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6059发布日期:2024-04-23 11: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简称lcd)中具有用于提供发光器件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和侧入式。其中,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小,从而有利于减小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超薄化设计。

2、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是将灯珠做到电路板上,形成侧入式灯板,再将侧入式灯板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侧,由于电路板的存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及边框大小入于处于劣势,因此轻薄化及窄边框成为一大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整体厚度、实现超薄化的显示装置。

2、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所述led光源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其中,所述led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板后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

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且与所述导光板并列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led光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4、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线路和覆晶薄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上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led光源连接;所述覆晶薄膜设置在所述led光源的一侧,且所述覆晶薄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板。

5、可选的,所述驱动线路包括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和背面光源驱动线路,所述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包括第一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屏内驱动线路、第二正面光源驱动线路,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正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屏内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背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屏内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背面光源驱动线路的另一端连接。

6、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线路和覆晶薄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驱动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线路绕过所述第二基板的侧边与所述led光源连接;所述覆晶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led光源背离设置;所述覆晶薄膜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板。

7、可选的,所述led光源包括多个灯座和多个led灯珠,所述灯座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led灯珠与多个所述灯座一一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灯座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线路与所述灯座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反射层本体、凹面结构和凸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反射层的一端,所述凸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反射层的一端。

9、可选的,所述导光板为玻璃材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设有网点结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贴设置;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导光板相贴设置;所述上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有视角补偿微结构,所述下偏光片与所述导光板相贴的侧设有扩散层。

10、可选的,所述扩散层包括第一粘贴胶和扩散粒子,所述第一粘贴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相贴,所述第一粘贴胶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偏光片相贴,所述扩散粒子掺杂在所述第一粘贴胶内。

11、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贴胶,所述第二粘贴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粘贴胶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涂覆反射材料形成所述反射层。

12、相对于现有技术将灯珠做到电路板上形成侧入式灯板,再将侧入式灯板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侧形成侧入式背光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相对设置;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led光源均设置在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其中,led光源与显示面板固定,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即led光源直接与显示面板固定,节省了电路板,因此,缩减了电路板的厚度,可以将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做薄,实现超薄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所述led光源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且与所述导光板并列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led光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线路和覆晶薄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基板的非显示区上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led光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路包括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和背面光源驱动线路,所述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包括第一正面光源驱动线路、屏内驱动线路、第二正面光源驱动线路,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正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屏内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背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正面光源驱动线路的一端与所述屏内驱动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背面光源驱动线路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线路和覆晶薄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驱动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线路绕过所述第二基板的侧边与所述led光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多个灯座和多个led灯珠,所述灯座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led灯珠与多个所述灯座一一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灯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包括反射层本体、凹面结构和凸面结构,所述凹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反射层的一端,所述凸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射层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反射层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玻璃材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设有网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包括第一粘贴胶和扩散粒子,所述第一粘贴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相贴,所述第一粘贴胶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偏光片相贴,所述扩散粒子掺杂在所述粘贴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贴胶,所述第二粘贴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粘贴胶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涂覆反射材料形成所述反射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所述LED光源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其中,所述LED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固定,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板后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减小整体厚度、实现显示装置超薄化。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龙,袁海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