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8246发布日期:2023-05-27 20:1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


背景技术:

1、与传统的汽车显示(head-down displays,hdds)相比,通过将虚拟图像投射到驾驶员前视场(forward field ofview,fov),车载抬头显示(head-updisplays,huds)减少了驾驶员的视线离开道路的时间(eye-off-the-road time,eort)。由于在信息获取成本方面的优势,车载抬头显示被认为具有提高驾驶性能和安全性的潜力。此外,车载抬头显示在主要和次要驾驶事务的管理上起到积极作用。自1988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首次推出车载抬头以来,商用车载抬头显示已用于各种量产型汽车。据预测,到2024年,几乎三分之一的汽车将配备抬头显示系统。随着光子学、增强现实、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新领域、新技术的出现,车载抬头显示的功能范围正在扩大,这也为车载抬头显示使用日趋增加提供可能。

2、目前的新技术为创建各种抬头显示功能提供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可以设计成显示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限制。通过抬头显示呈现过多的信息会导致信息过载。此外,糟糕的界面设计也会导致视觉混乱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后果,应该仔细选择和显示对驾驶员来说必要的信息。在这方面,了解司机的信息需求,并定义车载抬头显示的功能需求(应该显示什么信息以及何时显示)对于设计有用的抬头显示至关重要。

3、挡风玻璃型抬头显示(windshield hud,whud)和组合器型抬头显示(combinerhud,chud)是现在车载抬头显示的主流。其中whud的图像界面直接投影在挡风玻璃上,从而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通常这种系统是默认包含在车辆中。不同的whud在挡风玻璃上的投影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不同。汽车的挡风玻璃通常是曲面玻璃,因此需要根据挡风玻璃的大小和曲率来调整高精度的非球面反射镜。因此,whud需要先进的光学和电子技术,这导致了较高的成本。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选择将whud应用于它们的高端车型,作为高科技和豪华的代表。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包括pc基层,所述pc基层上设置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上设置有半透半反层,所述防眩光层包括防眩光涂布液,所述防眩光涂布液包括防眩光主剂和防眩光粒子。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主剂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包括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和三丙烯酸酯。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粒子为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和硅酸镁微粒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3~4μm,所述防眩光层的雾度为5~10%。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基层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层包括二丙烯酸乙二醇酯、光引发剂、分散剂,防眩光粒子二氧化硅、氧化铝其中一种或几种,丁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等溶剂其中一种或几种。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0~30份,所述光引发剂为1~5份,防眩光粒子二氧化硅、氧化铝其中一种或几种共占5~10份,丁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溶剂其中一种或几种共占60~70份。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透半反层包括第一层五氧化二铌、第二层二氧化硅、第三层五氧化二铌、第四层二氧化硅和第五层五氧化二铌。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50~60nm,所述第二层二氧化硅的镀膜厚度为90~110nm层,所述第三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50~70nm,所述第四层二氧化硅的镀膜厚度为20~30nm,所述第五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10~30n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发明能够具有一定防眩防闪光的功能的同时,能够提高抬头显示薄膜的反射率,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增强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c基层,所述pc基层上设置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上设置有半透半反层,所述防眩光层包括防眩光涂布液,所述防眩光涂布液包括防眩光主剂和防眩光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主剂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包括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和三丙烯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粒子为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和硅酸镁微粒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3~4μm,所述防眩光层的雾度为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c基层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包括二丙烯酸乙二醇酯、光引发剂、分散剂,防眩光粒子二氧化硅、氧化铝其中一种或几种,丁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等溶剂其中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0~30份,所述光引发剂为1~5份,防眩光粒子二氧化硅、氧化铝其中一种或几种共占5~10份,丁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溶剂其中一种或几种共占60~7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层包括第一层五氧化二铌、第二层二氧化硅、第三层五氧化二铌、第四层二氧化硅和第五层五氧化二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50~60nm,所述第二层二氧化硅的镀膜厚度为90~110nm层,所述第三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50~70nm,所述第四层二氧化硅的镀膜厚度为20~30nm,所述第五层五氧化二铌的镀膜厚度为10~30n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薄膜,属于车载抬头显示薄膜技术领域,包括PC基层,所述PC基层上设置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上设置有半透半反层,所述防眩光层包括防眩光涂布液,所述防眩光涂布液包括防眩光主剂和防眩光粒子,所述防眩光主剂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类稀释剂包括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和三丙烯酸酯,所述防眩光粒子为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铝微粒和硅酸镁微粒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3~4μm,所述防眩光层的雾度为5~10%。本发明能够具有一定防眩防闪光的功能的同时,能够提高抬头显示薄膜的反射率,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增强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顾豪栋,于佩强,胡业新,刘世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