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1065发布日期:2023-07-20 12:5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头戴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


背景技术:

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已普遍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影音娱乐中,并非常受用户的欢迎。现有的ar装置或vr装置一般是直接佩戴在用户的头部,并将镜头模组、控制模组和显示模组全部集成在装置内部。

2、由于ar或vr装置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在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时,往往结构部分还可以沿用,但是主电路板部分则是需要进行更换升级。

3、现有技术中,壳体往往仅设置了一个安装空间,主电路板与显示模组、连接模组等一起安装在该安装空间内,因此,在对主电路板进行更换升级时,往往会将整个壳体进行拆分导致显示模组和连接模组等都一并暴露出来,这样的结构设置不仅存在更换主电路板时可能会损坏其他的内部结构模组,还对更换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需要更新升级主电路板时,一般用户并不能自行更换,需要到专业的维修服务点进行升级,因此,不仅会增加用户的升级成本,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往返维修点之间以及在维修点进行升级时的排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用户自行拆卸壳体更换主电路板并不会影响显示模组的ar或vr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用于安装显示模组,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主电路板,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有可拆卸的盖板。

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中壳和面壳,所述底壳连接在所述面壳的一侧,所述中壳连接在所述面壳的一侧并盖设在所述底壳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中壳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中壳一体成型。

4、进一步的,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和所述盖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面壳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中壳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三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相适配的第四连接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限位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为卡勾。

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所述面壳或所述中壳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一固定件进行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通过所述通风口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散热件,所述底壳和/或所述中壳对应所述散热件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散热件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有导风口。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面壳的一侧可拆卸的设有面托。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面壳的一侧设有至少一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三安装腔用于安装天线。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腔由所述底壳、所述中壳和所述面盖形成,所述底壳上设有定位孔和卡爪,所述面盖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块,对应所述卡爪设有相适配的卡接部。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并分别将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和将所述主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可拆卸所述盖板,因此,当需要更换所述主电路板进行升级时,用户可自行将所述盖板拆卸并更换所述主电路板,避免了将所述装置送至维修点进行更新升级的方式不仅会增加用户的成本,还会浪费装置往返所需的时间以及维修排队的等待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用于安装显示模组,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主电路板,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有可拆卸的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中壳和面壳,所述底壳连接在所述面壳的一侧,所述中壳连接在所述面壳的一侧并盖设在所述底壳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中壳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中壳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与所述中壳和所述盖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面壳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中壳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三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相适配的第四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限位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为卡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所述面壳或所述中壳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一固定件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通过所述通风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散热件,所述底壳和/或所述中壳对应所述散热件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散热件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有导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面壳的一侧可拆卸的设有面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面壳的一侧设有至少一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三安装腔用于安装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腔由所述底壳、所述中壳和所述面盖形成,所述底壳上设有定位孔和卡爪,所述面盖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块,对应所述卡爪设有相适配的卡接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AR或VR装置,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本技术通过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并分别将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和将所述主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可拆卸所述盖板,因此,当需要更换所述主电路板进行升级时,用户可自行将所述盖板拆卸并更换所述主电路板,避免了将所述装置送至维修点进行更新升级的方式不仅会增加用户的成本,还会浪费装置往返所需的时间以及维修排队的等待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卡德克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