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6244发布日期:2023-12-14 03: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在显示装置中,可以采用mini发光模组作为被动式显示面板的光源,其中mini发光模组的基材可以为玻璃,然而,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玻璃易破片,通常需要将玻璃与金属背板实现固定组装以提高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fpc在自动化穿孔的过程中易发生剐蹭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致背光模组,包括:

3、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贯穿所述背板厚度方向的开槽;

4、发光模组,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

5、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发光模组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开槽到达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发光模组的一侧;

6、至少所述开槽在靠近所述发光模组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同向弯折的转角为圆倒角。

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开槽,包括:

8、相互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发光模组的一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发光模组的一面;

9、第三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

10、至少所述第一面中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交叠的部分与所述第三面为圆弧连接,构成所述圆倒角。

1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为所述圆弧连接。

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圆倒角的长度为所述背板的厚度的1/2;

13、在所述背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圆倒角的高度与所述背板的厚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3~1/2。

1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开槽内弯曲。

1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的弯曲度与所述圆倒角的弯曲度相同。

1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开槽后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发光模组的一侧。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器的不同侧。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19、显示面板;

20、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

2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弯折到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在所述背光模组的正投影与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开槽无交叠。

2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发光模组,通过让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具有贯穿背板厚度方向的开槽;发光模组,位于背板的一侧;第一柔性电路板,与发光模组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远离发光模组的第一端穿过开槽到达背板远离发光模组的一侧;并至少让开槽在靠近发光模组一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同向弯折的转角为圆倒角,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柔性电路板在穿过开槽或穿过开槽后的使用过程中被开槽的转角剐蹭,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为所述圆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圆倒角的长度为所述背板的厚度的1/2;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开槽内弯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弯曲度与所述圆倒角的弯曲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开槽后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发光模组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器的不同侧。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弯折到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在所述背光模组的正投影与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开槽无交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具有贯穿背板厚度方向的开槽;发光模组,位于背板的一侧;第一柔性电路板,与发光模组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远离发光模组的第一端穿过开槽到达背板远离发光模组的一侧;至少开槽在靠近发光模组一端,与第一柔性电路板同向弯折的转角为圆倒角。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高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京东方瑞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