较高。另外,在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调光层的厚度方向交叉的状态时,光在调光层内被散射,调光片的透光率较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51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调光片粘贴于分隔空间的部件、例如建筑物的窗玻璃、隔断等建材、或者车辆的窗玻璃等,被利用为这样的部件的一部分。近年来,为了提高调光片的附加价值,而着眼于调光片的外观设计性。调光片的外观设计性提高,能够较大地扩展调光片的应用范围,并且能够对调光的空间创造出新的需求。因此,要求开发提高了外观设计性的调光片。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在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上述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调光层,位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第一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且具备支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支承面;以及第二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上述第一电极要素与上述第二电极要素是沿着上述支承面排列的不同的层状体,且通过沿着上述支承面延伸的槽而相互电绝缘,上述第一电极要素具备由上述槽夹着的狭窄部,上述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5、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上述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调光层,位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第一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且具备支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支承面;以及第二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上述第一电极要素与上述第二电极要素是沿着上述支承面排列的不同的层状体,且通过沿着上述支承面延伸的槽而相互电绝缘,上述槽具有弯曲部,上述第一电极要素具备位于上述弯曲部的内侧的狭窄部,该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6、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上述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调光层,位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第一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且具备支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支承面;以及第二透明支承层,相对于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与上述调光层相反侧,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上述第一电极要素与上述第二电极要素是沿着上述支承面排列的不同的层状体,且这些电极要素分别通过沿着上述支承面延伸的槽而与其他电极要素电绝缘,由对一个上述第二电极要素进行划分的上述槽与对其他上述第二电极要素进行划分的上述槽夹着的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7、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上述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槽形成工序,对包括第一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一透明支承层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膜形成至少贯通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槽,并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内形成通过上述槽而相互电绝缘的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以及设置调光层的工序,在上述第一膜与包括第二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二透明支承层的第二透明电极层的第二膜之间设置调光层,在上述槽形成工序中,使设置于上述第一电极要素且由上述槽夹着的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8、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上述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槽形成工序,对包括第一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一透明支承层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膜形成至少贯通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槽,并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内形成通过上述槽而相互电绝缘的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以及设置调光层的工序,在上述第一膜与包括第二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二透明支承层的第二透明电极层的第二膜之间设置调光层,在上述槽形成工序中形成具有弯曲部的槽,使上述第一电极要素中被划分于上述弯曲部的内侧的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9、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上述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槽形成工序,对包括第一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一透明支承层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膜形成至少贯通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槽,并在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内形成通过上述槽而相互电绝缘的第一电极要素和第二电极要素;以及设置调光层的工序,在上述第一膜与包括第二透明支承层以及支承于上述第二透明支承层的第二透明电极层的第二膜之间设置调光层,在上述槽形成工序中,使由对一个上述第二电极要素进行划分的上述槽与对其他上述第二电极要素进行划分的上述槽夹着的狭窄部的宽度为1mm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调光片,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具备:

9.一种调光片,具备:

10.一种调光片,具备:

11.一种调光片,具备:

12.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14.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15.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16.一种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调光片的设计性。本发明的调光片具备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调光层、具备支承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支承面的第一透明支承层、以及第二透明支承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要素(30)和浮动电极要素(31),驱动电极要素(30)与浮动电极要素(31)是沿着支承面排列的不同的层状体,且通过沿着支承面延伸的槽而相互电绝缘,驱动电极要素(30)具备由包括槽以及浮动电极要素(31)的非驱动区域(21)夹着的狭窄部(30A),狭窄部(30A)的宽度为1mm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福原启介,加藤敦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