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5421发布日期:2024-02-09 13:0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特殊设计的光学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子装置朝向防窥、低耗能、高质量或低成本设计。现今,大多借由在电子装置上贴附防窥片、或利用准直型的背光模块(collimated backlight)等方法来获得光源较集中的电子装置,以达到隐私功效。然而,上述方法仍存在高耗能、高成本或良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面板;一背光模块,与该面板对应设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光学组件,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且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以及一第二光学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光学组件上,且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其中,该第一棱镜结构具有一第一顶角,该第二棱镜结构具有一第二顶角,该第二顶角大于该第一顶角。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顶角大于或等于75°且小于或等于85°,且该第二顶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组件与该第二光学组件的折射率分别大于或等于1.45且小于或等于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组件远离该导光板的一表面为一粗糙表面,且该粗糙表面的雾度小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棱镜结构朝向该导光板,且该第二棱镜结构朝向该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光源,该光源包含多个发光组件,且该些发光组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该第一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60°,该第二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第三光学组件,具有一第三棱镜结构,其中,该第二光学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光学组件与该第三光学组件之间,且该第三光学组件具有一第三顶角,该第三顶角大于该第一顶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顶角大于或等于90°且小于或等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扩散组件,设置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扩散组件具有远离该导光板的一表面,该表面的雾度大于或等于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剖面图中,该第二棱镜结构的该第二顶角与一底边间的一边缘包含一转折点,其中,于该导光板的法线方向上,该第二顶角到该转折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一第一高度,该转折点到该第二棱镜结构的该底边之间的距离定义一第二高度,该第一高度和该第二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棱镜结构包含一底角,该底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该导光板的方向上,通过该转折点的一延伸线与该第二棱镜结构的边缘之间的夹角不同于该第二棱镜结构的该底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组件还包含一贴材,设置于该第二棱镜结构上,其中,该贴材具有远离该第二棱镜结构的一表面,该表面的雾度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5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组件还包含一贴材,设置于该第二棱镜结构上,其中,该贴材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50且小于或等于1.60。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面板;一背光模块,与该面板对应设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光学组件,设置于该导光板上,且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以及一第二光学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光学组件上,且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其中,该第一棱镜结构具有一第一顶角,该第二棱镜结构具有一第二顶角,该第二顶角大于该第一顶角。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汶,许玮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