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92080发布日期:2023-04-29 15:4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面板一般主要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在阵列基板和彩膜之间灌注的液晶分子而形成的液晶层。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相对内侧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彩色滤光片等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所施加的电压信号产生电场,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从初始角度偏转相应的幅度,以改变光穿过液晶层的透过率,从而实现显示。

2、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为了限定液晶分子的初始角度,如图1所示,需要在阵列基板(图1中表示为第一基板10)和彩膜基板(图1中表示为第二基板20)的相对内侧形成取向层,取向层需要形成在平坦的表面上,因此,在取向层的下方还设置有平坦化层以构造一个平坦的表面。通常,在制备取向层时,取向层会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表面完全地覆盖,包括显示区a1和边框区a2。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a2,还设置有封框胶40将阵列基板(第一基板10)和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0)连接并密封。

3、基于上述方案的产品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封框胶40和取向层12之间的粘合强度较低,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不断追求窄边框的技术趋势下,封框胶40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的粘接面积不断减小,上述因素综合叠加,就导致封框胶40对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的粘接效果较差,不牢固。

4、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在制备取向层(以第一基板10上的取向层12为例)时,将取向层12尽量制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1,而避免在边框区a2内形成取向层的材料。该改进的方案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但也同时产生了以下的问题:为了避免在边框区a2内形成取向层的材料,在显示区a1的邻近边框区a2的边缘所形成的取向层12由于扩散的原因,取向层更薄,因而表面不均匀、平整,这样就不能很好地限定液晶分子的初始角度,从而在显示区a1的边缘就会出现显示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边缘容易出现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将二者粘接的封框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与所述封框胶粘接的区域为框胶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被所述框胶区环绕的区域为中心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侧具有平坦层和形成在所述平坦层上的取向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框胶区内,且与所述中心区邻近的区域,所述平坦层上形成有第一沟槽;所述取向层在径向上不越过所述第一沟槽。

3、其中,所述第一沟槽的数量为多个。

4、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为条形或环形。

5、其中,所述第一沟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基板厚度的20~40%。

6、其中,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在15~20μm。

7、其中,所述平坦层上还具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形成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区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外侧。

8、其中,所述第二沟槽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二沟槽为盲孔或通孔。

9、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被所述框胶区环绕在内的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内设置有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设置邻近所述框胶区;所述第三沟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第三沟槽为条形或环形。

10、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1、在第一基板的平坦层上形成第一沟槽的图形;

12、向第一基板上被第一沟槽限定在内的区域涂覆取向液,使取向液不越过第一沟槽;

13、将取向液固化,并形成取向槽。

14、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和车载显示屏幕中的任意一种。

15、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平坦层在框胶区内的与中心区邻近的区域具有第一沟槽,该第一沟槽在取向层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对取向层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取向层越过第一沟槽将框胶区完整覆盖,也即是,取向层部分延伸到胶框区内,但同时并不完全将胶框区覆盖,这样在使用封框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时,封框胶能够和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接触,而不是均接触到取向层上,从而可以保证粘接强度。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一沟槽,还可以对取向层进行引流,便于在该取向层的边缘区域形成平整、均匀的表面,也即是,使取向层在边缘处更加平整、均匀。这样对于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在进行显示时,就可以避免在边缘处出现显示不良,从而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17、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在制备第一基板的取向层之前,首先在框胶区的内侧边缘区域形成第一沟槽,这样在制备取向层时,第一沟槽可以将取向液引流到第一沟槽内,这样就便于在该取向层的边缘区域形成平整、均匀的表面,也即是,所制备的取向层在边缘处会更加平整、均匀。这样所制备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就可以避免在边缘处出现显示不良,从而能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而且,在制备取向层时,第一沟槽还可以对取向液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取向液越过第一沟槽将框胶区完整覆盖,这样在使用封框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时,封框胶能够和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接触,而不是均接触到取向层上,从而可以保证粘接强度。

18、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当然地具有与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一致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将二者粘接的封框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与所述封框胶粘接的区域为框胶区,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被所述框胶区环绕的区域为中心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侧具有平坦层和形成在所述平坦层上的取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为条形或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基板厚度的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在15~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上还具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形成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区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的数量为多个;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被所述框胶区环绕在内的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内设置有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邻近所述框胶区;所述第三沟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第三沟槽为条形或环形。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将二者粘接的封框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与封框胶粘接的区域为框胶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被框胶区环绕的区域为中心区;第一基板的第一侧具有平坦层和形成在平坦层上的取向层;在第一基板的框胶区内,且与所述中心区邻近的区域,平坦层上形成有第一沟槽;取向层在径向上不越过所述第一沟槽。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沟槽在取向层的制备过程中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取向层越过第一沟槽将框胶区完整覆盖,从而可以保证粘接强度。以及,还可以对取向层进行引流,便于在该取向层的边缘区域形成平整、均匀的表面,从而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尚操,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