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5343发布日期:2022-09-21 01:4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滑环结构,用于内窥镜检测的辅助装置内窥镜绕线轮。


背景技术:

2.工业电子内窥镜是电子、光学技术相结合的视频无损伤检测仪器,通过内窥镜采集图像以反映被检测物体内部的使用或损伤情况。
3.工业内窥镜的检测线大体分为三种:1.钨丝编网/金属编网的软质检测线, 2.玻璃纤维的硬质检测线,3.软金属鹅颈管。检测时要根据自己需要检测物体的大小来判断,如果检测长度超过5米长,就推荐使用玻璃纤维的检测线。玻璃纤维的硬质检测线,它的镜头与检测线是分开的,可以选择更换不同功能、大小的镜头来达到检测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与钨丝编网的检测线相比,玻璃纤维的检测线对于检测长度来说没有限制,因为检测线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及柔韧度,所以可以根据要检测物体的长短来订制,一般来说检测80-100米是没有问题的。
4.但由于玻璃纤维的硬质检测线长度较长,检测时收放线不方便,检测空间有限,检测线如果凌乱堆放存在不安全隐患,检测线在反复收放而发生旋转时容易缠绕、折断,减小使用寿命。
5.因此,缺少一种可以便于收、放检测线,便于收纳检测线,并防止检测线缠绕、折断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放线或收线,能缓冲检测线的反抗力,使过长的检测线易于收纳、不凌乱,另外,由于采用滑环结构,避免检测线在反复收放而发生旋转时的缠绕、折断,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的内窥镜绕线轮。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绕线轮,包括主支架、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通过线轴内侧的螺丝与主支架外侧的螺母连接,线轴可以在主支架上转动。
8.其中,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把手和用于穿线到线轴上的穿线盒。
9.其中,所述穿线盒内置3个用于减少穿线过程摩擦力的u型轴承。
10.其中,所述主支架上固定有航插座,航插座上固定有用于外接检测线的航插。
11.其中,所述航插外接内窥镜主机检测线,内部通过滑环与线轴上的检测线连接。
12.其中,所述航插座通过顶丝从右往左依次与主支架、右壳连接,右壳套在轴承外外侧,轴承外内侧与轴承连接,轴承与轴承内的一端连接,轴承内与滑环连接。
13.其中,所述轴承内另一端与左壳连接,左壳通过螺丝依次将线轴、垫块、主支架、螺母连接在一起。
14.其中,所述主支架外侧设置有2个磁铁。当绕线时,通过磁铁将内窥镜绕线轮吸附
在管道上,固定好,便于检测操作或者绕线操作。
15.其中,所述滑环可以360度旋转,滑环设置有对接内窥镜绕线轮上的检测线的接口,检测线将电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到旋转的滑环的检测线上。
16.其中,所述滑环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组成。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绕线轮的右壳连接部分为静止部件,左壳连接部份为旋转部件,即右壳一侧部件为固定,左壳一侧部件可以旋转,用于将检测线绕到内窥镜绕线轮上。当盘线时,手动推动检测线,检测线带动线轴旋转将检测线盘到线轴上。
17.其中,所述滑环也是避免检测线旋转时缠绕的部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绕线轮通过放线或收线,使过长的检测线易于收纳、不凌乱,能缓冲检测线的反抗力,从而体现其优越性,另外,由于内窥镜绕线轮采用滑环结构,避免检测线在反复、无序收放而发生旋转时的缠绕、折断,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23.图中:1-把手、2-u型轴承、3-主支架、4-穿线盒、5-线轴、6-航插、7-航插座、8-右壳、9-轴承外、10-轴承、11-轴承内、12-螺丝、13-左壳、14-磁铁、 15-垫块、16-螺母、17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绕线轮,包括主支架3、线轴5。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线轴5通过线轴5内侧的螺丝12与主支架 3外侧的螺母16连接,线轴5可以在主支架3上转动。
27.如图1所示,所述主支架3上设置有把手1和用于穿线到线轴5上的穿线盒 4。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穿线盒4内置3个用于减少穿线过程摩擦力的u型轴承2。
29.如图1所示,所述主支架3上固定有航插座7,航插座7上固定有用于外接检测线的航插6。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航插6外接内窥镜主机检测线,内部通过滑环17与线轴5上的检测线连接。
31.如图1所示,所述航插座7通过顶丝从右往左依次与主支架3、右壳8连接,右壳8套在轴承外9外侧,轴承外9内侧与轴承10连接,轴承10与轴承内11 的一端连接,轴承内11与滑环17连接。
32.如图1所示,所述轴承内11另一端与左壳13连接,左壳13通过螺丝12依次将线轴5、垫块15、主支架3、螺母16连接在一起。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支架3外侧设置有2个磁铁14,当绕线时,通过磁铁14将内窥镜绕线轮吸附在管道上,固定好,便于检测操作或者绕线操作。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滑环17可以360度旋转,滑环17设置有对接内窥镜绕线轮上的检测线的接口,检测线将电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到旋转的滑环17的检测线上。滑环17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组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右壳8连接部分为静止部件,左壳13连接部份为旋转部件,即右壳8一侧部件为固定,左壳13一侧部件可以旋转,用于将检测线绕到内窥镜绕线轮上。当盘线时,手动推动检测线,检测线带动线轴5旋转将检测线盘到线轴5上。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绕线轮具有以下优点:内窥镜绕线轮是内窥镜的辅助装置,用于放线或收线,以缓冲线的反抗力。内窥镜检测时,内窥镜绕线轮通过放线或收线,使过长的检测线易于收纳、不凌乱,从而体现其优越性,另外,由于内窥镜绕线轮采用滑环结构,避免检测线在反复、无序收放而发生旋转时的缠绕、折断,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
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绕线轮,包括主支架(3)、线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5)通过线轴(5)内侧的螺丝(12)与主支架(3)外侧的螺母(16)连接,线轴(5)可以在主支架(3)上转动;其中,所述主支架(3)上设置有把手(1)和用于穿线到线轴(5)上的穿线盒(4);其中,所述穿线盒(4)内置3个用于减少穿线过程摩擦力的u型轴承(2);其中,所述主支架(3)上固定有航插座(7),航插座(7)上固定有用于外接检测线的航插(6);其中,所述航插(6)外接内窥镜主机检测线,内部通过滑环(17)与线轴(5)上的检测线连接;其中,所述航插座(7)通过顶丝从右往左依次与主支架(3)、右壳(8)连接,右壳(8)套在轴承外(9)外侧,轴承外(9)内侧与轴承(10)连接,轴承(10)与轴承内(11)的一端连接,轴承内(11)与滑环(17)连接;其中,所述轴承内(11)另一端与左壳(13)连接,左壳(13)通过螺丝(12)依次将线轴(5)、垫块(15)、主支架(3)、螺母(16)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主支架(3)外侧设置有2个磁铁(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7)可以360度旋转,滑环(17)设置有对接内窥镜绕线轮上的检测线的接口,检测线将电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到旋转的滑环(17)的检测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窥镜绕线轮。包括主支架、线轴,主支架上设置有把手和穿线盒,穿线盒内置3个U型轴承,航插外接内窥镜主机检测线,内部通过滑环与线轴上的检测线连接,航插座通过顶丝从右往左依次与主支架、右壳连接,右壳套在轴承外外侧,轴承外内侧与轴承连接,轴承与轴承内的一端连接,轴承内与滑环连接,轴承内另一端与左壳连接,左壳通过螺丝依次将线轴、垫块、主支架、螺母连接起来,主支架外侧设置2个磁铁。内窥镜绕线轮是内窥镜的辅助装置,用于放线或收线,能缓冲线的反抗力,使过长的检测线易于收纳、不凌乱,另外,由于采用滑环结构,避免检测线在反复、无序收放而发生旋转时的缠绕、折断,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延长检测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 于学文 张奉亭 王春宝 王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