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1844发布日期:2023-06-08 14: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纤对接,具体为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


背景技术:

1、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2、目前,现有技术中,如cn210090731u,一种光纤辅助对接夹具及工装,通过第一固定板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板的高度,第一固定板起到单芯光纤在运动中停止的作用,第二固定板左侧顶端面为圆弧面,单芯光纤通过第二固定板圆弧面进入排纤器窄槽,多根单芯光纤并排水平排列于排纤器窄槽端面,形成带状光纤,通过光纤辅助对接工装实现了多根光纤同时对接并呈带状取出,解决了耗费的时间长、错纤伤纤率高及断纤造成的收容不规范等问题,但是在光纤对接时,光纤较为纤细,若没有辅助光纤移动的工具,光纤不能够快速的与要连接的光纤头对接,使得光线的对接依旧变得麻烦和费时,因此设计了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通过设置的可在固定台上滑动的输送框结构,可在光纤插入输送槽内后,通过输送框内的压框结构对光纤线进行限位,在通过移动输送框带动光纤移动的方式,便于光纤对接前的靠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对接台,底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台,固定台上端均滑动连接输送框,固定台中部开设有限位槽,输送框下端开设有输送槽,输送框下端滑动连接压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送框靠近同侧固定台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壁固定连接一号拉簧,一号拉簧远离固定槽内壁一侧和固定台固定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槽内壁中部固定连接限位杆,限位杆远离固定槽内壁一侧穿过一号拉簧和固定台滑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送框内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固定连接二号拉簧,二号拉簧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和压框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压板,压板位于输送框上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槽成圆台型,纤限位槽和输送槽相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可在固定台上滑动的输送框结构,可在光纤插入输送槽内后,通过输送框内的压框结构对光纤线进行限位,在通过移动输送框带动光纤移动的方式,便于光纤对接前的靠近,并且将限位槽设置成圆台型,也利于光纤的进入,方便光纤的对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对接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端均滑动连接输送框(3),所述固定台(2)中部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输送框(3)下端开设有输送槽(31),所述输送框(3)下端滑动连接压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3)靠近同侧固定台(2)一侧开设有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内壁固定连接一号拉簧(4),所述一号拉簧(4)远离固定槽(33)内壁一侧和固定台(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3)内壁中部固定连接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远离固定槽(33)内壁一侧穿过一号拉簧(4)和固定台(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框(3)内中部开设有通槽(32),所述通槽(32)内固定连接二号拉簧(7),所述二号拉簧(7)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下端和压框(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上端固定连接压板(10),所述压板(10)位于输送框(3)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成圆台型,所述限位槽(21)和输送槽(31)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对接用辅助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对接台,底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台,固定台上端均滑动连接输送框,固定台中部开设有限位槽,输送框下端开设有输送槽,输送框下端滑动连接压框,输送框靠近同侧固定台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壁固定连接一号拉簧,一号拉簧远离固定槽内壁一侧和固定台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可在固定台上滑动的输送框结构,可在光纤插入输送槽内后,通过输送框内的压板结构对光纤线进行限位,在通过移动输送框带动光纤移动的方式,便于光纤对接前的靠近,并且将限位槽设置成圆台型,也利于光纤的进入,方便光纤的对接。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祥,石与诚,孙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鸿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