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838发布日期:2023-06-21 13:4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车载led背光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载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1、背光源(back 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2、目前应用在汽车上的led 背光源(即车载led 背光源)的组装麻烦,很难快速组装。在申请号为201420839262.2的车载led 背光源中,其公开了盖板设置于基座上并封盖住容置凹腔,而且,盖板包括有遮光板和透光部,其制作盖板比较麻烦,成本高。另外,基座缺少保护机构,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led背光源,其对基座与金属底壳的安装起到防呆作用,便于提高组装效率,而且,能够对基座起到保护作用,还节省了传统的盖板设计,降低成本。

2、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载led背光源,包括有基座、发光条、反射膜以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反射膜的表面贴合,

4、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基板以及首尾相接的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以及第一后侧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后侧板和第一基板的后侧保持间隙,所述第一后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基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以及第一后侧板围构形成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导光板和反射膜均装设于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导光板和基座可拆式连接;

5、还包括有黑色单面胶和可拆式连接于基座的金属底壳,所述金属底壳具有第二基板以及首尾相接的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前侧、左侧、后侧和右侧分别连接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后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基板、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围构形成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后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

6、所述发光条包括有fpc板和设置于fpc板上的发光源,所述fpc板的上端面凸设有延伸部,所述fpc板装设于第二后侧板的内前壁上且延伸部向后往下弯折伸出金属底壳外,所述基座装设于第二容纳腔内,所述fpc板、第二后侧板以及延伸部的上端部分均位于间隙内,所述第一卡扣部适配于第一卡槽内;

7、所述导光板的上端面通过黑色单面胶分别与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后侧板固定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后侧板的上端面往下凹设有贯穿第二后侧板前后端面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后侧板的内前壁往后凹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具有下端开口,延伸部在向后往下弯折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伸出金属底壳外。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fpc板通过导热胶层粘接于第二后侧板的内前壁上。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和基座两者中,其一凸设有第二卡扣部,另一凹设第二卡槽,所述导光板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适配于第二卡槽内。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四者中两两的连接处设置有缺槽;

12、所述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以及第一右侧板的外侧面均形成有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以及第二右侧板的上端面分别抵接于相应限位台阶部上。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底壳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缓冲垫。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基座的第一后侧板和第一基板的后侧保持间隙,对基座与金属底壳的安装起到防呆作用,便于提高组装效率,而且,通过金属底壳的设计,能够对基座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通过黑色单面胶将导光板和基座实现固定连接,节省了传统的盖板设计,降低成本;

15、其次是,通过导热胶层,使得发光源在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导出,并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底壳;

16、再者是,通过缓冲垫的设计,给金属底壳起到缓冲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led背光源,包括有基座、发光条、反射膜以及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与反射膜的表面贴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侧板的上端面往下凹设有贯穿第二后侧板前后端面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后侧板的内前壁往后凹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具有下端开口,延伸部在向后往下弯折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伸出金属底壳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通过导热胶层粘接于第二后侧板的内前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和基座两者中,其一凸设有第二卡扣部,另一凹设第二卡槽,所述导光板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卡扣部适配于第二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第二后侧板四者中两两的连接处设置有缺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壳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缓冲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LED背光源,包括基座、发光条、反射膜以导光板,基座的第一后侧板和第一基板的后侧保持间隙,所述导光板和反射膜均装设于基座的第一容纳腔内,导光板和基座可拆式连接;发光条的FPC板装设于第二后侧板且延伸部向后往下弯折伸出金属底壳外,所述基座装设于第二容纳腔内,所述FPC板、第二后侧板以及延伸部的上端部分均位于间隙内,金属底壳的第一卡扣部适配于第一卡槽内,发光源朝向导光板的后侧发光;导光板通过黑色单面胶分别与第一前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后侧板固定连接。其对基座与金属底壳的安装起到防呆作用,便于提高组装效率,而且,能够对基座起到保护作用,还节省了传统的盖板设计,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卢雪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帝光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