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7158发布日期:2023-10-26 04:4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光纤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的资源用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接入网线路尤其是光纤到户线路方面,在室外、室内和室内外接入线路中存在大量的光缆,由于施工时间和路径不同,大量的光缆互相交叉缠绕在一起,而且随着敷设时间的推移,交叉缠绕的数量和复杂程度越来越深,即使部分光缆表面有颜色、丝印、标识色条等标识手段,但随着紫外光和气候老化因素逐步失效,无法准确识别区分每根光缆。一旦光缆线路出现故障,在目前情况下找到这条出故障光缆的路由几乎是无法完成的,给接入网线路的检修和更换带来很大的困难。

2、申请公布号为cn1164305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寻线的光纤跳纤,包括光缆、光纤接头和发光单元,所述光纤接头设置于所述光缆上,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光缆内,电致发光。该种电致发光寻线的光纤跳纤通过将发光单元与光纤单元集成在一起,外部加电,使光缆自身发光,以便于在运维过程中更好的寻找路径,但其发光单元中接电的阴极线和阳极线直接裸露在光纤跳纤的外部,长此以往,阴极线和阳极线的连接端易出现损坏而导致无法接电,无法保证阴极线和阳极线接电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光纤跳纤往往是多根穿插安装,裸露的阴极线和阳极线会妨碍光纤跳纤的安装,降低了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光跳纤接电的稳定性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包括对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对接件通过固定件将发光跳纤上裸露的电极线进行固定。

4、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对接件包括外壳、白直套、陶瓷插芯、小弹簧、尾柄和压环,所述白直套的前端卡接于外壳内,所述尾柄卡接于白直套的后端,将陶瓷插芯和小弹簧封装在白直套的腔体内,所述压环设置于所述尾柄上,将发光光缆的外护套压接到尾柄后半部分的连接部上。

5、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电极台和短尾套,所述电极台的前端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尾部,封装对接件,所述短尾套套设于所述电极台的后端,封装电极台的后端,并对发光光缆的连接端进行固定。

6、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台为长方形腔体结构,所述电极台的前端面设有环台,用于卡接尾柄后半部分上的凹槽,起连接作用,所述环台外侧设有倒斜角,便于尾柄的顺利卡接,所述电极台的后端面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的外径略大于短尾套的内径,以便于装配短尾套,所述圆柱凸台内开设有通孔,便于发光光缆穿入。

7、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台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空腔,所述贯穿空腔的前部为封闭结构,后部为半面敞开结构,以便于裸露部分阴极线和阳极线,使其能够与外部电源接电。

8、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电极铜管,所述电极铜管设置于所述贯穿空腔内,发光光缆上的阴极线和阳极线通过电极铜管固定在贯穿空腔内,使得阴极线和阳极线更好的固定在电极台上。

9、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柱凸台上设有竖直缺口,竖直缺口连通贯穿空腔,隐藏多余的电极线。

10、作为本发明所述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极台采用柔性的硅胶材质,便于脱模。

11、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标准的连接器内设置固定件来固定发光光纤上裸露的接电连接线,提高了发光跳纤接电的稳定性以及发光跳纤安装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件(1)和固定件(2),所述对接件(1)通过固定件(2)将发光跳纤上裸露的电极线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1)包括外壳(11)、白直套(12)、陶瓷插芯(13)、小弹簧(14)、尾柄(15)和压环(16),所述白直套(12)的前端卡接于外壳(11)内,所述尾柄(15)卡接于白直套(12)的后端,将陶瓷插芯(13)和小弹簧(14)封装在白直套(12)的腔体内,所述压环(16)设置于所述尾柄(1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电极台(21)和短尾套(22),所述电极台(21)的前端卡接于所述外壳(11)的尾部,封装对接件,所述短尾套(22)套设于所述电极台(21)的后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台(21)为长方形腔体结构,所述电极台(21)的前端面设有环台(211),卡接尾柄,所述环台(211)外侧设有倒斜角(212),所述电极台(21)的后端面设有圆柱凸台(213),所述圆柱凸台(213)内开设有通孔(21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台(21)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空腔(215),所述贯穿空腔(215)的前部为封闭结构,后部为半面敞开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还包括电极铜管(23),所述电极铜管(23)设置于所述贯穿空腔(215)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凸台(213)上设有竖直缺口(216),竖直缺口(216)连通贯穿空腔(215)。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台(21)采用柔性的硅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包括对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对接件通过固定件将发光跳纤上裸露的电极线进行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电极台和短尾套,所述电极台的前端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尾部,封装对接件,所述短尾套套设于所述电极台的后端,封装电极台的后端,并对发光光缆的连接端进行固定。本发光跳纤用SC连接器通过在标准的连接器内设置电极台来固定发光光纤上裸露的接电连接线,提高了发光跳纤接电的稳定性以及发光跳纤安装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自然,吴体荣,崔浩,刘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