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3089发布日期:2023-12-14 18: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1、电子成像设备利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材料(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电子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盒包括作为感光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和能够作用在鼓上的显影构件(如显影辊)中的至少一种,感光构件和显影构件也可以一体化构造为可拆卸安装至电子成像设备中的盒(可称为处理盒)。处理盒中包括感光构件的框架是感光框架,包括显影构件的框架是显影框架。

2、现有技术中,这种类型的处理盒采用双驱动结构,即感光框架上设置一个驱动头,显影框架上也设置一个驱动头,感光框架上的驱动头驱动感光构件,显影框架上的驱动头驱动显影构件,这种双驱动方式,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的处理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驱动头,所述处理盒包括:

4、盒体;

5、感光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

6、显影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且所述显影辊相对于所述感光鼓具有第一位位和第二位置,在所述显影辊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处于接触状态,在所述显影辊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处于分离状态;

7、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端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件,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件用于接收所述驱动头输出的驱动力并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力时旋转,所述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均能够接收由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件传递的驱动力并在接收到所述驱动力时旋转。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采用单驱动方式,电子成像设备只需设置一个驱动头,处理盒上也只需要设置一个接收旋转动力的联轴器,电子成像设备和处理盒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成像设备中,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送粉辊,所述送粉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和送粉辊齿轮,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件设为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连接于所述感光鼓,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传动件经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送粉辊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且所述送粉辊齿轮与所述送粉辊连接,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显影辊齿轮,所述显影辊齿轮与所述显影辊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显影辊齿轮和所述送粉辊齿轮分别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三传动件设为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罩设于所述盒体的端面外侧,且所述端盖内侧设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中间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柱。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件设为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设为履带,所述履带内侧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为能够与所述传动齿相配合的链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三齿轮部,所述第三齿轮部能够与所述履带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件设为皮带,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为圆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圆轮部,所述皮带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圆轮,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圆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设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三传动件设为显影辊齿轮,所述显影辊齿轮与所述显影辊连接,且所述显影辊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相啮合,所述送粉辊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端盖和传动结构,所述端盖罩设于所述盒体的端面外侧,且所述端盖内侧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显影辊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柱,且所述显影辊齿轮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显影辊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接件和传递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显影辊的一端,所述传递件连接于所述显影辊齿轮,且所述传递件能够与所述连接件配合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设为两个第三凸柱,所述传递部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为两个第二凸柱,两个所述第二凸柱能够与两个所述第三凸柱相抵接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显影框架,所述显影框架设有第一柱,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且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显影框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传递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迫推件,所述迫推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显影辊,在所述迫推件受到电子成像设备的施力件的作用力时,所述迫推件能够带动所述显影辊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5.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延伸至所述驱动侧端盖的上端和后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所述第一联轴器连接于所述感光鼓,所述显影辊齿轮套设于所述显影辊的一端,所述送粉辊齿轮套设于所述送粉辊的一端,且所述送粉辊齿轮与所述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显影辊齿轮与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第二联轴器中的一者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显影护盖,所述显影护盖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所述驱动侧端盖设置于所述显影护盖的外侧,所述第一联轴器的一部分穿出于所述第一通孔以暴露于所述驱动侧端盖外侧,所述第二联轴器的一部分依次穿出于所述显影护盖和所述缺口部以暴露于所述驱动侧端盖外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护盖包括圆筒部和环形凸缘,所述圆筒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环形凸缘围绕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围,且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圆筒部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用于与电子成像设备的显影驱动头配合限位,所述环形凸缘穿出于所述缺口部,所述第二联轴器由所述第三通孔穿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护盖设有支撑柱,所述驱动侧端盖设有引导部,所述支撑柱能够在所述引导部内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所述引导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联轴器的投影完全不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端盖包括限制部,所述显影护盖包括被限制部,所述被限制部能够与所述限制部配合限位,用于阻止所述显影辊偏离所述第一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设为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联轴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暴露于所述驱动侧端盖外侧,所述第二联轴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暴露于所述驱动侧端盖外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齿轮与所述第二联轴器连接,且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所述显影辊齿轮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5~24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迫推件,所述迫推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显影辊,在所述迫推件受到电子成像设备的施力件的作用力时,所述迫推件能够带动所述显影辊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显影辊齿轮相啮合,所述送粉辊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啮合;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联轴器,所述送粉辊齿轮和所述显影辊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啮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设有内腔,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二联轴器卡合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使所述第二联轴器能够沿所述盒体的轴向产生位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轴器包括导向部,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迫推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迫推件通过所述第四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盒体,且所述迫推件与所述导向部配合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出粉刀、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出粉刀、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显影辊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粉刀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驱动侧支架、第六弹性件和迫推件,所述迫推件通过所述第六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侧支架,且所述迫推件可与所述感光鼓抵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感光支架和驱动侧端盖,所述驱动侧端盖设置于所述感光支架的外侧,且所述感光支架设有第一避让部,所述驱动侧端盖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部位置对应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联轴器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部及所述第二避让部,且所述第一联轴器能够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所述第二避让部内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显影护盖,所述显影护盖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支架的外侧,且所述显影护盖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迫推件包括突起,所述突起能够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移动。

34.一种处理盒,应用于电子成像设备,所述电子成像设备包括施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单元还包括显影护盖,所述显影护盖设有凹槽,所述迫推件至少部分穿出于所述凹槽,且所述迫推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由所述工作位置摆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或由所述避让位置摆动至所述工作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护盖包括接合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转部设为卡槽,所述接合部设为卡柱;或者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驱动侧支架和复位件,所述驱动侧支架设置于所述显影辊的端部,所述显影护盖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支架的外侧,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支架,用于使所述迫推件从所述避让位置复位至所述工作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支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复位件设为扭簧,所述扭簧的圈部套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臂抵接在所述驱动侧支架上,所述扭簧的另一壁抵接在所述迫推件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迫推件还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抵接部相背设置,所述扭簧的一壁抵接于所述卡接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显影辊和驱动组件,感光鼓和显影辊可转动地设置于盒体,且显影辊相对于感光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显影辊处于第二位置时,显影辊与感光鼓处于分离状态;驱动组件设置于盒体的端部,且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件,第一动力接收部件用于接收电子成像设备驱动头输出的驱动力并旋转,感光鼓和显影辊均能够接收由第一动力接收部件传递的驱动力并旋转。本申请采用单驱动方式,处理盒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并且在显影辊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始终保持啮合,从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从分离状态变为接触状态进行更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曾丽坤,李颖豪,钟宝生,罗琴,梁祺杰,陈宇,靳杨,陈柔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