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6180发布日期:2023-04-06 07: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抖摄像,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今,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运动相机等设备上都装载有高性能镜头模组。高性能镜头模组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 focusing)和光学防抖功能(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

2、自动对焦功能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包含音圈马达的自动对焦机构推动镜头沿光轴方向移动。光学防抖功能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音圈马达的防抖机构推动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高性能镜头模组还包括位置检测元件,用于检测镜头在沿光轴方向和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位置。音圈马达、位置检测元件和摄像元件等其它元件均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连接至柔性基板上控制电路。

3、随着电源线和信号线的数量增多,柔性基板的强度也逐渐变大,柔性基板不易柔性变形。当利用防抖机构实现光学防抖功能时,柔性基板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对防抖机构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妨碍防抖机构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提高防抖机构的运动精度,从而提高摄像清晰度和用户使用体验。

2、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可以应用于防抖摄像技术领域,该摄像装置包括壳体、焦点调整机构和防抖机构,壳体内形成有容腔,焦点调整机构收容于容腔内且安装有具有光轴的镜头,防抖机构收容于容腔内并与焦点调整机构沿光轴的方向排布,焦点调整机构包括调焦用磁钢和第一基座,第一基座设置于防抖机构沿光轴的方向靠近物(被拍摄物体)侧的一侧,调焦用磁钢设置于第一基座,防抖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固定于第二基座的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配置并电连接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与调焦用磁钢对应且间隔设置,第一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与调焦用磁钢相互作用驱动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在与光轴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运动。

3、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能够向第一线圈提供电流,当第一线圈导通电流时,依据安培定则,第一线圈产生磁场,第一线圈的电磁场与调焦用磁钢的磁场相互作用。由于调焦用磁钢安装于第一基座上,调焦用磁钢保持不动,因此,第一线圈能够带动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运动。由于调焦用磁钢的磁极固定不变,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可以控制第一线圈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控制第一线圈的磁极方向和磁场强度,即控制第一线圈与调焦用磁钢之间的电磁力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的运动,使得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能够跟随本申请的摄像装置内部的防抖机构运动,减弱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对防抖机构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防抖机构的运动精度,提高摄像清晰度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包括固定于第二基座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面和自第一弯折面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面,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且第一弯折面垂直于第二弯折面,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上均配置有第一线圈。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线圈为配置于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的多层线圈绕组,或者,第一线圈为印刷于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的导电性电路。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防抖机构还包括可动的支撑于第二基座的可动框,安装于可动框的防抖用线圈以及安装于第二基座的防抖用磁钢,摄像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可动框的摄像组件,防抖用线圈在通电情况下和防抖用磁钢相互作用驱动可动框并带动摄像组件在与光轴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运动。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还包括自第二弯折面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延伸并电连接于摄像组件的第三弯折面。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座朝向可动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可动框朝向第二基座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防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的支承件,可动框通过支承件可动的支撑于第二基座。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防抖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可动框朝向第二基座一侧的导电支承板,防抖用线圈搭载于导电支承板并通过导电支承板与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电连接以实现与外界电路的电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焦点调整机构为自动对焦机构,包括套设于镜头的自动对焦用托架以及连接自动对焦用托架和第一基座的板簧,自动对焦用托架卷绕有调焦用线圈,调焦用线圈与调焦用磁钢对应并间隔设置,调焦用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与调焦用磁钢相互作用驱动自动对焦用托架和镜头沿光轴的方向运动。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焦点调整机构为变焦机构,镜头包括至少两个沿光轴的方向间隔设置的镜片,变焦机构能够改变两个镜片沿光轴的方向的间距。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摄像装置还包括位于镜头的物侧和/或镜头的像侧的棱镜,棱镜用于改变光路的方向。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面和自所述第一弯折面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面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且所述第一弯折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弯折面,所述第一弯折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面上均配置有所述第一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为配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面的多层线圈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还包括可动的支撑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可动框,安装于所述可动框的防抖用线圈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的防抖用磁钢,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可动框的摄像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弯折面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并电连接于所述摄像组件的第三弯折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朝向所述可动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可动框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防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的支承件,所述可动框通过所述支承件可动的支撑于所述第二基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可动框朝向所述第二基座一侧的导电支承板,所述防抖用线圈搭载于所述导电支承板并通过所述导电支承板与所述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电连接以实现与外界电路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调整机构为自动对焦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的自动对焦用托架以及连接所述自动对焦用托架和所述第一基座的板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调整机构为变焦机构,所述镜头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光轴的方向间隔设置的镜片,所述变焦机构能够改变两个所述镜片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镜头的物侧和/或所述镜头的像侧的棱镜,所述棱镜用于改变光路的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壳体、焦点调整机构和防抖机构,壳体内形成有容腔,焦点调整机构收容于容腔内且安装有具有光轴的镜头,防抖机构收容于容腔内并与焦点调整机构沿光轴的方向排布,焦点调整机构包括调焦用磁钢和第一基座,第一基座设置于防抖机构沿光轴的方向靠近物(被拍摄物体)侧的一侧,调焦用磁钢设置于第一基座,防抖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固定于第二基座的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配置并电连接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与调焦用磁钢对应且间隔设置,第一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与调焦用磁钢相互作用驱动防抖机构用柔性基板在与光轴的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高,色摩和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诚瑞光学(南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