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光圈模块、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6047发布日期:2023-04-20 00:5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可变光圈模块、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光圈模块、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可变光圈模块与成像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1、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2、近年来,相机模块被应用于更多领域中的电子装置,譬如智能手机、运动型相机等携带式装置以及扩增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头戴式装置或是空拍机等等。并且,相机模块的硬件也不断地迭代更新,譬如使用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以及使用画质更好的成像镜头,其中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成像品质,但却会因为景深过浅而导致背景模糊。现有的一种可变光圈可用以改变景深进而调整背景模糊的程度,并控制光学镜头的进光量,使得在电子装置的光学镜头中设置可变光圈成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主题。然而,已知的可变光圈容易在转动时因可动叶片产生迟滞现象(hysteresis)而使得光圈大小在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有所不同,而使光学镜头产生非预期的成像效果。因此,如何改良可变光圈模块的结构,以满足现今对电子装置高规格的需求,已成为目前相关领域的重要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光圈模块,通过降低可动叶片的迟滞现象,来提供合适的成像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可变光圈模块,包含一叶片组、一定位件、一驱动部以及多个紧靠结构。叶片组包含多个可动叶片。这些可动叶片围绕一光轴设置以形成一通光孔,且通光孔的尺寸为可调整。每一个可动叶片具有一定位孔以及邻近定位孔的一动态孔。定位件包含多个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分别与可动叶片的定位孔对应设置,以定位可动叶片。驱动部包含一转动件。转动件与可动叶片的动态孔对应设置并相对于定位件为可转动,以驱动可动叶片相对于定位件的定位结构转动而调整通光孔的尺寸。紧靠结构至少设置于可动叶片的定位孔或动态孔的至少其中一者,且紧靠结构至少紧靠于定位结构或转动件的至少其中一者。

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成像镜头模块,包含上述的可变光圈模块以及一成像镜头,其中可变光圈模块与成像镜头沿光轴的方向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设置,且光线通过可变光圈模块的通光孔进入成像镜头。

4、本实用新型的再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上述的成像镜头模块。

5、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可变光圈模块,通过紧靠结构的设置,可减少可动叶片与定位结构或转动件之间的背隙,以降低可动叶片的迟滞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并降低光圈实际上与理论值之间的落差值。

6、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含多个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与所述可动叶片的所述动态孔对应设置,且所述转动结构于所述动态孔内为可位移,以调整所述通光孔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可动叶片中,所述紧靠结构设置于所述定位孔或所述动态孔的其中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可动叶片中,所述紧靠结构环绕所述定位孔或所述动态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动叶片在所述动态孔处更具有一内缘面及一外缘面,所述内缘面较所述外缘面靠近所述定位孔,且所述紧靠结构设置于所述内缘面与所述外缘面的至少其中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结构为所述定位件当中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转动结构为所述转动件当中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紧靠结构与其所设置的所述可动叶片的其中一者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含一基座,且所述转动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含至少两个轴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定位件之间以支撑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含至少两个轴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以支撑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各自具有四接触点,所述四接触点与所述转动件或所述基座实体接触,且所述四接触点具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的数量不超过五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触点与所述外接触点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t,所述内接触点与所述下接触点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i,其满足下列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各自具有三接触点,所述三接触点与所述转动件或所述基座实体接触,且所述三接触点具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轴承元件的数量不超过五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触点与所述外接触点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t,所述三接触点当中剩余的一接触点与所述内接触点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为di,其满足下列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动叶片包含: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变光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可动叶片中,所述第一表面层与所述第二表面层较所述内部基材层靠近所述通光孔的中心。

21.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具有一光圈值,所述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具有一最大视角,所述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24.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变光圈模块,包含一叶片组、一定位件、一驱动部以及设置于叶片组中的多个紧靠结构。叶片组包含多个可动叶片。可动叶片围绕一光轴设置以形成尺寸可调整的一通光孔。每一个可动叶片具有一定位孔以及邻近定位孔的一动态孔。定位件包含多个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分别与定位孔对应设置以定位可动叶片。驱动部包含一转动件。转动件与动态孔对应设置并相对于定位件为可转动,以驱动可动叶片相对于定位结构转动而调整通光孔的尺寸。紧靠结构至少设置于定位孔或动态孔的至少其中一者,且紧靠结构至少紧靠于定位结构或转动件的至少其中一者。本技术还公开具有上述可变光圈模块的成像镜头模块及具有成像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晟,萧秀仪,周明达,曾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