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7884发布日期:2023-05-05 20:5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光学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更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光学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使用人群的视力差距较大,vr设备需要满足不同视力人群的需求,因此,产品带有视度调节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2、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都是在镜片没有切边的情况下,圆形镜片调节改变镜片之间的距离,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采用圆形调节环转动来实现镜片的前后位置移动。但是,在遇到镜片具有切边的情况下,上述的采用圆形调节环调节镜片位置的方案就不再适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具有切边镜片的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切边镜片的光学模组视度调节。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

3、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至少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切边镜片;

4、镜筒,所述第一镜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镜筒内;

5、主动杆及两个从动杆,所述主动杆及所述两个从动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镜片的周侧至少与所述两个从动杆形成螺纹传动,所述主动杆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从动杆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及所述从动齿轮均为双层齿轮,所述双层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

6、第一传动带及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主动齿轮和一个所述从动齿轮的所述第一齿轮外侧,所述第二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主动齿5轮和另一个所述从动齿轮的所述第二齿轮外侧;

7、调焦件,所述调焦件与所述主动杆连接;

8、在调焦时转动所述调焦件,所述主动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所述从动杆相对于所述镜筒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在螺纹传动下相对于所述镜筒做轴向移动,以匹配目标对象的视度。

9、0可选地,所述第一镜片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镜片的镜片切边相适配的切边侧。

10、可选地,所述主动杆设置为转轴,所述两个从动杆均设置为丝杆;

11、所述第一支架的外缘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螺纹孔,所述丝杆插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并通过自身的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5所述镜筒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纳槽及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12、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挡片,所述丝杆从所述挡片上的通孔中伸出并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13、0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并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15、可选地,所述主动杆及所述两个所述从动杆均设置为丝杆;

16、所述第一支架的外缘设置有三个第二螺纹孔,所述丝杆插设于所述第5二螺纹孔内并通过自身的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17、所述镜筒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18、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挡片,所述丝杆从所述挡片上的通孔中伸出并与所述从动齿轮或者所述主动齿轮连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外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20、可选地,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盖设于所述镜筒的一端;

21、所述保护罩具有容置空间,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带及所述第二传动带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之内。

22、可选地,所述主动杆插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齿轮轴中并穿过所述保护罩,且在所述保护罩的外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主动杆;

23、所述从动杆插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中并穿过所述保护罩,且在所述保护罩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从动杆。

24、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及所述第二紧固件均设置为卡簧,所述卡簧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一侧的开口,所述本体为环状且内部形成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卡合部。

25、可选地,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镜筒远离所述保护罩的一端;

26、所述第二镜片设置为切边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均具有至少一个镜片切边,所述第一镜片及所述第二镜片的镜片切边相对应;

27、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镜片的镜片切边相适配的切边侧。

28、可选地,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靠近所述镜筒设有所述保护罩的一端,且所述保护罩位于所述第三镜片的外侧,在所述保护罩上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三镜片的避让区域;

29、所述第一镜片可移动地介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第三镜片之间,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及所述第三镜片均位于同一光轴上。

3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31、壳体;以及

32、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33、可选地,所述壳体为镜架,所述镜架上设置有两个镜框;所述光学模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光学模组分设在所述两个镜框内。

3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3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其中应用了切边镜片,通过采用至少两点推动的方式使外形不规则的切边镜片能够稳定的在镜筒内沿轴向做直线运动,以实现调整该切边镜片在镜筒内的位置,从而匹配用户的视度;本申请中推动切边镜片发生移动的方式可靠性更高、且不容易出现倾斜卡死的情况;本申请的光学方案适合应用于视度可调的可穿戴设备中,用户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观看到清晰的图像。

3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4)内,所述第一支架(4)的侧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镜片(1)的镜片切边相适配的切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7)设置为转轴(9),所述两个从动杆(8)均设置为丝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401)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槽(4011),所述第一卡槽(4011)内设置有密封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7)及所述两个所述从动杆(8)均设置为丝杆(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402)的外侧设有第二卡槽(4021),所述第二卡槽(4021)内设置有密封件(17)。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保护罩(15),所述保护罩(15)盖设于所述镜筒(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7)插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齿轮轴中并穿过所述保护罩(15),且在所述保护罩(15)的外侧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所述主动杆(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及所述第二紧固件均设置为卡簧(16),所述卡簧(16)包括本体(1601)及设置在本体(1601)一侧的开口(1602),所述本体(1601)为环状且内部形成与所述开口(1602)连通的卡合部(160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二镜片(2),所述第二镜片(2)设于所述第二支架(5)内,所述第二支架(5)设置于所述镜筒远离所述保护罩(15)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还包括第三镜片(3),所述第三镜片(3)靠近所述镜筒(6)设有所述保护罩(15)的一端,且所述保护罩(15)位于所述第三镜片(3)的外侧,在所述保护罩(15)上形成有对应所述第三镜片(3)的避让区域(1501);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镜架,所述镜架上设置有两个镜框,所述光学模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光学模组分设在所述两个镜框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光学模组包括镜片组、镜筒、主动杆、两个从动杆、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及调焦件;镜片组包括至少第一镜片,且为切边镜片;第一镜片可移动地设于镜筒内;主动杆及两个从动杆设于镜筒内,第一镜片的周侧至少与两个从动杆形成螺纹传动,主动杆连接主动齿轮,从动杆连接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为双层齿轮,双层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第一传动带套设在主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的第一齿轮外侧,第二传动带套设在主动齿轮和另一个从动齿轮的第二齿轮外侧;调焦件与主动杆连接;转动调焦件,主动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从动杆相对于镜筒转动,使第一镜片相对于镜筒做轴向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森,刘本华,赵博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