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7978发布日期:2023-06-10 00:3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影像拾取镜头。


背景技术:

1、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观一直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方面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消费电子产品高屏占比要求的逐步提升,导致对其上搭载的镜头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镜头的设计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例如,目前较为流行的镜头类型是小头部镜头,也就是镜筒前端外径很小,后端位置仍与常规镜头相近,然而,这种类型的镜头结构容易导致其后端结构组立稳定性差,从而影响镜头成像的稳定性。以目前较为常用的六片式小头部镜头为例,其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由于工艺性和均匀性无法得到保证往往难于与镜筒良好适配,影响镜头良率,不利于镜头成像质量的提升。另外,镜片间杂散光的大量存在进一步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因此,如何克服这些设计难点,保证镜头后端的结构稳定性,成为了保证这类高规格镜头性能的非常关键的待解决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影像拾取镜头,该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可包括镜筒和装配于所述镜筒内的多个光学元件,所述多个光学元件可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一遮光片、第二镜片、第二遮光片、第三镜片、第三遮光片、第四镜片、第四遮光片、第五镜片、第五遮光片以及第六镜片。其中,所述第五镜片和所述第六镜片具有正负相异的光焦度,所述第一遮光片至所述第五遮光片均分别与位于各自物侧的镜片部分接触。所述第五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大于所述第一镜片至所述第六镜片中其余镜片各自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且ct5>0.8mm。所述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四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4、所述第六镜片的有效焦距f6与所述第五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5可满足:-20<(f5×cp4)/(f6×cp5)<0。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可满足:0<(ct5+ct6)/(cp4+cp5)<35。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i镜片与第i+1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隙ti(i+1)的数值满足大于0.4mm的情况下,ti(i+1)与第i遮光片的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i可满足:1<ti(i+1)/cpi<35,其中,i取自1、2、3、4、5。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所述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与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镜筒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l可满足:3<(td×f)/(ep01×l)<6。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与所有第一遮光片至所述第五遮光片分别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之和∑cp可满足:5<td/∑cp<50。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至所述第六镜片中可至少有三个镜片的中心区域为弯月形。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r1/r2<r3/r4<3。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镜片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f3|>|f2|>|f1|。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镜片的折射率n4、所述第五镜片的折射率n5与所述第六镜片的折射率n6可满足:n4>n5>n6。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与所述第一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1可满足:3<f1/(ep01+cp1)<6。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三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3、所述第二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二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2可满足:-5<(ct3/cp3)-(ct2/cp2)<20。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一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1与所述第一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12可满足:25<(r2+r3)/(cp1+ep12)<40。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五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四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可满足:0<f5/(ct5-ep45)<7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镜片与所述第六镜片的组合焦距f56、所述第四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所述第四镜片与所述第五镜片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第三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四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34可满足:5<f56/ep45-f45/ep34<25。

15、本申请提供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包括六片式成像镜片组和分别设置于各相邻镜片间的多个遮光片,其中包括设置于第四和第五镜片间的第四遮光片以及设置于第五和第六镜片间的第五遮光片。通过合理设置第五镜片的中心厚度为镜头中最厚的一个镜片且满足ct5>0.8mm,同时通过设置第四遮光片和第五遮光片的厚度、以及第五和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值满足-20<(f5×cp4)/(f6×cp5)<0,可使镜头中各透镜具有合理的中厚,从而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保证其结构均匀;有利于提高镜头后端组立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第五、第六镜片与镜筒的装配可适性,从而提高镜头良率、提升镜头的可靠性。同时,第五遮光片的合理设置能够使光线在镜头后端镜片中的折射光路得到合理设计,提高第五遮光片对于第五透镜至第六透镜之间杂散光的拦截作用。



技术特征:

1.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包括镜筒和装配于所述镜筒内的多个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在第i镜片与第i+1镜片之间的空气间隙ti(i+1)的数值满足大于0.4mm的情况下,ti(i+1)与第i遮光片的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i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所述光学影像拾取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与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镜筒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l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d与所有第一遮光片至所述第五遮光片分别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之和∑cp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至所述第六镜片中至少三个镜片的中心区域为弯月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镜片的折射率n4、所述第五镜片的折射率n5与所述第六镜片的折射率n6满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所述镜筒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一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01与所述第一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1满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三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3、所述第二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二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2满足: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一遮光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cp1与所述第一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12满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五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四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满足: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镜片与所述第六镜片的组合焦距f56、所述第四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45、所述第四镜片与所述第五镜片的组合焦距f45与所述第三遮光片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四遮光片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ep34满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影像拾取镜头,包括镜筒和装配于镜筒内的多个光学元件。多个光学元件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一遮光片、第二镜片、第二遮光片、第三镜片、第三遮光片、第四镜片、第四遮光片、第五镜片、第五遮光片以及第六镜片,其中,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具有正负相异的光焦度,第一遮光片至第五遮光片均分别与位于各自物侧的镜片部分接触。第五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大于第一镜片至第六镜片中其余镜片各自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且CT5>0.8mm。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第四遮光片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厚度CP4与第六镜片的有效焦距f6以及第五遮光片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厚度CP5满足:‑20<(f5×CP4)/(f6×CP5)<0。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春,刘锴,张芳,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