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5950发布日期:2023-07-18 20:1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1、投影装置可配置照明系统、光阀与投影镜头。照明系统可提供光束,光阀可将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投影镜头则可投射影像光束至屏幕上,进而形成投影画面。进一步说,投影装置的底部通常会设置脚垫,而通过脚垫可调整投影装置投射投影画面的角度,以配合不同高度的屏幕。然而,现有投影装置的脚垫大多结构复杂且难以操作,导致使用者需耗费许多时间调整投影画面的投射角度。

2、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具有易于操作且结构简洁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3、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脚垫件。壳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具有螺孔。转动件具有相连接的抵接部和带动部。抵接部穿设于并抵接于第一部分,带动部位于壳体内。脚垫件具有脚垫部、螺杆部和受动部。螺杆部连接在脚垫部和受动部之间,并通过螺孔螺接于第二部分。受动部位于壳体内,且嵌合于带动部。脚垫部位于壳体外。转动件适于相对于第一部分转动,使脚垫件受转动件带动而相对于第二部分转动,以改变壳体相对于脚垫部的高度。

4、本实用新型的投影装置采用转动件及脚垫件,其中转动件可设置于壳体的顶部(第一部分),脚垫件可设置于壳体的底部(第二部分)并嵌合于转动件,其中转动件能带动脚垫件一并转动。在调整投影装置投射画面的角度时,可从壳体的顶部转动转动件,使脚垫件受转动件带动而伸出或缩入壳体,通过改变壳体相对于脚垫部的高度,进而可变投影装置投射画面的倾斜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投影装置能从壳体的顶部调整投射画面的角度,进而具有易于操作且结构简洁的优点。

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视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脚垫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部与所述受动部中的一个具有腔体,所述带动部与所述受动部中的另一个具有凸出部,所述腔体适于容置所述凸出部以使所述带动部与所述受动部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具有与所述腔体互补的形状,所述凸出部适于在所述转动件转动时,使所述带动部带动所述受动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连接所述带动部,且所述带动部位于所述导引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导引部具有导引孔、开口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开口端相反并连接所述带动部,所述开口端具有开口,所述导引孔从所述开口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并连通于所述开口和所述腔体,所述导引孔的口径由所述开口端朝所述连接端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腔体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螺杆部于所述转动件的所述转轴的轴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致动段和抵接段,所述抵接段连接在所述致动段与所述带动部之间,所述致动段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抵接段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部分的局部夹设于所述致动段和所述抵接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具有本体部和多个勾部,所述本体部连接在所述致动段和所述带动部之间,所述多个勾部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反的固定端和勾端,所述固定端中的每一个固定于所述本体部,所述勾端中的每一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致动段之间,所述勾端与所述本体部分离,且分别背向所述本体部凸伸出,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局部夹设于所述致动段和所述勾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局部具有穿孔,所述转动件穿设于所述穿孔,在垂直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轴向上,所述勾端形成所述抵接段的最大宽度,且所述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穿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还具有导引端,所述导引端连接所述带动部,并与所述致动段相反,在垂直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轴向上,所述导引端的宽度从所述带动部朝向所述致动段渐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端和所述勾端相反,在垂直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轴向上,所述抵接段于所述导引端和所述勾端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孔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段具有旋钮部,所述旋钮部凸出于或埋设于所述第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相反的投影侧和背侧,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脚垫件靠近所述投影侧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受动部且抵于所述螺杆部,其中在所述螺杆部的径向上,所述限位环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杆部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动部呈杆状,且所述受动部具有中心轴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外侧面具有凹槽,所述限位环具有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凸部,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凹槽,且所述凸部抵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具有断口,所述断口对应于所述受动部,所述限位环适于经由所述断口套设于所述受动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壳体、转动件以及脚垫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具有螺孔。转动件具有相连接的抵接部和带动部。抵接部穿设于并抵接于第一部分,带动部位于壳体内。脚垫件具有脚垫部、螺杆部和受动部。螺杆部连接在脚垫部和受动部之间,并通过螺孔螺接于第二部分。受动部位于壳体内,且嵌合于带动部。脚垫部位于壳体外。转动件适于相对于第一部分转动,使脚垫件受转动件带动而相对于第二部分转动,以改变壳体相对于脚垫部的高度。本技术的投影装置具有易于操作且结构简洁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