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7768发布日期:2023-04-30 01:0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


背景技术:

1、得益于机器视觉行业的长足发展,需要用到很多的扫描、识别、扫码镜头,为满足使用需求,大多使用能工作于不同物距、景深的大景深定焦镜头或电动变焦镜头,成本高昂,且特殊化定制费用极高。

2、目前应用于工业检测的镜头,则大多采用单焦镜头,近物距使用,在不同物距下,镜头的后焦会产生偏移,造成成像质量下降,所以同一个镜头不能同时工作于多个不同物距;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镜片浮动对焦或外部机械结构调焦方式,机械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液体镜头模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液体镜头模组在不同物距下,其中的液体层表面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实现不同物距的光程补偿;

4、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5、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6、该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7、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8、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9、该可调焦扫描镜头具有屈光度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10、优选地,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液体镜头模组与第四透镜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

12、优选地,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满足:0.60<f1/f<0.90,1.30<f2/f<2.10,0.25<|f3/f|<0.35,0.80<f4/f<1.25,1.20<f5/f<2.10,其中,f为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

13、优选地,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满足:ttl<20.7mm,ttl为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的光学总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五片透镜和一液体镜头模组,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物距范围大,调焦噪声小,镜片数量少,镜头体积小,成本低,性能高的优点,且液体镜头模组中置设置,通光较大,可最大限度地提升镜头画面边缘相对照度,支持不同亮度情况下的识别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液体镜头模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液体镜头模组在不同物距下,其中的液体层表面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实现不同物距的光程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焦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液体镜头模组与第四透镜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焦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焦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满足:0.60<f1/f<0.90,1.30<f2/f<2.10,0.25<|f3/f|<0.35,0.80<f4/f<1.25,1.20<f5/f<2.10,其中,f为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焦扫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满足:ttl<20.7mm,ttl为所述可调焦扫描镜头的光学总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焦扫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液体镜头模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度,为凸凸透镜;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度,为凸凹透镜;该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度,为凹透镜;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度,为凹凸透镜;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度,为凸凸透镜。本技术采用五片透镜和一液体镜头模组,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物距范围大,调焦噪声小,镜片数量少,镜头体积小,成本低,性能高的优点,且液体镜头模组中置设置,通光较大,可最大限度地提升镜头画面边缘相对照度,支持不同亮度情况下的识别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潘锐乔,黄波,上官秋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