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0663发布日期:2023-11-15 23:1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触摸屏和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学粘胶进行加压脱泡处理,在加压过程中,存在显示面板破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助于改善显示面板破片的情况。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围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背光模组包括:

3、框体,具有凹槽;

4、彼此连接的导光件和支撑结构,导光件位于凹槽内,支撑结构位于第二区域,且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

5、光学膜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光学膜组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及

6、承载件,设于凹槽的槽口处;承载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且抵接固定于支撑结构背离导光件的一侧;

7、其中,沿第一方向,光学膜组和承载件之间具有间距;第一方向垂直于槽口所在的平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设置有多个,导光件具有导光侧;

9、多个支撑结构位于导光件除导光侧以外的其他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膜组设有至少一个凸部;

11、沿导光件的周向相邻两个支撑结构之间限定出凹部,每一凸部嵌合于一凹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件包括:

13、承载部,位于凹槽的槽口处,抵接固定于支撑结构背离导光件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承载部与凸部之间具有间隔;及

14、限位部,设于承载部靠近凸部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间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件,发光件设于凹槽的一侧壁上,且靠近导光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件包括:

17、承载部,位于凹槽的槽口处,且抵接固定于支撑结构背离导光件的一侧;及

18、支撑部,设于承载部靠近导光侧的一侧表面,且抵接于导光件。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20、位于第一侧上的支撑结构与位于第二侧上的支撑结构关于导光件的中心轴线为不对称分布;

21、第二方向、导光件的中心轴线及第一方向三者彼此垂直。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两个支撑结构沿导光件的周向的尺寸不同。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沿导光件的周向的尺寸为1毫米至10毫米;和/或

24、支撑结构沿垂直于导光件的周向的方向上的尺寸为0.4毫米至1毫米。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与光学膜组沿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为1.1。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件在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上的正投影具有外轮廓和设于外轮廓内的内轮廓;

27、外轮廓的形状和内轮廓的形状为封闭图形。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设于承载件背离支撑结构的一侧表面。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借套设于框体外,且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承载件。

30、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设于承载件背离导光件的一侧。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显示面板外,且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承载件。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件,触控件设于显示面板背离背光模组的一侧。

33、上述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中,该背光模组至少包括框体、导光件、支撑结构、光学膜组和承载件,导光件和支撑结构彼此连接,导光件位于框体提供的凹槽内,支撑结构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光学膜组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承载件设于凹槽的槽口处,与支撑结构抵接,且光学膜组和承载件之间具有间距。如此,在承载件受到外力加压作用时,通过支撑结构对承载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能够提高承载件的受力均匀性,减小承载件发生变形导致显示面板破片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多个,所述导光件具有导光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组设有至少一个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壁上,且靠近所述导光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导光件背离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导光件的周向的尺寸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导光件的周向的尺寸为1毫米至10毫米;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光学膜组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为1.1。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在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上的正投影具有外轮廓和设于外轮廓内的内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承载件背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借套设于所述框体外,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载件。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承载件背离所述导光件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外,且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载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件,所述触控件设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围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具有凹槽;彼此连接的导光件和支撑结构,导光件位于凹槽内,支撑结构位于第二区域,且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光学膜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区域,光学膜组设于导光件背离凹槽的底壁的一侧表面;及承载件,设于凹槽的槽口处,承载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且抵接固定于支撑结构背离导光件的一侧;其中,沿第一方向,光学膜组和承载件之间具有间距,第一方向垂直于槽口所在的平面。本申请通过支撑结构对承载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能够提高承载件的受力均匀性,减小承载件变形导致显示面板破片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佑诚,张登琦,李鸿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