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和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0561发布日期:2023-05-06 18: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广角镜头和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尤其涉及广角镜头和机动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广视角的车载镜头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今的广角镜头正在不断地朝着小型化、广视角、低畸变、日夜共焦、温度适应性方向发展,则相应地新架构的广角镜头也就亟待研究开拓。

2、市面上现有日夜共焦镜头大部分采用全玻结构,缺陷就是体积大,重量重,畸变大,光学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广角镜头和机动车,旨在提供一种可变倍率较大、光圈较大的广角镜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广角镜头,所述广角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广角镜头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感光芯片;

3、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4、2<f11/f<5,且1.8<f22/f<4;

5、其中,f1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值,f2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值,f为所述广角镜头的焦距值。

6、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7、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8、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9、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0、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1、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12、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14、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16、-5<f1/f<-2.5,且-3<f2/f<-2,且1.8<f3/f<2.7,且40<f4/f<80,且-5.5<f5/f<-3,且1.4<f6/f<2.5;

17、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焦距,f6为所述第六透镜焦距。

18、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19、nd1≥1.71,且1.5≤nd2≤1.6,且1.64≤nd3≤1.87,且1.49≤nd4≤1.63,且1.6≤nd5≤2,且1.5≤nd6≤1.6;

20、其中,n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2为所述第二透镜折射率,nd3为所述第三透镜折射率,nd4为所述第四透镜折射率,nd5为所述第五透镜折射率,nd6为所述第六透镜折射率。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22、1.8<d1/r2<4,且-2.5≤r3/r4≤-1.5,且-3≤r6/r5≤-1.6,且-7≤r8/r9≤-4,且-0.8≤r9/r10≤-0.5,且-2≤r11/r12≤-1;

23、其中,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口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物侧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靠近所述物侧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靠近所述物侧的曲率半径,r9为所述第四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r11为所述第六透镜靠近所述物侧的曲率半径;r12为所述第六透镜靠近所述像侧的曲率半径。

24、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连接形成胶合透镜。

25、可选地,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值为f45,其中,-10.5<f45/f<-3.4。

26、可选地,所述广角镜头还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滤色片和保护玻璃,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所述滤色片和所述保护玻璃均设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

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包括上述的广角镜头,所述广角镜头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感光芯片;

28、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9、2<f11/f<5,且1.8<f22/f<4;

30、其中,f1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值,f2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值,f为所述广角镜头的焦距值。

3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感光芯片,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广角镜头的焦距比值满足:2<f11/f<5,且1.8<f22/f<4,通过两个透镜组的焦距比值的合理设置,使得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达140°以上,像圆可达6.9mm,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控制在18mm以内,以提供一种体积小、广视角、日夜共焦的广角镜头。



技术特征:

1.一种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广角镜头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感光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连接形成胶合透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的焦距值为f45,其中,-10.5<f45/f<-3.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镜头还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滤色片和保护玻璃,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所述滤色片和所述保护玻璃均设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

10.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广角镜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广角镜头和机动车,广角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广角镜头包括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感光芯片;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广角镜头满足以下条件:2<F11/F<5,且1.8<F22/F<4,通过两个透镜组的的焦距比值的合理设置,使得所述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达140°以上,像圆可达6.9mm,所述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控制在18mm以内,以提供一种体积小、广视角、日夜共焦的广角镜头。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王晓,欧俊星,于存胜,王浩,肖明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