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和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4072发布日期:2023-09-21 02:3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壳体结构和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和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1、运动相机通常设有用于平衡机器内外气压的防水透气膜,该防水透气膜可以采用内贴方案而贴在机器的内部或者采用外贴方案而贴在机器的外部。采用内贴方案时,运动相机内部需要设置独立的压紧固定结构,对防水透气膜进行压紧并固定,以形成防水结构。由于运动相机通常采用紧凑型设计,其内部空间有限,该压紧固定结构会占用运动相机内部较多的空间,不利于运动相机内部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壳体结构,旨在降低对运动相机内部空间的占用。

2、一种壳体结构,应用于拍摄设备,所述壳体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的一壳壁上开设有连通内外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壳壁上;和

4、防水透气组件,所述防水透气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5、其中,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压紧部,所述防水透气组件被压紧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壳壁之间。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透气组件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内端,且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壳壁之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透气组件还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位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防水透气膜之间。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压紧部覆盖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防水透气膜的一端,所述压紧部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均为圆孔,且中心轴线对齐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呈片状或者板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面设有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壳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

12、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壳壁的外侧;

13、多个密封件,所述多个密封件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壳壁之间,且对应所述多个连接部设置;以及

14、多个螺纹连接件,所述多个螺纹连接件对应所述多个密封件设置,每个所述螺纹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件、一个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壳壁,而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机构的拓展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壁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防水透气组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

17、一种拍摄设备,包括拍摄模块和如上所述的壳体结构,所述拍摄模块设于所述壳体结构。

18、上述壳体结构,通过在原有的连接件上设置压紧部,该压紧部能够压紧防水透气组件,而使防水透气组件固定于压紧部和壳壁之间,进而形成防水透气结构,以平衡外壳内外的气压,同时保证密封防水性能。因此,应用于运动相机时,该壳体结构仅需在原有的连接件上设置压紧部,便可固定防水透气组件,无需设置独立的压紧固定结构,该压紧部的体积远小于压紧固定结构的体积,而降低了对运动相机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优化运动相机内部的布局,且简化了装配。而且,相较于外贴方案,由于防水透气组件设置外壳的内部,产品的外形造型设计(id)不会受到外贴的防水透气膜的限制,同时防水透气膜的选用也不会受到限制,适用的防水透气膜的可选范围更大。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结构,应用于拍摄设备,所述壳体结构包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片状或者板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面设有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壳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机构的拓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壁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防水透气组件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

10.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和拍摄设备。该壳体结构应用于拍摄设备,该壳体结构包括连接件。该壳体结构还包括外壳和防水透气组件,外壳的一壳壁上开设有连通内外的第一通孔,连接件设于外壳内且位于壳壁上;防水透气组件设于外壳内,且覆盖第一通孔。连接件设置有压紧部,防水透气组件被压紧于压紧部和壳壁之间。该壳体结构通过在原有的连接件上设置压紧部,压紧部能够压紧防水透气组件,而形成防水透气结构,以平衡外壳内外的气压,同时实现密封防水。因此,该壳体结构仅需在原有的连接件上设置压紧部,便可固定防水透气组件,而无需设置独立的压紧固定结构,减少了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优化内部布局。

技术研发人员:胥勇,高飞,徐晖,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