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9471发布日期:2023-08-20 12: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电信息通信技术,具体为一种光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传统光电连接结构中,如申请号:200820080555.1;名为:xfp光电模块解锁装置及其应用的光电模块,该装置包括:底座、压盖、左滑块、右滑块、弹簧、拉环及螺钉组成,相比现有技术的xfp光电模块解锁装置,该实用新型的解锁装置外壳固定只需底座和压盖两个部件完成,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及安装的简便性;其解锁部件采用左、右滑块的分体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避免了解锁不顺畅情形的发生。

2、但是,当前光电模块,因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长时间信息传输工作中光电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电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光电连接结构,以解决当前光电模块,因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长时间信息传输工作中光电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设计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包括光电模块、散热鳍片、集成导热片;所述光电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口外壳、电性接口触点,且电性接口触点与光电模块内部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集成导热片设置在光电模块的上端面,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端口外壳的两侧。

4、当光电模块插入计算机光电接口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为光电模块与接口之间密闭的空间,使得光电模块的散热效率极大降低,从而使得光电模块的工作温度提高迅速,进而降低光电模块的光电转化信息处理效率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利用集成导热片内部的吸热导热层将光电模块的热量吸收后依靠绝缘涂层导热带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带连接管,导热带连接管再将热量传导至端口外壳两侧的散热鳍片上,从而极大扩展了装置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有效降低工作温度并延长光电模块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当前光电模块,因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长时间信息传输工作中光电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5、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导热片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有效保护集成导热片不会与电脑接口、光电模块发生电路危险。

6、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保护层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层,且隔热层与绝缘保护层胶黏连接,隔热层有效防止电脑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光电模块,从而进一步降低光电模块的工作温度。

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保护层的下端面设置有吸热导热层,所述吸热导热层的四角均设置有胶黏固定层,且胶黏固定层与光电模块的外壳胶黏连接,吸热导热层用以快速吸收并传导光电模块的热量。

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的内侧一端设置有导热带连接管,且导热带连接管与散热鳍片导热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导热片的一端设置有绝缘涂层导热带,绝缘涂层导热带设置在光电模块的上端面,且绝缘涂层导热带穿过端口外壳与导热带连接管导热连接,并且绝缘涂层导热带的另一端与吸热导热层导热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涂层导热带的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电脑接口连接弹片,且电脑接口连接弹片与光电模块的外壳一体成型设置,电脑接口连接弹片用以提高光电模块与电脑接口连接时插拔的稳定性和便携性,并有效防止光电模块在电脑接口内部插拔过程中的施力挤压损坏绝缘涂层导热带的问题发生。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导热片、绝缘涂层导热带、导热带连接管、散热鳍片的设置,当光电模块插入计算机光电接口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为光电模块与接口之间密闭的空间,使得光电模块的散热效率极大降低,从而使得光电模块的工作温度提高迅速,进而降低光电模块的光电转化信息处理效率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利用集成导热片内部的吸热导热层将光电模块的热量吸收后依靠绝缘涂层导热带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带连接管,导热带连接管再将热量传导至端口外壳两侧的散热鳍片上,从而极大扩展了装置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有效降低工作温度并延长光电模块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当前光电模块,因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长时间信息传输工作中光电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热层的设置,隔热层有效防止电脑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光电模块,从而进一步降低光电模块的工作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包括光电模块(1)、散热鳍片(5)、集成导热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模块(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口外壳(3)、电性接口触点(4),且电性接口触点(4)与光电模块(1)内部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集成导热片(6)设置在光电模块(1)的上端面,所述散热鳍片(5)设置在端口外壳(3)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导热片(6)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保护层(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9)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层(8),且隔热层(8)与绝缘保护层(9)胶黏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9)的下端面设置有吸热导热层(10),所述吸热导热层(10)的四角均设置有胶黏固定层(11),且胶黏固定层(11)与光电模块(1)的外壳胶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5)的内侧一端设置有导热带连接管(7),且导热带连接管(7)与散热鳍片(5)导热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导热片(6)的一端设置有绝缘涂层导热带(12),绝缘涂层导热带(12)设置在光电模块(1)的上端面,且绝缘涂层导热带(12)穿过端口外壳(3)与导热带连接管(7)导热连接,并且绝缘涂层导热带(12)的另一端与吸热导热层(10)导热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导热带(12)的外侧四周均设置有电脑接口连接弹片(2),且电脑接口连接弹片(2)与光电模块(1)的外壳一体成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连接结构,旨在解决当前光电模块,因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长时间信息传输工作中光电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光电模块、散热鳍片、集成导热片;光电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口外壳、电性接口触点,集成导热片设置在光电模块的上端面,散热鳍片设置在端口外壳的两侧,集成导热片的内部设置有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的上端面设置有隔热层,本技术利用集成导热片吸收光电模块的热量,再用绝缘涂层导热带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最后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的空气中,从而极大提高了光电模块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保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技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