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8761发布日期:2023-10-11 22:1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摄影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影镜头。


背景技术:

1、智能手机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旗舰机,对于影像中的高倍变焦功能非常关注,这就势必引入潜望式长焦镜头;潜望式镜头的长度方向沿电子设备的垂直或横向方向设置,从而达到缩减电子设备机身厚度的目的。而目前市场上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主要的应用场景只局限于无限距的拍摄,这种拍摄功能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次数都非常有限,同时用户对微距拍摄的需求与日俱增,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领域又引入了长焦微距镜头的概念。

2、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兼顾无限距与微距的性能,实现潜望式镜头功能的多样性,成为当下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影镜头,该摄影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影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有效焦距fa与摄影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0.9<bfl/td<1.1以及1<fa/f<4。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与摄影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6<td/imgh<1.9。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正,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正。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满足:3<ct1/et3<8。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满足:2<f34/f3×n3<6.2。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f1-f2)/f4<1。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4/r10<0.6。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摄影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ct1+ct2+ct3+ct4+ct5)/f<0.3。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影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tan(semi-fov)×(r9+r10)/(r9-r10)|<3.5。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满足:11<t34/t12<20。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123、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与摄影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f123/f+f45/f<5。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v2、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与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v5满足:3<(v1+v3+v5)/(v2+v4)<4。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3<ct5/ct1<0.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最小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x与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y满足:2<rx/ry<2.7。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满足:0.5<∑ct/td<0.65。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0.2<|sag11/r1|<0.3。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a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b满足:1.7<nmax×ra/rb≤2。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0.4<f2/f3<0.7。

19、本申请的摄影镜头通过搭配合理的镜片个数和光焦度,控制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的比值,同时合理设置具有最小色散系数的透镜的有效焦距,可以实现镜头小型化,为模组马达行程预留空间,提高整机空间利用率,保证整机美观,同时可以降低色散,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特征:

1.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与所述摄影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1.6<td/imgh<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正,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满足:3<ct1/et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满足:2<f34/f3×n3<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f1-f2)/f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0<r4/r10<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摄影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ct1+ct2+ct3+ct4+ct5)/f<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摄影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tan(semi-fov)×(r9+r10)/(r9-r10)|<3.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摄影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满足:11<t34/t12<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影镜头,该摄影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摄影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有效焦距fa与摄影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0.9<BFL/TD<1.1以及1<fa/f<4。

技术研发人员:翁宇翔,徐武超,戴付建,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