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0916发布日期:2024-05-17 12: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眼科行业、以及电子或非电子视觉设备行业。可在多种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等这些设备上共同使用这些由本技术和方法所制作和装配的多用途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1、作为常见的眼睛疾障——屈光不正,一直困扰着患有该疾障的人群。其包括如下3种主要的视力缺陷:

2、1、近视:是最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是由于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部,不能形成清晰的像所致。

3、2、远视:是由于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部,导致视网膜上成像模糊所致。

4、3、散光:是由于光线进入眼睛后难以聚焦于某一个点,不能形成清晰物像所致,常有视物重影表现。

5、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去医院或者配镜店配制一幅特制的眼镜。这种特制的眼镜,第一、价格昂贵,镜片固定到镜框上后不能拆卸单独使用;第二、不能与其它的多种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等这些设备共用;第三、不能随意改变定制好的镜框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创造所提供的新型的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在另外一个同期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在人体面部透明设备上确定两眼瞳孔的中心点的技术》(申请号:202222301610.8)的基础上,解决了上述的三个难题:1、解决了特制的眼镜不能随便拆卸的难题;2、不能与其它多种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等这些设备的共用的难题;3、不能随意改变镜框的颜色的难题。通过这三方面的改善,极大降低使用者的更换眼镜、镜框的费用和维护费用。结果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使用过程,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2、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是:先将光学镜片加工成指定的椭圆形光学镜片 a,接着在上述的光学镜片 a 的左右两边(长度方向)各钻一个小装配孔 b,然后再将带有磁性的小磁铁c(可以是直身、t 头型、v 型或者其他形状),通过胶水粘贴、背胶粘贴或者挤压(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到上述光学镜片 a 上的装配孔 b 中。如图 1。

4、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配套使用的小磁铁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是:准备好带磁性的小磁铁 d 和高粘性不干胶 j,上述不干胶的一个表面粘贴到上述磁铁 d 的一个表面,上述不干胶 j 的另外一面使用不干胶保护膜 e 保护,以便让不干胶 j 不被其它污物污染,保护不干胶 j 的粘性,如图 2。注意上述磁铁 d 的外露的表面的磁极,需要与上述光学镜片 a 上的磁铁 c 的外露的表面的磁极相反(即如果上述磁铁 d 外露的表面的磁极为南极,则上述光学镜片 a 的磁铁 c 的外露的表面的磁极为北极,以此类推),使得上述的两个经过指定的方式装配后的磁铁 c 和磁铁 d 的外露面可以通过磁力相互吸在一起。

5、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多用途光学镜片和小磁铁的装配方法是:使用时,先将上述磁铁 d 的高粘性不干胶 j 的保护膜 e撕离,然后贴到已经准备好的、贴好瞳孔定位片 g 的可穿戴式设备 f 上(本例假设 f 为太阳镜,实际使用时 f 可以是任何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如图 3。装贴上述瞳孔定位片g 的技术和方法,需要参考另外一个同期申请的专利《一种在人体面部透明设备上确定两眼瞳孔的中心点的技术》(申请号:202222301610.8)。在上述瞳孔定位片 g 左边的通孔内贴一个上述磁铁 d,贴好上述磁铁 d 后需要再按压该磁铁 3~5 秒,以便使上述磁铁 d 可以更牢固地粘贴到可穿戴式设备 f 上。重复上述方法,在上述瞳孔定位片 g 的右边的通孔内再贴一个上述磁铁 d,完成一片镜片需要用到的 2 个上述磁铁 d。如图 4。

6、再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贴好上述 4 个磁铁 d 之后,再将瞳孔定位片 g 从可穿戴式设备上 f 移除,只需要保留上述磁铁 d,如此吸附两片光学镜片 a 需要用到的上述磁铁 d 的装配完成。最后取出按照本技术制作的上述光学镜片 a,通过上述磁铁 c 和磁铁d 之间的磁性,将上述光学镜片 a 吸附到可穿戴式设备 f 上,装配完成。将可穿戴式设备穿戴好,一个清晰的世界就展现在眼前了。如图 5。

7、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可灵活运用于各种上述提及的或者未提及的各种与眼科相关的产品,常见的应用场景如图 6和图 7。

8、附图及附图的简单说明

9、本发明创造所提供的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以及所述的配套使用的小磁铁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简单易懂,不需要特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将本发明创造所提及的光学镜片加工成不同外形;或将镜片上的孔改成不同形状、大小以及不同深度(盲孔或者通孔);磁铁换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和尺寸;磁铁通过高粘性胶水、通过密封圈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到光学镜片上,再通过小磁铁将上述镜片装配到多种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vr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等这些设备上使用。上述提及的或未提及的类似的修改,都可以视为与本发明创造同理。

10、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装配方法,下面将对实施案例或者现有技术、装配方法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在介绍,并且如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1、图1为本发明的多用途光学镜片的零件爆炸图和成品图。

12、图2为本发明的与所述多用途光学镜片配对使用的备用磁铁图。

13、图3为本发明在各种产品或者设备上确认使用者两眼瞳孔中心距以及位置图。

14、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备用磁铁在所述各种产品或者设备上的安装的方式图。

15、图5为本发明的多用途光学镜片吸附到粘贴好备用磁铁的所述各种产品或者设备图。

16、图6为本发明的多用途光学镜片在一些防护设备上的应用场景图。

17、图7为本发明的多用途光学镜片在一些观察设备上的应用场景图。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要求书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要求书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使用时,先将上述磁铁 d 的高粘性不干胶的保护膜 e 撕离,再贴到已经准备好的、贴好瞳孔定位片 g 的上述可穿戴式设备 f 上(本例假设 f 为太阳镜,实际使用时 f 可以是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

5.根据要求书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在上述瞳孔定位片 g 左边的通孔内贴一个上述磁铁 d,贴好上述磁铁 d 后需要再按压该磁铁 3~5 秒,以便使磁铁 d 可以更牢固地粘贴到可穿戴式设备 f 上。

6. 重复上述方法,在上述瞳孔定位片 g 的右边的通孔内再贴一个上述磁铁 d。

7.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贴好上述 4 个磁铁 d 之后,再将瞳孔定位片 g 从可穿戴式设备上 f 移除,只需要保留磁铁 d。

8. 最后取出按照本技术制作的上述光学镜片 a,通过上述磁铁 c 和磁铁 d 之间的磁性,将上述光学镜片 a 吸附到可穿戴式设备 f 上,装配完成。

9.本发明创造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在多种透明的面部保护罩、太阳镜、3d电影眼镜、带有虚拟视觉效果的面部可穿戴式设备、瞄准镜、便携式望远镜、显微镜、各种天文望远镜等等这些设备上共同使用上述的多用途光学镜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光学镜片的制作技术和装配方法,包括:特制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的左右两端装有镜片磁铁,所述镜片磁铁两个表面带极性。备用磁铁,所述备用磁铁两个表面也带极性,一面带有背胶;另外一面表面留空,且极性与所述镜片磁铁的外露面的极性相反,可以与所述镜片磁铁相互吸到一起。使用时,先将所述备用磁铁通过其背胶粘到各种头戴式设备的固定位置上,再将所述光学镜片通过其上的镜片磁铁,吸附到所述备用磁铁上,完成安装。本发明解决了带框架的普通光学眼镜无法解决的共用性问题,可以在很多空间有限、不方便佩戴有框眼镜甚至无法容纳有框眼镜的设备上共用所述的多用途光学镜片,简单灵活、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笔国际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